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連日來,我縣各地通過引進推廣黃蜀葵種植,著力打造農民增收金鑰匙。縣委常委、副縣長葉秀出席種植技術培訓會並提出要求。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縣農業部門組織專家來到樂橋鎮大化村,為相關鎮村幹部和種植大戶現場傳授黃蜀葵栽培播種育苗技術。
在這裡,當地已經新建了5座大棚,不少村民正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熟練地進行裝盤、抹平、打孔、播種、擺盤等流水作業。大化村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他們村新增黃蜀葵種植面積260畝,可帶動50多戶村民實現穩定增收。
大化村黨委書記張邦為說:「大概戶均能增收達到1000塊錢左右,最大的保障是訂單產業包收購, 所以這給我們增加了很大的底氣。」
據了解,黃蜀葵不僅可以入藥,還可以從莖稈中提煉植物膠作為食品添加劑。去年,龍橋鎮與江蘇蘇中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訂單生產模式,黃蜀葵鮮花畝均收益3000元左右,是種植普通農作物經濟效益的4到5倍。
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今年我縣樂橋、龍橋、白山等六鎮今年積極引進黃蜀葵示範種植,計劃新增總面積4400畝,傾力打造農民增收金鑰匙。
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吳周介紹:「通過黃蜀葵的鮮花烘乾,然後通過訂單生產,這樣在整個產業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帶動貧困戶就地就業,實現增收。」
種植技術培訓會上,葉秀要求縣農業農村局要組建技術指導隊伍,與各鎮農技站和示範種植點密切合作,打通技術服務「最後一公裡」。
同時,蘇中藥業在關鍵節點也要派出技術人員指導農戶採收鮮花,烘乾成品,通過共同發力,讓黃蜀葵在廬江大地花開更豔,助力脫貧攻堅和村集體經濟的進一步壯大。
視頻詳見:
出品:廬江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侵權必究
點擊播放 GIF 0.1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