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團隊再現3萬年前人類自臺灣島遷移琉球群島情景

2020-12-13 騰訊網

為驗證3萬年前古人類從現在的臺灣島越過黑潮(日本暖流)飄洋過海來到琉球群島的各個島嶼,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組成一個研究小組決定進行最後一次實驗航海。一隻由5人划動的獨木舟於當地時間7日下午2時後,從臺灣東海岸的沙灘出發,並於9日上午11時50分左右抵達與那國島,成功再現了3萬年前人類遷移情景。

實驗獨木舟7日從臺灣島出發 NHK報導截圖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7月9日報導,近年來在琉球群島陸續發現過古人類活動遺蹟,甚至在石垣島上發現了3萬年前的古人類遺骸,這也是日本發現最古老的人骨。對此,研究小組認為,在大約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從現在的臺灣島划船越過黑潮飄洋過海移居到了琉球群島的各個島嶼。

200km的航行路線示意 百度地圖

該研究小組2016年、2017年分別使用草編小舟和竹製小船進行了實驗航海。但是,每次的舟船都在途中無法繼續航行,均沒能抵達目的地,因此研究小組為了對古代人類是否使用杉樹加工的獨木舟飄洋過海進行驗證,決定進行最後一次實驗航海。

9日即將抵達與那國島 NHK報導截圖

報導稱,實驗用的獨木舟只場7.5米,由石斧親自劈削而成。另外,由於考慮到繁衍問題,實驗還有女性水手加入了航行。這5名男女,雖然會有其他船隻陪伴航行,但水手不會替換。他們依靠太陽和星星的位置,越過黑潮,目標200多公裡外的與那國島。

據了解,目前古人類遷移至日本的路線被認為有三個,分別是從西伯利亞至北海道、朝鮮半島至九州,以及臺灣島到琉球群島。其中,在臺灣島到琉球群島之間有黑潮影響的區域寬達100多公裡,古人船隻會受影響而偏離方向,因此也被稱為當時最艱難的航行。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人類史研究團隊組長、50歲的海部陽介搭乘伴航船觀察。他表示,從這項航行實驗可知道,能用划船的方式跨越黑潮。航程後半段,黑潮的流向是朝與那國島的方向流,算是運氣很好。

