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不能頻繁跳槽,那麼一個人一輩子大概會換幾次工作?

2020-12-10 中國職場蛙

我們經常被HR和面試官甚至身邊長輩問道:「你為什麼跳槽這麼頻繁?

回答和解決方案,大家看這裡《HR總說我跳槽頻繁?他們自己頻繁跳槽嗎?》。

實際上,你在體制外,一直不跳槽,HR也會盯著你問:「你在一家公司待了十幾年居然一直不跳槽?」「你是不是目前公司待不下去了?」「你是不是想來我們公司養老?」......這點一般人很難想像,等你被問到時就明白了。

無論你是跳槽頻繁還是根本就沒跳,你都會被挑刺,本身這就是HR一個例行公事的過程,不挑你的換工作次數,就說你沒有職業規劃,更常見的則是用第一學歷來打壓你,還有行業不匹配、崗位不符合、專業不對口等等通殺的理由。打壓你就對了,這是HR和資本的訴求。

但是,我們並不是為了跳槽而跳槽,大家別進入這種誤區。有人工作做得好好的,他、她看到我經常講某群友跳槽了、某讀者年薪翻番換了工作,他和她就也想跳槽。你這叫盲目跟風。

那麼,我們一輩子一般要跳槽多少次呢?

我們分開來談下。

1,你在公務機關

舉例,從一個男性的職業生涯來看,20歲出頭到比如65歲剛退休,這大概是45年的跨度。我們選取目前已經退休的人,這段期間正是他大致1975-2020年的人生。

作為一個公務人員,他這40多年,中間經歷過同事去基層、支持邊遠、去企業、下海、變為事業單位、升職提拔等等過程。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統計出來,40-45年的機關人生,雖然很多人還在體制內,但畢竟也很多人沒那麼一成不變,下海、轉業的也不少,從「跳槽」這個角度來講,平均每個人已經換了1次工作。

毫無疑問,以後的變動,比如這位退休時進來的22歲同僚,新人,這位新人接下來2021-2065年的45年,不會小於老人過去的波動,換工作換單位的平均次數,至少是≥過去的1次的。

所以,你在機關單位,接下來的職業人生,從22到65甚至更晚一點的退休,跳槽次數平均應該在1-2次,也就是3次不到。

大家做好心理準備,不是上車就不換車了,哪天倆車之間空擋沒車的時候,你別覺得匪夷所思,畢竟還有改制、精簡、縮編以及淘汰的常態,以及翻車的另一種常態。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2,你在事業單位

之前我寫過,人才市場也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演變的,後者牽涉到企業或者單位的性質變化和改制過程。你看如下我列出的大致趨勢:

公務機關-->事業單位-->中央國有企業-->地方國有企業-->半國有企業/子公司/孫公司-->上市公司-->類上市公司-->民營企業-->私企-->合資-->外資

「事業單位」,就屬於排在機關單位後,但在企業之前的類別。

你在事業單位,經常會聽到「深水區」這仨字,說明接下來你所在的事業單位,改革會加快,或者至少你身邊的某些事業單位,會逐漸改制成企業也就是公司。你心裡有個準備即可,但這也是個趨勢。

當然,你也別太擔心,此後你們也首先是個事業單位下屬公司,再變為國有企業,然後變為合資企業,再全盤被收購,這個進程需要好多年,沒那麼快。

整體來說,就事業單位總平均來看,事業單位中自負盈虧的會越來越多。

接下來2021-2065這45年,一個2020年在事業單位的人,他的一輩子職業生涯預計會跳槽或者換工作2-3次。當然,你也能看出來,主要是被動換,2次被動1次主動吧。

3,你在央企

這裡就要注意了,已經到了企業,央企也是企業,你目前屬於企業性質的「體制內」,有點騎牆。

央企98家,此後也會有個別新組建的央企,但就總數而言,會持續下降。這也是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在目前百來家的基礎上,不要說2065年了,就大概2045年時,初步估計還剩下50家央企的樣子。

不在其列的央企,會變為部級、省級、市級等國資互相合作但畢竟國有控股的企業,也就是變成省一級的國有企業,這種水平。

我假設3個名字用來舉例,比如屆時的名字已經變為「河南化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紡織集團」「惠凱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等等,但這些都已經是當時的上市公司。

