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新縣|橫空出世——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始末

2021-02-10 新縣廣播電視臺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誕生於鄂豫皖蘇區,在共和國航空史上寫下了最早最光輝的一頁。

▲陳展於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的「列寧號」飛機複製品    

1930年2月16日中午,鄂豫皖根據地西部的河南省羅山縣宣化店陳家河(今屬湖北省大悟縣)。

突然,天空傳來一陣轟鳴聲。羅山縣擔任警戒的赤衛隊員仰望天空,只見一團黑影沿竹竿河上遊的河道由北向南飛來。隨著轟鳴聲,那個黑影由遠及近,越來越大,最後晃晃悠悠地降落在陳家河附近菜籽坳前面的河灘上。那裡是革命根據地和國民黨統治區域交界處。

   ▲卡房鄉居畈村「列寧號」飛機場立的紀念碑

羅山縣第一區第十鄉赤衛隊大隊長陳國清,立即帶領赤衛隊員衝向河灘,迅速把「龐然大物」包圍起來。「龐然大物」上畫著國民黨的青天白日徽記。這是一架國民黨飛機!飛行員打開艙口,舉著雙手走了出來,並不停地喊道:「我是飛行員,請各位父老不要傷害我。」飛行員身穿棕色飛行服,年齡在30左右。這位飛行員叫龍文光,時任國民黨軍政部航空第四隊中校隊長,奉命駕機由武漢飛往河南開封,執行緊急空投通信任務。返航途中,遇大霧迷航,終因油料耗盡,只能迫降。飛機是美制「柯塞」式飛機(一說是德國造的「容克」教練機,見徐向前《歷史的回顧》)。1930年2月28日,《鄂豫邊特委致中央信》中說:「據駕駛員云:飛機是在中美航空協定以後在美國買的,價值六萬元。」

陳國清一邊派人向上級報告,一邊派赤衛隊員日夜守候。

中共鄂豫邊特委和蘇維埃政府得到繳獲一架敵機並生俘飛機駕駛員的報告後,指示羅山縣委和駐在羅山紅軍:要保證飛機駕駛員的安全,保護好飛機,並設法把它運回到根據地中心地區隱藏起來。繳獲飛機的第三天,陳家河河西姚畈地方民團分三路奔襲保護飛機的赤衛隊,企圖搶走這架飛機。 羅山縣地方武裝營營長鄭猛子帶領30多名紅軍戰士及時趕到,與赤衛隊員密切配合,經過一場你死我活的廝殺,擊退了反動民團的進攻,民團罵咧著扔下幾具屍體逃跑了。

2月19日,羅山縣委從紅軍隊伍中找到了兩位在國民黨舊軍隊中當過炮兵、後來被紅軍俘虜的戰士,讓他們將飛機拆散。他們把飛機的每個部分標上數碼,畫成草圖,然後卸成八大塊。赤衛隊員和紅軍戰士將飛機運送到卡房林灣隱藏起來。林灣是一個只有4戶人家的小村莊,四周群山環抱,樹高林密,飛機巧妙地隱蔽在兩幢房子之間,上面搭了棚頂,前後用柴草掩蓋,無論敵人從空中還是地面都不易發現。其間,國民黨政府當局因飛機失蹤、下落不明,多次派特務潛入蘇區,四處偵察尋找,但終未查獲飛機的蹤跡。鄂豫皖軍委負責人徐向前命令,把飛行員帶到指揮部。飛行員忐忑不安地走進了指揮部,心裡「咚咚」打著鼓。

「坐下吧。」一個小紅軍戰士指著一把小竹椅對他說, 還給他端來了一碗冒著熱氣的茶水,然後走了出去,只留下飛行員一人在屋裡。他有點摸不著頭腦了,不敢坐,也不敢喝手裡的這碗茶水。門開了,他看到有一個人走到他跟前,和藹地說:

