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中亞核心油氣合作區高質量發展紀實

2020-12-12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讓那若爾第三油氣處理廠罐區。

  8月以來,一系列信息表明,中國石油在「一帶一路」構想的首倡之地中亞進行「資源、供應、效益、品牌」四位一體核心油氣合作區建設的熱度,遠遠超越了這個盛夏的溫度。在「一帶一路」向西延伸的歐亞大陸中心地帶,中國石油中亞合作項目成為中國與中亞國家共建經濟走廊,形成互聯共保油氣安全體系及利益共同體的閃亮品牌。

  20載合作鑄就互聯互通

  中亞油氣合作以1997年6月中國石油收購阿克糾賓項目為起點,歷經20多年艱苦創業,從中哈合作一個項目發展到在7 個國家運行24個油氣投資項目,建成直通中國內地的油氣供應動脈,形成集油氣勘探開發、管道建設與運營、工程技術服務、煉油和銷售於一體的完整上中下遊業務鏈,並建立了一套符合當地法律法規的公司製法人治理結構及管控體系,有力地促進了資源國石油工業的現代化進程,實現了企業自身發展與資源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雙贏。

  除開展最早、運營最成功的中哈油氣合作,在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氣項目10年間在茫茫荒漠中建成日產商品氣4000萬立方米以上、年處理能力170億立方米、年產50萬噸凝析油規模的中國境外第一個千萬噸級油氣當量、百億立方米供氣能力的天然氣戰略保障項目,以「無一時短供、無一日斷供」的穩定供氣能力著稱。

  在烏茲別克斯坦,中國石油以上遊項目為契機,推動了中亞天然氣管道合作。目前,2017年開鑽的重點探井M15井安全優質鑽進。地處裏海西岸的亞塞拜然項目也保持穩定運行。

  中亞油氣合作油氣當量從1997年的319萬噸增長到目前的4000萬噸規模,累計煉油超6000萬噸,在中亞各國累計投資超過450億美元、上繳稅費超400億美元,能源合作在中國與中亞經貿合作中舉足輕重。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提出「一帶一路」偉大倡議,哈薩克斯坦積極響應,提出「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成為與中國最先進行戰略對接的國家。良好互信的政治外交關係和經濟深度融合,為中哈共同建設能源新絲路迎來新的機遇。中國石油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契機,提出將中亞地區打造成「資源、供應、效益、品牌」四位一體的「一帶一路」核心油氣合作區,通過「二次創業」,推進提質增效創新升級,推動中亞油氣合作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更寬領域發展,為構建「一帶一路」油氣合作體系提供「中國石油模式」。

  技術管理創新支撐發展

  20載中亞油氣合作,是中國石油發揮整體技術優勢,不斷推進技術進步,成功破解不同類型油氣田生產難題的實踐,也是在艱苦創業中不斷推進管理創新、不斷形成適合資源國實際管理模式的實踐。

  在油氣勘探開發領域,中國石油創新集成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取得了令資源國震驚的成果。在濱裏海盆地成功發現了哈薩克斯坦獨立以來最大的陸上油田——北特魯瓦油田,並在勘探程度較高的南圖爾蓋盆地新發現多個油氣藏;在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右岸,發現並落實了6 個千億立方米氣區;突破哈薩克斯坦鹽下複雜碳酸鹽巖油田開採世界級難題,並使讓那若爾油田成為中國石油海外最大的氣舉採油油田;針對土庫曼斯坦「三高」氣藏及複雜構造,研發了一系列鑽井工藝配套技術,鑽井成功率達100%。

  截至目前,中國石油在中亞累計生產原油超過3億噸,天然氣超過800億立方米。目前,以哈國傑列斯肯勘探區塊為代表的一系列石油合同成功籤署,深化中亞油氣合作的資源基礎得到夯實。

  在低油價挑戰中,中油國際中亞公司改變傳統發展思路,堅持穩健發展,突出質量效益,以「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從投資和規模驅動模式全面轉向質量和效益發展模式。從項目效益最佳向產業鏈全過程整體利益最大化轉變,從年度效益最佳向合同期效益最大化轉變,從注重產量向注重開發質量和經濟效益轉變。公司將油氣投資項目公司利益最優與煉化和銷售業務利益最優充分結合,通過增加原油出口、優化出口方向等一系列全產業鏈運作,向整體最優、業務環節高效運行和價值挖掘要效益。公司效益連續3 年呈階梯式增長,2016年和2017年經濟效益和現金流均大幅超過計劃指標。今年上半年,公司利潤和現金流指標分別達到全年預算的108%和140%。

