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邦國家為主的古希臘文明,對現代西方世界的影響隨處可見

2020-12-18 遊觀

在現代雅黃喧鬧的街道旁,至今屹立著雅典衛城的遺蹟,它靜默在那裡,是昔日輝煌的古希臘文明的無言見證,雖然踞我們近三千年之遠,但我們身邊仍舊響徹著它的回聲。

英國詩人雪萊說:我們都是希臘人,我們的法律、文學、宗教和藝術之根都在希臘,古希臘文明回聲的最強音,是世界許多民族每天都在運用的語言文字。

西文字母文字的源頭,可以從腓尼基文,再追溯到古埃及的象形文和古代西亞的楔形文,但它的直接祖先,還是古希臘文和拉丁文。

古希臘人吸收了腓尼基字母的長處,創造出自己的拼音文字體系和大量的詞彙,後來義大利的拉丁人又對古希臘文略加改動,加工出拉丁字母和許多新詞,現代西方文字中50%的詞彙便出自這兩種語言。比如英語中的政治、經濟、哲學、歷史等詞就是如此,所以古希臘文並沒有完全死去,除了語言文字以及建築樣式之類,現今可以明顯看到的、連接古希臘與當代世界的紐帶之外,我們周圍還發現眾多古希臘文明的遺傳因子。

(澳大利亞國家大學教授道格拉斯·凱利)「古希臘文化對現代西方世界的影響隨處可見,如果從政治角度看,民主是希臘人的發明,他們留給我們的是民主的思想和制度,從哲學角度看,柏拉圖和其他一些哲學家提出的論點在今天仍然是哲學討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的文學形式如悲劇、喜劇、詩歌等來源於希臘原型,還有希臘的藝術和建築,自從文藝復興時期對其的重新發現以來,一直是西方藝術創作的準則,所以說,古希臘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並不斷地被發現、被詮釋、被現代人賦予新的生命和新的意義。」

(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郭小凌)」如果從時間上來說,是在公元十四世紀,也就是文藝復興運動時期,那麼文藝復興運動開啟了西方社會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這個轉型的過程。因為過去在西方是有一個基督教統治的黑暗時代,西方人幾乎是不知道古希臘文明的,那麼到了十四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萌芽的產生,那麼新興的資產者為了尋找否定現實的思想武器,也就是說否定封建制的思想武器,因此就到塵封的故紙堆當中、到教會的圖書館、私人收藏家、藏書的箱子裡去尋找那些古代的典籍,那麼先是找出了羅馬的文明,然後又順藤摸瓜,追溯出了古希臘文明。這樣,古希臘的文明的許多成果,這些成果主要體現在古希臘的典籍當中,大量的典籍被發掘出來、被整理、印刷、發行,那麼它們就構成了近代西方的思想家們的主要的思想來源。」

古希臘人琢磨出了其它地區少見的娛樂形式,舞臺悲喜劇在露天的劇場裡上演,經摔跤、拳擊、賽馬、賽車、火炬接力、田徑、健美等比賽為一爐的奧林匹克賽會,所有的古希臘公民都可以來參加。

奧林匹克賽會被看作是一種敬神的方式,古希臘的神靈富有生氣,像常人一樣有七情六慾,既幹好事又幹蠢事,所以古希臘人沒有令人麻木不仁的宗教崇拜,他們比古代其他民族享有更多的思想自由。

雪萊稱:我們都是希臘人,指的是希臘文化對現代社會影響深遠,實際上,除了現代希臘人外,現代西方的各個民族都不是古希臘人的後裔。

(澳大利亞國家大學教授道格拉斯·凱利)「對待其他文化希臘人是很傲慢的,他們對其知之甚少,也不感興趣,因為這些人在希臘人看來是野蠻人,在英語當中叫BARBARIANS那些不說希臘語的非希臘人,因此不被看被作是文明人,或像希臘人那樣有趣,希臘人也意識到,許多他們稱作野蠻人的非希臘人,如埃及人擁有高度的文明,但這些人與希臘人對自己的理解不同,所以儘管他們帶著興趣和同情看待其他民族,他們堅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郭小凌)」因為古希臘人是歐洲最早進入文明的這樣一個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都走在了歐洲各民族的前面,所以,他們有一點很驕傲的這種感覺,這就好像中國古代中原地區的人稱周邊的人為蠻夷一樣,有那麼一些自我中心,傲慢的意味。」