「叫什麼名字啊?」

他沒有抬頭,喃喃地說:「龍文光。」

「在哪個部隊當兵啊?」

「我從漢口到開封執行通信聯絡任務,返航時因遇大霧迷失方向,油料耗盡了只能迫降在這……」龍文光小聲地回答。

「不要緊張嘛。」那人提起水壺,給龍文光續了點水,輕輕把他按坐在竹椅上。

這時,龍文光抬頭望了一眼這位問話人。他瘦瘦的高高的個子,面孔清瘦,身穿洗得發白的灰色軍裝。

「我也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徐向前,是這裡的負責人,有什麼話你可以盡情說。」他仍然和藹地說。

「啊!」龍文光霍地從竹椅上站了起來。 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蔣介石懸賞10萬大洋要他首級的徐向前!原來是這麼一位普普通通的人,這麼慈祥,這麼和藹,這麼平易近人,他簡直難以相信眼前的這一幕。

「那我們就算是認識了。」徐向前輕輕地拍了拍龍文光的肩膀, 同他交談起來……一次,兩次……徐向前多次接見他,說服他,教育他。

其實,龍文光在就讀黃埔和在蘇聯深造期間,對共產黨及紅軍就已有一定認識。在自己的老校友循循善誘的開導下,最終決定棄暗投明,參加紅軍。

1931年春,鄂豫皖特委和軍委決定,把飛機運到箭廠河附近的任家畈、黃谷畈中間平坦的河灘上重新裝配起來。黃安縣紫雲區第三鄉蘇維埃政府主席吳行千挑選150名身強力壯的人組成搬運隊,用馬車裝、馬驢馱、用人扛,翻山越嶺,披星戴月,在沿途蘇維埃政府組織的4000多人的協助下,歷時半個月,終於將這架飛機運送到箭廠河。

1931年4月,在錢鈞、龍文光和紅軍中幾個懂得機械的同志共同努力下,飛機在平坦的河灘上重新組裝起來,塗上灰色油漆,機身上漆上「列寧」兩個紅色大字。中國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就這樣在戰火紛飛的鄂豫皖根據地誕生了。

當時,國民黨軍隊對鄂豫皖根據地進攻曾使用飛機肆意轟炸,造成很大損失。聽說紅軍也有了飛機,根據地的群眾無不歡欣鼓舞,從四面八方聚集到箭廠河,看一看紅軍自己的飛機。他們像過節似的,敲鑼打鼓,祝賀三天。為了讓老年人也能看到飛機,鄉蘇維埃政府搭了一個看臺,請年紀大的人在臺上觀看。

群眾興高採烈地說:

「狗崽子有飛機,這回老子也有飛機了!」

「紅軍的『飛雞』也給那些狗崽子們下幾個『蛋』嘗嘗!」

龍文光,1899年6月21日出生於四川崇慶縣廖家鄉,本姓彭,因兩歲時過繼給姨夫龍作霖而改姓龍。其父龍作霖是當地一個私塾先生,家有良田三四十畝。因無子嗣,對過繼來的龍文光十分喜愛。而龍文光自幼聰穎過人,4歲就隨父識字,不久入本鄉天民寺小學讀書。長大後,龍文光先後就讀於成都聯合中學、浙江工業學院、北京朝陽大學。早在中學時,龍文光就受到「五四」運動的影響,接受了不少民主科學的新思想、新觀念。

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創辦黃埔軍校。是年12月,正在北京朝陽大學就讀的龍文光,放棄在大學讀書的機會,毅然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經半年入伍鍛鍊後,於次年7月1日正式進入軍校學習。

1926年1月,龍文光從黃埔軍校畢業,時值國共兩黨聯合創辦的廣東航校招生,龍文光和後來擔任國民黨空軍要職的毛邦初、張廷孟、王叔銘等人,被選送進入航校學習。1927年1月,龍文光等11人,又被廣東國民革命軍航空處選派到蘇聯第二航空學校繼續深造。1928年底學成歸國後,龍文光擔任了國民革命軍空軍第四隊(駐漢口)上尉分隊長,並在南京中央軍校航空班任飛行教官。因工作關係,他常常駕駛飛機來往於漢口、南京、上海、杭州等地。

