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禾街清湖小學出現一群舞火龍的小小傳承人

2020-12-21 白雲融媒

中秋節還未到,

均禾街清湖村男女老少們

就聚集在清湖小學門口摸龍頭?

原來,9月14日,清湖小學掛牌「白雲區舞火龍傳承基地」,該校30名小學生組成一支舞火龍隊伍,小小傳承人在村民的指導下學會了舞火龍。

接下來,清湖小學將邀請非遺傳承人到學校教導學生扎制火龍,並開展各種與火龍有關的學習活動,深入弘揚傳統文化。

當天上午,在村民的助陣下,清湖小學火龍隊從學校出發前往火龍公園迎龍。火龍出籠後,火龍隊員在村民的指導下舞動火龍,巡遊回校。只見鑼鼓陣陣,一群小小少年身穿明黃舞龍服,手持鋼叉有序地舞動著這條10米來長的火龍,龍頭一張一合、流光溢彩,十分氣派,引得沿路村民拍照圍觀。到了學校門口,等候在這的媽媽們抱著手裡的孩子趕緊上前撫摸龍頭,取個好意頭。

「以前中秋看著爸爸去舞火龍,覺得好帥,現在自己舞起來原來不是那麼輕鬆。」清湖小學六年級學生黃志鵬說,自己一直期盼著長大了去參加舞火龍,很開心能加入學校的火龍隊。

隨著舞火龍的完畢,「白雲區舞火龍傳承基地」在清湖小學掛牌。清湖小學校長盧新蕾表示,作為學校的校本課程,舞火龍文化的學習已經滲透到學校的各個角落,在清湖村延續了600多年的舞火龍文化將在學校得到進一步傳承。除了這支火龍隊,學校全體學生在上課、社團活動、手工製作課上都能接觸到舞火龍文化。接下來,清湖小學將邀請舞火龍民俗這項非遺的傳承人,到學校教導學生扎制火龍,並開展各種與火龍有關的學習活動,深入弘揚傳統文化。學校還設計了一面火龍文化宣傳牆,圖文並茂宣傳火龍文化知識,並將火龍展示於牆上,讓全校師生直觀了解火龍知識。

「白雲區舞火龍傳承基地」在清湖小學掛牌。

據悉,清湖小學火龍隊舞的這條火龍,由舞火龍民俗傳承人黃鑑豪師傅專門扎制。「這條火龍和平日舞的有很大不同,為了扎這條火龍,我們兩個人足足扎了半個月。」黃鑑豪表示,看到孩子們對舞火龍、扎火龍這麼感興趣,他也對接下來的教學十分期待,希望有更多人參與到舞火龍民俗的傳承中來,讓這項活動長久地持續下去。

