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奇兵「獨腳銅人」探秘,這件兵器竟源自西藏密宗?

2020-12-25 冷兵器研究所

相信很多人都在文藝作品或影視作品裡聽過一件奇門冷兵器——獨腳銅人。這是一件重型打擊鈍器。外觀多為熟銅鑄成的光頭裸男形象,其一手往上前伸指,能夠夾住寶劍、砍刀的刀刃劈砍並能捅刺點穴;一手亮掌護胸或橫胸形成重心外端,打砸能夠將著力點作用於這一端上面。操作者通常緊握獨腳銅人的腿部以下一端,用力打砸或格檔;也可以當成長劍點刺敵人的要害處。

▲武俠小說中的獨腳銅人形象

▲小人書連環畫中出現的獨腳銅人

設定裡,這種武器適合力大無比的猛男壯漢使用。按照一些小說的描述,為了增強獨腳銅人牢固度和柔性,也有以精鍛鋼鐵為芯材,外表鑄以熟銅通過模具澆鑄成型。總體上,這種武器的基本設定是總長度多為一米左右,重量多為幾十斤左右。

▲1971年張鑫炎導演的香港電影《俠骨丹心》裡面反派手持獨腳銅人出場形象

▲香港電影《俠骨丹心》反派手舉獨腳銅人格擋寶劍的砍削

獨腳銅人的出場,尤其以梁羽生武俠小說最為顯著。民國時代民間出現的《少林兵器總譜秘本》則記載了明代一個叫玄魁法師的少林武僧也持有這種獨腳銅人的記錄。

▲《少林兵器總譜》裡出現的少林獨腿銅人,具體重量不詳,無實物出土

但實際上,歷史上並沒有真實的獨腳銅人打擊雜兵實物出土於人世間。而且這種武器明顯不適合實戰。

▲從實戰來講,頁錘、骨朵、瓜錘的重心在最前端,更利於拋物線發力揮砸打擊破甲,而獨腳銅人體形幾近圓柱形,重心在中端,不太利於發力揮砸打擊破甲,要打還不如使用熟銅短棍實用

試想,如果要打擊破甲,獨腳銅人不如鐧鞭、骨朵、頁錘輕便夠用;如果格擋敵人的攻擊,不如實體盾牌或穿上盔甲實用;如果捅刺敵人,不如矛槍、匕首等利器。而要論打擊和格擋,它都實在太重了;要論捅刺效果,只靠重量撞擊出淺坑,無法刺穿!也就是說,這種武器其實沒有實戰能力,應該是武俠小說作者杜撰捏造出來的。那這種小說裡的武器有沒有歷史原型呢?

顯然,藝術創作肯定是來源於生活的,而如果沒有真實原型,自清末民初以來的各種武俠小說、評書也不能都有這種特殊的武器。其實根據前面那個《少林兵器總譜》記載的線索,其實這種武器的原型很可能跟佛家有關係!

▲佛家護法天尊韋馱雙臂橫放金剛杵護法

筆者認為,獨腿銅人的原型應該是來自佛家的打擊鈍器—金剛杵。在佛家寺廟的天王殿,往往能看到大肚彌勒佛身後立著一個威風凜凜的護法天尊韋馱菩薩。他身穿甲胃、合掌而立,金剛杵橫放在臂上。

金剛杵原為古印度傳往中國西藏出現的打擊鈍器。由於其質地堅固,能擊破各種物質和魔障,故稱為金剛杵,在佛教護法又將金剛杵稱為降魔杵或寶杵,能摧毀一切,成為不滅的象徵,故佛家弟子常將金剛杵作為護法降魔武器。

重要的是,來源於古印度傳到西藏密宗的金剛杵法器上,多雕有恐怖骷髏頭像或猙獰人頭,以恐嚇心魔或魔障。佛法上,它含有憤怒,降伏的意思,使其杵身堅固如金剛,諸障不能侵入。而這也是武器上雕有人像最早的起源之一。顯然,獨腳銅人就是密宗金剛杵中的一個影子衍射反映。