1929年3月,龍文光回崇慶老家看望家人,受到地方要人及鄉親的歡迎,某要人還送上「飛將軍第」和「飛機府」兩道金匾,高懸於龍文光家大門上。離鄉之前,龍文光因自己不能在家替父母盡孝而勸父母再過繼一子。返回部隊後,牽掛父母的龍文光又給家裡寄回一張身著西服的照片,照片後題詞:「江山多故,兒子那得安閒;轉戰千裡,戰罷歸來團圓。」寥寥數語,盡表憂國憂民之心。其父龍作霖看過留言後大為感動,便聽從了龍文光的好言相勸,將其胞弟的長子龍治雲過繼為嗣子。

龍文光參加紅軍後,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龍赤光。紅軍首長很快把龍文光安排在總部任參謀,後任航空局局長。龍文光深切感到紅軍對他的信任。建議儘快修復飛機,同時提醒防備國民黨特務的破壞。蘇區政府及時採納了龍文光的建議。

1932年8月,龍文光化裝潛行回到漢口,去找他的妻子黃秋英。還在龍文光從蘇聯留學回國時,結識了黃秋英。黃秋英是一位漂亮的女藝人,而龍文光是一位年輕英俊的飛行教官,兩人一見鍾情。龍文光娶黃秋英為妻後,倆人一直住在漢口。龍文光在蘇區剛參加紅軍時,曾多次給在漢口的妻子寫信,動員妻子到蘇區工作。龍文光曾在信中說道:「此地醫生及縫紉的工作很適合你做的。你快來吧!盡各人的能力服務啊!」但由於各種原因黃秋英終未成行。龍文光潛回漢口後,直奔家中。儘管他一直未敢拋頭露面,但不久龍文光還是被國民黨特務發現抓獲。1932年9月10日,龍文光被捕入獄,陳誠迅速向蔣介石密報:「共軍航空局局長龍文光在漢口捕獲」。陳誠在密報中還說:「許多人替龍文光說情。中國航空缺乏人才,望能給一條活命,用其所長。」替龍文光說情的是龍文光原廣東航校和留蘇時的老同學,國民黨航空界有影響的人物毛邦初、張廷孟,以及老上司張有谷等人。他們聯名向國民黨當局上書,請求免龍文光一死,但未獲批准。國民黨政府以「帶機投匪」罪,判處龍文光死刑。在判決後,龍文光揮毫寫下一首「絕命詩」:「千秋風雨世間飄,死生一事付鴻毛。吾為自由空中飛,不算英雄亦自豪。」1933年8月9日,龍文光被殺害於武昌威爾臺。當時武漢各報在報導此消息中透露,龍文光「臨刑時猶神色自若,高呼共產黨萬歲」。同年年底,龍文光被共產黨組織追認為革命烈士。

1931年4月,根據中央指示,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軍事委員會航空局成立,龍文光被任命為航空局局長,政委由曾在莫斯科學過航空專業的錢鈞同志擔任。航空局就設在新集北頭普濟寺內。蘇區政府給予航空局極大支持,不僅為龍文光配備了必要的技術人員,還在靠河邊的空地上,修建了一個佔地100餘畝的飛機場。另外,在湖北黃安紫雲區箭廠河,安徽、湖北兩省交界的英山縣金家寨,也各修建了一個簡易機場,供飛機起降。航空局又通過在雙橋鎮戰鬥中被活捉的國民黨第三十四師師長嶽維峻的親屬運來了3000多公斤汽油。

「列寧號」飛機箭廠河飛機場舊址,位於箭廠河鄉黃谷畈村與仁畈村交界河灘上

1931年4月底至5月初,紅四軍第十師攻打沙窩高山寨。高山寨怪石林立,山高坡陡,工事堅固,敵人防守嚴密,且只有一條小路通到山上,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當地一個惡霸地主糾集一夥反動武裝200餘人,佔據山寨,稱王稱霸,對抗紅軍。

