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中秋節還未到,白雲區均禾街清湖村男女老少們就聚集在清湖小學門口摸龍頭?日前,清湖小學掛牌「白雲區舞火龍傳承基地」的30名小學生組成一支舞火龍隊伍,這些小小傳承人在村民們的指導下學會了舞火龍。
當天上午,在村民們的助陣下,清湖小學火龍隊從學校出發,前往火龍公園迎龍。火龍出籠後,火龍隊員在村民的指導下舞動火龍,巡遊回校。隨著鑼鼓陣陣,只見一群小小少年身穿明黃色的舞龍服,手持鋼叉有序地舞動著這條10多米長的火龍,龍頭一張一合、流光溢彩、十分氣派,引得路人紛紛拍照圍觀。到了學校門口,等候在旁的媽媽們抱著手裡的孩子趕緊上前撫摸龍頭,取個好意頭。
隨著舞火龍表演結束,「白雲區舞火龍傳承基地」在清湖小學正式掛牌。清湖小學校長盧新蕾表示,在清湖村延續了600多年的舞火龍文化將在學校得到進一步傳承。除了這支火龍隊,學校全體學生在課堂、社團活動、手工製作課上都能接觸到舞火龍文化。
據悉,清湖小學火龍隊舞的火龍,由舞火龍民俗傳承人黃鑑豪師傅專門扎制。「為了扎這條火龍,我們足足扎了半個月。」黃鑑豪表示,看到孩子們對舞火龍、扎火龍這麼感興趣,他也對接下來的教學十分期待,希望有更多人參與到舞火龍民俗的傳承中來,讓這項活動長久地開展下去。
信時記者劉詩敏 通訊員雲宣 方洽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