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近日,中南商業大樓、中商廣場購物中心將投資上億元進行閉店改造,整個工期持續近半年。
作為改革開放後興起的第一波商圈,中南商圈曾是時尚用品集散地。1985年1月1日,中南商業大樓開業,當日接待顧客近三十萬人次,銷售額近百萬,創下當時武漢市零售商場日銷售額最高紀錄。1997年中商廣場購物中心開業,與中南商業大樓相依形成「雙子星座」, 江南最旺商圈在中南路9號壯大。
中南路位於地鐵2、4號線交匯處,今年底地鐵二號線將開通。中商百貨總經理劉自力表示,作為武漢一家將地鐵直接「請」進來,與地鐵站口全面連通的商場,中商百貨做足地鐵文章,抓住地鐵商機升級改造。據介紹,中南商業大樓、中商廣場購物中心此次改造將按國際化現代百貨店標準實施,投入過億元,一體化經營後面積將達到八萬平方米,並匯聚眾多國際大牌,定位將拔高,具體招商工作還在推進中。
據悉,改造工程將分兩期進行,一期對原中南商業大樓進行改造,二期將對原中商廣場購物中心改造。一期改造工程將於5月下旬啟動,屆時將進行閉店裝修。改裝後,新中商廣場購物中心將在年底盛裝待客,屆時「老字號」中南商業大樓也將「退隱」。
老商圈掀起絕地反擊戰
事實上,中商百貨的華麗轉型,只是武漢眾多老商圈「蛻變」的一個縮影。去年九月,前身為武漢中國國貨公司,位於江漢路步行街的中華老字號企業中心百貨宣布,為順應消費市場的分化,轉身嬗變為專營「快時尚」的主題百貨商場。
武廣商圈,從武漢最老的商圈嬗變為武漢的最時尚坐標,匯聚了國內外眾多一二線的時裝品牌、化妝品品牌和珠寶名表品牌。武漢國際廣場兩度變臉,一期以奢侈品為特色,入駐GUCCI、CARTIER、HUGOBOSS等一系列世界名牌。去年9月,二期摩爾城開業,全球1000大知名奢侈品和高檔品牌華麗登場,武漢的時尚檔次再創新高。
「過去漢陽商場主營大眾流行百貨,如今漢商銀座將以時尚流行百貨為主打。」漢商集團總經理麻建雄表示,去年10月1日漢商銀座開業後,老漢陽商場進行全面改造,從二樓到四樓將與新購物中心打通,一樓與購物中心之間設步行街,以小型商鋪為主,老漢陽商場三層樓裙樓拆掉,與新購物中心連成20萬平米漢商銀座。
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在這些老商圈升級改造背後,擔心「被邊緣化」是他們感觸最深的痛。中百百貨董事長程軍毫不避諱地說,「中心百貨在激烈的競爭中沒落了,要尋找新出路。」麻建雄說,被邊緣化近十年,鍾家村商圈欲殺回主流商圈。老商圈為捍衛其江湖地位,鉚勁掀起絕地反擊戰。
光谷等新興商圈廝殺激烈
近年,武昌商業重心—直向東偏移。在司門口商圈衰落之際,中南路商圈扛起武昌商業的大梁。可在街道口、光谷等新商圈火速壯大之下,中南商圈難免「黯然失色」。
光谷商圈有多大?以魯巷商圈為起點,沿著步行街西班牙風情街為軸心向東延展,與關楚商圈(珞瑜路、關山一路和雄楚大道的交界處)形成一個啞鈴型的光谷商圈結構。其中,魯巷商圈主要包含魯巷廣場、光谷步行街一期商業、光谷國際廣場、光谷廣場;關楚商圈以新世界高端百貨為中心(已於香港籤訂意向協議,10月份啟動建設)向外擴展,並與2009年動工興建的光谷步行街2期工程武漢首條西班牙風情街相連接。屆時,包括魯巷廣場擴建工程、及新世界商業中心,商業類型涵蓋七家百貨,兩個以上大型家電賣場、一個五星級電影院、三座以上五星級酒店以及步行街上1000餘家各類店鋪,光谷商圈商業總量將突破100萬平方米,開啟武漢商業第二市中心的盛世繁榮。
光谷商圈的興起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託國家確定的「在武漢建立中國光谷」的重大規劃方案。2000 年,魯廣購物中心開業,實現年收入3 億元。2001年,隨著「中國·光谷」的正式確立和深入建設,光谷商圈得以大規模的發展,蘇寧電器、工貿家電、光谷書城等相繼落戶光谷地區,在魯巷周邊地區形成了較為豐富的商業業態。
而真正為光谷商圈的發展開創新紀元的事件無疑要數光谷世界城步行街的新建。2008年1月,世界城光谷步行街的正式開街,為該區域人群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包括大洋百貨、家樂福、中影天河國際影城、工貿家電等數家大型商家入駐為聚集區域人氣帶來極大的動力,從百貨業、零售業、休閒娛樂等方面全面完善光谷區域的商業形態,豐富了居民的生活需求,至此光谷商圈的發展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