愛琴文明時期的希臘人勤奮而富有創造性。他們發明了獨特的線型文字,建起了壯麗的宮闕樓宇,創造出璀璨的愛琴文明,這是一個繁榮興盛的國家。但在公元前十二世紀,從北方侵入了一支叫做多利安人的遊牧民族,所過之處玉石俱焚,愛琴文明的成果況被一掃而光,古希臘的歷史車輪又退回到原始社會的末期。公元前十一至九世紀的希臘,是大劫之後的黑暗年代,當時的希臘人沒有文字、沒有城市,社會處於普遍貧困狀態。

這場歷史大倒退表面看上去是壞事,讓經歷它的希臘人付出了沉重代價,但從後來古希臘歷史發展的進程看,它又是一件大好事,因為它打碎了一些愛琴文明的宮廷文化傳統,使古希臘人有了在廢墟上創建新文明的可能。後來的古希臘文明能夠具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取得驚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有賴於這次幾乎從零開始的機遇。

到了公元前八至六世紀,沉睡中的古希臘人甦醒過來,開始步出黑暗,走向地中海世界,他們掀起一浪又一浪海外殖民的風潮。在希臘半島和地中海、黑海沿岸建起了幾百個城邦,這就是希臘歷史上的古風時代。在這個時代,軍事領袖和王的權力沒有加強,反而削弱了,最終大半消亡。城邦的建立者,公民集體取得了最高權力,這些城邦在古希臘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城邦是古希臘文明的基本特徵之一,它對國家的發展起了特殊的作用,城邦通常以一個城市為中心,結合周圍農區組成,古希臘史,其實就是城邦的歷史,因為古希臘文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內容是由城邦時期的古希臘人寫出來的。

(澳大利亞國家大學教授道格拉斯·凱利)「臘文明是與希臘城邦相關聯的,這些城邦是些毗鄰的社區,它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希臘分割的地理環境,山谷和平原被山脈所隔離,在其中人們可以組成社區,這種社區使得好生活成為可能,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命運,如果生活在一個比城邦還大的視野之內儘是些生人的地方,對於希臘人來說,那大不舒服了。」

古希臘最大的國家斯巴達的面積,也只有八千多平方公裡,人口二、三十萬。古希臘甚至還有幾千人的小邦,不及我國一個在村落。古希臘城邦都有一個由全權公民組成的集體,也就是公民大會。城邦的公民都享有一定的權利,但不是所有居民都享有這些權利。

(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郭小凌)「外來的移民和奴隸沒有任何的政治權利,也就是說他們不能參加城邦的任何政治活動,選舉被選舉權等等一切權利都沒有,但是外邦的具有自由身份的移民是有一定的經濟權利的,至於奴隸來主呢,就沒有任何的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權利都沒有,因為在古希臘人看來,奴隸是主人的財產,是會說話的工具。」

古希臘城邦實行集體領導,採取投票選舉的規則,實行法治。古希臘城邦的領導人缺乏個人專斷的條件。城邦不管實行什麼政制,都包含有民主或集體領導的成分,即擁有體制化的常設公民大會,貴族或民選議員的議事會和具體行政部門三級權力機構。在古希臘人眼裡沒有常設的公民大會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因此古希臘城市結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公民集會與日常活動的場所。所以各級公共機關的建築物是城邦建築的主要體現。

(澳大利亞國家大學教授道格拉斯·凱利)「廣泛地說,希臘的城邦實行的或是民主政體,由對所有公民開放的公民大會來管理或是寡頭政治由少數以血統、職業和財富區分的人獨享,它涵蓋了民主政治,如在雅典每一個公民在政治上都平等,也包括廣義的寡頭政治,即所有有能力參戰的公民都有政治權利,還有斯巴達那樣,它是由小股特殊團體支配的城邦。」

