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進種植黃蜀葵,郜店村農民種出致富花
「作為一種中藥材,黃蜀葵的生長期為2個月,採花期長達45天。其根、葉、花和種子都能入藥,以乾燥花瓣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市場銷售較好。」郜店村黨支部書記鍾燕告訴記者,黃蜀葵每天開的鮮花宜趁早採摘,快到中午時採的花就不容易烘乾了。
-
安龍縣萬峰湖鎮沃柑大豐收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安龍縣萬峰湖鎮沃柑大豐收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發布時間:2020-12-02 09:52:25 來源:黔西南日報
-
杭州千島湖百畝黃蜀葵綻放「致富花」
杭州千島湖百畝黃蜀葵綻放「致富花」杭州網 發布時間:2018-08-15 16:30:26百畝黃蜀葵綻放2016年,方富連從外地引進黃蜀葵種子,試種了黃蜀葵十幾畝,當年就收入7萬多元,去年又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從農戶手中流轉土地,擴大種植面積試種了三十多畝,今年已發展到六十多畝,並成立了「千島湖農福家庭農場」。
-
種植黃蜀葵 打開脫貧路
原標題:種植黃蜀葵 打開脫貧路本報記者 林春生「老伴兒,趁早把花送到村部去吧。 」8月20日9時許,樅陽縣鐵銅鄉新豐村村民何池寬的老伴,正催促他儘快將剛剛採摘好的黃蜀葵運走。 「作為一種中藥材,黃蜀葵的根、葉、花和種子都能入藥,以乾燥花瓣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
安龍縣坡利村變身「花果山」,山綠桃紅鄉親笑~
山綠桃紅鄉親笑——安龍縣坡利村能人、黨員帶領鄉親種豔紅桃增收記事盛夏,記者站在安龍縣龍山鎮坡利村納秧山梁,放眼望去,曾經是野草、荊棘漫山的納秧荒坡及長著低效農作物的坡地,如今已變身「花果山」。
-
安徽廬江:千畝黃蜀葵盛開「扶貧花」
廬江縣盛橋鎮神墩村委會副主任孫玉保說,「近1000畝的黃蜀葵預計產值350多萬元,除去成本,毛利潤可達150多萬元。」眼下,正是黃蜀葵成熟採摘的季節,種植基地裡一朵朵黃燦燦的黃蜀葵花次第開放,植株修長而挺立,花朵大而嬌媚,100多位工人正在忙碌著,其中大部分是各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放眼望去,花海與採摘的工人成為田野裡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
帶大家看看黔西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壩盤!
安龍壩盤古寨位於貴州省安龍縣萬峰湖鎮東南,天生橋一級電站下遊<500米>,與廣西隔河相望,和盤江大橋相毗鄰,興義至天生橋公路貫境而過,距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河這邊是黔西南,而跨過橋,則是廣西的隆林。稍不注意,你就可能就出省了!
-
黃蜀葵開出致富「幸福花」
昨日,商城縣餘集鎮文橋村朱家良家的農田裡,挨挨擠擠的黃蜀葵長勢喜人,農技人員特地趕來為他講授種植要領,「最佳株距是80釐米至120釐米,這樣既利於植株分櫱,也便於後期追肥、採花。」 作為餘集鎮第一批試種黃蜀葵的農戶,2019年,朱家良只試種了兩三分田,就收入了700多元,遠遠超出同期種植花生的收益。嘗到甜頭的朱家良,今年又種了兩三畝。
-
宋埠鎮:黃蜀葵開出致富花
為解決在村群眾生活難題,榨下村多方考察,決定依託村裡的電商扶貧基地籌建黃蜀葵加工廠,一方面黃蜀葵的移苗、摘花等,技術含量不高,勞動強度不大,但需要人工大量參與,非常適合村裡的留守婦女、貧困戶參與,一方面通過外銷黃蜀葵乾花,可以幫助村集體經濟增收不少。有了發展想法,村裡立刻著手。
-
雲陽:200多畝黃蜀葵盛開 既有顏值又增價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11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陳小婭)這段時間,重慶市雲陽縣鳳鳴鎮桂泉村200多畝藥用黃蜀葵迎來豐收採摘季。從空中俯瞰黃蜀葵基地,朵朵淡黃的花兒匯聚成片,猶如灑向大地的繁星;走進花間小徑,只見碩大的花朵綻放在藍天白雲下,描繪出清新的山鄉畫卷。
-
商城縣:黃蜀葵開出致富新路徑
昨日,商城縣餘集鎮文橋村朱家良家的農田裡,擠擠挨挨的黃蜀葵長勢喜人,農技人員特地趕來為他講授種植要領,「最佳株距是80-120公分,這樣既利於植株分櫱,也便於後期追肥、採花。」作為餘集鎮第一批試種黃蜀葵的農戶,2019年,朱家良只試種了兩三分田,就收入了700多元,遠遠超出同期種植花生的收益,嘗到甜頭的朱家良今年又種了兩三畝。
