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和眾味飄香的各大菜系中,魯菜獨佔鰲頭。作為八大菜系之首的魯菜,歷史悠久又獨具特色。早兩千五百年前,儒家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之道,再加之山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環山傍海,種種因素造就了魯菜的包羅萬象,拿得出手的菜品也數不勝數。臨近新年,善於烹飪的山東人自然也少不了豐盛的年夜飯,一起來看一看,山東人的年夜飯上都有什麼不一樣的壓軸大菜。
糖醋鯉魚餐桌上講究「無魚不成宴」,年夜飯上也必少不了魚作為壓軸菜。作為地道的老山東人,依黃河而生,在《詩經》中曾記載:「豈食其魚,必河之鯉。」於是鮮嫩肥美的黃河鯉魚便成了山東人眼裡絕佳的食材。
糖醋鯉魚是經典魯菜之一,也是山東人年夜飯上的壓軸菜。將打好花刀的鯉魚醃製後裹上澱粉,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最後淋上酸甜可口的糖醋濃汁,一道色澤金黃、外酥裡嫩的的糖醋鯉魚便端上了年夜飯餐桌。在濃重的節日氛圍下,金鱗赤尾,色澤金黃,忍不住讓人大快朵頤。
酥鍋酥鍋是山東淄博人在過年必吃的一道特色美食,用雞、魚、五花肉、鮁魚、肘子、大白菜、豆腐等食材一起燉製的菜品,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地道的山東人會將十幾種食材融為一鍋,堪稱北方版的「佛跳牆」。
酥鍋食材豐盛,口味豐富,有「酸、鹹、甜、香、酥、爛」6種滋味,而且做法別致,將眾多食材一層層疊好後才能下鍋,倒入秘制的料汁,文火蒸1小時後再燜至2小時左右,看似簡單,但要保證食材不糊底而且每一層都軟爛鮮香,沒個幾年功夫怕是做不好一鍋人人稱讚的好酥鍋。「窮也酥鍋,富也酥鍋」,在山東人,過年無論貧富,家家戶戶都會做酥鍋,只不過是按照家庭條件進行食材搭配而已,有了酥鍋,才有了過年的滋味。
蔥燒海參山東依山傍海,獨特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山東人的餐桌上自帶大海的味道。其中蔥燒海參就是魯菜的一道特色名菜,也是年夜飯上的「常青樹」。
挑選山東膠東的優質海參和山東人引以為豪的大蔥,經小火慢煨,做出的蔥燒海參色澤紅潤、口感細膩,蔥的辛香搭配海參的脆嫩,保留食材原味的同時,放大了各自特有的滋味,是年夜飯上老少皆宜的美味佳餚。
山東燒雞山東人的年夜飯上講究「雞打頭魚收尾」,第一道大菜非燒雞莫屬,而且雞與「吉」諧音,有過年吃雞大吉大利的寓意。山東地區有很多美味的燒雞,其中以德州扒雞最為知名,和道口燒雞、安徽符離集燒雞和遼寧溝幫子燻雞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雞。
德州扒雞是山東的傳統名菜之一,也是年夜飯上的主打菜,吃起來肉鮮味美,香而不膩,爛而不散,吮到骨頭裡都是香的,而且在山東地區還盛行拿燒雞「走親戚」,既拿的出手又有面子。
四喜丸子四喜丸子是魯菜中的經典,象徵著福、祿、壽、喜四大喜事,而丸子又代表著團團圓圓,這道菜寓意吉祥、團圓,更是年夜飯上出現最多的一道菜。一般只有在過年過節,或是家裡有喜事時才會出現在餐桌上的美味。
四喜丸子不僅寓意好,口感和味道也是上乘,集色香味俱全,口感軟糯,鮮香濃鬱,肉質鬆軟但不鬆散,豐盈又飽滿,是山東人年夜飯上非常熱門的硬菜。
膠東大餑餑山東人喜麵食,過年更離不開和面有關的各種美食,花糕、棗饃等等,花樣繁多。要說最有年味的是什麼,一定離不開膠東的大餑餑。在山東,饃稱為「餑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造型多變味道甜美,是山東食俗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過大年,蒸餑餑。麵團經巧婦的精湛手藝,製作成了各種形狀的麵食,像十二生肖、大壽桃、花草等造型,都是山東巧婦的拿手之作,出鍋後的餑餑還需經過染料,塗抹成顏色鮮亮的「工藝品」。除了自家食用之外,還會送給親朋好友,以表達新年的祝福與期盼。
餃子對北方人來說,無論年夜飯多豐盛,餃子必定是餐桌上的重頭戲。餃子不單單是用來果腹的食物,更是一種幸福團圓的象徵。餃子的形狀似元寶,一盤盤的餃子端上桌有「新年發大財,元寶滾滾來」的寓意,而餃子包羅萬象,在山東人心中,它既包住了福運又包住了財運,因此誰家過年不吃餃子,便稱不上是過年。
除此之外,年夜飯上的餃子餡兒也大有講究,雖說是過年,但家家戶戶包的餃子大多是素餡的,像白菜、豆腐等,寓意來年素淨平安,而白菜有「百財」的意思,豆腐寓意「兜富」,種種美好寓意都匯集在餃子中。過年會將硬幣包入餃子中,要是誰吃到了有硬幣的餃子,就代表著新一年會發大財,走大運。
——老井說——
魯菜雖然現在街頭佔有率卻寥寥無幾,但它卻是傳統菜系中唯一的自髮型菜系,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在味精還沒有發明之前,魯菜中的「吊湯」簡直是各種菜品提鮮的神器,如今魯菜已經「大隱隱於市」,融入到千家萬戶中,至於年夜飯,在山東人的心裡,那舌尖齒間熟悉的味道才是齊魯大地文化傳承中的濃濃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