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商促銷系統的一系列思考

2020-12-2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是關於電商促銷系統的一系列思考,一起來看看~

最近對促銷做了一些簡單思考,有些內容沒有展開講。因為在思考的過程中發現,促銷系統要在各個維度講明白的確很複雜。促銷所涉及的行業很廣,玩法也很多並且持續在更新。本次只圍繞銷售實物的電商來思考,可能與線下實體,虛擬電商有相通之處。

以下內容僅代表個人的客觀想法,由於大家經驗不同、思維角度不同在認知上會有差別,對同一事物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這裡說的促銷為泛促銷包括了活動等。

為什麼要促銷?

現如今大部分行業處於完全競爭市場,企業在日常經營中,會存在市場份額下降,老用戶流失,客單價低,惡意競爭,那麼企業需要應對現存的問題來提高企業的經營水平,以及提升在行業中的市場份額。當然提高市場份額有很多種方法,比如:提升服務質量、增加附加服務等,但促銷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方式,能夠有效引起用戶的購買慾望和購買行為。

促銷能幫助企業達到哪些目的?

促銷可以幫助企業拉新、復活、去庫存、推新品、提高市場份額、提升企業知名度、完成銷售目標、提升客單價、行業競爭、答謝老用戶、提升用戶滿意度、提升留存增加粘性。以上都可以通過促銷的方式去完成。

用戶心智:

通過一個實例講下促銷活動對用戶心智的影響。在天貓超市有一種玩法叫翻牌,當購物滿足一定規則後會贈送你一次翻牌的機會,翻牌這種方式本身是一種遊戲行為,大部分人天生對玩感興趣。

在翻牌前用戶心理非常期待,這種遊戲有種神秘感,因為你不知道會翻出什麼獎品(賭博的用戶估計也是這種心理狀態)。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所以人人都希望翻到高價值的獎品,當翻到獎品後會有一種興奮感,因為用戶佔到了便宜,心理上得到了滿足,並且很有成就感接下來會向朋友去分享。

所以一種成功的銷活動(玩法),應該抓住用戶的心理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

常規促銷分為哪幾種類型?

(1)滿減

表現形式:滿X元減Y元。

帶來的效果:用戶從買一件商品到買多件商品,客單價從少到多(由買20元到買100元)。

(2)秒殺(感覺較複雜這裡不展開講)

表現形式:首先選品要好(有些平臺在9.9元秒殺不知名拖鞋),商品價格超低,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有效。一般在開始後馬上被搶空。

帶來的效果:流量和知名度的提升,企業有秒殺活動時會提前預熱,會有大量用戶圍觀形成口啤宣傳。

(3)直降/特價/折扣(後面會講他們之間的區別)

表現形式:在正常售價基礎上降價銷售。

帶來的效果:銷售額提升。

(4)滿返

表現形式:當用戶消費滿足設定金額時,返給用戶一定金額的代金券,代金券可能會有消費限制。

帶來的效果:促進用戶二次消費,提升流量與銷售額。

(5)套裝(A+B)

表現形式:兩種或多種商品(一般兩種),同時進行銷售。

帶來的效果:提升商品銷量,去庫存。

(6)買贈

表現形式:買A商品贈B商品,比如買電視送電視架,或者買1贈1。

帶來的效果:用戶從猶豫是否要買到馬上買,提升A商品的銷量。

(7)滿贈

表現形式:滿X元贈Y商品。

帶來的效果:提升主產品銷量,去B商品庫存。

(8)加價購

表現形式:購買某商品加X元購買Y商品。

帶來的效果:促進關聯品的銷量。

促銷的類型和玩法還有很多種,在此不一一列舉,比如定金,二件半價,酒旅的連住優惠等。

直降,特價,折扣有什麼區別

我們在各APP購物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同樣是降價銷售,為什麼有的平臺叫特價,有的叫直降或折扣,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覺得這個問題比較有趣,就在網上搜索了一下資料,有人對這個問題給出了解釋。稱為100法則,當商品價格高於100元用直降的方式,當商品價格低於100元用折扣的方式,原因在於超過100元用直降能給用戶更便宜的感覺,因為優惠的價值較高,用戶能有一個直觀的價值判斷。