2021年的你在央企,即使你在央企總公司的,也會有被調到分公司、競聘上崗、待崗、去地方國企的、去孫公司、去編制、外包合同等等可能性,中間你一個不滿很可能就跳槽去了體制外,等等。

整體而言,當下在央企的人,22-65歲的職業人生,換工作次數正常應該在3-4次。算3次被動1次主動吧。

這裡會出現,45-65歲還要從老家前往一線城市體制外找工作的現象,你別當作不存在,已經開始有常態化的趨勢。孩子都快或者已經大學畢業了。

4,你在國企

大家可能不知道,央企之外,還有大概500家省屬國企集團,他們名下各子公司至少5000家;此外,市屬縣屬以及鄉鎮企業,再來大概2-3萬家。

大致這麼多國有企業,你都難以想像,以為沒這麼多。不過他們很多是關聯公司,同一批人馬,只是註冊公司多了。

最常見的,無論省、市還是縣,都會有自己的製造、外貿、基建、城建、金融、投資和水電煤氣和公益衛生等各種城市服務、甚至房產開發在內的核心10來家國有企業,股東就是當地政府。

這些你算下,30來個省、400個市、1800個縣、鄉鎮都不算了,也有上萬個這種公司,有些就是註冊後為了收對面一排廠房和商鋪的租金,等等。

所以,這些國企,很多才幾個人,你別當作國企都是中國移動、寶鋼或者雲南菸草集團。

接下來這四十五年,你有編制的,看下有沒有可能取消你的編制;你沒編制,看下接下來會不會讓你籤外包也就是第三方合同;你在地方國企連帶子公司的,看下接下來會不會註銷這家國企入股的子公司,也就是你會被裁員......

整體來說,在央企以下地方國企的,退休之前40-45年的職業人生,因為各種情況所致的你換工作,平均會有5次。

你還別覺得5次很多,好像跟國企二字不配套,45年除以5,也差不多9年才換一次工作,你已經算穩定的了。

5,你在外企、民企、私企

這些就是充分競爭的市場主體了,裁員、辭退、跳槽、裸辭、半年一年甚至數年不上班,等等,都是家常便飯了。

這就叫做體制外,十億人民有八億屬於這一類。

所以,問題就是,體制外一輩子正常會換多少次工作?

你也知道的,體制外兩極分化,有人很穩定,有人恨不得一年跳好幾次。

但過猶不及。多跳少跳,都不好,也更要跟個人情況相結合。

我用我的一位親姐姐舉例,我的姐姐是做會計的,她20歲開始工作,直到45歲,這25年的職業人生,我給她梳理了下。她在我們那個3.5線的城市,總計換過15次工作,其中超過1年的有10次,這10次中8次是被動離職,主要因為企業倒閉了,2次才是自己主動跳槽。這就是小城市體制外的常態。

小企業倒閉次數太多,被動換工作次數也多,姐姐就疲憊了,45歲碰到老闆跑路,她一個不高興,自己創業了。目前她50歲,自己的公司開到第6年,當然也還是個小公司,才幾個人。

梳理下姐姐至今30年的職業生涯,16份工作,前面5次從包裝工、擋車工、代課教師,到營業員、銷售員,後面10次是會計,第16次才做了老闆,也類似打工,實際上工作職位就是007工作制的小公司總經理

以上,這才是普通中國人的例子之一,也是常態。

但是,無論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在體制外,我幽哥覺得或者建議的,是如下這樣的跳槽頻率。

一個人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月薪比如是2-3千,此時工資太低,隨時可以跳槽,入職後一旦轉正,你就可以伺機而動跳槽了,大概需要6個月,你能找到月薪翻番比如4-6千的工作;第二份工作從這五六千月薪的工作轉正開始,你想找到月薪萬把塊的工作,估計得1-2年,找肯定找得到的,時間而已。繼續,從月薪八九千繼續跳到月薪1萬5朝上,大概需要在目前這第三份工作上待好幾年,大概花3-6年你才能找到月薪大致1萬5+的工作;下一步就是1萬5跳到3萬,至少2萬5吧,那你得繼續熬大概5-10年然後,你都月薪2萬5了,下一步自然想繼續翻番到5萬或者至少也是個月薪3.5-5萬,這一步實際上就是做到總監,大概再需要8-15年的時間;最後,你想從目前的月薪4萬跳到8萬或者叫做年薪百萬,大概還需要10-20年的時間。以上,我們看下,從月薪兩三千到年薪百萬的正常過程,所需時間是【0.5+1+3+5+8+10,0.5+2+6+10+15+20】年=【27.5年,53.5年】。