-
淮陰:黃蜀葵開出致富花
融媒體記者 王夏禹通訊員 劉須連 楊彪本報訊 眼下正是黃蜀葵收穫時節,記者近日來到淮陰區馬頭鎮三元村,只見金黃色的花朵在田野間恣意綻放,120畝的黃蜀葵進入了盛花期,如小碗大小的黃花開得正豔。「採摘黃蜀葵花的工錢是一斤3毛。我從早上6點開始採,10點半收工,半天就能採上400多斤。」
-
巫溪:漫山黃蜀葵 花開致富路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27日6時訊(通訊員 劉燦 賴紅宇)今年以來,重慶市巫溪縣尖山鎮將產業開發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以綠色農業和特色產業為抓手,通過引進企業,帶動發展中藥材產業黃蜀葵種植,助力群眾增收。目前,該鎮1200餘畝黃蜀葵已開始採摘,迎來豐收期。
-
安徽廬江扶貧之花:黃蜀葵花開正當時
據姚賢貴介紹,村裡選擇黃蜀葵種植,不僅是因為盆形村氣候、土壤條件適合種植,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見筆者不解,姚賢貴笑著補充道:「我們村已有千畝土地種植了綠萼梅,從種苗到開花,綠萼梅的生長周期需5年時間。為了取長補短,我們在綠梅林間閒置的土地上套種了黃蜀葵。通過以短養長,提高閒置土地利用率,帶動閒置勞動力就業,這是我們重點考慮的。」
-
黃蜀葵綻放「致富花 」
正在自家黃蜀葵地裡採摘的貧困戶朱興旺介紹說:「今年我家種了2.4畝黃蜀葵,目前平均每天採摘產量達到240斤,村裡的基地以一塊錢一斤的價格收購,相當於每天能有240元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看著滿眼的黃蜀葵花,朱興旺渾身充滿了幹勁。 朱興旺所說的基地是黃蜀葵烘乾基地,2018年在新嶺村建成。
-
朵朵黃蜀葵 鋪就致富路
高山嶽 李景堂 文/圖 9月1日,在汝陽縣三屯鎮南堡村黃蜀葵種植基地,村民們正忙著摘下一朵朵金燦燦的黃蜀葵,田間一派繁忙的景象。目前南堡村300畝黃蜀葵競相開放,金燦燦的黃蜀葵藍天白雲相映,勾勒出一幅動人的秋收圖。南堡村也在探索發展產業的路上把黃蜀葵做成了帶動農民增收的富民產業,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貧困戶衛景堂說:「現在還沒有到盛花期,俺一天來採摘1個小時,就能掙到40元左右,再過兩天到盛開期,一天能採摘3個小時,就能掙100多元,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照顧家人和掙錢兩不誤,小小黃蜀葵,解決了俺的掙錢難。」
-
巫溪尖山鎮:漫山黃蜀葵 花開致富路
目前,該鎮1200餘畝黃蜀葵已開始採摘,迎來豐收期。天還未亮,巫溪尖山鎮大包村已經燈火閃爍,貧困戶劉永策備好乾糧,戴上草帽,穿好防護服,提著蛇皮袋,準備到黃蜀葵基地採花。黃蜀葵又名秋葵、棉花葵,生長周期短,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屬於典型的「短平快」項目。現在他既能照顧家庭,又能依靠黃蜀葵增加收入。劉永策說,現在種植的這十畝半黃蜀葵 ,花期最盛的時候一天摘了一千多斤,收入可以達到每天四五百元。有了致富產業,還要有銷售渠道。
-
花開富貴:漫山遍野的黃蜀葵讓古老村莊煥發生機
上午7點不到,裡仁村黃蜀葵加工廠前熱鬧非凡,田間地頭歸來的摘花人陸續到來,肩挑的、推車的、用三輪車的,排滿長長的隊伍。這邊過磅、計數、發錢,那邊攤鋪、晾曬、裝機加工,各司其職,井然有序,忙而不亂,大家在歡聲笑語中,開啟生機勃勃的一天。
-
千畝黃蜀葵 開出致富花
眼下正是黃蜀葵收穫時節,記者近日來到淮安市淮陰區馬頭鎮三元村,只見金黃色的花朵在田野間縱情綻放,格外喜人。這裡120畝的黃蜀葵進入了盛花期,如小碗大小的朵朵黃花開得正豔。「採摘黃蜀葵工時費是3毛錢一斤,我從早上6點開始採,10點半收工,半天就能採上400多斤,過完秤就拿錢。」正在採摘花朵的村民唐誠滿頭大汗地說。從8月中旬黃蜀葵進入花期以來,附近30多名村民幾乎每天都來這裡打工。唐誠告訴記者,黃蜀葵採收期的70天裡,他們每天都要這樣工作5個小時以上。
-
歙縣黃蜀葵種植助農增收
據黃山日報報導,進入8月份以來,歙縣桂林、三陽、北岸、金川等地2000多畝黃蜀葵花陸續盛開,新鮮上市,預計每畝產鮮花可達2000多公斤,平均畝收益超過4000元,是種植普通農作物經濟效益的4到5倍。黃蜀葵種植成為歙縣農民增收的又一渠道。走進桂林鎮800畝黃蜀葵種植基地,滿眼是一片黃色的花的世界,村民們正在田裡採摘黃蜀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