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清湖村舞火龍基地有了小小傳承人

2020-12-21 大洋網

大洋網訊 中秋節還未到,白雲區均禾街清湖村男女老少們就聚集在清湖小學門口摸龍頭?日前,清湖小學掛牌「白雲區舞火龍傳承基地」的30名小學生組成一支舞火龍隊伍,這些小小傳承人在村民們的指導下學會了舞火龍。

當天上午,在村民們的助陣下,清湖小學火龍隊從學校出發,前往火龍公園迎龍。火龍出籠後,火龍隊員在村民的指導下舞動火龍,巡遊回校。隨著鑼鼓陣陣,只見一群小小少年身穿明黃色的舞龍服,手持鋼叉有序地舞動著這條10多米長的火龍,龍頭一張一合、流光溢彩、十分氣派,引得路人紛紛拍照圍觀。到了學校門口,等候在旁的媽媽們抱著手裡的孩子趕緊上前撫摸龍頭,取個好意頭。

隨著舞火龍表演結束,「白雲區舞火龍傳承基地」在清湖小學正式掛牌。清湖小學校長盧新蕾表示,在清湖村延續了600多年的舞火龍文化將在學校得到進一步傳承。除了這支火龍隊,學校全體學生在課堂、社團活動、手工製作課上都能接觸到舞火龍文化。

據悉,清湖小學火龍隊舞的火龍,由舞火龍民俗傳承人黃鑑豪師傅專門扎制。「為了扎這條火龍,我們足足扎了半個月。」黃鑑豪表示,看到孩子們對舞火龍、扎火龍這麼感興趣,他也對接下來的教學十分期待,希望有更多人參與到舞火龍民俗的傳承中來,讓這項活動長久地開展下去。