▲中式寶劍護柄上也常刻有龍生九子之一睚眥形象,用於增加武器自身的強大威力。用猛獸或神獸形象來用來鎮宅避邪,增強法力和戰鬥力,這是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寄託期望,在金剛杵雕上獨腳銅人也就是這意思

▲影視作品《神鵰俠侶》金輪法王弟子達爾巴手持黃金鑄造的金剛杵出場形象

那麼,金剛杵為何被小說家轉化為人型的獨腳銅人?顯然,是當時的小說家們見識過了外形猙獰的密宗金剛杵,以至於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將其編入小說中。這也是為什麼在小說裡,使用獨腳銅人的大都不是善類的原因之一。但由於當時信息的閉塞,小說家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從密宗金剛杵到獨腳銅人,雖然保留了兇悍威猛的武器屬性,以及帶有人頭的最大特徵,但卻把金剛杵的真實攻擊部分——杵尖,當成了手持部分——獨腳。結果生造出來了一個非常不實用的重型打擊鈍器。

▲也有人認為獨腳銅人即單雄信的金頂棗陽槊原型加工改造的獨腳銅人槊,即長柄狼牙棒+馬槊混合體,這打擊鈍器又可當長矛使用,事實上獨腳銅人非槊也

而且大家也能理解為什麼有的小說中,喜歡把獨腳銅人稱為「獨腳銅人槊」了。因為「槊」的本質其實是長矛,而金剛杵的杵尖外形非常接近矛頭!所以說獨腳銅人這種現實中不太「實用」的重型打擊鈍器,雖然是武俠小說家杜撰想像出來的奇門冷兵器,但其真正源頭其實是來自於西藏密宗的金剛杵。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黃藥師,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西藏密宗尼姑生活探秘(圖)
    西藏密宗尼姑生活探秘(圖) 她們遠離塵世,在門閂緊閉的尼庵(尼姑寺)中苦讀經文、虔誠祈禱、恪守戒律、自我磨難,努力以一顆聖潔之心,去叩響她們理想中的「超然世界」之門……在西藏,有很多寺廟,其中喇嘛廟居多,尼姑庵較少。但也有一些挺有名的,如在拉薩就有米米欽熱寺(遺址)、嘎麗寺、朗古寺、倉宮寺和阿乃昌庫寺等尼姑庵。.
  • 慘被蹂躪《武林至尊》十八銅人悲催結局
    十八銅人是少林寺的武術高手所組成,《武林至尊》在遊戲中引入「十八銅人」構想也是為了使原創武俠更加純正,不僅少林弟子可以挑戰,《武林至尊》中所有江湖中人都可以去挑戰。 在《武林至尊》中,十八銅人副本共60關,每關的銅人種類以及銅人數量都是不同的,當然,其難度也是可想而知,一關一關的增加難度。而十八銅人副本中的少林高僧們不但是你的敵人,也是你的導師。
  • 武林至尊十八銅人悲催結局 慘被徒弟蹂躪
    《武林至尊》(微博)將這些原汁原味的古代武俠之精髓還原到遊戲之中,讓各位大俠在遊戲之餘不但可以領略到古代武俠的瑰麗壯舉,也可以讓各位大俠在少林十八銅人陣中找到遊戲的樂趣所在。少俠戰少林 習武升藝漲修為「十八銅人」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顧名思義,十八銅人共有18個人,其構想是由十八羅漢衍生出來的,少林寺的守護僧。
  • 無職業大亂鬥 武林至尊少林十八銅人陣樂趣更多(全文)
    《武林至尊》將這些原汁原味的古代武俠之精髓還原到遊戲之中,讓各位大俠在遊戲之餘不但可以領略到古代武俠的瑰麗壯舉,也可以讓各位大俠在少林十八銅人陣中找到遊戲的樂趣所在。十八銅人是少林寺的武術高手所組成,《武林至尊》在遊戲中引入「十八銅人」構想也是為了使原創武俠更加純正,不僅少林弟子可以挑戰,《武林至尊》中所有江湖中人都可以去挑戰。
  • 單挑BOSS 《武林秘籍》十八銅人太極八卦陣