文|方洽旋

圖|譚札烽

通訊員|鄧春來

排版|歡歡

(本文由「白雲時事」原創發布,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公眾號不得轉載改編。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白雲清湖村舞火龍基地有了小小傳承人
    大洋網訊 中秋節還未到,白雲區均禾街清湖村男女老少們就聚集在清湖小學門口摸龍頭?日前,清湖小學掛牌「白雲區舞火龍傳承基地」的30名小學生組成一支舞火龍隊伍,這些小小傳承人在村民們的指導下學會了舞火龍。當天上午,在村民們的助陣下,清湖小學火龍隊從學校出發,前往火龍公園迎龍。
  • 均禾街評選「最美火龍」,石馬20米長火龍獲特等獎!
    經過激烈的網絡投票和線下評選,均禾街4個經濟聯社22條火龍最終排名出爐石馬聯社陳聚德堂一號火龍獲特等獎;清湖、平沙、羅崗聯社的火龍獲得一等獎。中秋舞火龍習俗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均禾街清湖、石馬等聯社都有舞火龍的傳統習俗。
  • 清湖村民現場扎超大火龍頭,將支撐起50米長龍身
    清湖村民對於舞火龍活動十分重視,因此,各個祠堂在扎火龍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扎龍頭這件事上更是馬力全開,甚至提前半個月投入人力、物力扎制龍頭。每個祠堂扎火龍的工作一般由兩位經驗豐富的師傅共同完成。一個龍頭的質量、造型決定了火龍是否夠「靚」,因此,師傅們會將主要精力花在扎龍頭上。
  • 廣州白雲區均禾街火龍公園夜市地攤最新消息
    位於白雲區均禾街道中心的火龍公園地攤近日開市,街道辦和清湖聯社主動規劃新建的火龍公園夜市地攤擺賣點,設置50個攤位。  近兩周以來,均禾街試水「地攤經濟」取得較好效果,地攤由「零散」走向「集中」,形成規模化效應,獲眾多攤主「點讚」。  攤位地點:火龍公園夜市。
  • 白雲的舞火龍傳承至今已逾千年,大戲明天上演!
    可以說,舞火龍這項民俗是在一代代白雲人的堅守和哺育中流傳下來的。每年八月十五,均禾街清湖村內就會上演和傳承著一場千年傳統習俗——舞火龍。中秋之夜,火龍一舞,百姓互相呼應,趕走了元兵。自此,每年中秋,均禾地區的百姓都要舞火龍以作紀念,代代相傳。而第二個版本則來自於白雲地方史料。史料上載,清代鹹豐十年(1850)秋天,大量蝗蟲蠶食當地禾苗。舊時均禾地區以農為本,眼看漫山遍野都是蝗蟲,百姓一年辛勞即將葬送,人們心焦如焚。中秋之夜,均禾街鄰近4個村(石馬、平沙、清湖、羅崗)的村民在莊稼地裡舞火龍,以驅趕蝗蟲,一直舞到次日凌晨才從田裡回來。
  • 這個假期,來均禾打卡火龍展
    >這個中秋國慶 來均禾打卡火龍展吧! 9月28日,均禾街舉辦2020年傳承火龍民俗文化交流研討會暨「天地人和·火龍映像」均禾街舞火龍民俗紀實攝影展,將舞火龍背後的精彩故事娓娓道來。
  • 這個假期,來均禾打卡火龍展 ~
    今年受疫情影響舞火龍活動雖暫停但舞火龍民俗傳承不能少這個中秋國慶來均禾打卡火龍展吧!↓↓↓<< 點擊上方,觀看完整視頻 >>9月28日,均禾街舉辦2020年傳承火龍民俗文化交流研討會暨「天地人和·火龍映像」均禾街舞火龍民俗紀實攝影展,
  • 白雲舞火龍燃爆這個中秋夜!
    「喜舞火龍 祥聚白雲」第七屆廣州白雲火龍民俗文化節在今晚迎來節慶最高潮!今夜,均禾、白雲湖、江高等多地萬人空巷舞火龍,點燃了廣州市民這個中秋佳節的激情!白雲舞火龍燃爆中秋夜!跟著小編一起直擊現場▼▼均禾街清湖村四龍群舞鬧中秋9月24日(中秋節)晚上6點30分左右,均禾街清湖村李氏宗祠門前紅燈籠高掛,彩旗與彩燈相映成輝,現場人山人海。7時許,鼓聲起,鞭炮響,一條火龍從宗祠旁邊的集龍裡躍出,並騰空而起。幾乎同時,均禾街其他3條火龍也先後開始起龍,拜宗祠。
  • 白雲:喜舞火龍 傳承文化
    今天,直播君就跟大家科普一項已經延續了一百多年的中秋節傳統民俗活動——舞火龍。在白雲區均禾街,每年中秋的晚上,團圓飯過後,家家戶戶的大人小孩都會跑出來湊熱鬧。因為用舞火龍來慶祝中秋慶祝豐收,對於他們來說,意義和過年有得一比。
  • 新年掛曆細述「均禾故事」
    廣州市均禾街石馬村的3000多戶村民日前收到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一幅新年掛曆。村民們驚訝地發現,石馬桃花、均和公所、平和大押、舞火龍、頭渡橋等均禾片區的歷史、民俗、文化、景致躍然紙上。「我們世代生活在這裡,掛曆上的畫就是我們的生活日常,看著感到非常親切。」石馬村村民陳雁瑜說。
  • 2014年中秋節白雲區舞火龍活動怎麼去 具體線路一覽
    原生態舞火龍表演將在白雲區均禾街清湖村、江高鎮江村村、白雲湖街夏茅村上演。據悉,火龍表演的中秋習俗在白雲區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  據介紹,在中秋當晚,清湖村、江村村、夏茅村上演盛大的「火龍之夜」,這也是本屆火龍民俗文化節的重頭戲。
  • 高峰小學舉辦司前「舞火龍」非遺我傳承活動