假設你22歲進入職場,則經過6次非常優秀的工資大致翻番的跳槽,你終於最早在49.5歲年薪百萬了,最晚也在75.5歲實現了年薪百萬。

不過,對於後者來說,你55歲、60歲或者65歲、70歲時,已經退休了。後面一種情況不存在,所以我們絕大多數人一輩子沒能實現所謂的「年薪百萬」

以上還是用我幽哥的思想,轉正之後就可以跳槽,每次跳槽工資翻番,這麼演算下來,你才最快在大概50歲之前剛好實現了高工資「年薪百萬」。

很多人每次換工作都要等到自己待了3年以上「簡歷好看」時才願意換工作,也才加薪50%不到、相信HR和獵頭說的「跳槽行情就是加薪不超過30%」、還有為了喜歡的行業和崗位願意只加薪10-20%甚至降薪跳槽的傻瓜們......這些會大大減慢我們的高工資進程。

別的不廢話了,我幽哥用自己上百次的面試、10來次的跳槽經歷親身寫作出來的事業人生,並結合上萬個體制外求職和跳槽的輔導案例,告訴你,無論在理論上還是現實中,如下是可以實現的:每次跳槽年薪大致翻番,一輩子40-50年的職業人生,大致需要跳槽6次,也就是做過總計7份工作

但是,要說但是了,以上還是個理想模型,我們好歹再增加2次被動換工作吧,一次算單位裁員你被辭退,一次是你為了愛情等換了城市或工作地

以上演算出來的真實結果就是:體制外一輩子換8次工作,也就是跳槽8次。這8次也是我給大家的建議,主要分布在前面,越往後越跳得少

這個中國,從來不會有人能給你講這些,他們不是不願意講,他們是不懂,講了也是忽悠你,你也不願意聽。

當然,我這8次的建議,是理想狀態,大多數人一輩子走下來,是這樣兩種情況:1)低薪一輩子很少跳槽;2)一輩子跳槽十幾甚至二十、三十次成了跳蚤,但還是低薪。

實際上,在創業之前,我的姐姐就是後者的典型代表,而且大多數都是被動跳槽。

我建議的一輩子跳槽也就五六次但也不排除額外的兩次被動換工作,這才是正宗的職業經理人的道路,也是通往年薪百萬的主要跳槽邏輯和職業軌跡。實際上我另一個44歲的姐姐就是如此達成的,她目前就在一家上市公司做到了財務總監,也是親姐姐。