低於100元的商品價值較低,告訴用戶實際降了多少錢用戶可能感覺不到便宜,用折扣的方式體現比較好,比如原價5元8折銷售,5元的8折實際只減了1元,不如8折給人的衝擊力大。

不能說這種方式不合理,總覺得缺點什麼,所以我有以下思考:

首先要分開考慮不能一刀切:

  • 高價值商品(幾萬至上百萬)比如:汽車、房產。
  • 中價值商品(幾百至上千)比如:品牌服裝NIKE啥的。
  • 低價值商品(幾元至幾十元)無品牌毛衣,蔬菜水果。

得出以下結論:

  • 中價值商品:當商品價值被市場認可,且商品價格浮動周期不頻繁(商品價值相對固定),這種使用折扣更能吸引用戶。
  • 高價值商品:當商品價值被市場高度認可,商品價值很高,且商品價值固定,用直降的方式更能吸引用戶,汽車房產一般都是降3萬或10萬。
  • 低價值商品:當商品價值在市場中不統一,且無固定價值及增值服務,用戶是根據實際的商品認知確認商品價值的,特價比較好。

折扣會給人一種廉價感,所以有些商品或品牌為了保持品牌形象不以折扣的形式體現。

券和非券的區別

(1)優惠券

有專屬感和限量,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券。

有社交屬性,可以轉發,可以通過玩遊戲獲得,而非券卻不能。

券基本等同於錢(為什麼是基本等同於錢呢,因為券不能在其他平臺使用),用戶更好理解。被領到帳戶中,更能激起購買慾望,當時不買心裡會惦記著帳戶裡有XX錢的券未使用。

可以維護產品的價格形象,商品還是原價,只有使用券才能獲得優惠,無券就得以原價購買。

需要用戶領取,增加用戶獲得券的成本,但是可能會提升券的使用率。可以提昇平臺UV,因為用戶要領券就得在平臺頁面之間來回跳轉。

領券處可以加入廣告,券本身也是廣告,比如:淘寶多商家,用戶進入優惠券列表時,是有店鋪信息的。

券可以直接發放到用戶帳戶中。

(2)非優惠券

所有人都能享受沒有專屬感,滿減或階梯滿減比券更靈活。

促銷可以用券也可以不用券,那麼哪些活動必須用券,哪些活動可以不用券呢?

  • 可以不使用券的促銷(活動)玩法:滿減、直降、直降+限購、秒殺、免運費、新人專享促銷、老用戶促銷(需要用戶登錄),通過規則限制就可以完成,可以不依賴優惠券。
  • 必須使用券的促銷(活動)玩法:分享裂變(分享優惠券至群讓大家搶)、積分換券、用錢買券、復活老用戶、投訴可以向用戶發送券進行補償、催用戶下單、玩遊戲得券、滿返、無門檻優惠。

看到這裡發現券的靈活性更大,電商平臺中的滿減活動大部分在使用券(有些也不用券),比如淘寶,京東等,但是各位有沒有注意到餐飲外賣滿減卻沒有使用優惠券的方式體現。帶著這個疑問我站在用戶的角度大概理了一下原因,不知道對不對。

  • 餐飲大多是階梯滿減,商家總是希望用戶多買,優惠券不靈活。
  • 不同商家的滿減規則不同,也不通用,用戶購買時的決策變動很大。
  • 餐飲是高頻需求,每次領券後再參與滿減很麻煩。
  • 餐飲消費,並不像其他商品消費,用戶在餐飲外賣決策的時間要少,所以整個購買流程要儘量快。不知道有沒有財務上的思考。

誰可以發起促銷?

