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特派信陽記者 陳偉然 王慧 吳彥飛/文 段晉哲/圖 實習生劉智韜
作為一種中藥材,黃蜀葵藥用價值較高,具有清熱利尿、解毒消腫等功效,其花是腎病藥物「黃葵膠囊」的主要原料。黃蜀葵生長周期短,每年清明節前後種植,兩個多月後即可採花曬乾售出,花期從7月持續到9月。
「黃蜀葵是一年種、多年收的作物,第二年會提前開花,產量更大。去年我們試驗種植期間,每畝每天能達到一百七十斤左右。」談到為什麼看好黃蜀葵產業,商城縣餘集鎮忠越種養殖合作社負責人餘珍述興奮地說,「我們跟江蘇蘇中藥業合作,採取訂單式種植,不擔心銷路,增收穩定。種子由合作社免費發放,畝產值達到4000元以上才收取每畝100元的種子錢。」
2020年餘集鎮投入資金400萬元,打造黃蜀葵種植基地,以基地為示範帶動全鎮發展黃蜀葵種植,通過支部和黨員帶動,2020年全鎮發展種植5000餘畝,特色產業規模化效應逐步凸顯。預計,2020年全鎮24個村800人年均增收可達到4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