一天傍晚,紅軍部隊開到高山寨腳下,將其團團圍住。因見山寨險要,強攻可能帶來很大傷亡,團首長就同總部聯繫,請求「列寧號」飛機參戰。開始,紅軍只圍而不打,派宣傳隊員喊話,要敵人放下武器投降。敵人以為是虛張聲勢,根本不理會。「五一」勞動節那天,「列寧號」飛機從箭廠河機場向高山寨飛來。寨子裡的民團看到了飛機,一個個高興得手舞足蹈。他們站在寨牆上又喊又叫,要紅軍撤退。他們還以為是國民黨的飛機來轟炸紅軍。「列寧號」飛機在高山寨上空轉了幾圈,撒下許多傳單、標語。一個星期後,「列寧號」飛機再次來到高山寨參加戰鬥。紅軍戰士在山腳下歡呼跳躍。有的戰士把帽子扔向空中,有的把槍舉向空中,有的互相擁抱著表示慶賀。有的戰士衝著敵人喊:「你們馬上要完蛋了,我們的『列寧號』飛機給你們送葬來了!」有的戰士衝著飛機喊:「同志,快給敵人一點兒厲害嘗嘗!」歡呼聲震蕩著山谷。

當「列寧號」飛機飛到寨子上空時,一個俯衝,投下了兩顆迫擊炸彈,只聽「轟轟」兩聲巨響,像山崩地裂一般,炸得敵人鬼哭狼嚎,血肉橫飛。寨子裡的敵人被這突然的打擊暈頭轉向,亂成了一鍋粥。紅軍戰士趁勢衝進了寨子,被炸昏了的敵人還沒有明白過來是怎麼一回事,就乖乖地舉起手來,當了俘虜。這是紅軍飛機在我軍建軍史上第一次參加的戰鬥。「列寧號」飛機首次參戰,即獲全勝。自此,「列寧號」的威名更加響亮了。

1931年7月10日,紅四方面軍總部決定派「列寧號」飛機去固始、潢川一帶進行空中偵察。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去英山執行任務,搭乘飛機去金寨。新集機場人山人海。上午8時整,徐向前陪同龍文光和陳昌浩來到機場。龍文光和陳昌浩就在眾人簇擁下登上飛機。隨著一陣轟鳴聲,「列寧」號急速在跑道上滑行、抬頭,然後飛向了天空。機場內傳來陣陣歡騰聲。

從新集到金家寨航程200餘裡,19分鐘就飛到目的地上空。由於新修的金家寨機場雨後遍地泥濘,飛機無法降落,「列寧號」改變航向,飛往固始。固始縣城裡的敵人聽到飛機的馬達聲,以為是他們自己的飛機,都佇立街頭觀望。當他們看到紅五星徽記和飛機撒下的傳單後,嚇得爭相逃命。「列寧號」又繼續飛往潢川、光山進行偵察和投撒傳單,敵軍士兵發現是紅軍的飛機,都龜縮在掩體裡,不敢露頭。完成任務後,「列寧號」飛返新集機場,安全降落。

9月8日傍晚,「列寧號」從新集機場再次起飛,抵達華中重鎮武漢市上空進行軍事偵察並散發傳單。這一舉動,使武漢國民黨政府驚恐萬狀,對一些重要軍事目標實行燈火管制,唯恐成為紅軍飛機進攻的目標。武漢國民黨的《掃蕩報》驚呼:「共軍飛機連日騷擾潢川、漢口,我方幸無傷亡。現有關方面已通知各地嚴加防範。」

「列寧」號的誕生驚動了國民黨中央。在國民黨航委會特別會議上,軍政部長陳誠傳達了蔣介石親筆手諭,並按照手諭精神下達了命令:「各位務將共軍『列寧號』的航程規律摸清,齊心協力,將龍文光這個心頭之患除掉……」

1931年11月7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七裡坪成立。3日後,剛建立的紅四方面軍南下攻打黃安縣城。城內的國民黨第69師師長趙冠英率萬餘人固守待援,紅軍圍攻黃安縣城達一月有餘,仍久攻不克。紅四方面軍總部決定讓 「列寧號」飛機參戰。

