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鐵改道護樹牆 百年天然奇景得善存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7月11日電 題:香港地鐵改道護樹牆 百年天然遺蹟得善存

  作者 楊曉霞

  位於香港島科士街的石牆擁有120年歷史,長約154米、高逾10米,最早為鞏固斜坡而建。牆上的20多棵大榕樹抓實牆體而長,密密麻麻的氣根分布於石牆上,甚為壯觀。

  港鐵公司新建線路之一——西港島線原規劃會影響石牆樹,在環保人士和團體爭取下,最終耗資約7.5億港幣得以完整保存。

  目前西港島線已完工93%,預計今年12月份正式通車。參與樹牆保育的主要人士11日介紹稱,雖然保育工程耗費巨資,但石牆樹具多元價值,其堅韌品質與香港人精神有不謀而合之處,值得「花這麼多心思」。

  西港島線是港島線的延線,由上環站延至堅尼地城,途徑西營盤站及香港大學站。其中堅尼地城站原設於科士街遊樂場底下,但挖掘工程會影響到科士街樹牆上的樹木生存。「工程一旦動工,不只會震蕩到古樹賴以生存的石牆,還會汙染地下水質,那些樹分分鐘面臨死亡。」參與今次保育工作的香港大學地理系教授詹志勇說。

  一批環保人士和團體先後發起多次保護石牆樹運動,當中包括2005年的「保樹快閃行動」和「地鐵到我家,古樹不搬家」行動。港鐵西港島線土木工程項目經理康浩文表示,港鐵公司最後決定「犧牲」舊堅尼地城遊泳池,在其地下建設堅尼地城站。「我們也興建了全新的遊泳池以補償社區內的居民。」

  詹志勇形容,石牆樹的生長十分偶然——啄食榕樹的無花果後,雀鳥排出的糞便裡有完好無損的榕樹種子,這些種子散落在石縫中,靠到處散發的氣根提供養分才慢慢發展壯大。

  「在懸崖峭壁中,它們也能排出萬難生長,這種精神難能可貴。」詹志勇認為,榕樹極通人性,其在長存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堅毅、堅忍及包容特質與一路奮鬥過來的香港人十分相似。

  除了鞏固石牆,石牆樹還能吸取汽車排出的廢氣、淨化空氣及降低路面溫度,提高市民的生活質素,兼具觀賞和實用價值。「很多社區居民走進走出,早已習慣這些石牆樹的陪伴,又可以遮蔭,要砍掉的話很捨不得。」

  詹志勇擔心,打造石牆的原有技藝已失傳,石樹牆不可能再複製,類似植物與建築相互依附的奇觀只會有減無增。

  這不是香港社會首次面對基建發展與古蹟保育的抉擇。原定於2018年通車的港鐵沙中線工程,早前因發現千年古井而延誤。但保護石牆樹此前無法條可依。

  詹志勇坦言,他曾建議將石牆樹納入《古物及古蹟條例》的保護範圍內,但被以石牆樹非「文化遺產」為由拒絕。「有什麼理由只保護石牆不保護樹呢?兩者不是生死相依的嗎?」

  回憶起石牆樹保育過程中最難的一步,詹志勇表示,當初要說服港鐵放棄原計劃、再耗費巨資遷移舊堅尼地城遊泳池是極具挑戰的。「他們最初時不願勞師動眾,影響到居民的生活,新計劃也需加投資金。」

  但他坦承,石牆樹是很多香港居民小時候的集體回憶,榕樹下的許願、集會都是人與自然共生的象徵,意義深遠。「即使保育工程耗資不小,困難重重,也是值得的。」(完)  

