嶽飛從未到過上海,為什麼川沙有座嶽碑亭?一段曲折故事講明緣由

2020-12-15 攝遊蜂

川沙古城牆公園裡,古城牆遺址上有一座嶽碑亭,亭下有一塊石碑,上有一首古詩:

學士高僧醉如泥,玉山頹倒甕頭低。

酒杯不是功名具,入手緣何只自迷。

碑中自述應狂學士李夢龍之邀,書於河南開封舞劍閣,落款是「嶽飛草」,有嶽飛、鵬舉兩印章。

歷史上看,嶽飛從未到過上海,但他的字為何在川沙立碑建亭呢?

原來,明朝嘉靖年間,有位御醫出資在家鄉川沙建了一座家廟,為了顯示身份,特意請了天台山了心和尚來做主持。了心和尚就是李夢龍的徒弟,而李夢龍是嶽飛的好友。了心和尚便將師傅傳下來的嶽飛手跡,一併帶來川沙。

清道光十二年即1832年,地方官員發現了家廟裡的嶽飛真跡,為防遺失,便勒石為碑立亭。時代變遷,亭已不在,僅存此碑。現在的嶽碑亭,是1987年重建的。

嶽飛手跡也幾經周折,但保存完好,已交給南京博物館妥善保管。

沿臺階而上,就是建在古城牆上的嶽碑亭。

亭兩側對聯是:

精忠報國挽狂瀾,保大宋江山半壁。

片石書碑題絕唱,存忠臣武穆孤吟。

上海市原副市長宋日昌題寫的亭名。

嶽碑亭重修紀事

嶽飛手跡碑刻:

