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商圈永遠都是新老交替,伴隨著工業和人群的轉移而移動。
近年來,隨著沌口開發區的建設,漢陽區人口不斷增加,漢陽的消費量也逐漸提升。而鍾家村商圈已經「老矣」,遠遠滿足不了漢陽及周邊城區漢南、蔡甸等地的消費需要。
龐大的消費群體,讓多年來苦守在王家灣的21世紀購物中心看到了希望,隨之,家樂福、大洋百貨、武漢摩爾城等大型商場的進駐,新的王家灣商圈正悄然崛起。
順勢而起
在今年的武漢市「兩會」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三鎮三城」的城市發展新思路,即武昌、漢口、漢陽,每個鎮都形成相對完整的「城市」,建設相對獨立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完善醫療、教育、文化、體育、商業等公共服務體系,各自有明確的中心。
漢陽的中心會是哪裡呢?鍾家村商圈已然「老矣」,隨著經濟發展,鍾家村早期形成的規模、業態已不適應日益升級的市場。商場「復古」的格調、老氣的裝修、十年如一日的購物環境,實在不能適應消費者日益挑剔的胃口。
有商業人士和交通規劃相關人士指出,從商業及相關配套角度來說,王家灣區域現在是漢陽最耀眼的商業中心,今後甚至能在體量、業態豐富性、品牌集中度、商圈影響力等方面媲美漢口武廣、武昌中南漢街,成為「武漢商圈第三極」。
漢陽核心
中商集團旗下的21世紀購物城於1998年入駐漢陽王家灣,至今已是第14個年頭,21世紀購物城「死守」王家灣多年,終於等來發展良機。
根據規劃,3號、4號地鐵線都將經過王家灣,並與其現有的27條公交線路形成立體交通網,帶動王家灣區域的商業和經濟發展,提升商業價值。
這裡有21世紀購物中心、大洋百貨、家樂福、好美家、武漢摩爾城等眾多大型商場和超市,漢陽人幾乎在家門口就可以逛「江漢路」。
作為武漢商圈中後起步的商圈,王家灣商圈正處於快速發展中,其規劃痕跡也顯得十分突出。現在王家灣商圈正處於快速發展和升級中,據區政府規劃,王家灣未來的商業體量將達到70萬平方米,商業前景被看好,王家灣將成為漢陽區域的商業核心。
本報記者 蔡方良
依託經濟開發區人氣正旺
有人覺得王家灣商圈類似於徐東,徐東因長江二橋而崛起,而王家灣的興起則得益於江漢二橋。此外,王家灣還有有廣大的經濟開發區做依託,也正因如此,王家灣則更像魯巷,除了有經濟開發區外,王家灣可以面向市場更為廣闊的遠城區,如蔡甸和漢南,顯得更加欣欣向榮。
商場數目爆炸式增長
據了解,王家灣商圈擁有武漢商圈中最大的商業經營面積,21世紀購物城、家樂福、大洋百貨、歐亞達、蘇寧電器等在王家灣區域內的銷售業績也常年處於江城前列。
而在13年前,這裡僅有的只是21世界購物城和家樂福,十年間,王家灣的商場數目呈爆炸式增長。工貿家電、國美電器、蘇寧電器三大家電賣場各守一角,而蘇寧更是在21世紀購物中心裡開出第二家店。加上好美家家居廣場和金馬凱旋家具廣場隔街打擂,隨後,大洋百貨和摩爾城的進駐,王家灣商圈幾乎在一夜間成名。
大洋百貨龍陽店開業之前,其宣傳廣告「漢陽有喜」讓人印象深刻,大洋百貨正式營業後,大洋百貨自己應正了「有喜」二字。據初步統計,大洋百貨開業當天吸引了近6萬人次的消費者,銷售收入逾1446萬,次日再次實現銷售收入1100萬元。無論是開業當日的人流量還是營業額,均創下了大洋百貨全國14家店的歷史最高記錄。
無獨有偶,記者從家樂福了解到,坐落於漢商21世紀購物中心中的家樂福超市也曾於2006年、2007年春節期間,創造了單日銷售額在全國的「家樂福」中名列第一的記錄。
漢陽人民的購物樂園
早在幾年前,王家灣商圈的業態以生活配套型商業為主,與漢口商業中心相比,缺乏大體量的主題商業。而現如今,這裡不僅是普通老百姓的購物樂園,大洋百貨和摩爾城的營業,也滿足了高端消費者的需求。