相關焦點

  • 日本再現3萬年前人類自臺灣島遷移琉球群島情景
    為驗證3萬年前古人類從現在的臺灣島越過黑潮(日本暖流)飄洋過海來到琉球群島的各個島嶼,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組成一個研究小組決定進行最後一次實驗航海。一隻由5人划動的獨木舟於當地時間7日下午2時後,從臺灣東海岸的沙灘出發,並於9日上午11時50分左右抵達與那國島,成功再現了3萬年前人類遷移情景。
  • 琉球群島的海洋紀念碑,人類文明史之前的文明,我們錯過了什麼
    琉球群島的海洋遺蹟在人類文明史之前就已經高度文明了,我們錯過了什麼,19世紀以來,科學界掀起了一股考古熱潮,各種地下化石和古代遺蹟被發現,作為地球和人類歷史進程的參考對象,地球誕生於45億年前,在這麼長的時間裡,科學家無法解釋所有時間段的真實歷史,寒武紀有大量的活著的動物,進化無法解釋這些生物從何而來
  • 如果擁有琉球群島,東海就是中國的內海!
    琉球的命名是中國隋朝。中國古代文獻常常將臺灣島和琉球群島一起稱為「琉球」、「流求」、「琉虯」等。在古人的觀念中,琉球群島和臺灣島屬於一系列的群島。1187年,這裡曾建立「舜天王朝」,1314年分為中山、山南和山北三國。
  • 駐日美軍為什麼大多駐紮在琉球群島
    在中國東海的東部外圍位於中國臺灣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星羅棋布分布著大大小小60餘個有名稱有人居住的島嶼和400多個無名小島,由此構成了呈東北西南向的南北總長度達1000多公裡的琉球群島。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羽騎尉朱寬奉隋煬帝之命出海尋訪海外異俗。
  • 人類早在3萬年前就在北美洲居住了,證據在此!
    人類早期抵達北美洲的證據終於出現科技日報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張夢然)人類在美洲居住的最早時間一直有爭議。英國《自然》雜誌22日發表的考古研究發現,人類早在3萬年前就在北美洲居住了,這一發現與之前的推斷並不吻合。
  • 琉球群島,面積4644.75平方公裡,曾經臣服於大明王朝
    歷史上的琉球王國,位於中國大陸東方(中國臺灣島的東北方)、日本九州島西南方的大海中,為一群島。 關於琉球王國的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中國古史,《隋書》中即有《琉求傳》。
  • 琉球和臺灣關係:大琉球是臺灣 小琉球是琉球群島
    在中學古代史課本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臺灣一處標註的是「琉球」或者「流求」。那麼曾經的琉球古國指的就是臺灣嗎?  我們可以從大名鼎鼎的聞一多《七子之歌·臺灣》中可以看到「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 蔣介石為什麼不要琉球群島的管轄權?
    琉球群島位於中國臺灣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包括先島群島、衝繩群島、奄美群島、土噶喇列島、大隅群島等島嶼,面積約4,600平方公裡。
  • 琉球群島的地理面積概況
    人口約155萬        琉球群島,又稱琉球列島,琉球群島是西太平洋一系列島嶼,位於臺灣島與日本九州島之間。呈東北-西南向。琉球群島從北到南,包括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 統稱「薩南諸島」,屬鹿兒島縣),衝繩諸島和先島諸島(統稱「琉球諸島」)。
  • 晚清時期,日本如何吞併琉球群島?
    至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將該地更名以:琉球,意味琉璃玉和珍珠球。琉球王國曾存在於琉球群島,是中國的藩屬國,使用部分中國文字,最初是指在琉球群島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個國家。1429年(明宣宗朱瞻基時期),三國統一為琉球王國。琉球王國位於中國臺灣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蜿蜒1000公裡,總面積3600平方公裡。
  • 琉球群島中距離我國領土最近的島嶼-與那國島
    前言: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琉球群島中距離我國領土最近的一個島嶼-與那國島。該島嶼在琉球本島西南300多千米處,距離日本九州鹿兒島縣約1000多千米,距離我國臺灣省南方澳距離110千米,面積28.88km²。該島略小於我國臺灣島的附屬島嶼-蘭嶼島。據說在能見度極佳的情況下,在該島上可以看見我國臺灣島上的山脈。 與那國島在16世紀由琉球王國統治,可算是琉球殖民地,島上人口較少,但有屬於自己的方言,直到19世紀日本入侵琉球,琉球國在1953年被美國非法交予日本託管至今。
  • 琉球群島:西太平洋戰略中樞(圖)
    在日本九州島與中國臺灣島之間,琉球群島如珍珠般灑落在西太平洋上。依東北、西南走向依次為奄美諸島、衝繩諸島和先島諸島,蜿蜒1000公裡,總面積4600平方公裡。由於地處亞熱帶,琉球群島溫暖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甘蔗和熱帶水果。這裡常年氣候溫暖、空氣清新,為碧綠的海水所環抱,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美譽。
  • 日本曾提出與中國分割琉球群島,但被李鴻章拒絕
    琉球的前世今生上世紀50年代,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提出島鏈戰略。第一島鏈北起日本,經過琉球群島,連接臺灣島,最南端是菲律賓群島和大巽他群島。毫無疑問,島鏈是美國為了威懾亞洲大陸國家而設立的。在這條島鏈中,琉球群島的地理位置至關重要。
  • 遺留在東海的一串珍珠:琉球群島各島嶼面積統計
    琉球群島,又稱琉球列島,琉球群島是西太平洋一系列島嶼,位於臺灣島與日本九州島之間。呈東北-西南向。
  • 琉球群島與釣魚島
    這一年5月28日,在基辛格寫的備忘錄裡記錄:尼克森同意1972年歸還琉球…… 琉球群島,日本稱為衝繩。從歷史的角度看,它與釣魚島並無關係。
  • 社科院專家:日本對琉球群島主權尚需商榷
    《開羅宣言》明文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之其他小島。」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日本投降書》中明確接受《波茨坦公告》,並承諾其會忠誠履行《波茨坦公告》中的各項規定。
  • 琉球王朝恭迎中國冊封使的「中秋宴」儀式再現日本衝繩島
    琉球國(琉球語:琉球國/ルーチュークク),最初是指歷史上在琉球群島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個國家的對外統稱,後來指統一的琉球國(1429年至1879年)。1350年建國。琉球國的地理位置在中國臺灣省和日本之間,自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起正式成為中國的藩屬。日本一直覬覦琉球國土,多次入侵琉球。
  • 琉球群島的主權屬於日本嗎
    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將此地更名為琉球。需要注意的是:這時還沒有琉球國的概念,這時的琉球其實是對包括我國臺灣島和琉球群島在內的東海諸島嶼的統稱,後來為了將屬於我國領土的臺灣島與琉球群島進行區別而將臺灣稱為大琉球,而琉球群島則稱為小琉球。臺灣問題屬於我國內政問題,不在本文探討的範圍之內,歷史上的琉球國係指小琉球。
  • 日本學者親身證實:這一群島屬於中國「臺灣省」!
    琉球群島上過去存在著琉球國,就在一百年前這個王國還有著自己的語言。中國明朝時曾冊封外藩琉球島統治者為琉球王。因著水路之便,是鄰近國家的貿易樞紐。1609年遭薩摩攻陷,1693年,薩摩藩逼迫割讓北部的奄美群島給予日本,從此日本展開了逐步吞併琉球國的計劃。
  • 琉球群島與千島群島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微小的代價換取了對太平洋的制海和制空權——『再不要珍珠港事件』成為美軍高級將領們在戰爭當中和後期進行戰略設計的共識。」循此理路,戰後將琉球交給蔣介石政府託管,斷無可能。亞洲「冷戰」格局的形成,美國軍方西太平洋島嶼鏈戰略更見明確——由阿留申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臺灣島而至菲律賓群島的「鏈鎖」中,琉球群島至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