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吉祥字那麼多,為何中國人選「福」字貼在門上?

2020-12-19 朝文社社長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張熙博

自從2016年開始,手機某寶支付平臺推出了集五福活動以來,每年的臘月二十日左右,大家都開始熱衷於拿起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對準自家大門或者窗上的福字窗花左掃掃,右掃掃。

每個人心中都期盼著,能夠掃到不同的「愛國」,「富強」,「和諧」,「友善」,「敬業」,以便快速集齊福卡,等待著除夕晚上瓜分現金的喜悅。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會被幸運女神所眷顧,總有些人怎麼掃也掃不到,可他們內心也想著沾沾福氣。於是,就花錢買別人的福來集齊福卡。

然而,古代人可不像我們現代人一樣有智慧型手機可以隨意掃福,「福」字的造字初衷也不是為了瓜分「紅包」,而有更深刻的內涵。

一.「福」字的歷史演變

「福」字可以說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約有三千年的歷史,早在殷商時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見證,雖字型多樣,但大致都是如此:

它的左上部分是個「酉」字,是個盛酒的容器,實際上就是個「酒」字的初文,左下部分是兩隻「手」,表示雙手捧著一個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個「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

整個字的意思是,後輩雙手捧著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獻,求得神主保佑。

到了西周時期「福」字發展到了金文階段,開始出現了不同的形式,首先是該字的左右結構換了個位置,「示」由右移到左,而「畐」由左移到右,同時金文比甲骨文還省去了捧酒的兩隻「手」。

「福」字一直到春秋時期依然被用作祭祀求得保佑而用。

如《左傳·莊公十年》裡說「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是說:小的誠心沒有達到誠信動人的地步,那麼神是不會保佑他的。

直到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認為:「保全生命、獲得長壽、財產富裕、權位高貴,就叫做幸福。」

可以說,到了戰國時期「福」字已經被引申出了新的內涵,開始注重個人幸福而不單單是用作祭祀了。

秦代小篆的「福」字形體,基本沿襲了金文的字形結構,只是它的右半部分走向了線條化,變得不像盛酒的酒樽了。

後來我們現在常用的楷體結構與小篆的結構基本一致。在這個「福」字上,寄託了古代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滿足溫飽需求的願望。

在「福」字上面最著名的,莫過於清代康熙帝御筆所題寫的「天下第一福字」了。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莊太后六十大壽將至,不料得了重病,宮廷太醫束手無策。

百般無奈之時,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請福續壽之說,可以向上天為自己的祖母「請福續壽」。

於是親自為祖母請福,沐浴齋戒三日後,一氣呵成傾注了對祖母至孝的「福」字,並加蓋了「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取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鎮天下所有妖邪」。

孝莊太后自得到了這「福」字,百病全無,十五年後,以75歲高齡得以善終。

她特意讓工匠將這個福字刻為石碑,成了皇家的寶貝。民間俱稱這是康熙「請福續壽」帶來的福緣。而且康熙一生很少題字,有「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所以這個福字被稱為「天下第一福」。

現在,這個御筆書寫的「福」字碑已經作為了北京著名名勝景區恭王府的「鎮園之寶」了,每年為沾其福運的遊客可謂是絡繹不絕。

二.過年門前要貼「福」字

門前貼「福」字的習俗在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傳說當年姜子牙封神的時候,把自己的妻子葉氏封為窮神,還告訴她說:「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

從此,家家過年貼「福」字,就是告訴窮神,我這裡是有福的地方,你千萬不能進來。「福」字,成為擺脫窮困、追求幸福的象徵。

當然,民間傳說具體起源於何時,已經無從考究了。

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是宋代吳自牧的《夢梁錄》:「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

「貼春牌」,就是把大大的「福」字寫在紅紙上,貼在大門前。

由此可知,貼福字的風俗,至少從南宋已經開始,歷史可謂悠久。

三.為何講求「五福臨門」

中國人常常說:「五福臨門。」意思是希望五種福氣都能光顧自家門楣,給家人帶來一年的好運氣。

所以,人們往往在聊天的過程中總是會提到五福,那麼五福最早出現於哪裡呢?