城邦的軍隊是由全體公民組成的公民兵,戰時招之即來,戰後揮之則去,沒有職業化的僱傭軍。古希臘兩大城邦斯巴達和雅典的軍隊是這種公民兵制度的突出代表。

公元前490年至480年,全希臘投入抵禦波斯帝國侵略的戰爭。

公元前490年的馬拉松戰役和公元前480年的薩拉米斯海戰,是決定戰爭勝利的二次戰役。在這兩次戰役中,以希臘貧窮公民為主組成的陸海軍發揮了重要作用。

雅典和斯巴達在對抗波斯人入侵的戰爭中發揮了主要作用。戰爭的勝利給希臘帶來了空前的繁榮,在哲學、文化、科學上均取得了輝煌成就,而雅典的民主制也發展到頂峰。

古希臘城邦不像古代埃及、兩河流域和印度社會,沒有眾多擁有產業的大宗教團體。古希臘人的宗教活動由民選的公職人員主持,城邦之間的神廟則由鄰近各國共同管理。城邦內部也沒有城市統治、剝削鄉村的現象,因為城市並不是統治者居住的中心,各個城邦的公民多數居住在農村,他們與城內公民在權利方面是平等的,無需向城市交納賦稅。

民主制是影響最為深遠的希臘城邦制度。古希臘民主制並不是完美的政治體制,它只給社會一部分擁有公民權的人以民主,對非公民和奴隸卻意味著暴力和壓迫,但與其同期其它制度相比,它卻是相對最好的制度,它在專制橫行的古代世界,創造出一種新型的集體統治模式,其公民享有了在當時罕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權益。

英語中的民主一詞,正是從古希臘文德摩克拉提亞演化而來,原意是人民掌握政權。

希臘的民主使控啟蒙思想家勾畫理想政治體制時有了可資借鑑的範本。

這是古雅典的遺蹟,根據目前的研究,民主政體可能最先誕生於雅典,後來擴展到了古希臘的大部分城邦,雅典民主不是一天建起來的,它是一代又一代雅典人為之奮鬥的結果。

公元前六世紀初,雅典社會內部貧富分化加劇,危及城邦穩定。執政官俊倫進行改革,使公民大會成為國家的最高權利機關,民眾法庭作為最高審判機關,所有希臘公民都有權參加。以梭倫改革為開端,希臘歷史進入古典時代。公元前六世紀末,克裡斯提尼再次改革,廢除了部落氏族貴族殘餘的特權,雅典民主制基本確立。

在這些改革之後,民主制也還有一個不斷調整完善的過程。比如,富人起初仍在雅典政治生活中佔有很大優勢,一些高級公職還有財產資格的限制,這些這些問題直到公元前五世紀中葉才完全解決,一切官職由民選產生,一切國家大事由公民大會決定,一切司法權利屬於人民,這就實現了古希臘人所說的國家由所有公民輪番而治的理念,雅典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公民大會,它體現著公平、公正的原則。

(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郭小凌)「雅典每年要召開四十次公民大會,其中十次公民大會的主要議程就是對現任的公職人員進行考核,不合格的當時就可以罷免。所以一個當選的官員,一年要受十次的檢查,這是世界上最少見的公職人員的考核制度。如果你表現不好,公民認為你表現不好,那你可能任職一個月,一個來月就被罷免了。而且古希臘的民主政體還對官員的任期有嚴格的規定,就是它有任期制,每一個公職人員當選之後,只能任期一年,一年之後還得重新當選。如果一個表現好的政治家,也許他可以連續當選,但是他一生只能連續當選一次。總之,它有一套非常複雜、完善的制度,有效地防止了以權謀私的現象,特別是到公元前的四世紀,比方說雅典民主政體成熟的時候,可以說基本上杜絕了公職人員的貪汙、腐敗這樣的現象。」

即使立有大功的將軍也不例外,馬拉松戰役的將軍米底亞斯和伯利克裡都因腐敗而被彈劾,處以巨額罰款。雅典人的司法是不會因功勞榮譽法外施恩的,在第六任主席團期間,雅典還要增加一項,當年是否實行陶片放逐的表決,當公民中有人可能構成,對民主的明顯威脅時,主席團便召集一次特別的公民大會,與會者把他們所認為的,民主威脅者的名字刻寫在碎陶片上,將陶片放入會場中的一個陶甕當中,如果贊成的票數超過半數,放逐某人便可成立,被放逐者將被流放國外十年,十年後被放逐者可返國並恢復公民權,這是一種用民主方法,反對民主敵人的措施。國家公職人員的選舉則安排在第六任主席團離任後的一個吉日舉行。除了高級軍職通過舉手表決外,其他幾百個官職均由抽籤產生。比如執政官的選舉,就是由選出的五百名候選人,依次從一個裝滿黑豆和白豆的陶罐中各取出一粒豆子,先抓到白豆的九人即成為當年的最高行政官員。所有公民,不分出身、貧富,在運氣或者[神意面前人人平等。大會休會期間,國家事務由五百人議事會總負責,十個主席團在分別值班時,每天抽籤選出一位執行主席,負責召開議事會,掌管車璽、國庫的鑰匙,實際上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根據法律,執行主席一職,每人只可擔任一次。