其實哪些角色/部門可以發起促銷,這個沒有明確的定義,每個公司情況不一樣,與各公司的部門定位和KPI由哪個部門來背有關,這兒只說下在我們公司的情況。

  • 採購部,有些公司是按品類線(標品,生鮮,肉禽)管理的,銷售KPI也在採購部門,所以採購部門會有主動發起促銷的需求。
  • 供應商,一些自營電商平臺,供應商想要在某渠道/平臺上增加自己商品的銷售量,會主動與採購人員聯繫,發起促銷。
  • 用戶運營,比如用戶運營部背的KPI是用戶的復購率或拉新,此時用戶運營部會發起促銷活動,但是活動資源可能會去申請預算,也可能是與採購部或供應商談資源,讓他們祭出一些商品或折扣來完成。

決定要做一場促銷活動時一定是有原因及目標的,為什麼要做這個類型(滿減,滿贈)的促銷在運營中發現了什麼問題,原則上經過數據分析後才做出一個促銷決策的。比如:經數據分析發現,最近用戶的復購率在下降,7月份用戶平均復購率為10次,上月平均復購率下降到7次。

有了促銷的原因,本次活動預計支出多少費用,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標,比如本期活動要讓用戶月平均復購率達到10次。促銷活動做完後還要進行統計分析及復盤,本次促銷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如果沒達到要知道是什麼原因。整個過程是由數據推動的,盲目的促銷會浪費資源。

在系統中創建促銷活動

為了保證活動的準確性,活動創建完成需要有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活動按配置時間生效。

創建促銷活動時,要有一些限制條件如下:

  • 限定用戶哪些用戶參加這些活動。
  • 限定時間,這個比較好理解就是活動開始和結束時間。應該還會有一個活動未開始前多長時間在前端商城展示預熱。比如秒殺是後天下午13:00開始,哪麼是否在今天就要在商城展示。
  • 限定範圍,參加活動的品類或商品,要支持按商品、品牌、品類(分類)選。
  • 限區域,哪些區域,可以到大區,城市,區域。
  • 限定總量,防止超賣。比如秒殺一共多少個商品。
  • 限定每用戶量(這裡把券,秒殺,直降的活動一起講了),同一用戶同一活動每次限量多少,可以參加幾次。如果可以多次還要考慮是每天多次還是多天多次。
  • 滿減,是每滿減還是滿足條件只減一次。比如滿100減10元,滿300是減30元還是減10元。
  • 排他,創建活動是否與其他活動互斥,或者可以選擇跟哪個活動同時使用。比如還是滿減,蔬菜品類滿100減10元,此時有一個菠菜在參加直降活動,同一訂單中波菜的價格是否參與滿100減10元的活動。

如果是優惠券的話,可以在系統中選擇是投放到用戶帳戶還是讓用戶主動領取。

失效活動:在創建成功或者活動開始後,可能會有特殊情況,需要提前終止活動,比如活動創建錯誤(雖然有審核但是也有可能出錯)。如果是優惠券的活動,失效時需要可選是否失效已領優惠券,已提交訂單未支付是否有效…?

什麼是新用戶?

業務要創建一個新用戶的促銷活動,比如新用戶立減5元(有很多種玩法),那麼新用戶是如何定義的?

這裡考慮到兩種情況:

(1)新註冊,活動期間註冊過的算新用戶,還是活動以前新註冊未下過單的也算新用戶?這裡要定義清楚。可以參考業務目標,如果想獲取更多新註冊用戶選擇活動期間註冊過的用戶。想喚醒以前註冊過未下單的用戶選擇後者。

(2)未下過單,個人感覺要考慮如下這幾種場景:

  • 下單後未支付,取消訂單
  • 下單後支付,取消訂單
  • 下單後缺貨(公司原因與用戶無關),訂單失效
  • 到貨後拒收
  • 正常退貨
  • 因為質量問題退貨

第二種產品應該給出什麼方案各位思考下,以後有時間再整理。

促銷活動如何觸達用戶

如果是優惠券可以有兩種方式,創建活動的時候選擇讓用戶領,還是直接投放到用戶帳戶。哪種活動適合領,哪種活動適合投放這個大家思考下,在這裡不展開講。

促銷信息可以從以下渠道觸達用戶:

  • 線上:公眾號、APP推送消息、簡訊通知、朋友微信分享、朋友圈分享、線上視頻廣告、APP/小程序首頁、詳情頁、商城玩遊戲、購物車、領券中心等。
  • 線下:地推人員、線下平面廣告、線下視頻廣告、B端商城可能會有地推人員電話通知。

