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失聯人員(央廣網發 四姑娘山景區供圖)
央廣網成都8月16日消息(記者劉濤)近日,廣東籍男子周某違規穿越四川四姑娘山後失聯。四姑娘山景區聯合小金縣當地警方,經過36個小時成功將該男子救出。昨天(15日),四姑娘山景區也根據相關規定,開出了首張3000元有償救援罰單。
8月13日,四姑娘山景區接到電話稱,有廣東籍一男子周某在四姑娘山自然保護區失聯,請求救援。參與救援的四姑娘山戶外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楊偉太介紹說,失聯男子的家屬打不通電話,給阿壩州公安報警稱有親屬失聯,「公安局通知我們協助搜尋一下。當天天氣非常不好,等到雨小一點的時候,我們就連夜進山,對可能出現的地方,進行了搜尋。第二天早上,又沿著他去的軌跡,做一個尋找。14日早上我們又派出第二支隊伍,從另外一條路出發,就是這座山的背面,又去找。」
接到報警後,四姑娘山景區管理局聯合小金縣警方,先後派出4批共30多名專業的戶外救援人員上山搜救。
經過36小時努力,8月14日下午4時過,搜救人員在四姑娘山的一個流沙口下發現了被困男子。楊偉太說,最初發現該男子的是一名放牛的牧人,那時男子已經陷入昏迷的狀態,「發現這個人的時候,放牛的牧人也對他進行了一些處理,先把他放到牛棚裡面,給他一些熱水,讓他吃了一些東西。我們救援隊準備了一些非處方的藥,對他的整個傷口進行了一些檢查,包括頭部,包括這個腿上,用繃帶進行了簡單的包紮,上了一些消炎的藥品。」
幸運的是,該男子全身骨骼沒有受傷。楊偉太說,救援人員想盡各種辦法,將該男子送下山,「經過檢查以後,發現他身上的骨骼骨頭都沒有什麼問題,把他扶著往下走;他意識稍微清醒的時候,給他準備了一匹救援馬匹,讓他騎著馬;再往後走的時候,有小四輪拖拉機能夠上去的地方,給他準備了一個拖拉機,然後把他拉到溝口;在溝口這個地方,是轉到了我們當地的急救中心。」
從發現該男子,到送該男子下山,救援人員用了5個多小時的時間。在8月14日當天晚上9時過,受傷男子被送下山到就近醫院治療。由於搜救及時,該男子沒有生命危險。
據警方調查,周某是廣東深圳人,獨自一人來到四姑娘山,並在8月12日凌晨5時趁景區管理人員未上崗之際,翻越景區圍欄,違規進行攀登活動。上山後不久,周某便在山坡上跌倒受傷,該處沒有電話信號,家裡父母聯繫不上他,才向阿壩州公安局報警求助。
四姑娘山景區法規處處長楊清培介紹說,該男子因為違規穿越四姑娘山,被四姑娘山景區開出了兩張罰單,「罰單金額一個是3000元一個是2000元。一個兩千的罰單是按國務院頒布的《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34條第三款的,對未經主管部門批准進入自然保護區的一個處罰。他處罰是100元到5000元。因為當事人認罪態度比較好,我們就罰款了2000元。」
楊清培說,另外一張3000元的有償救援罰單,是根據去年9月出臺《山地戶外運動突發事件有償救援管理辦法》做出的,「有償標準管理收費規定是去年我們在整個四姑娘山景區、社區戶外一些俱樂部,戶外管理中心起草,對社會公布後,到阿壩州法制辦備案,公示完之後我們才執行的有償管理規定。」
參與救援的四姑娘山戶外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楊偉太說,戶外運動本身就具有一定危險性。這些年隨著大眾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戶外運動中來,四姑娘山因為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河谷到最高峰約3250米的海拔落差,成為不少戶外運動愛好者眼中的戶外運動「天堂」。
「這本身是好事,如果這些戶外運動愛好者選擇正規的戶外俱樂部或者公司,我們不僅會讓他實名登記,還會進行簡單體檢,看是否適合戶外運動。」楊偉太介紹說,「另外,還要讓他購買保險,給他推薦經過培訓的山地嚮導。這樣他參與戶外運動一般不會出現危險。」
遺憾的是,儘管媒體多次報導違規穿越自然保護區的危險,還是有不少人選擇鋌而走險。楊偉太介紹說,一旦戶外遇險,就需要大量人力投入搜救,搜救物資大多靠人背馬駝,會產生大量的費用,「很多救援人員是附近的農民或者山地嚮導,他們參與搜救要花費不少的精力和物資。違規穿越者因為自己的違規行為,浪費了社會大量的人力物力,是該為自己的違法行為買單。」
據楊偉太介紹,以前他們參與救援都是無償的,也遇到不少救人後沒法收錢的尷尬,「那時候覺得救人要緊,人救出來後,景區的工作人員還好,有工資,那些參與救援的農民、山地嚮導,辛苦了很多天,還自己買了不少救援物資,到頭來卻沒有任何回報。很多時候救人是要自己貼錢的。」
據了解,這次廣東男子違規穿越四姑娘山,收到的3000元的罰單,是綜合了違規穿越四姑娘山所產生的救援物資、人員等費用後計算得出的。
相關戶外專業人士提醒,戶外運動儘量選擇正規戶外俱樂部,違規穿越不僅給自身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違規穿越遇險後救援也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於己於人都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