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商城:黃蜀葵花開遍地「金」

2020-12-14 映象網

映象網特派信陽記者 陳偉然 王慧 吳彥飛/文 段晉哲/圖 實習生劉智韜

作為一種中藥材,黃蜀葵藥用價值較高,具有清熱利尿、解毒消腫等功效,其花是腎病藥物「黃葵膠囊」的主要原料。黃蜀葵生長周期短,每年清明節前後種植,兩個多月後即可採花曬乾售出,花期從7月持續到9月。

「黃蜀葵是一年種、多年收的作物,第二年會提前開花,產量更大。去年我們試驗種植期間,每畝每天能達到一百七十斤左右。」談到為什麼看好黃蜀葵產業,商城縣餘集鎮忠越種養殖合作社負責人餘珍述興奮地說,「我們跟江蘇蘇中藥業合作,採取訂單式種植,不擔心銷路,增收穩定。種子由合作社免費發放,畝產值達到4000元以上才收取每畝100元的種子錢。」

2020年餘集鎮投入資金400萬元,打造黃蜀葵種植基地,以基地為示範帶動全鎮發展黃蜀葵種植,通過支部和黨員帶動,2020年全鎮發展種植5000餘畝,特色產業規模化效應逐步凸顯。預計,2020年全鎮24個村800人年均增收可達到4000元以上。