「以發展的眼光來看,未來幾年,王家灣商圈升級勢在必行,隨著地鐵3號線和4號線的全面貫通,以及區域總體規劃,人信地產商業項目中心總裁助理邵煒將其稱為「商圈升級為王家灣價值補位」,70萬方高尚都市綜合體規劃決定進入該片區時,正是看到了其未來巨大的升值潛能。
定位低、中端的21世紀購物中心中有家樂福、蘇寧電器、KFC、必勝客、數碼電信城、鞋、箱包、化妝品、女裝、中老年服飾、少淑女裝、 KTV、凱威啤酒屋、紅象電玩、天河21影城、武漢家具城、家居生活館等滿足普通市民生活需求的配套設施。
而2009年開業的大洋百貨則整體定位為中高端,填補了漢陽流行百貨的空白。大洋百貨開業不久,便對商業形態進行調整升級,引入國內一線時尚品牌,變身為時尚百貨,成為進駐漢陽的第一家購物廣場。
隨後在漢陽大道與龍陽大道交匯處西南方向,崛地而起的摩爾城則集沃爾瑪購物中心、廣州百貨公司、超五星級金逸國際影城、品牌專賣店、異國風情餐廳、休閒娛樂、運動健身、銀行電信、兒童遊樂、商務中心等服務功能於一體的建築群,使王家灣商圈的檔次再升一級。
人流翻番人氣漸旺
儼然,王家灣的商業氛圍早已然超越鍾家村商圈。不少網友表示,無論是在商業人氣和基礎配套上,都已超越了鍾家村商圈,坐上了漢陽商業圈的頭把交椅。
發展至今,王家灣商圈的基礎配套已然成型,周邊擁有近300多個小區,50多萬人口,消費潛力巨大。隨著武漢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很多大型的外資企業也開始入駐,而王家灣正好毗鄰這個國家級開發區,消費群體也逐漸增多。因為是江漢平原地區進武漢的第一站,豐富的業態也吸引了那裡的人們來此逛街購物、吃喝玩樂。
此外,依託著知音橋,礄口區水廠、宗關等地的市民、以及蔡甸、漢南等地的人群也成為了王家灣的消費人群,使得王家灣的人氣日益攀升。
2002年就在21世紀世界城裡工作的王女士感慨地說,王家灣的人氣越來越旺了,現在每天的人流量幾乎是三四年前的兩倍,「以後地鐵開通了,估計人還要多。」
本報記者 蔡方良
王家灣蝶變帶熱周邊樓盤
王家灣片區樓盤的被關注,得益於王家灣商圈的崛起。
隨著政府對王家灣商圈的打造和建設,武漢摩爾城、家樂福、大洋百貨、廣百百貨、超五星級金逸國際影城、國美電器……這些商業配套雲集王家灣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王家灣」逛逛,王家灣的人氣漸漸多了起來,而與此同時,王家灣片區的樓市也火熱起來。
品牌開發商入駐新盤扎堆
王家灣商圈的迅速繁榮,基礎配套已然成型,周邊擁有近300多個小區,50多萬人口,潛力巨大。品牌開發商也相繼落戶,新盤扎堆。
朗詩綠色街區、ROSE上院、金龍百靈景都、玫瑰馨苑、萬博雅苑、北大資源首座、寶安漢水琴臺、水墨清華、龍陽一號等項目扎堆王家灣片區,也都以臨近「王家灣商圈」作為賣點,做足文章。
隨著商圈發展,購房群體也在逐步發生變化。一樓盤銷售人員介紹,前兩年客戶基本是首次置業者較多,改善性需求少,投資客基本沒有。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樓盤出現了不少投資客的身影,對於一些不限購不限貸的小戶型,有的一買好幾套。
二手房慢熱價值被認可
武漢二手房成交量也在今年5月創下限購後新高。漢陽作為新房價格戰的主戰場,隨著軌道交通和四新生態區的建設,漢陽的二手房市場暗藏巨大的潛力正在逐步釋放。
百居易鸚鵡花園店的一位李姓經紀人介紹,漢陽老房子出房率低,掛牌的二手房大多是房齡2—15年的房子。由於大量開發商進駐王家灣商圈是最近幾年的事情,片區內較好地段已經被二手房佔據,相較之下,二手房附近生活圈成熟,交通方便。