本文第5點寫的比較多,前面只是順帶,所以你也可以將本文看作《體制外一般來說一輩子總共跳槽多少次?》。

祝大家39歲時人人都能年薪百萬!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總是頻繁跳槽,德國人一份工作卻能幹一輩子,原因是什麼?
    現在的生活節奏非常快速,人們的工作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就在這個時間段如果工作不如意或者工資比較低,此時很多人都會選擇直接跳槽,選擇到其它的公司裡面去發展,這種現象經常都會發生在中國人身上。最主要還是對工作不是很熟悉,甚至也不敢多次去嘗試,最終出現逃離的情況。
  • 為何現在我國年輕人跳槽不斷?德國的工人卻一輩子只幹一份工作?
    文:未央最近,許多網民在網上發帖質疑:為什麼現在我國的年輕人跳槽現象極為嚴重?一份工作的壽命不超過一年。與工作了20年的德國員工相比,為什麼德國員工一輩子只能做一份工作,而中國員工卻做不到呢?在德國,員工在公司工作超過20年是很常見的。如果連續跳槽是不正常的,那麼許多德國人一輩子都不會換公司。他從一開始就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直到退休。在寶馬工廠,有許多員工已經工作了40多年。德國企業的特點是員工忠誠度高,那麼德國企業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在我國,如果你聽說有人在一家公司工作了10年,你可能會感到驚訝。畢竟,我國工人的普遍問題是他們喜歡換工作。
  • 內部加薪太慢,遠不如跳槽收益快,要不要頻繁跳槽加工資?
    一方面,是抱怨每天上班時間太久,如時下的996工作制或者說007工作制等等。而另一方面,便是抱怨工資太低了。正是因為工資太低,從而很多人會覺得養活一家人都困難,所以會時不時想要跳槽。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如果真的等著公司給幫忙調薪的話,則不知道要等多久,似乎唯有跳槽,才會來得更快一些。那麼,跳槽與等待內部調薪的話,哪個收益更大呢?
  • 蔻馳泰普羅說:8個想法在「跳槽」
    1、現今「跳槽」並不稀奇我們的父輩,對待工作單位的態度,與我們非常不同。他們那一代人常常把單位當做「家」,在一家企業,一幹就是一輩子,忠誠度很高。很少有人主動換工作,人們把換工作看作是一種不安分。主動換工作,就是炒老闆的「魷魚」,即我們常說的「跳槽」,這個詞的來歷也是相當貶義的。
  • 一年換3份工作的那些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很多人定期都會冒出離職念頭,區別是有的人摁下去了,有的人則選擇邁出去,而剛畢業的人更容易頻繁換工作,那麼他們後來究竟怎麼樣了,是發展得越來越好還是一直在原地打轉?如果是跳槽,應該如何跳? 在畢業季,我們聊聊這個話題。 一個真相:離職正在越來越「隨意」!
  • 同一種工作,為何德國人能幹到退休,而國人動不動就「跳槽」?
    對大多數中國「工人」來說,對於工作是保持「嚴謹」態度的。畢竟,現在找一份合適的工作並不容易。然而,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有些人在一份工作中很難長期工作下去,這就導致了從就業到辭職再到就業的整個過程一點兒也不陌生。一些年輕人可以在3個月內換4到5份工作。年輕人頻繁辭職已成為社會普遍現象。但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不同國家的離職率卻是「天差地別」的。
  • 如何用英語描述「頻繁換工作的人」
    今天我們分享關於「頻繁換工作」的表達1. job hopper 頻繁變換工作的人He has changed 5 jobs in just 9 months. He is a real job hopper. 他九個月內換了五份工作,他真的是一個頻繁換工作的人。
  • 在一家公司幹多長時間跳槽才合適?很多人跳的太頻繁了!
    在一家公司幹多長時間跳槽才合適?跳的太頻繁工資會更低!最近正是金三銀四的跳槽季,可是最近許多的HR朋友卻經常在群裡或者朋友圈裡抱怨,說現在的應屆畢業生們跳槽跳的太快,「應屆生來了兩周就走人,我還什麼都沒教給他呢!」
  • 塔羅測試:下半年你是否適合跳槽換工作
    相信很多人在職場中做得並不是那麼的愉快,要不是為了賺錢,相信沒有幾個人是願意工作的。只是想要跳槽的話,還是需要慎重考慮一下,因為做錯決定會很麻煩的。那麼下半年年你是否適合跳槽換工作呢?一起用塔羅牌來看下吧。
  • 為什麼德國員工可以終身不換東家,而中國年輕人卻頻繁跳槽?
    :33 來源: 旅行收漁走 舉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我們在畢業之後,似乎都沒有固定在一個地方工作
  • 拿完年終獎換工作?報告:跳槽間隔3-4年漲薪可達30%
    職場年輕人跳槽相對頻繁BOSS直聘數據顯示,在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幾大城市群的從業者平均跳槽周期在16到18個月之間。其中,23%的科技行業年輕從業者上一份工作維持時間不到半年。相比年輕人的活躍,職場和生活中有幾個約定俗成的奇妙周期:讀一個學位的時間,至少是3-4年;一份工作的合同時限,通常是3-5年;股權激勵的完整歸屬周期,通常是4年;大型國際賽事的舉辦周期,都是4年。人類社會中,3到5年,是一件事情從無到有、從入門到熟悉、從籌備到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通用周期。在職場中,最直觀的「漲工資」這件事,也存在明顯的峰值點。