五福最早見於五經《尚書·洪範》篇,裡面說的五福是:「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

不過後來由於避諱等原因,「五福」也有了些改變。

東漢桓譚在《新論·辨惑第十三》中,就把「考終命」更改為「子孫眾多」,後來的「五福」也就變成了「長壽、富貴、安樂、好德、子孫眾多」。

在現存的許多古代遺留下來的院落中,我們常常在一些雕梁畫柱上面見到很多蝙蝠圖樣,其寓意就象徵著五福臨門。

這不,前段時間,各家各戶也都忙著貼春聯,貼福字。在2019年春節來臨之際,筆者在此也祝願大家金豬送福,諸事順利

相關焦點

  • 過年貼「福」字舊俗:康熙御題「福」字不能倒貼
    早年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之說,這所寫的大字便是那「福」字。貼「福」字乃經年舊俗,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寫個大紅的「福」字,或在門框貼上「五福臨門」的橫批,俗稱「迎春接福」。那麼,「福」字都有哪些含義?過年貼「福」字源於何時?「福」字為什麼還有「正福」、「倒福」和小個兒的「福」字之分?為什麼很多地方不能貼「倒福」?
  • 過年的時候,「福」字為什麼要倒著貼?原來跟清朝的這個故事有關
    比如說,家家戶戶辭舊迎新,要將去年的春聯、「福」字取下來,再貼上嶄新的春聯、「福」字,寓意著新的一年福氣滿滿,萬事如意。那麼,為什麼「福」字要倒著貼呢?「福」字圖片原來,「福」字倒著貼跟古代清朝一個故事有關。這個故事發生在清朝恭親王的府中。
  • 除夕幾點貼春聯?「福」字是正著還是倒著貼?
    按照「人朝門立,右手為上,左手為下」的口訣,即對聯的出句應貼在右手邊,對句應貼在左手邊。張貼的順序是:從外面向裡貼,先貼抬頭福,再貼門福,最後才能貼倒福。意味著一年的福氣都要從外面流進來。且由大門開始從外到裡的福字先大後小。「福"字,在過去指"福氣"、"福運"。"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類小"福字"。根據"福字"的大小,該貼在什麼地方也是有講究的。
  • 春節「福」字怎麼貼?「正福」「倒福」貼的地方不同
    康熙十二年康熙皇帝題寫的「福」字包含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早年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之說,這所寫的大字便是那「福」字。貼「福」字乃經年舊俗,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寫個大紅的「福」字,或在門框貼上「五福臨門」的橫批,俗稱「迎春接福」。那麼,「福」字都有哪些含義?過年貼「福」字源於何時?「福」字為什麼還有「正福」、「倒福」和小個兒的「福」字之分?為什麼很多地方不能貼「倒福」?
  • 今天幾點貼春聯?「福」字是正著還是倒著貼
    今天幾點貼春聯?「福」字是正著還是倒著貼  今天是除夕,  你家啥時貼對聯?  福字是正著貼還是反著貼?  其實,這裡面是有很多講究的。  春聯要怎麼貼?  按照「人朝門立,右手為上,左手為下」的口訣,即對聯的出句應貼在右手邊,對句應貼在左手邊。春聯的上下聯張貼的地兒一般以門楣的高低為準。
  • 這個專屬天津的「福」字,趕緊列印出來貼門上!
    從事平面設計職業的吉林小夥林翔最近火了:他花了一年的時間,為中國多個省份、城市設計出獨有的「福」字,將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設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一度引爆朋友圈。他說,希望用這種方式向傳統文化致敬。「 福 」到天津我們先來看看天津的「福」字↓
  • 春來說福 為何春節人們都要貼「福」字
    每年春節到來的時候,不少人家都會在屋門、牆壁、門楣等處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這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原標題:春來說福
  • 結婚「囍」字怎麼貼,有什麼講究?可不像貼「福」字那麼簡單!
    結婚貼「囍」字是中國人的習俗,男方喜字通常在婚禮前的早晨張貼,不過好多人還不知道該如何貼,貼在什麼地方,要準備多少個「囍」字呢?以下列表請快速收藏!家門:2張在正門上是一個大大的喜字,如果單門,門的正面和背面應貼上喜字。
  • 關於「福」字需要倒著貼的歷史傳說
    他為此想了許久,才琢磨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他安排人在無辜人家的大門上張貼一個福氣的"福"字,然後命令軍隊凡是大門上沒有貼"福"字的人家,盡數屠滅。心思細膩而冷靜的馬皇后在得知這個情況後,當天晚上緊急下令,讓所有人家的大門都貼上"福"字,緊接著再去勸阻朱元璋,最後讓全城大半百姓倖免於難。
  • 梅亦風清:「福」字的風俗來歷和寓意