  與當地企業合資的PETROSUN公司成為哈國最大的內銷原油和成品油經銷商。從事成品油批發零售業務和加油站及油庫運營的合資公司SINOOIL公司,年銷售成品油100萬噸,成為第二大成品油零售商。

  除油氣主營業務外,由中哈兩國元首見證籤署合作協議的亞洲大口徑鋼管制造項目2017年開工奠基後正在快速建設。對保障哈薩克斯坦國內成品油的獨立供應、有效推動清潔能源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帶一路」重點工程—奇姆肯特煉油廠現代化改造項目一期工程已經投產,成品油質量指標達到歐Ⅳ和歐Ⅴ標準。

  中亞核心油氣合作區建設以技術和管理創新逆勢突圍取得重要進展。

  油氣管道承載互利紐帶

  天山南北路迢迢,橫絕流沙逾瀚海。在「一帶一路」向西延伸的進程中,橫貫中亞的原油和天然氣管道成為絲綢古道的現代化身,不僅為中亞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而且為其豐富的油氣資源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為中亞能源多元化出口創造條件,進一步密切了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合作關係。

  目前,已形成每年550億立方米輸氣能力,橫貫中亞三國的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同路由鋪設,西起土烏邊境,經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到達中國霍爾果斯口岸,全長1833公裡。截至7月31日,中亞天然氣管道已累計輸氣2315億立方米,惠及我國25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5億多人。

  中國石油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共建的中哈天然氣管道C線及哈南線,進一步滿足了哈國南部各州對清潔能源的需求。哈南線主要氣源為西哈裏海的天然氣,全長1454.2公裡,途徑哈國曼吉斯套州、阿克糾賓州、克孜洛奧爾達州和南哈州,目前已形成年100億立方米輸送能力, 開闢了中國與中亞地區天然氣資源輸送的第二通道。

  中哈原油管道是哈薩克斯坦第一條直接與國際終端市場相連的管道,已具備每年向中國輸送2000萬噸原油的輸油能力,對實現哈國原油出口多元化具有重大意義。中哈原油管道全長2833公裡,西起裏海的阿特勞,東到中國邊境阿拉山口,目前累計向國內輸油超過1.1億噸。

  包容互鑑見證民心相通

  「是中國石油幫助我們建設了如此優質的舞蹈學院。」今年6月22日,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立舞蹈學院院長阿斯姆拉特娃女士對來訪的中國石油客人由衷表達謝意。

  2016年,由中國石油主贊助建設的阿斯塔納國立舞蹈學院竣工並投入使用,學院的重要部分芭蕾舞劇院也隨後落成,贏得了當地政府和社區民眾的高度讚譽。

  以油氣為紐帶,與中亞人民心連心。20多年來,中國石油在中亞累計投入公益資金超過3.75億美元,創造就業機會4萬多個,企業員工本土化率達98%以上,為資源國培養了一大批高水平管理和技術專家。投資建設的恩巴—讓那若爾鐵路是第一條外國投資者在哈薩克斯坦建設的鐵路,在解決員工通勤問題的同時,也帶動了鐵路沿線的經濟發展。投資359萬美元修建的土庫曼斯坦「米幹村水廠」,一次性解決了邊遠地區5000多名居民的飲水問題。分布在多國的一批有影響的公益項目讓寶石花閃耀中亞。

  中國石油一直致力於使美麗的中亞各國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在土庫曼斯坦,始終堅守「建一個氣田,留一片藍天」的理念,實現油氣生產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哈薩克斯坦,總投資額達12億美元的讓那若爾油氣處理廠,不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而且有效地改善了環境,徹底熄滅了在油田上空燃燒了30多年的火炬,使油田完全融入到大草原的懷抱中。

  中國石油與中亞合作夥伴在絲綢之路精神的光照下「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

  資源豐富的中亞與市場龐大的中國已成為筋骨相連、互補合作的利益共同體,雙方在能源金橋上續寫著不朽的千年傳奇。

  亞洲中部地區,狹義上的中亞國家包括五國,即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但廣義上的說法也包括阿富汗。此地區的居民多為突厥語民族,所以中亞也有中亞學者稱其為突厥斯坦。

  關於「中亞」這一地理概念在學者中認識並不統一。在西方文獻中有Central Asia(中亞),Inner Asia(內亞),Haute Asia(亞洲腹地)等,一般指的是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即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國及哈薩克斯坦南部,因此中亞五國又常常被稱作「中亞和哈薩克斯坦」。