如何觸達用戶可能會影響產品功能設計的,所以這塊要考慮。

促銷費用分攤

分攤包括一重優惠和多重優惠分攤,這裡只講一重優惠分攤。分攤常規是按商品金額與優惠金額比例分攤的,公式:商品分攤金額=優惠金額*分攤商品金額/訂單總金額(分攤的時候只分攤到享受優惠的商品上面,同一訂單可能有不享受優惠的商品,運費和包裝費這裡暫不做考慮)。

有兩種分攤方式:

  • 第一種在訂單中找到金額相加滿足100元的的商品分攤(下例中只分攤到冰草上,因為冰草已經滿足了100元的條件,這裡為了好舉例冰草設為100元,實際可能沒有哪麼巧合正好是100元)。
  • 第二種把優惠金額分攤到所有滿足滿減條件的商品上。第一種比較複雜,這裡按第二種全部商品金額分攤。

舉例:條件滿100減10元

上例中分攤金額保留小數點後兩位往回算時,結果不等於10(0.40+0.24+0.48+0.73+8.13=9.98)往回算會對不上。

這種情況分攤的時候有兩種處理方法:

  • 第一種分攤結果保留小數點後兩位不四捨五入,把前四個分攤完用10-(0.40+0.24+0.48+0.73)=8.15最後冰草分攤金額為8.15。
  • 第二種方式保留小數點後9位。但是退貨時會出現釐的情況,所以建議用第一種。銀行貸款也是按第一種方式算的。

按第一種方式算分攤結果:

需要考慮的逆向場景

優惠券,以下哪種情況要返回優惠券:

  1. 提交訂單未支付取消訂單;
  2. 支付未發貨取消訂單;
  3. 拒收;
  4. 退貨。

提交訂單未支付後取消訂單和支付未發貨取消訂單,這種情況下原則上是返還優惠券的,因為商家的目的是讓用戶使用優惠券進行購買。

拒收,因為優惠券已經使用,並且已經履約,這種情況就要酌情考慮是否返還了。

退貨的場景就比較複雜了,比如上面這種訂單就有以下這幾種退貨場景:

以上場景1情況整單全退就沒啥大問題,場景2退貨好像也沒問題,來看下場景3,退貨後訂單金額不滿100元了,是否還享受減10元的優惠呢。

針對第三種情況,暫時想到有以下三種處理方式:

  • 第一種處理方式:退貨後訂單重新計算,不滿足滿減金額的,把優惠金額扣掉再退給用戶,這種情況非常複雜。用戶可能會退多次計算多次…
  • 第二種處理方式:整單退,如果是滿減訂單,用戶要退貨就整單退。個人感覺用戶體驗不是很好。
  • 第三種處理方式:可以單個品退,退後不滿足滿減規則也不做特殊處理。這種方式會有風險,用戶會鑽漏洞。
  • 沒考慮到十全十美的方案,以上三種具體哪種方式更好,可能得參考各自的業務情況而定。