信時記者劉詩敏 通訊員雲宣 方洽旋

相關焦點

  • 白雲清湖村舞火龍基地有了小小傳承人
    大洋網訊 中秋節還未到,白雲區均禾街清湖村男女老少們就聚集在清湖小學門口摸龍頭?日前,清湖小學掛牌「白雲區舞火龍傳承基地」的30名小學生組成一支舞火龍隊伍,這些小小傳承人在村民們的指導下學會了舞火龍。當天上午,在村民們的助陣下,清湖小學火龍隊從學校出發,前往火龍公園迎龍。
  • 均禾街清湖小學出現一群舞火龍的小小傳承人
    原來,9月14日,清湖小學掛牌「白雲區舞火龍傳承基地」,該校30名小學生組成一支舞火龍隊伍,小小傳承人在村民的指導下學會了舞火龍。清湖小學六年級學生黃志鵬說,自己一直期盼著長大了去參加舞火龍,很開心能加入學校的火龍隊。隨著舞火龍的完畢,「白雲區舞火龍傳承基地」在清湖小學掛牌。
  • 均禾街清湖小學出現一群舞火龍的小小傳承人
    原來,9月14日,清湖小學掛牌「白雲區舞火龍傳承基地」,該校30名小學生組成一支舞火龍隊伍,小小傳承人在村民的指導下學會了舞火龍。清湖小學六年級學生黃志鵬說,自己一直期盼著長大了去參加舞火龍,很開心能加入學校的火龍隊。隨著舞火龍的完畢,「白雲區舞火龍傳承基地」在清湖小學掛牌。
  • 白雲舞火龍燃爆這個中秋夜!
    「喜舞火龍 祥聚白雲」第七屆廣州白雲火龍民俗文化節在今晚迎來節慶最高潮!今夜,均禾、白雲湖、江高等多地萬人空巷舞火龍,點燃了廣州市民這個中秋佳節的激情!白雲舞火龍燃爆中秋夜!清湖村村幹部李葉細介紹,中秋舞火龍是白雲區代代相傳的傳統習俗,其中以清湖村火龍最負盛名,已有1000多年歷史,並於2015年列為廣州市第五批非遺名錄。與往年相比,今年清湖村的火龍無論是用材還是設計都有所不同。比如,從集龍裡起的這條火龍一改往年龍角筆直的設計,有了一定的彎度,更加栩栩如生,龍口也比往年小,再加上用材更加輕巧,龍頭的重量減輕了很多,可以讓舞龍者更遊刃有餘地舞動火龍。
  • 白雲的舞火龍傳承至今已逾千年,大戲明天上演!
    白雲人的中秋記憶少不了舞火龍,至今白雲區民間還流傳著許多關於舞火龍的童謠和傳說,舞火龍的傳承歷史悠久漫長。今年,白雲區舞火龍作為一項獨具特色的地方民俗被列入廣東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與廣式硬木家具製作、廣式燒味製作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同的是,舞火龍並沒有確立項目傳承人,依靠的是村落的集體傳承和白雲區有關部門的扶持。
  • 舞起火龍迎中秋!中秋假期到廣州白雲體驗火龍民俗文化節
    近日,由白雲區委宣傳部、白雲區文廣新局、均禾街聯合主辦,區文化館、區非遺保護中心、區武術協會承辦,區公安分局、江高鎮、白雲湖街、三元裡街、永平街、金沙街等單位協辦的「喜舞火龍·祥聚白雲」 2018年第七屆廣州白雲火龍民俗文化節啟動儀式在白雲區永平街安華匯舉行。白雲區民風民俗底蘊深厚,人文氣息濃鬱,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
  • 【網絡中國節·中秋】廣州白雲區清湖村中秋舞火龍:把祖宗留下的...
    大洋網訊 白雲區中秋舞火龍最早可以追溯至清朝鹹豐年間,現在是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以清湖村的火龍最有名,規模最大。從最初的祛除害蟲,到後來的祈禱風調雨順。變與不變間是民俗的傳承,是宗族的延續,年輕人是做火龍、舞火龍的主力,他們老了,會有新的年輕人接過龍珠。正如一位村民所說,「老祖宗傳下的習俗,在我這裡也要傳下去」。起源:舞火龍有超百年歷史,最初為驅除害蟲相傳,白雲區舞火龍活動起源於清朝鹹豐年,距今有100多年的歷史。當時石馬、平沙、清湖、羅崗等地的村民苦於應對中秋時期的蝗蟲災害。
  • 白雲清湖村將舞龍打造成為研學必修課
    白雲清湖村將舞龍打造成為研學必修課金羊網  作者:宋昀瀟  2019-12-12 舞龍體驗、趣味陶藝、航模製作、打米餅……位於白雲區人和鎮黃榜嶺村的六就好研學基地,開設了系列研學課程,舞龍是其中的一大亮
  • 2017中秋節廣州白雲火龍民俗文化節(時間+地點+活動)一覽
    在白雲區的清湖、石馬、夏茅等地,每年中秋夜都會上演「舞火龍」盛會。今年的火龍節將從9月29日持續到10月5日(農曆八月初十至八月十六),連續大鬧七天哦!  「火龍」何處尋?  今年中秋佳節,各位街坊可以前往白雲區均禾街清湖村、江高鎮江村村、白雲湖街夏茅村觀看鄉村原生態中秋舞火龍巡。
  • 舞火龍慶中秋