相關焦點

  • 吃貨的世界不在乎距離遠近,記錄我去上海川沙古鎮的尋味之旅
    隨著迪士尼的火熱,似乎全國人民都知道了浦東川沙,但距離迪士尼僅2公裡處,還有可以免費參觀的「浦東第一大鎮」——川沙古鎮。川沙很恬靜,不同於大多數人對於「魔都」上海「十裡洋場」的熱鬧印象,質樸而低調。 這座川沙古鎮,雖然已有450年的建城史,卻是喧鬧都市裡難得的清淨之地,以
  • 上海老城歷史遺蹟,僅存明城牆遺址之一,公園雖小但廣受好評
    上海的古城牆現存三處,一處在原嘉定縣現為嘉定區的護城河畔,一處在上海老城廂的大境路及露香園路一帶,還有一處在浦東新區新川路上的古城公園內。今天就給大家說說位於川沙的這處古城牆遺址,如有描述不對的地方,歡迎批評指出。上海有一句老話叫做:「浦東的文化看川沙」,足以看出川沙在歷史上的重要性。
  • 肥東縣有個嶽張組,村民都是嶽飛後人
    清明節將近,位於肥東縣白龍鎮快樂村嶽張組的嶽正從把家裡的三套族譜請出來,和家族人一起舉行掛譜儀式,緬懷先祖。嶽張組有三四百人,都姓嶽,且都是嶽飛後人。今年48歲的嶽正從表示自己是嶽飛的第30代孫,屬於嶽飛長子嶽雲那一支。
  • 「嶽經典 嶽傳頌」嶽飛詩詞朗誦會在杭州嶽王廟舉行
    來杭州嶽王廟,現場念上一闕《滿江紅》,興許是對嶽飛精神最好的感知與體悟方式。昨天上午,「嶽經典 嶽傳頌」嶽飛詩詞朗誦會在嶽王廟內舉行。朗誦會上,慷慨悲壯的《滿江紅》、曲折委婉的《小重山》訴說的是民族英雄嶽飛不滅的英雄魂;《為祖國而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飽含的是中華兒女不變的中國心;孫、渠兩位聲音「導師」聯袂演繹的《前出師表》則洋溢著滿滿的愛國忠貞。「嶽」經典、「嶽」傳頌;越是經典,越要傳頌。從嶽飛的事跡中,我們能夠感悟偉大情懷、汲取前行力量;從他的詩詞間,我們更能夠領會英雄氣概、厚植愛國精神。
  • 騎車看上海,老鎮20-川沙
    川楊河被認為是川沙的母親河,上海世博館附近原來是楊思橋鎮,川楊河指的是從楊思到川沙的運河,東西走向,在楊思橋鎮西的前灘附近匯入黃浦江,在川沙鎮東的三甲港匯入長江,或者東海、太平洋,橫貫川沙縣的南部。沿華夏路一直往東,過了川沙路,幾個路口都可以往南拐,進入川沙老鎮的鎮區。
  • 嶽飛女兒嶽銀瓶的3個故事
    三、孝女祭祀等到嶽飛被平反,追封為嶽武穆,嶽鄂王,並為嶽飛建廟祭祀。而嶽雲、嶽銀瓶都一起被塑像,配享於嶽飛廟。歷代都香火旺盛。明朝的時候,三品大官按察使的辦公室就在嶽王廟的旁邊,有新上任的按察使都要先來祭拜一下。
  • 上海5大低調古鎮,景美人少,不要門票!有的本地人都沒去過!
    朱家角古鎮:東方威尼斯上海最有名的古鎮當屬朱家角古鎮,它是上海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這裡有北大街、東井街、西井街、大新街、東市街、勝利街等老街,許多外地乃至國外的遊客來上海都要逛一逛朱家角。朱家角古鎮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築多、河埠纜石茶館多。
  • 古樹/寶塔/炮臺…這座牆曾護一城人,如今一路遺蹟都訴說著歷史...
    沿新川路一直往東到東門大橋,右側便是上海僅存的7座古城牆之一:川沙古城牆公園。穿過廣場,便能一眼望見城牆之上灰牆黑瓦的嶽碑亭。碑亭兩邊對聯上書:「精忠報國挽狂瀾,保大宋江山半壁。片石書碑題絕唱,存忠臣武穆孤吟。」
  • 嶽飛銅像重回嶽湖廣場 嶽廟陳設升級更有看頭
    嶽飛銅像按歷史原樣,被請回到了對面的嶽湖廣場,與碧血丹心牌坊、大殿嶽飛像處同一中軸線上。英雄初起、英星隕落、威名初振、風雲突變,四個單元共九個章節講述著嶽飛的戎馬一生。 杭州網訊 春光很好,西湖很美,嶽飛爺爺也要趁著春光,看看這片自己打下的江山。    今天凌晨四點,嶽廟陳設改造工程完工。這座近3米高的嶽飛銅像也按照歷史原樣,從嶽飛紀念堂被請回到了對面的嶽湖廣場,站在嶽廟門樓與「碧血丹心」牌坊中間,三者貫穿一線,並與嶽廟大殿的嶽飛像處在同一中軸線上。
  • 上海五大低調的古鎮,景美人又少,是遊玩的好去處!
    上海最著名的古鎮是朱家角古鎮,同時也是上海四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裡有北大街、東井街、西井街、大新街、東市街、勝利街等老街。許多外地以及外國遊客來上海訪問都要逛上一逛朱家角。上海有1平方公裡以上的自然湖泊就有21個,其中19個位於長江以南的金澤鎮,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漁米之鄉。作為江南的第一橋鄉,金澤古橋景區確實值得一遊。其中,普濟大橋是上海保存最為完整、最早的單孔石拱橋,保留了「兩街夾一河」的格局。
  • 關於嶽飛的不朽傳奇
