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時膝關節負擔太大了老年人爬山最多一周一次

2021-01-09 杭州日報

  劉晉閩:教授、主任醫師,每周一、五上午在浙江省中醫院坐診。

  

  很多老人爬山爬出關節病,到我這裡來看,上周五上午,就有6位。關節痛、腫脹,有的是因為爬山過多,有的是因為爬山時速度太快。我看過一位65歲的老人,家住三臺山邊,身體很好,爬山又方便,所以天天爬山,後來關節痛了,連走樓梯也要有人扶了。

  45歲至60歲的人,心肺功能逐漸走下坡路,爬爬山有好處。60歲以上的人,我是不主張爬山的。這是因為膝關節是最易受傷的關節,爬山時更會加劇膝關節軟骨間的摩擦,使膝關節軟骨間壓力增加,而老年人大多骨質疏鬆、骨質老化,如果經常爬山,極易患關節病。

  像膝關節承受的重量,人站立時幾乎承受全部體重,平地行走時為體重的4倍,爬山、上樓時為體重的7倍。體重50公斤的人,膝關節在登山時承受的壓力相當於350公斤。醫學上把這個叫剪切力,就像一把剪刀,力臂越長,剪切力越大,爬山時,膝關節、髖關節都負擔著沉重的剪切力(劉醫師隨手畫了張草圖,見右)。這兩個關節的軟骨一旦磨損,是不可修復的。關節出毛病了,走路也困難了,再要鍛鍊就難了。

  以前是「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不同了,活個八九十歲一點不稀奇,所以,老人的下肢關節要省著點用,身體再好,一周也最多爬一次山。爬山時,最好拄根拐杖,特別是在下山時,能減少膝關節的磨損。

  膝關節不好的老人最好採用對膝關節沒有損傷的運動,如遊泳、騎自行車、散步等,特別是遊泳,關節不負重,鍛鍊效果更好。還有墊上運動——在墊子上做做伏地挺身、仰臥起坐,也很適合老年人。

  

  三類老人不宜爬山

  一、如果膝關節、髖關節有時要痛,可能是關節病的先兆,不宜爬山,上下樓梯也要注意。

  二、慢性病患者爬山容易損傷關節,包括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痛風、心臟病、心血管病人等。

  三、長期吃激素類藥物的關節炎患者,更不可爬山,因為激素藥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爬山會加快關節軟骨褪變。