為了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避免做出錯誤決策,雅典規定國家公職人員的當先年齡在三十以上,這樣一來,雅典人在十八歲成為正式公民起需經過十二年的政治訓練,相當於現代人經過整個普教階段的學習,到具有任職資格時,一個公民已經具有了較豐富的從政經驗。雅典的法官也完全由公民自己擔任,人數共計六千人,同樣抽籤產生。他們每五百人組成一個法庭,日常執行司法職能的法庭共有十個。在審理過程中,原告、被告的發言是受到水時計控制的,監控水時計的人員也是當庭抽籤產生的,這是世界司法史上的一項奇蹟,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因為坐在法庭中的全都是些業餘法官,大多數是莊稼漢、手工匠人、水手等體力勞動者,但卻能夠有效地行使司法職能。在發展民主制度的同時,雅典還不斷對外擴張,這招致以寡頭統治為特點的斯巴達等城邦的反對。

斯巴達實行的是另一種制度,全體公民集體生活作戰,共同剝削壓迫作為國家奴隸的希洛人,反對物質享受、文化娛樂與商品貿易。斯巴達以強大的陸軍,在伯羅奔尼撒半島擁有霸權,不能容忍雅典的政治經濟擴張,終於在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達暴發戰爭,多數希臘城邦捲入了這場戰爭,這就是伯羅奔尼撒戰爭。

在戰爭動員中,雅典的執政官伯利克裡發表了演說,以民主政治力旗幟號召全民投入戰爭。「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解決私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讓一個人負擔公職優先於他人的時候,所考慮的不是某一個特殊階級的成員,而是他們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夠對國家有所貢獻,絕對不會因為貧窮而在政治上湮沒無聞,正因為我們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開的,我們彼此間的日常生活也是這樣的,當我們隔壁鄰人為所欲為的時候,我們不致於因此而生氣,我們也不會因此而給他以難看的臉色,以傷他的情感,儘管這種顏色對他沒有實際的損害,在我們私人生活中,我們是自由的和寬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務中,我們遵守法律,這是因為這種法律深使我們心悅誠服。」

但雅典的內部矛盾及與盟友的矛盾,使戰爭不斷失利,又遭到瘟疫流行的打擊,造成一系列失敗,使雅典人對民主制的理想發生動搖,對社會危機進行重新思考。

公元前404年,伯羅奔尼撒戰爭以雅典的失敗結束,這標誌著雅典民主政治開始衰落。

在《政治學》一書中,亞里斯多德對希臘政治進行了精闢的總結,一切民主政體都把它們所遵循的爭議原則理解為權利的一切平等,這種平等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切重大事物都交給公民大會審議並裁決,抽籤選任公職人員,實行有限任期制,眾多公職人員制,津貼制,指定對民主有威脅的貴族顯要進行放逐的法律。

橫觀古代世界各國,像雅典這樣的民主政體實在是絕無僅有。

古代許多國家在進入文明社會之後,都曾留有一條原始民主的尾巴,隨著專制制度的牢固建立,這條尾巴逐漸退化殆盡,只有雅典人在階級社會的新條件下,率先扭轉了政體朝著少數人主權的貴族制、寡頭制和單個人專權的君主制發展的方向,使得原始民主在新的時期發揚光大,在兩個世紀裡成為大多數希臘國家的政體形式。雅典人之所以能取得體現古希臘整體文化成就的精神成果,湧現出大批卓越的思想家、藝術家、歷史家、科學家、政治家,顯然同民主體制有關必然的聯繫。