  • ...平均跳槽周期為20個月,7成頻繁跳槽職場人工資低於同齡人平均水平
    2020年即將結束,「拿完年終獎要不要跳槽」已提上職場人待辦日程。12月21日,招聘平臺BOSS直聘發布《2020職場人跳槽觀察》。數據顯示,過去5年裡,中國35歲以下白領的平均跳槽周期從23個月逐漸降低到20個月,跳槽變得越來越頻繁。
  • 跳槽並不可怕,就怕在同一家單位超過10年,你知道這三個原因嗎?
    有過頻繁跳槽經歷的人,換的工作多了後就會感覺到害怕,他們也會刻意避免跳槽的事情;其實,跳槽並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大家在同一家單位工作超過10年;在跳槽頻繁的今天,大部分人明白了跳槽不好的因素之後,都會將自己的工作時間控制在5年左右;一旦大家很長時間的在同一家單位打拼,那麼自身的能力不僅會出現固化
  • 為何中國人會不斷跳槽,德國的工人卻能幹到退休?原因太現實!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這句話在最近非常的流行,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吧,對於大多數中國的打工人來說,尋找一份稱心如意的職業是他們最希望的,但我們能夠發現這一個現象,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頻繁的更換工作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了,有些人在三個月內可以更換幾份工作,但在其他國家一個人的工作可以幹到退休
  • 公司薪酬績效方案定製,如何防止員工跳槽
    這種「人們離開茶後不冷」的感覺會產生良好的效果。企業形象傳播的效果有利於吸引人才。  1。浪費時間和金錢:  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每個年齡都不應浪費。如果剛畢業的年輕人進入工作場所,並認為自己有很長的時間「混合」並頻繁地換工作,他將很快面臨尋找伴侶和婚姻的問題。。一個沒有任何成就,甚至沒有基礎和起點的人,不可能找到條件更好的理想伴侶。同樣,他的婚姻也不應令人羨慕。
  • 都說背景調查是「零」容忍,那為何還有那麼多人簡歷造假?
    當求職者去審視企業的訴求時,他們也會挨個去推敲,比如就這個「1)學歷高、2)薪資要求低、3)經驗足、4)行業符合、5)崗位匹配、6)不頻繁跳槽、7)履歷沒有斷檔、8)願意加班、9)任勞任怨、10)隨時可被辭退且不要補償金、11)不結婚、12)沒有家人」,這裡面,求職者不願意或者不能妥協的是: 10
  • 看一個人的品行不能聽他說的要看他如何做的
    他父母去世他都沒有回家守孝。所以有人在魯國國君面前說他不孝而且殘暴。吳起知曉後,自知魯國容不下他,就跳槽到魏國去了。魏武侯曾經對吳起說,你看我這魏國大好河山,依山傍勢,讓我的江山穩固,是不是很好啊?吳起對魏武侯說,江山穩固是依靠君主的德行而不是地勢險峻。魏武侯聽了相當滿意,吳起工作能力還是很強的,屢立戰功。有人評價他性格剛強並且容易驕傲。很容易除去。
  • 張大仙和嗨氏都是跳槽的主播,為何兩人的差距那麼大?
    直播行業在現在可以說是非常的火熱,尤其是關於遊戲方面的直播,因為遊戲在現在非常的火熱,所以觀看的人也很多,但是直播的人有非常多,能夠得到關注的卻不多,真的是千軍萬馬過一條河,河水都被擠幹了。如果說到直播平臺的話,那麼有幾家非常的著名,而這些遊戲主播們也從平臺中跳來跳去,畢竟選擇不同的平臺,對於他們的發展有不同的影響,而且就像選擇工作一樣,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那麼關於主播跳槽這件事情,張大仙和嗨氏是最為典型的,因為兩個人同樣是從虎牙跳槽到鬥魚,可是兩個人的差距非常的大,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呢?
  • 跳槽太頻繁 Skype面試如何應對?
    跳槽太頻繁 Skype面試如何應對?   繁忙緊張的又讓人流連忘返的春節時光就要過去,大家對新的一年有什麼打算呢?俗話說,「金三銀四」,三月份、四月份正是人才流動的季節,經過了一年的「煎熬」和等待,很多職場人士都想借著羊年的喜氣,換換環境,加加薪。
  • 我國打工人頻繁跳槽,德國人卻能幹到退休!這是為何?原因很現實
    文:Jarvan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作為一個奮鬥著的人,誰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博一個美好的明天。所以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我國的打工人頻繁跳槽。2020年的特殊情況,讓很多人因此失業,大環境不景氣,加劇了找工作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