    韶關市非遺項目——始興司前「舞火龍」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這不,高峰小學舉辦了司前「舞火龍」非遺我傳承活動讓學生們更好地傳承本次活動主要通過說、寫、畫、錄、做、舞等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們了解、參與、傳承始興的「舞火龍」傳統文化,讓非遺文化融入到學生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採訪】高峰小學學生 鄧明娟:讓我感受到了很多成就感,作品貼在外面的時候,我為我自己感到驕傲。我想把這個非遺項目香火龍的非遺傳承下去做一個小小傳承人。
  • 舞火龍慶中秋
    體驗get    舞火龍是廣州市白雲區傳統的中秋習俗,相傳其歷史可追溯至元朝。如今,白雲區均禾街清湖村、江高鎮江村村、白雲湖街夏茅村等地依舊保留著中秋舞火龍的習俗。中秋前,村民們用竹篾、草藤等扎制火龍;中秋當晚,人們將香火插滿龍身,隆重的舞火龍儀式持續至深夜。村民祭拜火龍,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闔家平安。    燈火炫目,鑼鼓喧天。中秋佳節,品月餅賞圓月之外,參加熱鬧非凡的民俗活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中秋節當晚,南都記者來到白雲區均禾街的清湖村,帶您體驗傳統的舞火龍活動。從精心製作到舞起火龍、巡遊街巷,一起來感受傳統民俗的獨特魅力。
  • 中秋假期到廣州白雲體驗火龍民俗文化節
    近日,由白雲區委宣傳部、白雲區文廣新局、均禾街聯合主辦,區文化館、區非遺保護中心、區武術協會承辦,區公安分局、江高鎮、白雲湖街、三元裡街、永平街、金沙街等單位協辦的「喜舞火龍·祥聚白雲」 2018年第七屆廣州白雲火龍民俗文化節啟動儀式在白雲區永平街安華匯舉行。白雲區民風民俗底蘊深厚,人文氣息濃鬱,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
  • 白雲舞火龍入選廣東省級非遺項目名錄,速來點讚~
    為擺脫剝削,中秋之夜,百姓以舞火龍為信號起義,驅走元兵。自此,每年中秋,均禾地區百姓都要舞火龍,以作紀念,代代傳承。另據白雲地方史料記載,舞火龍習俗源於清代鹹豐十年(1860年)秋天,為驅逐大量蠶食當地禾苗的蝗蟲,中秋之夜,均禾地區臨近四個村(石馬、平沙、清湖、羅崗)的村民在莊稼地裡舞火龍,成功驅趕蝗蟲,保住了莊稼,從此,舞火龍習俗代代相傳。
  • 均禾街羅崗村將迎來改造
    看過來,均禾街羅崗村將迎來變身啦!白雲區羅崗村城市更新片區策劃方案、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實施方案項目項目地點:廣州市白雲區均禾街羅崗村;最高限價:人民幣1767.00萬元。當田心、小坪、陳田……一個個舊村莊踏上改造道路向宜居宜業居住小區邁進均禾街羅崗經濟聯社也將迎來新的面貌(羅崗村現狀航拍圖)
  • 【網絡中國節·中秋】廣州白雲區清湖村中秋舞火龍:把祖宗留下的...
    變與不變間是民俗的傳承,是宗族的延續,年輕人是做火龍、舞火龍的主力,他們老了,會有新的年輕人接過龍珠。正如一位村民所說,「老祖宗傳下的習俗,在我這裡也要傳下去」。起源:舞火龍有超百年歷史,最初為驅除害蟲相傳,白雲區舞火龍活動起源於清朝鹹豐年,距今有100多年的歷史。當時石馬、平沙、清湖、羅崗等地的村民苦於應對中秋時期的蝗蟲災害。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當天,「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紫茶小學,粵劇大師們給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的戲曲盛宴。「別看古代的燈長得像個燈籠,做起來還挺複雜的呢。」在蓬江區棠下鎮沙富小學,五年級學生周博文上了一節特殊的手工課。10月28日,蓬江區2020年「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棠下鎮沙富小學,上百名小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體驗非遺魅力。
  • 面積3.2平方公裡 白雲均禾街羅崗村將迎來改造
    看過來,均禾街羅崗村將迎來變身啦!↓↓↓10月9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白雲區羅崗村城市更新片區策劃方案、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實施方案項目招標公告》。白雲區羅崗村城市更新片區策劃方案、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實施方案項目項目地點:廣州市白雲區均禾街羅崗村;最高限價:人民幣1767.00萬元。
  • 陳轔‖汕尾的品清湖
    品清湖,白銀盤裡一青螺 9月13日上午,雨後初晴,汕尾市區品清湖的天空碧藍如洗,湖水平靜如鏡,水藍岸綠,風光旖旎,參加「汕尾美麗河湖文化之旅湖上有嶼仔島,如嵌在湖上一顆綠珠,構成了一道「三山一湖」的美麗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