    朱元璋微服出巡,看到一戶人家的馬燈上,畫著一隻馬猴抱著一雙繡花鞋哭。朱元障認為這是諷刺馬皇后腳大,當時十分生氣,就在這家門上寫一個「福」字,作為記號。回宮後,吩咐錦衣衛按照他留下的記號抓人,而馬皇后賢德愛民,心地善良,當她得知此事後,立即暗傳旨意,告訴全城所有人家,必須在天亮之前,都在門上貼一「福」字。第二天清早,錦衣衛發現家家都貼有福字,只有一戶人家不識字,把「福」字貼倒了。
  • 貼春聯時間有講究,「福」字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倒著貼,你都知道嗎?
    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有除舊布新的意思。禁忌三:單數才吉利在大門貼春聯,記的要貼單數,單數象徵吉祥,還有家門口不要單貼「春」字,可以貼福、招財進寶等,因為古代,只有怡紅院會在門口貼「春」字。咱們再來說一說貼福字
  • 過年「福」字怎麼貼才旺運?原來講究這麼多,再也不敢亂貼了!
    倒福的由來相傳,在明朝時期,朱元璋曾經用「福」字作為暗號準備殺人,而善良的馬皇后為了消除這場災難,命令所有人在家門口必須貼一個福字。但有一家人不認識字,把福給貼倒了,這把皇帝給惹怒了,馬皇后見此不妙,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你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是福到了的意思呀!
  • 寫福迎春|您正需要的知識貼,一百種「福」字怎麼寫?
    從示部的漢字,多與祭祀、神明、祈禱、企盼有關。這一點從甲骨文中的「福」字可以得到印證。 齊侯鍾、虢姜敦、太師虘豆等商周青銅器的銘文上,已有不同結構的「福」字。爾後隨著古籀、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字體的出現,「福」字書法越來越多,越來越藝術化。
  • 把「福」字倒貼,寓意福到了,那麼第一個倒貼「福」字的人是誰?
    春節在我們國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按照傳統,家家戶戶都會舉行一些大大小小的活動,比如貼春聯、放鞭炮、貼福字等等。我們都知道,在貼福字的時候,要把福字倒著貼,寓意是福到了;這樣一個傳統禮儀,幾乎在全國上下形成了統一。很多人或許會有疑問,是誰發明了倒貼福字?第一個倒貼福字的人是誰?
  • 「福」字到底正著貼還是倒著貼?今天終於弄明白了……
    提起春節,就不得不說起過春節的一項傳統習俗「貼福字」。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這可以說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氣已倒(到)」。
  • 這些四字吉祥揮春,過去每家都會貼
    在中國過傳統春節的時候,在家裡都要貼揮春的習俗。就是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戶都要貼對聯。除了對聯之外,還要在家裡的牆上,或者在門外面貼上一些四字的一些比較喜慶的用語揮春。比如出方大利,財源滾滾等等之類的,圖個吉利和喜慶。
  • 春節為何貼「福」,又為何倒貼,以及起源是由何?
    春節為何貼「福」,又為何倒貼,以及起源是由何? 馬上就要過年了,也到了快貼對聯和門畫的時間了,在此之際,不知有沒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春節為何要貼「福」,又為何要倒貼,以及貼「福」的起源是什麼? 「五福」說法出自《書經洪範》,「五福臨門」又被作為一種美好祝福和願望流傳下來,不過了解這些,不代表就知道了春節貼「福」的所以然。即使再了解「福」這個字最早是由兩人舉酒的象形文字演化而來,也不能解釋為何春節貼「福」的所以然。 關於為何貼倒「福」,民間有三種典故流傳最廣。
  • 春節貼「福」習俗,大門一定不能貼倒福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而貼福字是重要的習俗之一,但怎麼貼就有講究了,特別是大門,一定不能貼倒福,否則讓人笑話。貼【福】習俗的由來春節貼福字的習俗,有文字記載的最早是宋朝,文人士大夫和平民百姓都會貼。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
  • 福到運到!看看你家鄉的「福」字長什麼樣?
    特別是在過年時,很喜歡把寫有「福」字的紅紙給倒貼在門上,用以隱喻「福到」~福的來源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鍾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
  • 平常大家都喜歡貼「倒福」,但為何康熙寫的這個福不能倒著貼?
    平常大家都喜歡貼「倒福」,但為何康熙寫的這個福不能倒著貼?前言:2020年即將又要過去了,沒有幾個月份就會迎來新的一年,每年的「貼春聯」就是一個很值得開心的事情,然而春聯上的字也是有著各種不同含義存在的。除了春聯之外,我們也都需要在家中的各個角落上貼上「福」字,不難以發現到一個問題,為何福字總是倒貼的狀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