相關焦點

  • 最笨的運動——爬樓爬山,損傷膝關節!一個小動作康復受損膝關節
    如果,一個70歲至79歲的老人一次可步行約400米,就說明其健康情況至少能讓他多活6年。老人每次走的距離越長,速度越快,走得越輕鬆,那麼他的壽命就越長。人老先從腿老起,腿老又先從膝老起。膝蓋是身體最薄弱、要求最高的關節,原因是它們經常承受人的整體重量,使得它們比髖關節和踝關節更脆弱。幾乎所有關節都會隨著年紀增大而變得脆弱,特別是髖、膝這兩處關節。
  • 爬山的好處和壞處
    2、爬山可促進毛細血管功能--感覺全身舒爽通暢。 3、爬山可以強筋健骨。 4、 '森林浴'--綠色健康法。進入森林,跋山涉水,靜思養神,全身沐浴森林的精氣和香氣,洗淨城市塵囂,心曠神怡。 5、爬山可以明顯提高腰、腿部的力量,行進的速度、耐力,身體的協調平衡能力等身體素質,加強心、肺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 又是一年登高時,銀髮人爬山要牢記這些!
    爬山的好處 老年朋友可以將爬山做為一項戶外有氧運動,約上三五好友結伴而行,既可健身又可減壓。 爬山對老年人來說具體有哪些好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海滄爬山碰到變態暴露狂,嚇死趕緊狂奔下山!姑娘們,去爬山還是帶個人保險…」
    對於很多人來說放假最喜歡的休閒方式就是爬山遊玩魚塘裡經常有魚友曬爬山的照片爬山雖累但當你爬上山頂看到美景時覺得一切都值得而近日有一個女魚友去爬山時竟然遇到了一個變態天不熱,景很美,人很少,心情好。登山的最好時間是下午三四點鐘;如果選擇早上去爬山,最好在太陽出來後。配圖不要去沒有人跡的地方,要帶上手機,在發生意外時方便向外界聯繫求助。登山鞋不僅會減少腳的負擔,還能防止滑倒。隨著海拔的增高,溫度就會降低,長袖衣褲和帽子不僅能保暖還能阻擋山上較強的紫外線。糖類是人體吸收最快的物質,可以很快恢復體力,吃東西前最好先休息一會。
  • 福建大學生爬山失聯超7天 從昆明去騰衝高黎貢山爬山
    福建大學生爬山失聯超7天 從昆明去騰衝高黎貢山爬山時間:2017-04-19 06:20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福建大學生爬山失聯超7天 從昆明去騰衝高黎貢山爬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連日來,一條尋找因攀爬高黎貢山而失聯的大學生的消息在朋友圈轉發,引起了保山市民的持續關注
  • 除了要防被女婿推下去,爬山還需要注意什麼?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爬山,這幾類人在爬山時要格外注意↓1.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運動系統、高血壓、冠心病等心功能代償不全或者慢性呼吸功能代償不全的患者不適宜登山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會加重心肺負擔。
  • 爬山、上下樓梯久了膝蓋疼是怎麼回事?應該注意什麼?-健康百科
    其他運動也是同樣,保護膝蓋是運動的前提,關於膝蓋你必須知道這些膝關節的磨損是不可修復的 傳統概念中,爬山、上下樓梯是一個很好的有氧運動,能夠幫助我們鍛鍊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同時,還能夠鍛鍊我們的心肺功能。
  • 50歲後爬山,如何避免爬山傷身體,保證登山安全,不吃力?
    沒有經驗的爬山新手,多半上坡時氣喘籲籲,下坡時又擔心膝蓋承受過大壓力,走得戰戰兢兢;反觀爬山老手總是神態自若,以穩定的步伐向前邁進,到底,爬山更省力的技巧是什麼?如何做到不傷身體,保證安全,還能鍛鍊健康?
  • 戶外課堂|這些爬山注意事項驢友需謹記!
    04爬山姿勢無所謂不正確的爬山姿勢、速度、節奏,都會對膝關節造成損害。下山時,膝關節彎曲,要負擔全身的重量和向前的衝擊力,摩擦和壓力更大,經常這樣難免出問題。有人為了趕時間會快速下山,跑著下山帶給膝蓋的衝擊力,就像膝蓋遭受成千上萬次半噸左右重量的打擊。
  • 經常爬山的人,膝蓋都不會太好!不想膝蓋受傷,教你爬山小竅門
    爬山的時候,膝蓋所需要承受的壓力不僅僅是自身的壓力,還有高度的壓力,這樣的超重的壓力,會對人的膝關節造成損傷。所以爬山時,還是需要掌握科學的方法,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膝蓋。膝蓋是骨關節,若是想要減輕膝蓋部位的壓力,大家在生活中就要注意鍛鍊腿部的肌肉和膝關節周圍的肌肉的強度,這樣能夠幫助很大程度上分擔膝蓋關節部位所受到的壓力。在生活中可以進行專門的鍛鍊膝關節周圍肌肉的運動,讓大腿和小腿部位有堅實的肌肉支撐,爬山的時候也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膝關節部位的損傷。