公元前336年,在希臘的北方,馬其頓王國的興起並成為全希臘的霸主,希臘古典時代和民主政治就此終結,而古希臘文明的回聲至今仍然在我們耳邊迴響。

相關焦點

  • 世界歷史必知100事「TOP25 古希臘城邦文明:西方文明源頭之一」
    古希臘城邦文明----西方文明的輝煌起點。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城邦制度逐漸形成,希臘文明進入城邦時代。這一時期,不同城邦對不同政治制度的實踐,奠定了此後數千年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同時也構成了現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礎。比如,奉行寡頭制的斯巴達,將統治權集中在國王手中;實行民主制的雅典,由全體公民共同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此外還有由少數人以政變或內戰奪取政權而建立的僭主制。
  • 古希臘:西方文明的搖籃
    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政治制度、文學、建築、科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古希臘人憑藉不出世的才幹締造了希臘奇蹟,為人類建造了精神家園,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古希臘文化作為古典文化的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古希臘文明的發展歷程:從城邦到大帝國的轉變
    而通過研究古希臘文明的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在古希臘文明內部,國家形態的發展在不同時期之內,有著完全不同的表現,縱觀整個古希臘時期的發展就會發現,從城邦到大帝國,在不同的政治體制之下,古希臘文明的表現形式也有一些特殊的差異。
  • 古希臘文明的光芒 : 走近西方文明起源與美之故鄉
    為什麼只要讀懂了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解讀西方大部分經典和隱喻便一馬平川?希臘神話、城邦制度、雕塑建築、悲劇哲學……古希臘的榮光照耀著整個人類歷史,堪稱西方文明之源頭和典範。照見古希臘文明的上下2000年,領略古典之美,可以從這本書開始。
  • 第五課 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
    中國的政治文明溯源而至夏商周三代,關於中國這部分的內容,我們在前面幾課已經大致了解了。而西方的政治文明發端於古希臘和古羅馬。古希臘文明包含了三個時代,愛琴文明時代黑暗時代(荷馬時代)和復興時代(城邦時代)。我們現在就來了解這三個時代:古希臘文明的開端就是愛琴文明,愛琴文明是指分布於愛琴海諸島及周圍地區的文明。愛琴海為地中海的一部分,在希臘和土耳其之間。
  • 古希臘文明的光芒:照亮一切西方文化隱喻,也點燃整個現代文明
    《古希臘文明的光芒》一書全面詳盡地展現了古希臘文明的各個方面,包括文明的發展歷程,神話源流,城邦制度,奧林匹斯宗教,希臘哲學,競技體育與希臘藝術,抒情詩與悲劇、喜劇等,可謂一套古希臘的大百科全書,無論是作為學術研究參考,還是對於想了解古希臘文明的脈絡,這部書都是很好的選擇。
  • 古希臘的城邦文明並非其獨有,而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常態
    2、古希臘城邦制並非獨樹一幟的存在由於當今世界,西方文明居於絕對主導地位,許多醉心於希臘文明的史學家往往以一種無比膜拜的心態來仰視古希臘的城邦制度,但這並非歷史的事實。在人類的文明史上,各大文明都經歷了城邦制的時代,並非只有希臘一個。
  • 食在古希臘——西方現代飲食文明之源的匆匆一瞥
    我們常聽說,西方精神文明之源在古希臘。這樣一個誕生荷馬、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地方可以稱得上是人傑地靈。甚至在後世我們還能聽到這樣一種說法,西方後世的大多數哲學,都是在為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做註腳。事實遠不止如此,當代西方飲食的文明之源同樣誕生在希臘。
  • 《希臘思想的起源》:城邦催生古希臘哲學,隱含西方哲學起源奧秘
    ——瞧,隨便一捋,就找到這麼多至今還有著強大影響力的古希臘因素。其實,古希臘人最了不起的創造,是他們的哲學思想。當代哲學家懷特海說:「西方兩千年的哲學史都是給柏拉圖(古希臘大哲學家)做註腳。」有句俗話叫「言必稱希臘」,就是說,講當代西方思想文化,講來講去最後都是要回到古希臘的。
  • 從西方文明的起源到衰落,漫談古希臘的歷史意義
    前言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之一,從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146年,古希臘在歷史上持續了約六百五十年。在西方文明的發展史上,古希臘文明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高度繁榮的文明奠定了西方文明體系的建立,甚至讓西方文明成為了全球主導者的角色,從而影響到整個人類世界。
  • 【西方文明】 希臘城邦文明的發展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噢,騷凹瑞,應該是在那遙遠的西方,有個好地方,它坐落在浪漫的愛琴海邊。今天為師要向你介紹的就是希臘.城邦文明的發展!世上萬物都是千變萬化的,變化是永恆的真理。而希臘城邦文明的產生也是在經歷了無數次歷史滄桑變革之後慢慢孕育出來的。且讓為師將它比作一隻小雞,細細道來。