12月21日,龍文光隨同徐向前、陳昌浩等紅軍首長,來到黃安城南一高地勘察敵軍兵力部署。12月22日上午9點,龍文光駕駛「列寧」號飛臨黃安縣城上空。當灰濛濛的黃安城輪廓在山谷中顯露出來時,龍文光為之一振。他一拉操縱杆,降低飛行高度,向黃安城俯衝下去。飛機在空中盤旋,並越飛越低,幾乎就在房脊上飛行,龍文光想尋找到更加理想的轟炸目標。突然,他發現一個院子的房脊上有幾根天線,房屋處還有一些穿黃呢軍服的敵軍官,龍文光斷定那院子一定是敵人的作戰指揮部。他乘勢對準敵指揮部,連續扔下兩枚炸彈。隨著機身微微顫抖,兩枚炸彈飄然而墜。龍文光透過座艙向彈著點瞥了一眼,只見兩個桔黃色的亮點閃了一下,兩股濃煙隨之騰空而起。

22日10時,黃安獨立團在「列寧號」飛機的支援下,趁勢攻佔了城東北制高點課子山,殲敵一部。22時,紅四方面軍主力向守敵發起總攻。敵師長趙冠英見固守無望,即令部隊向南突圍,自己則化裝成士兵,率手槍隊從西門逃跑。紅軍迅速消滅逃敵,並活捉敵師長趙冠英。

黃安一戰,「列寧」號飛機再顯神威,氣得蔣介石咬牙切齒。國民黨空軍先後調集幾十架戰鬥機,欲在空中打掉「列寧」號,但一直未能得逞。蔣介石不肯罷休,又懸賞10萬大洋,千方百計想抓捕「帶機投匪」的龍文光。

1932年6月,蔣介石調集30萬人兵力,對鄂豫皖根據地發動了第四次瘋狂「圍剿」。蔣介石為此專門坐鎮武漢,既想通過圍剿消滅紅軍,又想奪回那架紅軍的「列寧」號飛機。

面對國民黨數十萬軍隊的瘋狂「圍剿」,紅軍的處境日益險惡,形勢十分不利。紅軍指戰員夜以繼日地行軍作戰,「列寧」號飛機在根據地群眾的精心保護下,隨紅軍接連轉移了幾個地方。隨著作戰日益頻繁,環境日趨惡劣,最後紅軍只得把「列寧號」拆卸開來,專門調了一支幾百人的部隊,抬著被拆卸下的「列寧號」飛機部件,翻山越嶺與敵人打遊擊。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徐向前代表紅軍總部忍痛向戰士們下令:就地埋藏「列寧號」飛機。為掩護「列寧號」的埋藏,在大別山一條偏僻的山溝裡,一個營的紅軍戰士在山梁上頑強阻擊著敵人。與「列寧號」朝夕相處多日的紅軍戰士把飛機埋在根據地回龍寺山溝的兩座墓冢中間。紅軍戰士一邊埋藏「列寧號」,一邊默默地流下眼淚。

不久,紅軍主力部隊被迫撤出根據地,「列寧號」消失了,紅軍的航空局也隨之解體。

1951年9月,國防部原副部長、湖北軍區司令員王樹聲親率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據地訪問團,前往大別山區慰問老區人民。人們用鋤頭將埋藏了20年的「列寧號」殘體挖了出來。面對當年紅軍的第一架飛機,人們沉默地摘下帽子,悲慟地低下了頭……

如今,為使後人了解這段難忘的歷史,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裡,陳列著一架按1:1比例複製的「列寧號」樣機,供人們瞻仰。

來自:新縣黨史地方志研究室 《紅色的土地 英雄的人民》

熱點連結:

編輯:曾亞芳 責編:張   霞

審核:呂孟良

策劃:黃昌祿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號 今日頭條號 抖音號

新聞熱線:18237693106

投稿郵箱:xinxiantvweixin@163.com

讚賞我吧!求鼓勵!