講了哪麼多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本文由 @汪仔6507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商品促銷系統的類型與配置
    七七情人節剛剛過去,作為一年一度的東方情人各大電商是不會放過這樣一次促銷的機會,促銷不管線上還是線下都是都是一次絕好的拉動消費的機會。本篇就來八一八電商促銷這個話題,希望通過本篇的讓大家對促銷系統有所了解。
  • 電商營銷:淺析美國電商促銷策略與業務邏輯
    促銷是電商利器如果說價格是電商王道,那麼促銷就是電商的利器。「找一個藉口給客戶特價always give the consumer a reason for the special price.」是電商營銷的一個屢試不爽的花招。
  • 臺灣消費者樂購「雙11」 電商銀行促銷忙
    臺灣消費者樂購「雙11」 電商銀行促銷忙 2020-11-11 22:37:41 臺灣各大主要電商、品牌商家、銀行,甚至環保部門一周前就紛紛推出誘人的優惠活動,推高「雙11」消費熱潮。  臺灣本地電商平臺「雙11」活動火爆。
  • 618年中大促 跨境電商「白菜價」促銷
    種類:自營進口品類為主打  記者梳理各大電商平臺的促銷力度發現,自營的母嬰、洗護、美妝、食品等品類為主打。以京東為例,全部參與活動且商品均為京東自營的只有奶粉營養、尿褲洗護、自營鐘錶、進口食品、個護美妝、自營奢品共計六類。
  • 電商產品經理必殺技:電商後臺設計要點全解
    然而,對於新人來說,要在短時間內理清各系統之間的業務邏輯,卻並非易事:當前網絡上關於產品經理的文章主要偏向方法論、業界動向、產品分析、用戶體驗、交互等,關於後臺系統的文章和課程非常少,並且不系統。那想要充分理解和思考後臺系統產品的架構和各個模塊的核心邏輯,到底應該從何入手學習呢?
  • 電商促銷節日
    電商促銷節日有:1、元旦,在這個節日裡,每個人都會為自己買上一份禮物,為家人朋友送上一份愛心。2、情人節,在這個節日裡,美妝,巧克力,鮮花等商家一定要利用好這個節日。3、婦女節,女性用品的銷售額將會極大上漲,等等。
  • 《系統思考》: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三七讀書會的夥伴們,大家好,我是曉曉,今天為您解讀第259本書,《系統思考》,這本書相較《系統之美》而言,給出了具體系統思考的工具和方法,教我們「如何運用系統思考,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今天給你講的《系統思考》這本書就很好地做了解答。關於作者,關於本書本書的作者是丹尼斯·舍伍德。丹尼斯曾就讀於劍橋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以及倫敦商學院。丹尼斯在學術界享有盛名,著述頗豐。
  • 跨境電商必須知道的這些節日和促銷一覽
    除了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等傳統節日外,還有更多的地方性節日以及電商購物節等,而作為賣家想要很好的利用這些節日增加銷量就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節日促銷。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關於 「節日賣家」 ,就很深刻的介紹過了,關於如何做好一個節日促銷的方方面面,今天繼續跟大家講解,深入學習了解一下這些國外一年的節日!
  • 解構電商/O2O:訂單系統,平臺的「生命中軸線」
    訂單系統作為電商系統的「中軸線」貫穿了整個電商系統的全部流程。所有的核心系統都是圍繞訂單進行構建的。訂單的發展也是隨著電商、O2O行業發展逐漸演變進化的,今天跟大家來解構下這個平臺的「生命中軸線」。訂單狀態機關於狀態機,我在百度上搜索了下定義。關於狀態機的一個極度確切的描述是它是一個有向圖形,由一組節點和一組相應的轉移函數組成。狀態機通過響應一系列事件而「運行」。每個事件都在屬於「當前」 節點的轉移函數的控制範圍內,其中函數的範圍是節點的一個子集。函數返回「下一個」(也許是同一個)節點。這些節點中至少有一個必須是終態。當到達終態, 狀態機停止。
  • 電商系統——優惠券核銷(四)
    編輯導語:在上一篇文章中作者說到了《電商系統-優惠券疊加規則、優惠分攤介紹》,本文是電商系統的最後一篇,作者分享了關於電商系統中優惠券核銷的流程,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優惠券核銷的含義是優惠券被使用並對帳完成過程,核銷流程發生發生在結算頁,但核銷結果不一定在該頁面得到。
  • 備戰雙十一 電商瘋狂打折促銷背後的貓膩