    中秋前,村民們用竹篾、草藤等扎制火龍;中秋當晚,人們將香火插滿龍身,隆重的舞火龍儀式持續至深夜。村民祭拜火龍,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闔家平安。    燈火炫目,鑼鼓喧天。中秋佳節,品月餅賞圓月之外,參加熱鬧非凡的民俗活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中秋節當晚,南都記者來到白雲區均禾街的清湖村,帶您體驗傳統的舞火龍活動。從精心製作到舞起火龍、巡遊街巷,一起來感受傳統民俗的獨特魅力。
  • 2014年中秋節白雲區舞火龍活動怎麼去 具體線路一覽
    活動時間:9月8日傍晚開始  活動具體地點:清湖村、江村村、夏茅村(小編推測是在祠堂前舉辦,報導上沒說)  中秋夜白雲區上演原生態舞火龍表演  記者日前獲悉,第三屆廣州白雲火龍民俗文化節將在中秋夜晚拉開序幕
  • 白雲:喜舞火龍 傳承文化
    中秋當天午飯前後,村民會用綠色植物來扎龍身,然後又會將火龍抬到祠堂稱之為起龍。隨後他們就舉著火龍到水邊舞動,讓龍尾到水裡擺三下,稱之為採水。除了清湖村,在白雲區夏茅村、江高鎮等地方,在中秋當晚也會一起舞火龍。有資料就說,要追溯這項民俗活動的源頭,至少去到元明清時期。
  • 2014年中秋節白雲區舞火龍活動怎麼去 具體線路一覽
    活動時間:9月8日傍晚開始  活動具體地點:清湖村、江村村、夏茅村(小編推測是在祠堂前舉辦,報導上沒說)  中秋夜白雲區上演原生態舞火龍表演  記者日前獲悉,第三屆廣州白雲火龍民俗文化節將在中秋夜晚拉開序幕
  • 均禾街評選「最美火龍」,石馬20米長火龍獲特等獎!
    中秋舞火龍習俗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均禾街清湖、石馬等聯社都有舞火龍的傳統習俗。村民通過舞火龍慶祝中秋佳節,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寄託淳樸的願望。每年到這個時節,萬人空巷,鞭炮齊鳴,火龍狂舞,蔚為壯觀。
  • 白雲火龍民俗文化節明日啟動,活動劇透在這裡!
    每年,白雲人民都會以舞火龍慶祝中秋。去年的中秋之夜,近百條火龍閃耀在白雲這片大地上。每年的白雲火龍民俗文化節必是萬人空巷,前來體驗舞火龍民俗的市民絡繹不絕。本屆白雲火龍民俗文化節以「火龍獻瑞,月來粵有味」為主題,「活力、創新、傳承、共享」的理念貫穿其中。
  • 均禾街評選「最美火龍」,石馬20米長火龍獲特等獎!
    中秋舞火龍習俗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均禾街清湖、石馬等聯社都有舞火龍的傳統習俗。村民通過舞火龍慶祝中秋佳節,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寄託淳樸的願望。每年到這個時節,萬人空巷,鞭炮齊鳴,火龍狂舞,蔚為壯觀。
  • 白雲舞火龍入選廣東省級非遺項目名錄,速來點讚~
    為擺脫剝削,中秋之夜,百姓以舞火龍為信號起義,驅走元兵。自此,每年中秋,均禾地區百姓都要舞火龍,以作紀念,代代傳承。另據白雲地方史料記載,舞火龍習俗源於清代鹹豐十年(1860年)秋天,為驅逐大量蠶食當地禾苗的蝗蟲,中秋之夜,均禾地區臨近四個村(石馬、平沙、清湖、羅崗)的村民在莊稼地裡舞火龍,成功驅趕蝗蟲,保住了莊稼,從此,舞火龍習俗代代相傳。
  • 廣州第二屆火龍文化節於2013年中秋夜舉辦
    時間:中秋夜  地點:清湖村祠堂廣場  白雲區第二屆火龍文化節與市民相約中秋夜清湖村祠堂廣場  記者昨日從白雲區獲悉,第二屆火龍文化節將在中秋之夜舉行,今年白雲區貫徹八項規定的精神,節儉辦節,文化節將在均禾街的清湖村祠堂廣場舉辦,有興趣的市民可在中秋當晚現場觀看
  • 高峰小學舉辦司前「舞火龍」非遺我傳承活動
    韶關市非遺項目——始興司前「舞火龍」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這不,高峰小學舉辦了司前「舞火龍」非遺我傳承活動讓學生們更好地傳承始興司前「舞火龍」傳統文化哇哦你想不想來學幾招走,帶你一起學呀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分別以「我來寫非遺」、「我來畫非遺」、「我來說非遺」、「舞火龍」等形式匯報了組內成果,並在廣場內進行了一場精彩的「舞火龍」成果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