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有朋友問:有高血壓的人什麼時間服用降壓藥好?為啥有人早上服,有人晚上睡前服?空腹和餐後服用有影響嗎?
這個問題對有高血壓的人來說挺重要的,因為對血壓的控制講究平穩降壓,而人的血壓在一天中是不斷變化的,有相對穩定的變化規律,且降壓藥在體內也有一定的代謝過程,兩者結合在一起才能實現平穩降壓的要求,所以什麼時段服用降壓藥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決定。
首先,要知道人的血壓在一天中是如何變化的。
正常情況下,血壓在早晨6:00-10:00處於全天最高峰,之後會有所下降,到了下午16:00-18:00又會再次升高,而到了半夜會處於全天的最低谷,與白天的最高血壓相差約20%左右。而對血壓的控制是要對全天兩個血壓高峰進行有效控制,因此要知道自己這兩個時點的血壓是否都控制達標了,比如:
如果早晨6:00-10:00的血壓很高,則應在早晨一起床就服藥。如果晚上特別是半夜的血壓與白天相差不多,則在睡前服藥既可降低夜間血壓,也有助於降低早晨起來的血壓。如果早晨的血壓控制的尚可,但下午16:00-18:00血壓較高,則還應當在下午14:00左右加服一次降壓藥。
其次,要知道自己服用的降壓藥起作用和持續的時間。
不同種類與劑型的降壓藥起作用和持續的時間不同,比如短效降壓藥起起效迅速,服用後血壓即會有明顯下降,但藥效只能維持4-8小時,因此需要一天服用2-3次;而長效降壓藥服用後2-3小時才會起效,但藥效可持續大約24小時,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目前臨床上大多使用的就是長效降壓藥,方便患者服用而提高服藥有從性。
對於降壓藥,無論是短效還是長效,對胃腸都沒有刺激性,因此與餐前餐後沒有關係,但卻與服用時間有很大的關係,比如長效降壓藥需要在最高血壓發生前服用,且每天服藥時間要相對固定才能保持藥效的連續性,短效降壓藥則可在血壓升高時立即服用,如果一天多次服用,也應相對固定服用時間,以避免血壓的波動。
綜上所述,什麼時間服用降壓藥因人而異,目的是要確保全天血壓能處於平穩狀態,這就要求有高血壓的人要做好血壓監測,在初次使用降壓藥時每天至少應測量早晨和下午兩次血壓,需要連續檢測至少兩周,因為長效降壓藥大約需要7-10才能發揮最佳的降壓效果;當血壓控制平穩後,也應做到每周選擇一天測量兩次血壓,以及時發現血壓變化並採取相應措施。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