  中亞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蘊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裏海東岸及湖底。此外,費爾幹納的石油以及布哈拉和希瓦的天然氣有比較豐富的儲藏。石油、天然氣的最豐富的儲藏在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水電資源豐富,尤其是塔吉克斯坦的水電資源達6400萬千瓦。(圖片、資料源自中國石油中油國際中亞公司)

相關焦點

  • 中國石油吉林銷售公司推進高質量發展紀實
    「四個詮釋」守初心崗位建功擔使命  ——中國石油吉林銷售公司推進高質量發展紀實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石油吉林銷售公司將中國石油「四個詮釋」崗位實踐活動作為主題教育的特色載體和實踐抓手,即帶頭用擔當詮釋忠誠、用實幹詮釋盡責、用有為詮釋履職、用友善詮釋正氣
  • 中國與中亞國家能源合作的現狀與未來
    同時,中國與中亞國家的油氣資源貿易合作也極大地促進了中亞國家的油氣資源生產,並帶動了中亞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在與中亞能源產業上遊合作已經飽和的背景下,向下延伸產業鏈合作成為中國與中亞國家能源產業合作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 「最強大腦」獻策上遊 油氣業務高質量發展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徐遠震 馮楚涵)1月12日,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簡稱勘探院)召開「十四五」發展院士專家諮詢研討會,李德生、翟光明等14名院士及沈平平等資深專家齊聚一堂,對勘探院「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和10個重點科技方向建言獻策。
  • 院士雲集,共襄盛宴-中國石油石化科技與裝備創新發展大會在京召開
    12月16-18日,以「加快科技創新,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19中國石油石化科技與裝備創新發展技術交流會暨展示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院士雲集,十位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參會,八位做了相關主旨報告,內容涵蓋石油石化行業上中下遊各領域,為與會人員奉獻了一場閃爍著真理智慧的學術盛宴。
  • ...成為中國最大石油供應商;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日產氣達1.04億方
    消息:沙特重新成為中國最大石油供應商 據《利雅得報》12月26日報導。沙特對華出口石油206萬桶/日,環比增長43%,單月超過俄羅斯,重新成為中國最大石油供應商,這一結果源於沙降低對亞洲石油出口的價格,提高了市場份額。2020年1-11月,沙特對華出口石油共達7798萬噸,同比增長2.2%。
  • 何文淵:油氣資源競合 建立規模化生產基地
    因此,在能源獨立背景下,我國應該充分發揮中東-中亞-俄羅斯油氣替代潛力,開闢自主安全油氣通道。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底,我國油公司已在一帶一路國家運營91個油氣合作項目,業務領域涵蓋上中下遊整個業務鏈條,油氣權益產量5226萬噸油當量,建成西北、東北、西南方向億噸油氣當量戰略通道。截至2013年底,累計總投資686.7億美元,佔海外總投資的近45%(不含貸款換石油)。
  • 中國與安哥拉石油合作呈跨越式發展趨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際工程與勞務雜誌,本網獲授權轉載)作者及單位:汪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安哥拉處於連接非洲南、中、西部地區的樞紐位置,油氣資源豐富,已探明石油可採儲量超過11億噸,原油日產量約170萬桶,常年位列非洲最大產油國前兩名,與西非奈及利亞的石油產量不分伯仲,石油出口收入佔安哥拉外匯收入的
  • 中國石油在一帶一路--一帶一路全媒體平臺--人民網
    2017年,中國石油迎來「一帶一路」油氣合作20周年。         1997年,中國石油籤訂了哈薩克斯坦阿克糾賓大型油氣合作項目,在「一帶一路」油氣合作上邁出第一步,時稱中亞俄羅斯合作區。
  • 馮玉軍:中國與中亞國家關係:現狀與趨勢
    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具有戰略互補性,雙方在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油氣貿易、油氣產品加工領域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目前,中國與中亞國家已開展了內容豐富、成果顯著的互利雙贏能源合作:中國從中亞國家獲得了大量而穩定的能源供應,而中亞國家則從中國獲得了大量的投資、先進的技術和穩定而龐大的油氣出口市場,與中國的能源合作對於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_中國石油報
    大型油氣田整體構建以流程為核心的風險管理體系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    康建國 牟英石 馮 京 鍾 毅    鄒曉琴 任志鴻 姚 莉 李 佳馮愛山 李孜孜    9.中亞天然氣管道跨國運營管理創新與實踐    中國石油中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    孟繁春 曹亞明 錢亞林 周 勇孫 強 常大海 關新來 羅胤嵬    羅 強 趙華濤 肖 彬 黃 磊    22.