  • 爬山的女孩子們總是擔心自己的小腿會發胖?
    爬山會不會小腿變粗嗎   爬山是一項可以瘦全身的運動,但主要依靠的還是腿部力量,一般來說爬山是可以減肥的,但如果爬山的方式不對或者時間沒把握好,還是有可能導致小腿變粗的。
  • 爬山可以減肥嗎
    核心提示:爬山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既可以鍛鍊身體,可以讓人感受一下「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從而緩解壓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歡爬山,而且還有不少人想通過爬山來減肥,究竟,爬山可以減肥嗎?帶著疑問,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為什麼有人說爬樓梯或爬山是種「笨運動」?答案不難理解
    運動的方式有很多,其中,爬樓梯和爬山都是常見的一種運動形式。有部分人會說爬樓梯和爬山是最笨的運動,這種說法是怎麼一回事呢?爬樓梯和爬山是最笨的運動?很多人居住在較高樓層,但是沒有電梯的環境下可能就需要經常爬樓梯。而爬樓梯這種行為是最笨的一種運動方式並不難理解。
  • 爬山要注意:上山加點彈跳 下山腿要打彎
    (資料片) 秋高氣爽,正是爬山的最佳季節。中秋節將至,「十一」黃金周來襲,親朋好友相約爬山的集結號正在吹響。但爬山的健康風險,並不為許多想登山的遊客所知。 現在越來越多的都市人喜愛戶外運動。這些爬山的人從20歲至70歲各種年齡段的都有。可在登山過程中,人們往往忽視因上山和下山帶來的健康風險,其中人的膝關節就是最「傷不起」的所在。
  • 動起來 就不凍|侯永霞:一周爬山兩到三次 運動不追求速度
    爬山也是她喜愛的運動項目,現在每周她都會和朋友一起爬幾次大蜀山。一周爬山兩到三次在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採訪時,侯永霞特意喊上了平時和她一起爬山的黃金枝,「這位是和我一起爬山的朋友,我們也是在鍛鍊時認識的,現在已有了一種結伴爬山的默契。」
  • 爬山運動四注意事項三要領
    (3)山地如夾雜沙土、碎石、浮石和生長灌木等野藤植物,攀登時不可亂抓不牢固的草根或樹枝。攀爬如不慎摔倒,宜面向草坡趴下作自我保護。   (4)登山途中出現氣喘、缺氧時,不可勉強登進,可在原地停歇,並作10~12次深呼吸,直至呼吸恢復均勻後,再慢速前進。
  • 福州周邊爬山路線最全集錦,趕緊收藏!
    因為爬山體力消耗較大,血液循環加快,加重心臟負荷,容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2.注意多喝水爬山時也要注意隨時補充水分,最好是含有適當糖分及電解質的飲料,可以減輕疲勞感,儘快恢復體力。3.注意循序漸進爬山前應做些簡單的熱身活動,然後按照一定的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避免呼吸頻率在運動中發生突然變化。
  • 除了要防被張東升推下去,爬山還需要注意什麼?
    要說最近最火的梗,莫過於爬山梗了。這個梗出自於秦昊老師的新劇《隱秘的角落》,該劇開篇兩分鐘,秦昊飾演的張東升就把嶽父嶽母推下山崖,成為最快自爆身份的兇手。「帶你去爬山」這句話從此多了一層意味。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爬山,心血管疾病患者、骨關節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女婿是張東升的不宜爬山。還有年齡較小的孩子和年齡較大的老年人由於骨骼、關節、軟骨方面的考慮,也不建議進行大負荷、高強度的爬山運動。爬山要做好哪些工作?
  • 女白領背10斤背包爬山 腰肌勞損痛得無法入睡
    人民網武漢9月29日電 國慶小長假馬上來了,秋高氣爽,正是爬山賞景的好時候。筆者從武漢市中心醫院了解到,每次長假過後,骨科就會接診不少因為爬山爬得太多太猛,導致骨關節炎、腳踝扭傷、腰肌勞損、半月板撕裂的病人。
  • 經典徒步 福州周邊爬山踏青路線最全集錦
    因為爬山體力消耗較大,血液循環加快,加重心臟負荷,容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2.注意多喝水爬山時也要注意隨時補充水分,最好是含有適當糖分及電解質的飲料,可以減輕疲勞感,儘快恢復體力。3.注意循序漸進爬山前應做些簡單的熱身活動,然後按照一定的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避免呼吸頻率在運動中發生突然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