    《武林秘籍》太極八卦陣法開啟,此陣是完全按照少林寺十八銅人陣而設計,為了磨鍊少俠們的意志,此陣只可一人進入,玩家面臨巨大的挑戰!守護羅漢十八銅人陣之所以不好闖過去是因為這個陣有18層,對於高手來說都如同18層地獄一般的煉獄挑戰讓只身前往的玩家們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大家需要先來了解一下十八銅人陣的布局。
  • 西藏密宗的法器(圖)
    西藏密宗的法器:骷髏碗藏傳佛教密宗盛行用人的骨骼製成各種法器。骷髏碗也稱人頭器,它是密宗修祛者舉行灌頂儀式時,在灌頂壺內盛聖水,頭器內盛酒,師傅將聖水灑在修行者頭上,並讓其喝酒,然後授予密法。灌頂的意義是使修行者聰明和衝卻一切汙穢。
  • 原來的秦宮門立有12銅人,這12銅人來自何方,現在又去往何地?
    宮門12銅人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原來的秦宮門前,為什麼會有12個巨大的銅人,而這些銅人又來自何方?最後有去往了何處?12銅人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為了給自己的子孫留下萬世基業,於是下令將天下各方百姓的兵器進行收繳,因為當時的兵器大多為銅製,所以就將兵器全部融化,鑄成這12銅人,最後還在銅人背後鐫刻了秦始皇的功績
  • 歷史上秦始皇嬴政,為何會在皇宮門口建立十二個巨大銅人?
    在公元前221年,在秦朝的首都鹹陽,秦始皇下令建十二個銅人立於皇宮門外。這十二個銅人,每一個都重達十萬斤,體量巨大,讓人驚嘆不已。這些銅人的鑄造都是秦始皇在與六國對戰中,收繳六國的兵器熔鑄而成的。通過這種方式來表示天下太平的意思。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銅人穿的並不是漢族的服裝而是夷狄人的服裝。這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 全球武林高手9日聚首少林 37人大戰18銅人(圖)
    第1頁:武林高手少林爭霸第2頁:武林盟主涉足影視第3頁:復活賽勝出選手第4頁:選手趙一功夫秀第5頁:選手王飛功夫秀  [提要] 2006年9月1日8時,30多位高手將一同入寺,閉關9日參悟佛法精髓。出關後,在10大掌門的見證下,他們將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的武林爭霸戰。
  • 【跑調】少林武林大會之撕逼大戰
    行到半山腰,日正當午,少年見有涼亭一座,便欲稍事乘涼歇息。尚未靠近亭子,卻有兩人斜刺裡衝出攔住少年:「來者何人,竟敢擅闖嵩山少林!」少年見此情狀,想起出門前父親曾提及少林乃武林泰山北鬥,武林中人拜訪少林都會在寺前解劍亭放下兵器,以示尊重。他趕忙向解下背上長劍,雙手遞給攔路二人。左邊那人嚇了一跳,大喊:「你小子好大膽子,竟敢動武?」
  • 【冬行西藏】走進西藏首家兵器博物館 見證燦爛民族文化
    央廣網拉薩12月22日消息(記者牛夏來)22日下午4時許,記者隨「冬行西藏」全國網絡媒體行拉薩採訪組來到了位於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的群覺古代兵器博物館。  群覺古代兵器博物館是墨竹工卡縣藏族民間文物收藏家群覺先生憑藉一己之力,經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收藏了多達萬件的社會流散文物。
  • 高僧大德對西藏密宗的態度(歡迎轉貼,功德無量)
    直到民國二、三十年代,隨著漢僧去西藏學法,翻譯藏密的論著,漢地佛教界這才有機會了解、研究藏密的法義,並做了一些批判。部分高僧大德對藏密的批判,略摘錄一二,如下:1、虛雲老和尚批判藏密:「西藏僧伽(西藏喇嘛)不守戒律,多食牛羊;(喇嘛教的)道服劃分紅黃,各立門戶。憶及祇園會時,不知涕之何從也?」
  • 武林大會被指像「中老年Cosplay」:拿兵器穿制服
