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藏區的喜愛可能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可能因為想去看看那裡的山,所以出發了;可能因為想去看看那裡的水,所以出發了;也可能因為想走近「異域」,所以出發了。不過有這樣一群人,是因為內心有惑,生活迷茫所以出發了,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去找活佛解惑。
藏區的寺廟大都有深藏不露的活佛,德格縣最著名的寺廟當屬更慶寺,這個名字很多人都陌生。不過它的「另一個名字」——德格印經院你肯定聽說過。其實這個德格印經院是更慶寺西側一處氣勢恢宏的「出版社」。與更慶寺是隸屬關係,從德格印經院出門左拐,上坡,經過大排轉經輪,走3、5分鐘就到了。
之前的更慶寺不設活佛,是因為它是土司的家廟。土司是我國古代時候一種官職的稱謂,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土司指少數民族地區的頭目在其勢力範圍內設立的且被中原朝廷認可的政府機構,狹義的土司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
更慶寺的寺廟領導權是世襲制,如果土司有一個兒子,那麼便襲上司職併兼任更慶寺寺主,如果土司有兩個兒子,那麼長子出家任更慶寺主,執掌宗教大權,次子襲土司職,執掌政治大權,以此來更好的統治和控制轄區。
寺廟初建於1448年(明正統年間),當時只建了湯甲經堂,而後(明末清初)又建了主寺,清雍正年間寺廟西側拔起德格印經院,至此,形成了更慶寺沿歐曲逶迤而下,東有主寺與僧房鱗次相間,西有印經院和湯甲經堂,佔地數百畝的大型建築群。
德格何意?來源於家族的族號,這個族號是與祿東贊分不開的,就是那個出使唐朝,替松贊幹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迎親史。祿東贊的孫子為了逃避誅殺,帶著自己的孩子們來到現今德格一帶避禍繁衍,形成了德格家族。
德格家族中的四郎仁欽,他因才幹獲得元朝帝師八思巴(北京城的選址者、設計者、規劃者)青睞,認為他有四部十善(四部指法、財、欲、解脫。十善指近牧、遠牧善草、建房、耕種善土、飲用、灌溉善水、砌牆、制磨善石、造屋、作薪善木)的品質和福份,於是封為「四德十格之大夫」。慢慢的,便將"四德十格"的"德格"二字作為其家族族號。
德格印經院也因此命名,作為在世界上都舉足輕重的出版社,印經院設院長一職,十多年前,攻略君到過那裡一次,因為已經沒有土司一職了,所以活佛兼任印經院院長。當時的活佛,我已經忘記他的名字了,只記得他說,他家一共三個兄弟,都是德格縣各自寺廟的活佛。
因為德格印經院的名氣太大了,所以好多遊客只知印經院不知更慶寺,還有遊客說「因為印經院關門了,所以去旁邊的更慶寺轉轉」。其實在攻略君看來都是一個啊,就像拉薩的色拉寺一樣,寺內有一個辯經院,也是名氣大得很,因為有開放時間,所以也常有遊客錯過,便只能在色拉寺內轉轉其它地方了。
由於氣候緣故,德格印經院每年的印經時間只有半年,從藏曆三月十五到九月二十。此期間,人們可到印經院朝拜書版,如果你是奔著印經院去的,那麼時間上一定要注意一下。
北京瑪吉阿米藏地旅行,您身邊的藏區旅行專家,我是攻略君,帶大家進一步了解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