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德格印經院的朝拜,那就去只有3分鐘路程的更慶寺看看

2021-01-13 進藏攻略君

人們對藏區的喜愛可能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可能因為想去看看那裡的山,所以出發了;可能因為想去看看那裡的水,所以出發了;也可能因為想走近「異域」,所以出發了。不過有這樣一群人,是因為內心有惑,生活迷茫所以出發了,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去找活佛解惑。

藏區的寺廟大都有深藏不露的活佛,德格縣最著名的寺廟當屬更慶寺,這個名字很多人都陌生。不過它的「另一個名字」——德格印經院你肯定聽說過。其實這個德格印經院是更慶寺西側一處氣勢恢宏的「出版社」。與更慶寺是隸屬關係,從德格印經院出門左拐,上坡,經過大排轉經輪,走3、5分鐘就到了。

之前的更慶寺不設活佛,是因為它是土司的家廟。土司是我國古代時候一種官職的稱謂,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土司指少數民族地區的頭目在其勢力範圍內設立的且被中原朝廷認可的政府機構,狹義的土司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

更慶寺的寺廟領導權是世襲制,如果土司有一個兒子,那麼便襲上司職併兼任更慶寺寺主,如果土司有兩個兒子,那麼長子出家任更慶寺主,執掌宗教大權,次子襲土司職,執掌政治大權,以此來更好的統治和控制轄區。

寺廟初建於1448年(明正統年間),當時只建了湯甲經堂,而後(明末清初)又建了主寺,清雍正年間寺廟西側拔起德格印經院,至此,形成了更慶寺沿歐曲逶迤而下,東有主寺與僧房鱗次相間,西有印經院和湯甲經堂,佔地數百畝的大型建築群。

德格何意?來源於家族的族號,這個族號是與祿東贊分不開的,就是那個出使唐朝,替松贊幹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迎親史。祿東贊的孫子為了逃避誅殺,帶著自己的孩子們來到現今德格一帶避禍繁衍,形成了德格家族。

德格家族中的四郎仁欽,他因才幹獲得元朝帝師八思巴(北京城的選址者、設計者、規劃者)青睞,認為他有四部十善(四部指法、財、欲、解脫。十善指近牧、遠牧善草、建房、耕種善土、飲用、灌溉善水、砌牆、制磨善石、造屋、作薪善木)的品質和福份,於是封為「四德十格之大夫」。慢慢的,便將"四德十格"的"德格"二字作為其家族族號。

德格印經院也因此命名,作為在世界上都舉足輕重的出版社,印經院設院長一職,十多年前,攻略君到過那裡一次,因為已經沒有土司一職了,所以活佛兼任印經院院長。當時的活佛,我已經忘記他的名字了,只記得他說,他家一共三個兄弟,都是德格縣各自寺廟的活佛。

因為德格印經院的名氣太大了,所以好多遊客只知印經院不知更慶寺,還有遊客說「因為印經院關門了,所以去旁邊的更慶寺轉轉」。其實在攻略君看來都是一個啊,就像拉薩的色拉寺一樣,寺內有一個辯經院,也是名氣大得很,因為有開放時間,所以也常有遊客錯過,便只能在色拉寺內轉轉其它地方了。

