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安徽旌德縣結合脫貧攻堅和「三農」工作實際,及時開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有效路徑的調研探討,積極完善、優化脫貧攻堅和「三農」領域政策體系,精準銜接、分類施策,從築牢鄉村物質基礎、補齊鄉村建設短板、激發鄉村內生動力、提高鄉村人文內涵四個方面重點發力,確保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取得實效。 抓產業,築牢鄉村物質基礎。該縣堅持產業創新,聚焦五個「國字號」地理標誌品牌及旌德皇菊地方特色產業給予重點支持。先後完成了旌德靈芝加工設備、技術升級、品牌建設,完成靈芝種植1800畝;新發展無性系茶園1500畝;建立皖南黃牛保種場1個,核心養殖基地2個;建立「喬亭小籽花生」核心種植基地2000畝;發展黃精種植1.56萬畝(含林下)。旌德靈芝基地獲評第三批「安徽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認定,旌德大米、旌德皇菊2個農產品列入2020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同時,堅持政策創新,完成52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知識輪訓和340人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實施鄉土人才「四帶」行動計劃,30人獲評市級「四帶」鄉土人才。制定《旌德縣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備案各級科技特派員61名。
抓建設,補齊鄉村發展短板。該縣突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縣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4%;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80%;先後建成9個美麗鄉鎮、49個省級中心村、22個市級中心村、13個縣級中心村。並完成自然村整治157個。突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三溪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受到省委農工辦通報表揚;2020年旌陽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完成45%。先後完成2018年、2019年農田水利「最後一公裡」項目,總治理面積4.69萬畝,2020年最後一公裡項目施工單位已進場。突出農村安全飲水有效保障,先後投入1550萬元用於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水毀修復工程,受益總人口5.3萬人。全縣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7.5%,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6.1%。突出補好教育等公共服務短板,學前三期行動計劃全面實施,高鐵新區幼兒園和興隆鎮中心幼兒園改擴建項目全部完成並交付使用,俞村鎮中心幼兒園改擴建項目正在施工。3所幼兒園辦園條件將得到全面提升,增加學位240個。突出新時代文明站、所建設,全縣共建設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80個,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推進紅白喜事「新風堂建設」,先後完成12個新風堂建設。全縣10個鎮均創成市級以上文明鎮;61個村創建市級以上文明村鎮比例超過75%。突出「三農」重大項目引領,謀劃黃山雲樂秸稈基料化加工中心、徽水河種質資源特種水產保護工程等25個重點項目,項目總投資23.1389億元。
抓集體,激發鄉村內生動力。該縣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全縣10個鎮全部建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股權管理系統;68個村居全部開設股份經濟合作社帳戶,並全部納入「村銀直聯」項目;全縣集體經濟組織(母公司)帳務全部由第三方代帳公司代理。全面啟動開展土地延包全國試點工作。7月24日,全省土地延包試點工作座談會在旌德縣召開。全縣4個試點村(居)已基本按照要求完成第一階段「排查摸底」工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制定財政投入、融資擔保、收入分配、縣領導聯繫包保等一系列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政策,至2019年累計實施農村「三變」改革項目303個,共整合上級財政資金6288萬元,投入到119個項目中。2019年,全縣68個村(居)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提前實現全面消滅5萬元以下薄弱村、空殼村目標。截止今年10月底,全縣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的村有4個,預計年底50萬元以上的集體經濟強村達到10個。
抓治理,提升鄉村人文內涵。組織開展省級鄉村治理縣、鎮、村三級試點示範。成功爭創全省鄉村治理試點示範縣,旌陽鎮批准成為全省鄉村治理試點示範鎮,旌陽鎮鳧山村、版書鎮南關村等10個村為全省鄉村治理試點示範村。此前2019年,白地鎮江村村、孫村鎮玉屏村2個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華川村、路西村、三峰村、裡仁村4個村獲評全市第一批鄉村振興「十鎮百村」示範村。今年12月份剛剛公布,三溪鎮及柳溪、南關、江村3個村獲評全市第二批鄉村振興「十鎮百村」示範鎮、示範村。9月17日全市「黨建+三治」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旌德召開;10月23日,鳧山村「網際網路+三治」實現鄉村有效治理典型案例代表我縣在全市鄉村振興培訓班交流宣講。(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