  • 安東石油中標伊拉克中部油氣田老井恢復生產項目
    香港2015年6月28日電 /美通社/ -- 中國領先的獨立油氣田技術服務供貨商安東油田服務集團(「安東石油」或「本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號:3337)欣然宣布,本集團於近日在伊拉克中部油氣田中標老井恢復生產項目,安東作為項目總包方
  • 長慶油田開發50年:建成中國第一大油氣田
    (長慶油田新聞中心供圖)人民網慶陽10月20日電(高翔)「今年,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將突破6000萬噸新高點,攀上中國石油工業開發史上油田產量新高峰。」來自長慶油田開發建設5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一則消息,讓作為我國第一大油氣田的長慶油田再次成為矚目的焦點。
  • 中國石油企業協會發布2019年度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優秀...
    楊勇範智慧魏新輝李敏李墀欣賈風先呂振峰肖武張世明薛兆傑李偉姜濤  7.石油鑽探企業以提升創收創效能力為核心的內部資源共享管理  中國石油渤海鑽探工程公司  劉光木範先祥劉雲卿劉榮軍馬強閆東海劉龍譚濤付明順  8.中亞天然氣管道跨國一體化調控體系建設與運行  中油國際管道公司  孟繁春張鵬姜進田潘濤劉銳向奕帆楊金威周翔鄧琳納孫強葉建軍周勇
  • 長慶油田如何屢創油氣開發奇蹟?
    2020年12月27日上午10點,在中國石油長慶油田生產指揮中心的數位化顯示屏上,油氣生產當量達到6000.08萬噸,其中生產原油2451.8萬噸、生產天然氣445.31億立方米,這標誌著中國首個年產6000萬噸特大型整裝油氣田的誕生
  • 中國石化召開2020年度油氣勘探總結會
    中國石化召開2020年度油氣勘探總結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能源安全新戰略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馬永生強調,要大力傳承石油精神、弘揚石化傳統,堅定不移夯實資源基礎,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記者劉江波 閆坪卉報導:12月15日至16日,中國石化2020年度油氣勘探總結會在京召開
  • 廣安市與四川能投集團、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11月18日上午,廣安市與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在成都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四川能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雲,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副總經理李寶軍出席並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曾卿主持。市委副書記趙波出席。 李建勤在致辭中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廣安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廣安是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家鄉,擁有偉人故裡、濱江之城、川東門戶、紅色旅遊勝地「四張名片」。
  • 中國石油集團召開2020年工作會議--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牢記使命 勇攀高峰 高質量推進油氣田增儲上產長慶油田公司2019年,長慶油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集團公司黨組決策部署,全力增儲上產,全年新增三級油氣儲量首次突破20億噸,油氣當量5703萬噸,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強化黨的建設,凝聚全員幹事創業力量。
  •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出售油氣管道業務冀凱股份被岷山環能借殼實現...
    ▲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冀凱股份、ST羅普、中房股份、普利特、招商蛇口涉及資產重組事項。▲ 廣和通、北方華創、怡亞通、步長製藥、馳宏鋅鍺、博雲新涉及收購兼併事項。▲ *ST勤上、杭州園林、中國鐵建、中國中鐵籤訂重大項目合同。
  • 中亞將成為我國的能源後院:幫助我國海上生命線繞開馬六甲海峽
    隨時有可能被切斷,這成為國家安全的致命威脅,怎樣讓我國的海上生命線儘量繞開馬六甲或者太平洋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我還我國積極開戰中巴鐵路和中吉烏鐵路,試圖將貿易線條從傳統的東部海上轉移到西部陸地上來減少對東部海上生命線的依賴,然而這還遠遠不夠,我國的能源安全依然緊張,不過近期中亞的一系列油氣田大發現以及隨之而來的中國和中亞各國的能源合作讓中國能源生命線有望擺脫對馬六甲的依賴,從大後方直接進入中國。
  • 石油化工:加拿大油氣資源 國內投資新風向標
    加拿大是全球油氣資源大國,油砂資源超過儲量的95%  加拿大探明的石油儲量約為1739 億桶,天然氣儲量2 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前列;2012 年加拿大石油開採量3741 千桶/天,位居世界第五位,天然氣採掘量1565 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