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精釀啤酒小酒屋的經營者,自己的屋開起來僅僅八個月,就以切身體會來談談「精釀啤酒屋」這個細分門類的前期投資。
之所以選擇精釀啤酒作為創業切入點,是因創業之初想從餐飲類切入,當初對餐飲裡的各種門類都做了信息搜集。精釀啤酒在最初並未列入選擇——恐怕大家和我一樣,最初的印象就是夜場、大投資。但我在搜索時找到「自釀啤酒屋」這種切入角度,登時產生興趣:「據說投資不高,又能與其它餐飲有著差異性,這樣的店似乎不錯!」
再加上自己對精釀文化的喜愛,我馬上抄起電話,諮詢了啤氣熊精釀。在幾天的計劃權衡之後,趕往福州參加了啤氣熊精釀啤酒培訓。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為自己的啤酒屋開業定下了詳細的計劃。這些計劃對我後續開店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資金籌備上,整個預算與實際發生費用的偏差不超過5%。
以下,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開業攻略。
1、技術培訓不難,費用也不高
我在啤氣熊進行精釀啤酒技術培訓的經歷就不贅述,總之培訓以實操為主,上手快。關鍵是手腳要勤、眼要快、筆記要細。
2、我選擇小型精釀啤酒設備,這點很重要
當時是啤氣熊的一個回復促使我決定參加精釀啤酒技術培訓:「我們有六十升的自動化精釀啤酒設備。」這讓我動心了——小設備意味著前期投入小,60升設備8萬;小設備意味著佔地小,這影響場地成本;而經過計算,60升設備足以滿足小型精釀啤酒屋的需要。
3、我的店面計劃是80平方
實際選中的店面使用面積是78平方,12000元月租,押二付一,前期投入36000元。
4、裝修採用美式工業風
一是因為美式風格符合精釀啤酒的定位,二是簡約工業風比較省錢(當時找工廠朋友弄了些工業廢棄品,翻了一下配合燈光,成為小店的顏值擔當)。這一塊我是精打細算的,最後用6萬元拿下,加上在啤氣熊訂做了酒牆和冷庫花了3萬,廚房設備1.5萬,共10.5萬元。
截止到開業,投資金額如下:
釀酒設備80000元+店租36000元+裝修50000元
實際發生的費用,其中一些細帳是沒法計了。
開業之後,人員方面是我和家人兩個人工,實際上未計工資。開業後一直保有著2萬元流動資金,主要是釀酒原料採購和平時做些宣傳(社區裡的電梯廣告一個月,傳單和派發人員花了些)。這些就不計入前期投資了。
因為開業以來,已經跨越了淡季和旺季,8個月統計的數據應該算客觀(甚至算保守,因為包含了開業前三個月的推廣期,那三個月的營業額是最低的)。統計的月均營業額是6萬出頭,前期投入已回籠。現在,我把精力放在社群外賣的拓展上,希望能進一步提升營業額。
我就分享到這兒,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搜索「啤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