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達木盆地深層油氣成礦(藏)條件及有利區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題目:柴達木盆地深層油氣成礦(藏)條件及有利區帶作者:石亞軍1,2,楊少勇3,郭佳佳1,馬新民1,孫秀建1,徐麗1,鄒開真3,田光榮1,且勘探程度低.目前,隨著油氣勘探程度的提高和不斷深入,深層(4 000 m以下)已逐漸成為重要的油氣資源戰略接替區,也成為油田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本文聚焦深層能否發育有效儲層和改造型盆地深層油氣能否規模聚集兩大科學問題,創新儲層的成儲機制判識和油氣的生成、運移、聚集等信息判定方法,構建了深層儲層成儲模式和油氣成藏模式,進而優選出英西—英中—英東構造帶、南翼山構造帶、大風山構造帶、鹼山構造帶、鄂博梁構造帶
-
[公告]潛能恆信:北京科艾石油技術有限公司「油氣成藏模擬」項目專...
三、評估範圍和對象 本次評估對象為「油氣成藏模擬」項目專有技術。評估範圍:北京科艾石油技術有限公司「油氣成藏模擬」項目專有技術包括與技術有關的團隊及7項相關軟體著作權。著作權人均為北京科艾石油技術有限公司,首次發表日期均為2008年03月14日。
-
劉樹根任西華大學校長,長期從事油氣成藏動力學研究
劉樹根1981年9月至1988年8月在成都地質學院煤田油氣地質與勘探專業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學習;1988年8月~1994年1月在成都地質學院任教(其間:1989年7月~1989年12月在英國劍橋大學進修;1991年3月~1993年12月在成都理工學院煤田油氣地質與勘探專業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1992年6月~1992年8月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進修);1994年1
-
長慶油田採油一廠:發掘老油田效益「泉眼」
果:成本有效降控,管理水平提升,油田實現效益發展。截至9月10日,長慶油田採油一廠通過對2331口油井實施「油井間開」,達到了「有油則抽,無油則停」節能效果,單井平均日產液還保持在間開前的97%,節約了電費910萬元,這是安塞油田發掘老油田效益「泉眼」的縮影。
-
準噶爾盆地沙灣凹陷油氣勘探獲重大突破 有望成規模增儲上產區
來源:經濟日報5月15日,記者從新疆油田公司獲悉,準噶爾盆地沙灣凹陷西斜坡油氣勘探獲重大突破,重點預探井車排24井獲百噸高產,目前日產油150.5立方米、日產氣1.66萬立方米。該井獲高產,是沙灣凹陷二疊系佳木河組三段砂礫巖的首次突破,將推動沙灣-瑪湖中下二疊統大型地層油氣藏的整體勘探。近年來,新疆油田公司圍繞沙灣含油氣系統,整體謀劃大型規模領域勘探,實現了地質認識的整體提升,推動了車排24井的部署上鑽。現場組織實施過程中,不斷優化鑽井、試油方案,實現了工期、成本硬下降,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
中石化勝利油田盆地深部油氣成藏研究獲重大突破—新聞—科學網
而傳統油氣成藏理論認為深部層系多位於盆地負向構造單元,巖性緻密,油氣成藏極為不利。針對盆地深部油氣成藏的關鍵問題,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啟動了一系列針對深層油氣成藏機理與分布規律、勘探潛力評價的攻關項目。通過成巖過程中水-巖反應研究並經模擬試驗證實,發現了長石的高嶺石化和高嶺石的綠泥石化過程中的兩類「耗水作用」;在早成巖階段,儲層以壓實排水為主,在中-晚成巖階段(埋深2500~3900 米),「耗水作用」佔主導,且與封閉體系內烴源巖生、排烴高峰段、異常高壓發育段基本一致,儲層耗水量巨大,是油氣成藏的有效耗水區間。
-
長慶油田開發50年:建成中國第一大油氣田
長慶油田70%以上的儲層屬於世界級低滲透油氣藏,一些區塊被國外專家評估為沒有開發價值的邊際油田。面對「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現狀,長慶油田持續推進勘探理論研究與技術攻關,創立了「廣覆式生烴、滿湖盆富砂、全方位運聚、大面積成藏、立體式疊合」等全新的油氣成藏理論體系,掌握了沙漠區全數字地震勘探和黃土塬區非縱地震等先進技術,有力指導了長慶油田不斷攻克油氣藏滲透率下限,解決了0.1毫達西以下儲層效益開發的世界級難題,為佔全國總資源量一半以上低滲透油氣儲量的有效開發提供了一套成熟完備的解決方案。
-
西南油氣田公司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立四川盆地(構造演化與成藏...
人民網成都7月17日電 近日,西南油氣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馬新華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張來斌共同為「四川盆地(構造演化與成藏)研究中心」中心揭牌,公司副總經理徐春春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根生代表校企雙方籤訂《合作協議》,標誌著西南油氣田公司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全面合作正式啟動。
-
這個6000萬噸級特大型油氣田創造了開發奇蹟!