現在的光谷商圈依然沒有停止它前進的步伐:據了解,未來兩年新增商業規模40萬方。包括:光谷步行街後期約20萬方,光谷數碼大世界新增加6萬方,魯巷廣場新增商業約10萬方。整體加起來,光谷商圈商業規模將突破100萬方,其商業規模是目前武廣商圈的兩倍之多,商圈輻射力成幾何放大。
以目前來看,光谷商圈的發展依舊潛力巨大:更多是世界知名企業進駐光谷地區,將進一步提升該區域的影響力;地鐵2號線及其延長線的開通運營,使得位於沿線的住宅和商業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尤其是商業地產的價值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整個大光谷地區將繼續大幅向前邁進。
連結
◇掘金
老商圈飽和 各商圈外圍突破
隨著老商圈的飽和,新興商圈的廝殺越來越激烈。熱線房產網做過一次調查顯示,69.77%網友認為新商圈擴張速度快,可能趕超老商圈,四成網友最看好光谷新商圈。
在武漢商圈變遷中,從傳統的武漢百貨公司旗下9家門市部發展到武廣、中南、鍾家村三足鼎立,到眼下10大商圈「圍剿」。武漢商業版圖越繪越大,與此同時,商圈外遷趨勢明顯。
知名地產顧問機構戴德梁行研究部近日發布了一份《武漢商鋪市場發展與前景》報告。該調查報告顯示,未來5年武漢將有38個規模在3萬平方米以上的優質商場落成使用,總面積約332萬平方米。
上述新商場,除武廣、江漢路、中南、徐東、街道口、光谷等新老商圈有一定體量外,大部分集中在後湖、菱角湖、王家墩、楊春湖、首義、南湖等9個新興商圈。
大洋百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市區傳統商圈幾近飽和格局下,商業價值的外溢不可避免。尋找外圍新興商圈,開店擴張成本相對低,競爭沒有中心城區激烈,培育新商圈比擠進老商圈相對輕鬆。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伍新木認為,武漢需要一些大商圈,將未來的武漢打造成購物天堂。就像橘子有幾片橘瓣一樣,未來的武漢會有6至7個主要衛星城,如江夏、新洲、東西湖等,這給城市外擴帶來契機,同時也為商圈發展帶來了新契機。
◇分析
商圈變遷,消費井噴時代到來?
武漢新老商圈博弈,形成群雄割據局勢,這與武漢城市新區發展有關,需要強勁消費力支撐。
在2011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協會報告中,武漢市在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在2010年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武漢市場的奢侈品消費額總計達六七十億元,在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已暫居第5位。而在2009年,武漢僅排在第17位。
據武漢市統計局等部門統計,2011年武漢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2959.04億元,比前一年增長18%。
武漢市商務局人士表示,漢商銀座、武商摩爾城、楚河漢街等一批億元以上商貿大項目開業,漢口北市場群、菱角湖萬達商城等新興商業中心迅速崛起,極大地促進了消費的增長。今年武漢市消費保持較快增長的基礎依然存在,預計消費品市場零售總額增長17.5%,邁上三千億元臺階達到3476億元。
武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汪濤表示,眼下中國新一輪的零售高峰到來,社會零售品銷售總額增長超過GDP增長,加上國家拉動內需政策推動,將進入消費井噴期。新建地鐵、過江隧道等交通格局變化,會帶來新增人口聚集點,形成新的投資熱點,各商圈關鍵是各自找準自己的定位,錯位經營。
本文轉載來自:熱線房產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