    到了隋代,再次置縣,改稱蕩源。    唐代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又復置湯源縣,屬衛州。貞觀元年(即公元627年),這個地方正式改名湯陰。    此後一千多年,儘管湯陰的行政區域有過變化,但湯陰這個地名再無變化,一直沿用至今。    到了宋代,湯陰這個並不起眼的豫北小城誕生了一位英雄,這位悲劇英雄受到後世所尊崇,推到了幾乎和武聖人關羽並駕齊驅的地位。
  • 古風古韻,清幽靜謐,上海的這些古鎮美的讓人流連忘返
    漕港穿鎮而過,兩岸居民、亭臺榭閣樓林立,其他的河流互通互流,九條長街同河流共生,依水而生的建築物更是別有韻味,早有耳聞的便是朱家角之中一橋、二園、三灣、二十六弄,是我國典型的江南水鄉。這座古鎮距今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最繁華的時候是南宋時期,商賈雲集,繁華程度曾經超過了上海新城。現保存有15萬平方米的成片古建築,光是古民宅就有100多幢。前段時間《三十而已》中,王漫妮的老家場景就是在這裡拍攝,《葉問》《擺渡人》等電影,也都曾在這裡取景。
  • 安陽65歲老人痴迷嶽飛故事 為人講述嶽飛傳說
    □記者 郭凡 王小彤 文/圖 在湯陰縣有這樣一個人,只要在有人群的地方,他總是不厭其煩地給人們講述嶽飛傳說,被人戲稱為「嶽飛迷」。他就是湯陰縣嶽飛傳說第二十九代傳承人王波清。10月23日,記者在湯陰縣文化館見到了這位痴迷嶽飛故事的65歲老人。
  • 跟你孩子講講:嶽飛的故事
    有幾個原因,第一,嶽飛這個人物在中國就像諸葛亮,是比較家喻戶曉的,很多歷史小白也都聽過這個名字。碩哥第一次聽到嶽飛這兩字,是在八九歲的時候,那時外公跟我們講嶽飛的故事。外公是個樸實的農民,也是個目不識丁的文盲,但他卻能津津有味的告訴我們嶽飛有多麼厲害,多么正義凜然,秦檜有多麼可惡(秦檜是當時的宰相,害死嶽飛的人)。可見千百年來,嶽將軍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之高。
  • 上海最有特色的16個古鎮,遊玩超盡興!
    金羅店」之稱這裡水系發達,民居大都沿河而建這裡有一座寶山寺已有500多年歷史如今已是中國最大仿唐木結構寺院其榫卯結構還獲過「魯班獎」!>這裡有一種美叫做「文化四季」講究「春有花神秋有畫,夏有龍船冬有燈」「春有花神」是指羅店的花神廟會「秋有畫」指的是羅店特有的民俗繪畫藝術「
  • 浦東的文化看川沙:上海川沙古鎮最美民宿酒店,距迪士尼僅20分鐘
    浦東的文化看川沙:上海川沙古鎮最美民宿酒店,距迪士尼僅20分鐘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到川沙古鎮,位於上海浦東區,距今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來到了位於川沙古鎮裡的,上海語言文化度假酒店,可以說這是一段遠離喧鬧魔都,難得的悠閒假期呀。
  • 杭州的嶽王廟,中華民族的嶽鄂王
    後來,終於能夠騰出時間、靜下心來好好參觀這座位於西湖西北岸的嶽王廟。嶽王廟,顧名思義是記念名族英雄嶽飛的場所。嶽王廟位於西湖西北角,曲院風荷對面。門樓古典而有深厚的莊嚴感,立於嶽王廟前,不禁讓人肅然起敬。1140年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嶽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嶽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 杭州嶽王廟:紀念抗金英雄嶽飛的地方,這個地方你去過沒有?
    嶽飛抗金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後來他被奸相秦檜等人以「莫須有」罪名陷害至死,死後21年宋孝宗將其隆重葬於杭州棲霞嶺下,這個地方就是現在西湖畔的杭州嶽王廟。嶽王廟始建於1221年,經歷了元、明、清、民國時興時廢,後來國家出錢重修,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到了武漢才知道,沒有黃鶴的黃鶴樓,為什麼有一座嶽飛像
    到武漢遊玩,黃鶴樓一定是必去的景點。黃鶴樓位於長江南岸蛇山之巔,有五層高,號稱天下絕景。現在,鶴的種類一共有十五種,比如丹頂鶴、白鶴等。既然沒有黃鶴,黃鶴樓又為什麼叫「黃鶴樓」,這裡還有一個傳說。據傳說,此地原為辛氏開的酒店,一位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在酒店牆壁上畫了一隻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辛氏酒店賓客盈門,生意興隆。大約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此地起樓,取名「黃鶴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