據介紹,2005年之前王家灣片缺乏正規中介,不少購房者都是和房主自己交易,很少有正規中介提供代辦過戶、貸款等服務,由於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二手房市場處於比較混亂的狀態。
但現在,隨著大量中介門店的進駐,王家灣商圈片區內的二手房市場逐漸活躍起來,整體來看處於價高量少狀態。不過,隨著片區內大量新房在2年後上市,部分房源也將轉到二手市場,房源缺乏將得到改善。有沌口開發區強勁的消費力,片區內二手房價值將得到更大程度的認可。
商圈升級房租上漲
沌口經濟開發區,由於聚集了大量實力雄厚的企業,僅全球500強企業就有32家,不少入職不久的員工加上外派到武漢的高層管理人員,租房的需求量很大。記者走訪發現,片區內2009年的房源較多,由於一些企業人員房租均可以報銷,對房源要求也比較高,租金則在其次。精裝修的公寓1600元/月、二房2400元/月均有人租。
受城中村改造影響,很多礄口區的拆遷戶也湧入王家灣,刺激租金上漲。順馳一中介門店經濟人稱,地鐵3號線開通後,房租上漲空間更大。
城市綜合體為商圈補位
王家灣商圈擁有武漢商圈中最大的商業經營面積,21世紀、家樂福、廣百、大洋、歐亞達、蘇寧電器在區域內的銷售業績常年處於江城前列,但商圈內商業地產和住宅產品價格比武廣、江漢路等同類商圈低了4成以上,成為業內公認的「價值窪地」。
王家灣之所以成為武漢中心城區特別是核心商圈樓市的價值窪地,最重要的原因是商業業態仍以生活配套型商業為主,與漢口商業中心相比,缺乏大體量的主題商業。
而漢陽人信匯或將改變這一缺憾。人信匯項目位於王家灣雙軌樞紐之上,龍陽大道二環核心地段,總佔地約15萬平方,總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是集商業、商務、住宅於一體的國際綜合體,有150米摩天雙子塔、600米長街MALL、雙層接駁地鐵商業街、城市公寓、精品住宅等武漢罕有地標級建築。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以人信匯為代表的都市綜合體項目在王家灣的崛起,通過彰顯先進產品業態,生活方式及文化等核心商圈價值,作為第三代商業建築的代表作,為王家灣老商圈的重新煥發生命帶來了全新的功能補位。
本報記者 田立平 實習 劉娟娟 張坤
王姓家族村灣交通促繁華轉身
漢陽大道上開始常常堵車,原本通暢的八股車道被佔據了最中間的部分用來修地鐵站。於是,周文麗去二妹家的次數少了許多,畢竟搭車用時增加,來去也不怎麼方便。就比如,最近一次過去,原本十五分鐘的路,公交走了整整半小時。坐在公交上,周文麗在想,地鐵修起來以後,她來得次數或許能多一些。
「別說地鐵,以前這裡連馬路都沒有。」周文麗說。她記得,二妹嫁過來的時候,她陪著掉了好幾天眼淚。城裡的大小姐竟然嫁去了鄉下,哪讓家人放得下心。也就是那個時候開始,周文麗養成了常去看二妹的習慣。「怕她在婆家受欺負。」不知道是不是幸運,來來去去多少年的時間,周文麗正好見證了這一帶的繁華變遷。
戶戶都是王家人
周文麗已經72歲,身體很硬朗。她的二妹周文清比她小兩歲,從小就在漢口城裡長大。50年前,經人介紹,周文清和王家灣的一個青年戀愛,最終嫁了過去。「她老伴姓王,那邊姓王的多。」周文麗說起當年妹妹出嫁,還是很不舍的樣子,她口中,妹妹嫁去的地方就是個村子。
妹妹出嫁前,周文麗特意找人打聽了王家灣這個地方。「沒有大馬路,是個自然村,根本不能算作城市。」周文麗用就是「鄉下」來形容了當時王家灣的定位。由於大多數居民都姓王,所以這個村子就起名「王家灣」。「用現在的時髦話來說,這個命名方式對於農村來說一點創意都沒有。」周文麗搖著頭,當初陪著二妹第一次上婆家,只看到滿眼的菜地和豬圈。