  • 古希臘城邦國家建立之前的社會圖景:氏族社會制度
    雖說後半句的論斷有失偏頗,中世紀的歷史並非如此不值一提,但希臘人確實為現代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起到了先導性作用,古希臘的民主政治是現代民主原則的靈感來源、奧林匹斯運動會延續至今、《荷馬史詩》被奉為民族史詩的經典。我們對古希臘社會最了解的恐怕就是其城邦中的民主政治了。民主平等的原則、言論自由的精神至今仍然為人稱頌。
  • 希臘是西方國家嗎?古希臘文明與西方國家是什麼關係?
    解釋一下看起來有些拗口的第一句,這是說希臘不是西方的一部分,而是作為古典文明的家園,對西方文明的產生貢獻了極大的影響。西方含有從希臘傳過來的影響,但希臘自身並非什麼都是西方的。在這一點上,西方人有個專門的詞彙來形容這一類型的影響。不只是希臘,而且包括近東的許多國家。其中包括古希臘民主制度、基督教和腓尼基字母,這些東西統稱為「東方的遺產」。
  • 古希臘被譽為西方文明發源地,為何卻排不上四大文明古國?
    長期以來,古希臘文明一直都被譽為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在我們所看到的很多歐美電影中,有關希臘的神話,希臘的戰爭,更是比比皆是。我們也可以從中深刻感受到,古希臘文明幾乎都已經成為了所有西方國家文明的起源,這種影響,深刻體現到了西方文學,藝術,軍隊,政治等諸多領域上。
  • 西方文明的搖籃:城邦雖小,文明卻非常發達的雅典
    雅典(Athens),希臘語 "阿克羅波利斯",意思是 "高處的城市"、"高丘上的城邦",距今歷史已有近2600年。它位於阿提卡的中心平原地帶,三面環山,一面傍海。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雅典成為古希臘眾多的城邦中最璀璨的一顆星球。如果說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源泉,那雅典必然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和民主的發源地。
  • 古希臘文明的發展歷程:從邁錫尼文明到城邦政治的轉變
    前言經過多次戰爭和徵討,古希臘文明從部落社會邁向了城邦時代。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古希臘,它們土地上的各個城邦不僅僅是一種國家制度,還是一種政治制度。而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城邦政治都對後來歐洲文明的萌芽與興起,都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
  • 透過《古希臘文明的光芒》追尋古希臘的璀璨文化
    學生時代,便常聽起古希臘有過輝煌文明,然而那時的歷史課本講到的四大文明古國並沒有古希臘,於是我的潛意識告訴我,古希臘文明沒有那麼重要,它不過徒有其表,遠不如那四大文明,所以之後一直對古希臘文明沒有過深究。隨著年齡的增長,才知道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而西方文明又影響了世界。這時,我才有心想了解一下西方史。
  • 看看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對古希臘文明的影響有多大
    古希臘文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文明之一,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古希臘地區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文學、戲劇、雕塑、建築、哲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甚至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文化源泉。
  • 影響了整個西方文明的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到底有多厲害?
    這兩種文化的不同之處在於:古希臘文化比較強調精神性的激情,而古羅馬則更偏重國家體制和法律。  要想理解古希臘精神世界發展對西方文化的影響,首先必須追溯到公元前800年荷馬(Homer)所撰寫的史詩。雖然當代的年輕人已不如前一兩代人那麼看重《荷馬史詩》,但直到今天,它仍是最重要的歷史閱讀素材。
  • 古希臘與古希伯來文明勢均力敵,「死對頭」為何最後卻能融為一體?
    行至今天,古希臘文明已不僅僅限制於當年的幾個小城邦,古希臘的文明輻射到了藝術、哲學、文學、科學等各個領域,早就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成為西方當代文明的瑰寶。而且在一個文明主導的階段,另一個文明並沒有銷聲匿跡,而是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就像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作為美國的兩大巨頭,都共同影響著美國的政治和文化。漫長的交替統治使希臘文明和希伯來文明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現代文明,缺了任何一方,西方現代文明都是殘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