    一天頂一年,這是淘寶前兩年雙十一促銷的真實寫照,可是,你真的知道在電商瘋狂打折促銷背後的貓膩嗎?電商瘋狂打折促銷背後的貓膩:先漲價再降價 代金卷陷阱從電商曆年的打折促銷活動來看,先漲價再降價是最常見的手段之一,其中夾雜著代金卷陷阱等其他方式,頭條前瞻的衝鋒耗就為讀者一一道來
  • 電商免了系統費 9.9元的電影票還會有
    影片上映前,片方會與全國各大院線籤訂「最低票價」限制合約。其中,電商等電影票代銷機構可積極開展促銷活動,但零售票價、活動票價標註及結算均不能低於相關方約定的協議票價,而促銷活動中折扣部分由促銷方按照協議票價補齊,超過協議票價的按實際票價結算,服務費除外。而對於破壞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行業協會將警告、勸誡、列入黑名單,或停止其供片、發行影片、取消備案資格等。
  • 2016電商雙十一教程|史上最全預付定金促銷玩法攻略
    不管電商企業是故意製造宕機(製造虛假繁榮的場面)還是情非得已,在客戶心中,一般都很難被理解,不被鍵盤俠噴死就不錯了。而預付定金則可以讓顧客提前買斷鎖定這種(有限的)單品搶購資格,並且定金作為買賣雙方的承諾契約,也算給客戶吃了一顆定心丸,只要你是在最終支付期間支付尾款,就不用擔心寶貝被人秒光。自然而然,大家的下單密集度的分布也會更加趨於均勻,無形中降低了系統維護成本,提高客戶體驗。
  • 火爆雙十一的電商預售系統簡介
    關於電商預售系統文章做了一些分享,希望能夠對你帶來啟發。這裡的定金,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膨脹,例如:定金10元可以抵20元,類似再做了一個直降促銷。這裡會有一種複雜的情況:也就是按照人數來實行階梯價。人數越多,預售價格越低,形成多個階梯。全款預售:指用戶全額支付商品款,商家在後續的規定時間內履單。這裡也會有人數階梯價的情況存在。3.預約預售產品流程
  • 第三方比價軟體:電商促銷價格亂象在收斂
    原標題:第三方比價軟體:電商促銷價格亂象在收斂 火藥味兒十足的「6·18」電商大戰要來了,這個本來是京東店慶日的日子如今已成為僅次於「雙11」的第二大電商購物節。面對消費者關心的價格亂象問題,昨日,第三方比價軟體惠惠助手市場副總裁劉韌磊表示,前期大量的數據監測顯示,先漲後降、虛假折扣等價格亂象呈現出逐步減少的趨勢。
  • 米奇網攜十家頂級電商 打造情人節促銷大聯歡
    今年有個好消息,國內化妝品團購第二、獨立電商平臺前三甲的米奇網攜手11大電商進行史無前例的聯合促銷。目前,活動專題已經登錄各大電商網站。   此次進行聯合促銷的十一家企業所經營的內容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米奇網(www.miqi.cn)提供的化妝品外,還包括圖書、美食、數碼家電、珠寶鑽飾、女性內衣、紅酒、奢侈品、健康生活、創意家居
  • 拼多多電商促銷活動 助你提高銷售量
    電商促銷活動往往都是很多商家增加營業額的首選方法。類似比較大的促銷活動如雙十一,雙十二,節假日的活動促銷,都會給店家帶來不可預估的利潤。那麼在拼多多有哪些有效的電商促銷活動呢?今天讓鴻瑞邦特給你整理一些有效的促銷活動,助你開店成功。
  • 電商低價營銷成常態化 商場節日促銷能否扳回一城?
    電商低價營銷成常態化 商場節日促銷能否扳回一城?每逢節日大多會打折促銷的實體店,在電商迅速發展的衝擊下,應該如何接招?節日打折促銷乏力5月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位於上海徐家匯商圈的港匯恒隆廣場,發現多家店鋪掛出了五一打折促銷的海報。一位DAZZLE女裝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五一期間店內有「折上折」的優惠活動。
  • 活動動態頁面配置思考
    編輯導語:如今電商發展飛速,並且隨著電商的發展衍生出來了一些購物節,這時電商平臺就會推一些線上活動,活動頁面會比較豐富;本文是作者對活動動態頁面配置的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活動是電商行業最常見的運營手段之一,會藉助各種節日不斷推出促銷活動;如1月份的元旦節到12月份的聖誕節,讓用戶對節日的儀式感注意力從線下轉到線上,通過各種力度的優惠促進用戶下單從而提升下單率。讓我們一起來思考活動頁面是如何呈現到用戶。
  • 相比「雙11」,電商「雙12」促銷重心、玩法大不同
    「雙11」「黑五」等集中促銷節點過後,「雙12」又將到來。與前面幾個大促節點相比,今年「雙12」不再延續「雙11」的打折促銷套路,電商紛紛將線下活動尤其是吃喝玩樂作為重點主題,線上產品則加入綜藝選秀元素討好年輕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