相關焦點

  • 中國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圖]
    [圖片來源:解放軍報]開欄的話:每件文物的背後,都蘊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每架飛機的背後,都凝聚著一代人奮鬥的心血。今年是空軍成立60周年,《解放軍報》開設專欄《走進中國航空博物館》,帶您一起回顧空軍裝備建設發展的光輝歷程。1930年3月16日,鄂豫皖紅軍第一師第三團第二營連長錢鈞正在吃早飯,外面突然傳來隆隆機器聲和群眾的呼喊聲。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錢鈞放下飯碗帶領手槍隊就衝了出去。外面霧很大,許多群眾都仰起頭看天空,大聲喊著:「飛機,飛機!」遠處的天空,一架飛機正搖搖晃晃地向下降落。
  •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第一個飛行員,第一任航空局長...
    飛機迷航,油料即將耗盡,情急之下,龍文光只得緊急迫降。飛機降落在大別山南部宣化店附近的陳家河河灘上,那裡正是鄂豫皖交界的紅軍根據地。 龍文光成了紅軍的俘虜,飛機也同時被繳獲。 在徐向前的教育感化下,他表示要棄暗投明,參加紅軍,並改名龍赤光。
  • 紅軍首架飛機「列寧號」:掛迫擊炮彈炸縣城(圖)
    在宣化店(今湖北省大悟縣)西南10公裡陳家河附近菜子棚前面的河灘上,大家找到了這架國民黨空軍美制「柯塞」式飛機。飛機著陸後滑行了一段距離,因一個輪子陷入泥中而停下來,機身稍微傾斜,機頭的螺旋槳仍在旋轉。坐在駕駛艙裡的飛行員開始以為這裡是國統區的地盤,不斷地向圍攏來的人群吆喝:「趕快去報告當官的,想辦法弄點汽油來。」
  • 中國新縣半程馬拉松完賽 旅遊+體育、相親&公益成賽事亮點
    【品橙旅遊】第8個中國旅遊日來臨之際,來山水紅城新縣赴一場心靈之約。5月19日,2018羚銳·中國新縣相親&公益半程馬拉松在老區新縣如期開跑,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餘名運動員與健身運動愛好者如約而來,在奔跑中擁抱青山綠水,感受山水紅城、健康新縣的獨特魅力。
  • 河南新縣隆重舉辦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核心提示:9月30日上午,新縣全體在家縣處級領導、五大家科級幹部、駐新現役部隊官兵、政法幹警、民兵、青少年學生等各界代表500餘人齊聚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英烈廣場,隆重舉辦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深切緬懷13萬餘名浴血奮戰鄂豫皖的革命先烈,虔誠祭奠長眠於大別山的不朽英靈
  • 這就是我的家鄉· 新縣,美炸了,文章不能表達千萬分之一!
    新縣是將軍的故鄉 這裡是紅色的土地,是全國著名、河南唯一的將軍縣。走出了紅四方面軍、紅25軍、紅28軍三支主力紅軍,培育了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43位開國將軍和55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當時不足10萬人的新縣,就有5萬5千人為中國革命獻出了寶貴生命。
  • 從列寧號到殲20,中國空軍跨越五代,邁步前進
    資料圖:殲20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第一架飛機,是在紅軍時期繳獲的O2U-4「可塞」式觀察機,後來被命名為「列寧號」。它在當年曾經創下四項高度和速度的世界紀錄,不過以現在的眼光看,只不過是一架古老的雙翼飛機而已,但卻是中國空軍最初的發端。轉眼80年過去了,2011年1月11日,在四川成都,一架從各種意義上都可以說是全新的戰機騰空升起,它就是中國第五代戰機殲20。
  • 第一架戰機列寧號在1931年服役:1949年11月11日解放軍空軍成立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第一架戰機列寧號在1931年服役:1949年11月11日解放軍空軍成立 自然,這個局長只有幾個工人和一架飛機。 這架繳獲的飛機的機翼兩側,畫上了一顆閃亮的紅五星,被命名為列寧號。 1931年7月10日,大名鼎鼎的陳昌浩登上飛機,和龍文光一同飛到固始縣城,投下了大量傳單。 9月8日,龍文光再次飛到武漢附近,在郊區投下很多傳單。
  • 走長徵路 看紅色遺產——走進河南新縣