由於氣候緣故,德格印經院每年的印經時間只有半年,從藏曆三月十五到九月二十。此期間,人們可到印經院朝拜書版,如果你是奔著印經院去的,那麼時間上一定要注意一下。

北京瑪吉阿米藏地旅行,您身邊的藏區旅行專家,我是攻略君,帶大家進一步了解藏區。

相關焦點

  • 從印經院到更慶寺
    這種心理促使我去探索,有機會去熱愛。 比如在高原上,來自大自然的飽和色彩,呼嘯的風和瞬息變幻的雲朵讓我著迷。半年生活在這裡的時間,來來回回走過了德格這座高原小城的不少路,爬了不少山,然而最愛的還是從印經院到更慶寺這段人文與自然交錯、曲折而有趣的轉經路。
  • 德格印經院:川西最有歷史和文化的地方,手工印經文,三百年沒變
    德格是川藏路上重要的人文景點,不可忽視的地方,這裡除了沿襲古老印刷經文,這裡還完整保存二十七萬餘塊印版。也可以說德格印經院也是世界文化遺產,1996年由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白玉縣出來我們本可以直接過江進入西藏,但還是沿G317線向北行進一段來到德格縣城,就是想拜訪德格印經院。上午十點我們來到印經院瀏覽,門票是50元。看門的人告訴我們要快一些看,因為到印經院到中午十二點就休息了,到時要關門。
  • 行攝317國道(四川段)之三(探秘德格印經院)
    印經院大門我們到德格縣城午飯後,就去了印經院參觀,印經院構造獨特,紅牆高聳,綠樹婆娑,幽靜壯觀,是迄今全國最大的藏文印經院,素有「藏民族文化寶庫」、 「藏文化大百科全書」、「藏族地區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寶庫」的稱謂和盛名,全名「西藏文化寶藏德格印經院大法庫吉祥多門」,又稱「德格吉祥聚慧院」,屬於藏傳佛教的薩迦派,位於更慶寺內,實際就在縣城中。
  • 2020想去中國四川旅遊的景點:阿爾溝,紫坪鋪,德格印經院
    但是要為了安全著想,還是等雨季過了再去吧。在水庫垂釣,或者沿著茶馬驛站的行走,感受山林間的森森綠意。前者氣勢磅礴,後者依水更有靈性。在四面環山的草原溼地上,數千間信徒居住的小木屋,縱橫交錯的河流包圍了整個寺廟的建築群,每當清晨或黃昏,炊煙瀰漫,河水閃耀 著金光,頌經聲隨風遠遠傳來,猶如天籟,動人心弦。
  • 【2018遇見最美川西】3-10月:佛國色達-德格印經院-秘境亞青-稻城亞丁-新都橋,10日康巴藏地人文風光大環線
    當清晨第一聲誦詠剛劃破萬千僧房的炊煙印經院的木雕版正一遍遍述說著上一個千年你問我那紅色的亞青秘境究竟在哪
  • 德格印經院憑什麼被稱作藏文化的百科全書?聽聽官方是怎麼回復的
    - 藏文化的故宮博物院 -藏地之精華,在於山水與人文,要進一步了解藏文化之深邃,德格印經院就是一個必去的地方。- 比天地更闊大高遠的是德格土司的胸襟 -第一世德格土司博塔·扎西生根,在1448年與噶舉派高僧湯東傑部共同修建湯傑經堂,而這個湯傑經堂就是早年德格印經院的寺院雛形。1729年,第十二世德格土司卻吉·登巴澤仁著手創建了印經院。
  • 讓德格山水「飛越」雀兒山
    在即將到來的暑期,這位成都高新區支教幫扶德格縣窩公鄉中心小學的「90後」老師,想要讓部分藏區小學生住進成都學生家中,和他們一起吃住學遊玩,開拓他們的視野,去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在他們心裡種下一顆「飛出雀兒山的種子」。需要翻越雀兒山的,不僅是這裡的孩子。
  • 川西自駕,發現雪山下藏文化百科全書,德格印經院
    印經院印經院位於德格縣城的高地上,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書」的盛名。素有「藏族地區璀璨的文化明珠」之美譽的德格印經院印經院靠大門一側為一樓一底,正房則為二樓、三樓,參差有致,錯落有別。走近印經院,可以看見高聳的紅牆,婆娑的綠樹,幽靜而又壯觀。進入印經院後,牆壁、門窗等地方都用濃烈的色彩,幾何圖形和鏤空花紋作裝飾,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濃烈的藏式風格,讓人目不轉睛,流連忘返。