    這確定不是武林Cosplay?江湖十一大門派齊聚天山武林大會。這則消息讓不少武俠迷驚呆了。主辦方回應:本次武林大會只是切磋及交流,不會為爭當武林盟主而在「江湖」上製造腥風血雨!看到各大門派代表穿著各自的「制服」,手持兵器,網友感嘆頗有亂入武俠劇組之感,「這確定不是橫店跑出來客串的群眾演員?」最霸道的是,臺下觀戰的門派代表見臺上激戰正酣,暗自從懷裡摸出各自獨門「暗器」:iPhone4、三星等,拍照留念,更讓網友驚呼「太穿越」。人是什麼樣的人?
  • 探秘生死:從密宗經文到暢銷書,《西藏生死書》是如何演變的?
    經過一番功課之後,我來嘗試捋清這本經書的前世今生,它是如何變成西方所熟知的一本大眾流行書籍的:譯作版本追溯最初版:《西藏生死書》源於公元8世紀,由佛教密宗大師蓮花生創作,初名:《度亡經》,傳入西藏之後翻譯成藏文《中有聞解脫》(也有譯做《中陰聞教得度》)。
  • 舊西藏的「人骨」密宗法器——嘎巴拉
    嘎巴拉,其實是西藏人骨製品的俗稱。它一般由已獲圓滿報身有修為的藏族人死後的骨頭所制,以頭蓋骨,指骨為主,是神秘的密宗法器之一。嘎巴拉翻譯成漢字的意思就是「頭骨蓋」,最早的嘎巴拉選用的材料是佛教高僧圓寂後的遺骨中的頭骨嚴格按照密教的儀軌和壇城,意在輔助密教信眾的灌頂和修行,十分珍貴稀奇。
  • 秦始皇收集天下兵器鑄造十二金人,如果真的存在,那流落何方?
    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下令收繳天下兵器,將其融化,鑄成了十二個重千石的銅人。因為在古時候,銅是黃色的,故又被稱作金,十二銅人又有十二金人之稱。秦朝滅亡之後,十二銅人下落不明,成為了一段千古的謎團,這十二金人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鑄造它的目的是什麼,後來這些金人又去了哪裡呢?這些金人個個威武凌人,身著服飾,每個都特別的巨大沉重,日夜「守護」著宮殿。
  • 西藏最大私人博物館,收藏上萬件珍貴兵器,吐蕃武器裝備全球罕見
    最知名的博物館,當屬北京故宮博物館了,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西藏拉薩就有一個博物館,同樣是特別讓人震撼的博物館了。這家博物館名叫群覺古代兵器博物館,是西藏首家民間的古代兵器博物館,還是一家私人博物館。進入群覺古代兵器博物館實在是讓人增長了見識。這兒展覽的陶器、銅器、民族服飾、生活用品包括眾多的貴重兵器,可謂是覆蓋了西藏的所有重要的歷史過程。
  • 武林探秘:少林寺到底有沒有「木人巷」?
    黃鑑衡《粵海武林春秋》其中披露的《少林羅漢堂》手抄本的抄錄,則「一木人身坐蒲團,手持鐵如意,當來人近前時,它以鐵如意橫腰擊掃;二木人身坐蒲團,雙掌合什。如果來人將一木人打倒在地時,它即揮動右臂以『獨劈華山』猛擊來人頭部。如果來人後退躲避,它即用『穿心腳』進行偷襲……」
  • 密宗佛像風格的演變
    早在密宗佛像還未傳入雪域高原的歷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小型鑄件,吐蕃時期隨著密宗佛像藝術傳入雪域高原,深深影響了藏族人民的意識形態及審美。
  • 西藏密宗是佛教正宗,但不是什麼人都能學的
    西藏密宗是真正的佛教嗎?請問藏傳密宗到底是真正的藏傳佛教,還是他自己的本土宗教?淨空法師答:西藏佛教是從印度傳過去的。佛法,諸位一定要知道,佛沒有定法可說。佛法永遠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古印度跟這個西藏土著,他本土有這些神道教。所以佛教這個教學非常高明,他不排斥,他不否定別人,他能夠把他圓融貫通,所以稱之為密。這個密,神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