    走長徵路 看紅色遺產——走進河南新縣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10月13日 10:16 A-A+ 2016年10月10日,由國家文物局組織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徵文物保護調研採訪活動走進河南新縣,對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吳煥先烈士故居和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的保護和展示情況進行採訪、調研。  新縣,位於長江、淮河分水嶺,大別山腹地,在革命戰爭年代,這裡可以說是家家有紅軍,戶戶有英烈。
  • 2019尋秋之旅D4,訪寧靜古村落,重溫紅色歷史
    新縣是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在漫長的革命徵程中,蘇區軍民浴血奮戰,前僕後繼,有近百萬優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烈土的熱血灑在了巍巍大別山,把這裡澆灌成一片紅色的沃土。現在一個具有實力、富有魅力、充滿活力的新縣,越來越吸引社會各界關注的目光。
  • 紅色首府,將軍故裡——新縣
    新縣紅色歷史厚重,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將軍縣。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新縣在其中。新縣紅色教育基地遍布全縣各個鄉鎮,可以說這裡是一個沒有圍牆的革命歷史博物館,這裡的山山嶺嶺都留下了紅色足跡,都流傳著盪氣迴腸的紅色故事。走進新縣紅色教育基地,就是走進了大別山不朽的紅色歷史。
  • 中國航空博物館書寫空中軍史
    中國航空博物館展出的飛機,是中國航空工業及人民空軍發展的歷史見證。從國產第一批第一架亞音速噴氣式殲擊機,到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超音速噴氣式殲擊機,從強擊機、轟炸機到運輸機、直升機,從我國第一架預警機到第一架電子幹擾機……無不記錄了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腳步。   ■毛澤東座機   在航空博物館的露天展區裡,展出了一批毛澤東座機。
  • 歷史上的今天 | 來之不易的中國第一架水上飛機
    歷史上的今天 | 來之不易的中國第一架水上飛機 2020-08-09 0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河第一所!中國工農紅軍廣州紅色基因紅軍小學授牌棠下小學
    11月16日,中國工農紅軍廣州天河紅色基因紅軍小學授旗、授牌儀式在棠下小學舉行。記者獲悉,這是廣州天河區第一所紅軍小學。儀式上,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強宣布成立「中國工農紅軍廣州紅色基因紅軍小學」的決定,向棠下小學授予廣州紅色基因紅軍小學的旗幟和牌匾。
  • 信陽新縣:讓紅色血脈在老區大地永遠流淌
    一年來,新縣幹群牢記囑託,感恩奮進,走在前列,幹在實處。紅色旗幟歷久彌新,紅色基因賡續傳承,紅色底色越擦越亮。新縣,綻放出新的光彩。5月,國家一級革命文物《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土地法令草案》壁書保護修復工程完成規劃設計。……
  • 【紅色故土行】聆聽先烈動人故事 讓大別山精神發出新時代光芒
    革命時期,不足10萬人的新縣就有5.5萬人為革命犧牲,書寫了「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的傳奇。11月15日,「2020北京網絡媒體紅色故土行」活動媒體團來到信陽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鄂豫皖蘇區將帥館,追隨英雄先烈腳步,尋訪紅色精神勝地。
  • 探尋紅色革命老區——新縣!
    探尋紅色革命老區,感悟紅色革命情懷!新縣,一座充滿紅色歷史遺蹟的英雄之地!近日,終於有機會實地到訪領略它的風採!新縣,位於信陽市南部,是大別山的腹地,同時又是鄂豫兩省交接地帶。全縣總面積1612平方公裡。新縣不僅叫新縣,還被後人賦予了另外一個尊稱:「將軍縣」。因為這裡是一位又一位身功偉績革命將軍與很多省部級領導幹部的故鄉,將軍縣便由此得來。如大家熟知的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