自2012年躍居我國第一大油氣田,2013年建成西部大慶之後,2019年跨越國內油田歷史最高峰,今年攀上中國石油工業新高度,創造了我國非常規油氣田高效開發奇蹟。▲ 長慶油田持續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保障國家油氣戰略安全。長慶油田開發的是國際上典型的「三低」(低滲、低壓、低豐度)油氣田,其顯著特點是「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經濟有效開發屬於世界性難題。
-
中原油田老區油氣生產穩中向好
「第一季度,油田通過持續優化決策,精細開發調整,完成原油產量30.99萬噸,與運行計劃比超產0.36萬噸,油田自然遞減率3.27%,比計劃低0.61個百分點。」4月10日,分公司副總地質師、油氣開發管理部主任李存貴向記者介紹。 中原油田2018年工作報告指出,要實現老區提效穩產,就必須立足增加動用儲量和提高採收率,切實轉方式調結構提效益。
-
中國石油中亞核心油氣合作區高質量發展紀實
除開展最早、運營最成功的中哈油氣合作,在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氣項目10年間在茫茫荒漠中建成日產商品氣4000萬立方米以上、年處理能力170億立方米、年產50萬噸凝析油規模的中國境外第一個千萬噸級油氣當量、百億立方米供氣能力的天然氣戰略保障項目,以「無一時短供、無一日斷供」的穩定供氣能力著稱。 在烏茲別克斯坦,中國石油以上遊項目為契機,推動了中亞天然氣管道合作。
-
塔裡木油田建成我國第三大油氣田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14日電(記者顧煜、杜剛)新年伊始,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的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傳來喜訊:該油田成為僅次於長慶油田、大慶油田的我國第三大油氣田。據塔裡木油田介紹,2020年,油田油氣產量當量達到3080萬噸,在祖國西部邊陲建成一個年產3000萬噸級的大油氣田,進一步夯實新疆作為我國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儲備基地和陸上油氣戰略通道的地位。
-
中國陸上深層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現狀及展望
通過深入分析,概括了深層油氣資源5點基本特徵:①氣多油少,相態類型複雜;②高溫高壓普遍,不同盆地或層系差異大;③多元供烴,多源複合;④儲層相對緻密,但發育規模中高效儲層;⑤成藏過程複雜,多期成藏改造.梳理了深層油氣勘探開發的過程,認為中國深層油氣勘探開發目前處於「規模發現階段」,在深層碳酸鹽巖、碎屑巖、火山巖三大領域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仍面臨4方面挑戰,主要表現為:①生烴、成儲、成藏過程複雜,制約了勘探方向與目標選擇
-
(經濟)塔裡木油田建成我國第三大油氣田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14日電(記者顧煜、杜剛)新年伊始,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的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傳來喜訊:該油田成為僅次於長慶油田、大慶油田的我國第三大油氣田。
-
長慶油田如何屢創油氣開發奇蹟?
從低滲透油田起步,突破特低滲、再戰超低滲、解放緻密氣,到實現頁巖油規模有效開發,長慶油田先後經歷了近50年的基礎研究和科技攻關,形成了快速獲取油氣資源的五大原創性理論認識,終於逐漸掌控了盆地油氣資源主動權。
-
新疆沙灣凹陷油氣勘探獲重大突破 有望成新的規模增儲上產區
據介紹,車排24井獲高產,是新疆油田沙灣凹陷二疊系佳木河組三段砂礫巖的首次突破,是繼沙探1上烏爾禾組、車探1石炭系、沙探2風城組之後又一新層系獲新突破,將推動沙灣-瑪湖中下二疊統大型地層油氣藏的整體勘探,進一步展現了沙灣凹陷多層系勘探巨大潛力。
-
中低豐度巖性地層油氣藏大面積成藏地質理論、勘探技術及重大發現
「十五」期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組織實施了「巖性地層油氣藏地質理論與勘探技術」科技攻關項目,取得了重大地質理論突破、勘探技術創新與油氣重大發現。 1.創建了巖性地層油氣藏圈閉、區帶成因理論,提出了14種「構造-層序成藏組合」模式,突破了傳統二級構造區帶勘探思想,拓展了新的勘探領域。 2.在陸相盆地發現了大型淺水三角洲砂體,創建了中低豐度巖性地層油氣藏大面積成藏地質理論。
-
青海油田實現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
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公司歷經10餘年科研攻關創立的「強改造型鹹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實現了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在該理論指導下,柴達木盆地環英雄嶺地區連續發現淺層、中層和深層油藏,包括五類6個大油氣田。
-
火山巖油氣勘探前景看好
隨著碎屑巖和碳酸鹽巖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難度不斷加大,火山巖(含火山碎屑巖)油氣藏已成為油氣勘探的新領域,並展現出良好的勘探前景。目前,已在20多個國家336個盆地中發現火山巖油氣藏或油氣顯示。
-
地下花開油氣來——碎屑巖油氣儲層疊覆式沉積模式創建與應用
2010 年初,張昌民和尹太舉教授在指導博士生的沉積學水槽實驗過程中,驚奇地發現在水流的衝積下,泥沙被一顆一顆堆積成一片片樹葉狀的砂體,隨著這些樹葉不斷長大,水流會突然發生側向擺動或者向前遷移,形成新的葉片,這些大小和形態各異的葉片疊置形成了一個新的沉積體—三角洲朵葉體,他們把這種三角洲命名為「疊覆三角洲」。 這是一種偶然的過程還是必然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