  • 從成都去西藏的第2條公路,人少景美,愛旅行的人一定要去
    那一年,我很想很想去白玉,看看那裡神奇人和壯觀的景。但那一年,卻只能帶著遺憾離別四川。但時隔多年後,我終於還是築成了這個曾經的夢想。只是有點遺憾,到了白玉也沒有去看看有800年歷史的噶陀寺。六、德格印經院
  • 藏地印經院,一座座收藏時光,讓歲月永駐的博物館
    一個沒能普及的常識:在藏區幾乎每個規模以上的寺院,都是自己的印經院。而不單單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德格印經院。印經院,是寺院的有機組成部分。印經|逆時光而行,攜時光而來印刷術是我國的發明,這一點早已經被舉世公認。
  • 探訪「藏文化大百科全書」——德格印經院
    因為一部紀錄片,了解到有一個叫德格印經院的地方。在做318旅行攻略的時候,就對此地滿懷期待。在本次旅行的最後一站,終於抵達了德格印經院。印經院裡忙碌的人們,他們每天都要完成定額任務。
  • 獨家:走進百年德格印經院 手工印經延續至今,被譽為「雪山下藏族文化寶庫」
    走進德格印經院,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的德格印經院始建於18世紀初,藏品豐富,被譽為「雪山下藏族文化寶庫」。百年來,印經院的工人們從未停止過勞作。在這座尚未安裝電燈的古老工坊裡,在古木、煙墨與酥油相雜的濃濃暗香中,一行又一行經文從斑駁的經版和泛黃的紙張之間躍然而出。
  • 成都至川藏南 12天自駕遊(3)
    Day8 (八宿-昌都)早上繼續去縣城那家米粉店吃早餐,打包了一些泡菜路上用來吃自熱米飯。到達 昌都 的時間還早,入住了 昌都 茶馬驛站酒店,可惜酒店電路有問題,電梯不能用,我在車庫裡面簡單搞了自熱米飯就泡菜,先把肚子填飽,再去參觀強 巴林 寺,寺廟就在酒店旁邊,走過去5分鐘,下午的時候大殿都關門了,我簡單轉了轉,先去吃晚飯,明天早上再來看。
  • 色達、郎木寺、德格不能錯過!
    色達縣城色達作為四川著名的藏文化區,縣城周邊眾多的佛塔和巨幅經幡炫目瑰麗,濃厚的宗教文化,滲透著祭祀,香火,寺廟,朝拜。色達佛學院來到色達,首先要去的就是喇榮五明佛學院(色達佛學院),這裡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學院,不計其數的絳紅色小木屋,密密麻麻搭滿了四面的山坡,延綿無數,一眼望不到頭。
  • 海印寺 || 《行腳日誌》朝拜
    今天到山正式朝拜,九華山群峰千姿百態,宛如蓮花,素稱「蓮花佛國」。因約好今日午時以海印寺及其善信名義到九華山佛學院敬設如意齋供,因此上午我們就安排在大願文化園朝拜大地藏菩薩聖像和參觀宏願堂。趕到齋堂,法師們正排班進堂入座,維那師舉: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我帶領正領、正新、玄成,作為海印寺廣大善信代表,拜佛行禮。儀式結束,把準備的襯金分做四分,與每位法師供養結緣,並在齋堂與法師們共同過齋。
  • 去親近,去朝拜那雪山草地
    本來不願意旅遊的我,怕累不想去,可孩子們說好不容易出去一趟,盛情難卻的尷尬中,只好隨了孩子們的心願。九點多鐘,我們坐私家車,擁擠在川流不息的車流裡,一會走一會停的,偶爾還會被大貨車飛舞的塵土遮擋了視線。後來又堵上了,10分鐘時間就停在原地,司機們焦慮不安,左顧右盼的眼神透著很多無奈。在城市裡開車,如果急性子的人,都能憋出毛病來。
  • 只有在這裡,才能體會身心合一
    這裡以一首《康定情歌》聞名中外,都說來了康定一定要去一次歌裡提到的跑馬山,然而康定的美景不僅僅只有跑馬山而已。 06 德 格 縣藏民族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