相關焦點

  • 隨州:液化氣站違規擴建逼得百年村路改道
    圖文:村路要改道,村民頗感不便楚天金報訊 □文/本報記者饒純武 特約記者肖木森 圖/本報記者劉大家連日來,隨州市隨縣殷店鎮金塔村村民反映,村灣裡的一條百年老路,去年12月底被硬化成水泥路面,現在卻要被迫改道,起因竟是為了一個未達標的液化氣站。
  • 「玉振金聲」講堂 | 百年天壇的樹蟲故事
    |一起來看精彩內容吧|天壇公園擁有古樹3562株,是北京市最大的一片古樹群,它們歷經幾百年風霜
  • 古樹/寶塔/炮臺…這座牆曾護一城人,如今一路遺蹟都訴說著歷史...
    信步牆端樹下,仿佛讓人在橫豎青磚間嗅到了古時工匠手中泥土的氣息。輕撫一路,又似乎觸碰到了古人執磚砌瓦的手——粗糙厚實、堅硬如鋼。隨後的1987年,旅居香港的陶伯育先生重回故裡,踏上城牆,面對損毀的魁星閣痛心疾首,慷慨解囊按照原址、原貌重建,最終於次年建成現今的魁星閣。
  • 巴中東門玻璃護牆灰塵繪卡通塗鴉 被贊「萌萌噠」
  • 香港天然海島,四大自然奇景之一,離開請在17:15前
    東平洲附近的海域是香港第四個海岸公園,稱為「東平洲海岸公園」,島上變化萬千的頁巖更被喻為「香港四大自然奇景」之一,頁巖每一層厚1至5毫米,顆粒較粗的粉砂巖與顆粒較細的泥巖層層相疊,紋理清晰,十分特別。東平洲天然的海島風景及地質奇景,光是踏足島上,已令人身心舒適。大家可以在島上郊遊,沿著多變的海岸線遠足遊覽。可以潛水觀賞珊瑚群,也可以三五知己露營談心,觀賞夕陽及日出;與伴侶一同聽著海浪聲,席地看星星,非常浪漫。
  • 香港天然海島,四大自然奇景之一,離開請在17:15前
    東平洲附近的海域是香港第四個海岸公園,稱為「東平洲海岸公園」,島上變化萬千的頁巖更被喻為「香港四大自然奇景」之一,頁巖每一層厚1至5毫米,顆粒較粗的粉砂巖與顆粒較細的泥巖層層相疊,紋理清晰,十分特別。東平洲天然的海島風景及地質奇景,光是踏足島上,已令人身心舒適。大家可以在島上郊遊,沿著多變的海岸線遠足遊覽。可以潛水觀賞珊瑚群,也可以三五知己露營談心,觀賞夕陽及日出;與伴侶一同聽著海浪聲,席地看星星,非常浪漫。
  • 香港交通 | 地鐵詳解及網紅打卡小景點
    各位赴港旅遊、學習、辦事兒的朋友們百分百需要跟香港地鐵打好交道
  • 秋冬奇景?廣州一木棉樹「兩極分化」半邊開花,全城攝友著迷!
    秋冬奇景?廣州一木棉樹「兩極分化」半邊開花,全城攝友著迷!這顆樹以樹幹為中軸線左邊開滿粉粉嫩嫩的花兒相反右手邊看上去黃黃綠綠,一花未開仿佛這棵樹的兩邊跨越了不同的季節
  • 「網遊張家界」|群峰如牆 來楊家界看天然長城
    楊家界景區是一排排、一片片、一堵堵的峰牆,一經面世,被譽為「張家界地貌的重大新發現」。英國著名學者、地質學家西蒙 溫徹斯特感嘆:「楊家界峰牆,像長城一樣偉大!」楊家界索道位於中湖鄉野溪鋪村,全長1971米,上下站垂直高差517米,運行時間5.2分鐘,每小時運力超過2000人。
  • 惠州立交橋改造再次為百年古榕樹改道
    部門回應:立交橋改造為百年古榕改道 記者了解到,新中國成立前,古榕樹所在地稱佛祖坳,有一座廟,這裡屬於惠州城郊外。1973年拆除了廟,汽車站在那裡建了職工食堂,但廟前的榕樹保留下來了,人們在樹下擺攤理髮、乘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建鵝嶺立交橋時真的有移走這棵樹的念頭,因為它的確影響道路通過,但最終還是將樹留下了,過往的汽車都老老實實地繞開這棵大榕樹。 可以說,佛祖坳這棵古榕樹見證了惠州城區的發展,幾十年來,古榕樹下是剛到惠州的人們最早的落腳點,多少人在這裡與親友相會,滿滿都是回憶。
  • 魔幻香港最新打卡景點——廁紙牆
    香港最新打卡景點 上上周六(8日),荃灣川龍街驚現一個打卡新景點——廁紙牆。 由於市民對廁紙的熱情,不少店家也看準商機,荃灣幾家藥房就聯合在內地進了上千卷廁紙,在店前搭成一面長約10米、高約2米的「廁紙牆」,場面極度壯觀。
  • 賽過金城武樹 護樹團體推薦臺中南屯青榕公
    臺中南屯區中彰公路旁的青榕公,現在微黃的稻穗映襯下,美景不輸臺東金城武樹。圖/張美惠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6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東有金城武樹聞名遐邇,但其實臺中市南屯區中彰公路旁也有一處少為人知的美麗秘境,優美景色不輸臺東金城武樹,臺灣護樹團體聯盟發起人張美惠昨就在臉書發表數張百年榕樹「青榕公」的照片,榕樹在微黃稻穗的映襯下,樹影悠然擺動,儼然是臺中市都市叢林中的難見的鄉村美景;張美惠大呼,好想在這舒服美麗的地方,辦辦活動,讓大家享受美景