二妹的婆家也姓王,毫無例外。周文麗隔三差五就想把妹妹從婆家接回城裡住,她當時還給自己的行動起了個名字叫「離王假期」。讓妹妹遠離王家灣的鄉下,遠離王家,回城度個假。「每次回家,我都給她塞上好大一堆城裡買得到的東西,花生糖、芝麻糕什麼的。讓她記得城裡的好。」
七十年代成漢陽中心
對於姐姐滿口的「鄉下」,周文清其實很不樂意聽。當年嫁過來時,老伴是村裡的知識分子,為人和善,面對姐姐每周要接回娘家的要求也沒有反對。
「姐姐就是怕我吃虧,我嫁過來二十多年,才總算心情平衡了些。」周文清說。周文麗不再接她回家,而前來看望的習慣,是從1978年開始形成的。那一年,江漢二橋在王家灣以北建成通車,318國道由南至北連接二橋路,與老漢沙公路垂直相交於王家灣,打通了漢陽開放式交通的新通道,在王家灣形成漢陽城區西部縱橫交錯的交通樞紐。周圍的村落慢慢拆除,修建起二橋宿舍等有樓房的小區。也就是那一年,周文麗開始慶幸,妹妹的婆家總算有了一點城市的樣子。
九十年代開始的商業區
周文清就在姐姐的抱怨中度過了40年的婚姻生活。上世紀90年代初,她的大孫子上了小學,王家灣經歷了再一次的定位轉變,才終於聽到了姐姐的一句讚揚。「這個地方開始變得方便,和城裡差不多。」
隨著交通越來越便利,漢陽大道又越過王家灣繼續向西延伸,318國道漢陽段改造成龍陽大道,停靠王家灣的公交車多達20多路。1991年,王家灣建成了21世紀購物中心,和漢口六渡橋一帶相似,漢陽也從此有了一個商業中心。8年後,武漢當時最大的超市家樂福也在王家灣安家。「家樂福開了以後,姐姐每次來都要拉著我逛半天,買東西回家。」周文清得意地說。
「她現在也有抱怨,說買不到新鮮蔬菜吃,城裡的菜不如鄉下好。」周文清笑得捂住嘴巴,周文麗現在每個星期都要兒子從東西湖鄉下買新鮮蔬菜回來。「以前我們家房後就是菜地,菜新鮮得很。」周文清指了指窗外,現在的王家灣,別說菜地,連空曠一些的廣場也找不到了。
本報記者 王晴
【專家】
武漢市政府參事李光:
王家灣商圈
將無可替代
「知音橋開通後,王家灣很快地發展起來了。21世紀購物城在王家灣獨守多年,終於等到王家灣商業氛圍大氣候形成。」 武漢市政府參事、武漢大學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李光說。
「與漢口、武昌的商圈相比,王家灣商圈的形成,具有其獨特性。」 李光表示, 現在,鍾家村商圈因各種發展限制,已逐漸衰落,人流不自覺地分散到王家灣商圈去。「從長遠來看,王家灣商圈在漢陽片區將無可替代。」李光認為,王家灣商圈的爆發力不可小覷。
李光表示,王家灣的興起與沌口開發區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沌口作為汽車工業的產業基地,給王家灣帶來了豐厚的人氣。其次,3號、4號地鐵的開建將帶來的大量人流也是毋庸置疑的。」
王家灣商圈發展漸成氣候後,也吸引不少房地產開發商來此投資,如萬科、世貿等大型項目在此建設。「商圈的形式勢必會帶來更多的地產項目,而地產的興建,也給商圈帶來了大量的人氣,二者是相互影響,使得王家灣的商圈越發展越好。」
李光稱,在武漢市規劃中,沌口開發區將打造成城市四星區域,這一規劃將給王家灣商圈帶來輻射作用。「兩者關係,正如後湖和百步亭,後湖的迅速發展也讓百步亭大放光彩。」
此外,李光認為,王家灣商圈的業態將會有所改變,要逐漸從中端轉化為高端,並保證兼容性,以便於接納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他透露,目前銀泰集團已在王家灣有待定項目,到時將給王家灣商圈注入新鮮血液。
本報記者 蔡方良
本報記者 孫辰 攝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