相關焦點

  • 四川古藺:黃蜀葵花開遍地「金」助力苗族同胞奔小康
    曹雪 攝中新網瀘州7月30日電 (鄒立楊 曹雪 姚茂璇)30日一大早,在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大寨苗族鄉的黃蜀葵種植基地,勤勞的苗族同胞們已背著背簍、帶著手套開始採摘黃蜀葵花了,她們要在下午之前,把盛開的花朵全都摘下來。「這個花開得很好,昨天我第一天來摘不是很熟練,都採到200多斤。」
  • 【同心脫貧在行動】瀘州古藺:黃蜀葵花開遍地「金」助力苗族同胞奔...
    7月30日一大早,在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大寨苗族鄉的黃蜀葵種植基地,勤勞的苗族同胞們已背著背簍、帶著手套開始採摘黃蜀葵花了,她們要在下午之前,把盛開的花朵全都摘下來。
  • 商城曾春俠:引進種植黃蜀葵 美了鄉村富了鄉親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曹良剛 曾傑)9月17日,商城縣吳河鄉六甲畈村煙雨濛濛如仙境,梯田裡的朵朵黃花開得正旺,村民們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正忙著採摘那如黃金般的鮮花。雲山上層巒聳翠,煙霧縈繞,一副人間仙境的畫卷。
  • 「同心脫貧在行動」瀘州古藺:黃蜀葵花開遍地「金」助力苗族同胞奔...
    7月30日一大早,在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大寨苗族鄉的黃蜀葵種植基地,勤勞的苗族同胞們已背著背簍、帶著手套開始採摘黃蜀葵花了,她們要在下午之前,把盛開的花朵全都摘下來。「這個花開得很好,昨天我第一天來摘不是很熟練,都採到200多斤。」
  • 來潁上五十鋪,許你一片黃蜀葵的花海
    潁上縣五十鋪鄉積極發展黃蜀葵種植,做大做強富民特色產業,增加收入「主渠道」,種好了「脫貧花」,結出了「致富果」。眼下,正是黃蜀葵成熟採摘的季節,在潁上縣五十鋪鄉的田間,一朵朵黃燦燦的黃蜀葵花競相開放,植株修長挺立,花朵大而嬌豔,成為田野裡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 巫溪尖山鎮:漫山黃蜀葵 花開致富路
    目前,該鎮1200餘畝黃蜀葵已開始採摘,迎來豐收期。天還未亮,巫溪尖山鎮大包村已經燈火閃爍,貧困戶劉永策備好乾糧,戴上草帽,穿好防護服,提著蛇皮袋,準備到黃蜀葵基地採花。到了黃蜀葵種植基地,只見成片的淡黃色黃蜀葵花競相綻放,植株修長而挺立,花朵大而嬌媚,散發出陣陣的清香,沁人心脾。一望無際的花朵將鄉村道路點綴成一片金色海洋,形成了一道獨具特色的景觀。
  • 【網聚美好安徽】小小黃蜀葵 扶貧花開豔
    【網聚美好安徽】小小黃蜀葵 扶貧花開豔 2020-09-22 17:25:55   來源:新華網
  • 黃蜀葵花開致富路
    柴桑區訊(劉英定)走進柴桑區新合鎮黃蜀葵種植基地,黃蜀葵花長勢可佳。雨過天晴,正是採收好時節,在一片花海中時常遇見忙碌的身影,其中大部分是各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 巫溪:漫山黃蜀葵 花開致富路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27日6時訊(通訊員 劉燦 賴紅宇)今年以來,重慶市巫溪縣尖山鎮將產業開發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以綠色農業和特色產業為抓手,通過引進企業,帶動發展中藥材產業黃蜀葵種植,助力群眾增收。目前,該鎮1200餘畝黃蜀葵已開始採摘,迎來豐收期。
  • 河南商城:黃蜀葵開出農民「致富花」
    新華網鄭州9月2日電(王克偉)夏末秋至,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餘集鎮的農戶們迎著第一縷曙光踏進了黃澄澄的黃蜀葵田裡,「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勤勞的餘集人趁著黃蜀葵早晨盛開的有限時間開始匆忙採摘。像這樣繁忙勞作的景象已經在餘集鎮持續了兩個多月,一朵朵金黃的黃蜀葵點綴著美麗的鄉村,迎來了豐收的季節。
  • 黃蜀葵綻放「致富花 」
    正在自家黃蜀葵地裡採摘的貧困戶朱興旺介紹說:「今年我家種了2.4畝黃蜀葵,目前平均每天採摘產量達到240斤,村裡的基地以一塊錢一斤的價格收購,相當於每天能有240元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看著滿眼的黃蜀葵花,朱興旺渾身充滿了幹勁。  朱興旺所說的基地是黃蜀葵烘乾基地,2018年在新嶺村建成。
  • 千畝黃蜀葵 開出致富花
    眼下正是黃蜀葵收穫時節,記者近日來到淮安市淮陰區馬頭鎮三元村,只見金黃色的花朵在田野間縱情綻放,格外喜人。這裡120畝的黃蜀葵進入了盛花期,如小碗大小的朵朵黃花開得正豔。「採摘黃蜀葵工時費是3毛錢一斤,我從早上6點開始採,10點半收工,半天就能採上400多斤,過完秤就拿錢。」正在採摘花朵的村民唐誠滿頭大汗地說。從8月中旬黃蜀葵進入花期以來,附近30多名村民幾乎每天都來這裡打工。唐誠告訴記者,黃蜀葵採收期的70天裡,他們每天都要這樣工作5個小時以上。
  • 淮陰:黃蜀葵開出致富花
    融媒體記者 王夏禹通訊員 劉須連 楊彪本報訊 眼下正是黃蜀葵收穫時節,記者近日來到淮陰區馬頭鎮三元村,只見金黃色的花朵在田野間恣意綻放,120畝的黃蜀葵進入了盛花期,如小碗大小的黃花開得正豔。「採摘黃蜀葵花的工錢是一斤3毛。我從早上6點開始採,10點半收工,半天就能採上400多斤。」
  • 花開富貴:漫山遍野的黃蜀葵讓古老村莊煥發生機
    上午7點不到,裡仁村黃蜀葵加工廠前熱鬧非凡,田間地頭歸來的摘花人陸續到來,肩挑的、推車的、用三輪車的,排滿長長的隊伍。這邊過磅、計數、發錢,那邊攤鋪、晾曬、裝機加工,各司其職,井然有序,忙而不亂,大家在歡聲笑語中,開啟生機勃勃的一天。
  • 貴州黔西:黃蜀葵花開出美麗經濟
    近年來,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引進集種植技術指導、產品初加工和市場銷售為一體的龍頭企業,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生產經營模式,引導村民標準化、規模化發展中藥材黃蜀葵種植,產品遠銷廣東、福建等地市場,成為當地群眾的富民產業。
  • 安徽廬江扶貧之花:黃蜀葵花開正當時
    「今年初經村『兩委』考察論證,我們選用中草藥黃蜀葵進行培植,一開始我還因缺乏種植經驗而急得睡不著覺。現在好了,看到黃蜀葵順利開花,我是高興得睡不著覺了。」盆形村黨總支書記姚賢貴說。盆形村位於龍橋鎮西南,屬於丘陵地區,多荒山旱田。長期以來,受地理環境限制,再加上傳統農業種植效益低,產業發展緩慢。村「兩委」將產業開發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在發展綠梅產業基礎上,積極引進黃蜀葵種植,通過基地帶動,推動貧困戶學技術,讓老百姓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 引進推廣黃蜀葵 打造增收金鑰匙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連日來,我縣各地通過引進推廣黃蜀葵種植,著力打造農民增收金鑰匙。縣委常委、副縣長葉秀出席種植技術培訓會並提出要求。陽春三月,萬物復甦。縣農業部門組織專家來到樂橋鎮大化村,為相關鎮村幹部和種植大戶現場傳授黃蜀葵栽培播種育苗技術。
  • 商城縣:黃蜀葵開出致富新路徑
    餘珍述是商城縣黃蜀葵種植的引進人,他在上海做淋膜紙杯生意中,偶然機會經朋友介紹了解到黃蜀葵產業,一心想回鄉創業的他在隨朋友考察了安徽省亳州、安慶,四川綿陽等地的種植情況後,帶著蘇中藥業的技術專家,於2019年回鄉成立了專業合作社,率先在家鄉餘集鎮開始試驗種植。當年,僅文橋村,像朱家良這樣受益於黃蜀葵種植的就有30多戶。
  • 商城特稿:紅旗高展賢人聚 綠產融合土生金
    映象網特派信陽記者 鄭北周 程琳 陳偉然 王慧 吳彥飛/文 段晉哲/圖 程維康 史敦月/視頻 實習生 劉智韜「我真正獲得我的故鄉,其實是因為離開她。」導演賈樟柯對家鄉的描述,道出了一個很深刻的現象:我們為故鄉做的第一件事,恰恰是離開。
  • 信陽國際商城:三年投資1億元培育市場
    記者:自9月23日開業以來,信陽國際商城即啟動千萬酬賓活動,大幅讓利於顧客,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採購,實現業績開門紅,信陽國際商城在信陽已經家喻戶曉。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國際商城的情況。  雷承峰:信陽國際商城總建築面積50萬㎡,是豫南超大規模的一站式商貿採購高檔市場,分四期開發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