  • 硬核大爺在地鐵裡「手」護香港,央視主播建議這些「廢青」學做人
    海霞:今天繼續來說說香港,聯播也有幾條報導。而昨晚的一條消息很多人看完之後感到痛快,那就是幾位香港大爺直接把鬧事的暴徒從地鐵車廂打了出去。這也讓我想起了前一段時間,也是暴徒堵地鐵,有一位市民忍無可忍,對暴徒發出靈魂一問:我們不上班,你們吃什麼?大爺還是香港的大爺,守護香港,該出手時就出手!
  • 香港「樹醫生」李國文:治癒樹,被樹治癒
    新華社香港12月13日電 題:香港「樹醫生」李國文:治癒樹,被樹治癒新華社記者洪雪華樹藝師李國文整理自己的工作裝備(11月23日攝)。香港最初並沒有統一的種樹標準,不少樹木種植得過於密集,樹木競爭生長後,因為空間不夠而變得很細,不健康。「香港樹木管理已經有了改善,但仍需重視這些問題。」他說。李國文記得在大嶼山西北部的沙螺灣,有一棵400多年的老樟樹,六個成年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樹幹,他特地去見過那棵樹。
  • 香港彩虹站那條地鐵,聽說是通往鬼門關...
    港鐵是香港主要的交通方式,大家每天都要乘坐......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你像平常一樣,坐著地鐵,突然地鐵開往了鬼門關,那你會怎麼樣呢?彩虹站,觀塘線一個主要站臺。不僅香港人每天坐觀塘線會經過,連遊客也很喜歡來這個站臺拍照打卡。不過你知道嗎?
  • 去嘉義旅遊,景色清新秀麗,天然奇景眾多,一起來看看吧!
    區內山巒疊嶂、景色清新秀麗,以瀑布、雲霧、吊橋、奇石怪樹等景觀著名,有蛟龍瀑布、大雨點瀑布、花崗水上青、石盤鼓瀑布群等瀑布,還有石夢谷、千人洞、蛇樹下蛋、竹林仙壁等等的天然奇景。阿里山是臺灣中部的美麗山巒,林中古樹參天。有一棵古木,枯樹上張出新枝,延續了三代,可謂樹中的三代同堂,成為阿里山森林中的一大奇觀。重複長出祖孫三代的樹木於一株,正是造化的神奇安排。
  • 華南五針松天然古樹群落面世 600餘株樹齡超百年
    新發現的華南五針松天然古樹群落。 富川林業局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南寧訊(記者王春楠)1月14日,記者從富川瑤族自治縣林業部門獲悉,該縣發現一處華南五針松天然古樹群落。目前,這些天然古樹已被林業部門重點關注和保護。據悉,華南五針松屬松科松屬五針松組,是松科中最原始、最古老的一族,為我國特有樹種,漸危種,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廣東、廣西、湖南、貴州海拔700米—1600米的亞熱帶山地。到了冬天,為了適應懸崖峭壁的嚴酷環境,華南五針松會分泌出一種白色防寒物質,成為與眾不同的「藍松」,有時甚至呈現出光彩奪目的粉藍色。
  • 綠汀路站挖出史前遺蹟,地鐵要改道?機場快線站點確定? 杭州地鐵...
    昨天,「杭州地鐵綠汀路站挖出史前遺蹟」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和餘杭一些小區的業主群裡刷屏了。消息傳得「有鼻子有眼」,還有人說「體量和價值有望超過良渚」,甚至傳出「地鐵要改道到閒林」的說法。  消息是真是假?記者向杭州地鐵集團求證。「此消息不實!」杭州地鐵相關負責人闢謠說,「已確認地鐵綠汀路站項目部範圍內未出現重大考古發現。」
  • 清朝黃河改道山東入海,以後還會改道江蘇嗎?
    歷史上黃河決口、改道是出了名的頻繁。 前面五次重大改道時間比較久遠,最早一次的記載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即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發生在清朝鹹豐五年,即公元1855年。
  • 香港舉行新年倒數活動 多處公共運輸改道封路
    人民網香港12月31日電 今日是2014年最後一天,為方便香港市民參與新年倒數活動,香港多處有改道及封路措施,多項公共運輸工具也有特別安排。 其中,香港中區蘭桂坊一帶會於傍晚6時起分階段封路。舉行新年倒數活動的銅鑼灣世貿中心及灣仔博覽道一帶會於晚上8時和9時封路及改道。尖沙咀晚上8時起會分階段封路同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