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中藥材,黃蜀葵的生長期為2個月,採花期長達45天。其根、葉、花和種子都能入藥,以乾燥花瓣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市場銷售較好。」郜店村黨支部書記鍾燕告訴記者,黃蜀葵每天開的鮮花宜趁早採摘,快到中午時採的花就不容易烘乾了。
郜店村是個貧困村,全村有378戶1648人,現有貧困戶4戶14人,村民經濟收入以種植、外出務工、養殖為主。
今年5月初,駐郜店村第一書記呂俊巖和工作隊員翟坤入村後,與村「兩委」商議,把黃蜀葵種植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穩定增加村民收入、致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棋子。
然而,由於黃蜀葵是個「生面孔」,村民對種植黃蜀葵熱情不高。為提高村民的種植積極性,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想方設法,引導村民種植黃蜀葵。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打消村民的顧慮。二是實施「基地+種植合作社+農戶+訂單」模式,與沈丘縣德鑫種植合作社籤訂種植協議。協議規定: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種植、採摘、運輸、保鮮等技術指導;合作社以每公斤1.6元的價格收購花朵;合作社免費提供種子,農戶所需肥料費由合作社按低於市場價先行墊付,最後從貨款中扣除。三是典型引領,引導村裡的種植能手劉孝彥、劉子印帶頭種植。
苦心人,天不負。經過努力,全村先後有27戶村民申請種植黃蜀葵,種植面積達30多畝。為讓黃蜀葵在郜店村早日開出「致富花」,呂俊巖和翟坤親自幫村民播種、拔草、過磅、送往銷售點。
「30畝黃蜀葵,按每畝收入3200元計算,年產值可達96000元。」呂俊巖說,黃蜀葵的種植和採摘勞動強度不大,生產技術容易掌握,經濟效益高,「我們明年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希望通過種植黃蜀葵,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