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黃蜀葵 打開脫貧路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種植黃蜀葵 打開脫貧路

本報記者 林春生

「老伴兒,趁早把花送到村部去吧。 」8月20日9時許,樅陽縣鐵銅鄉新豐村村民何池寬的老伴,正催促他儘快將剛剛採摘好的黃蜀葵運走。 「作為一種中藥材,黃蜀葵的根、葉、花和種子都能入藥,以乾燥花瓣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新豐村黨總支書記張良勝告訴記者,黃蜀葵每天開的鮮花宜趁早採摘,快到中午時採的花就不容易烘乾了。

新豐村是個貧困村,全村有農戶878戶2670人,現有貧困戶76戶136人,農民主要收入以種植、外出務工、養殖為主。銅陵市實施「城鄉結對、單位包村、幹部包戶」精準扶貧攻堅年活動後,幫扶單位市港航局、駐村扶貧工作隊與村「兩委」齊心協力,明確以種植產業扶貧為主要手段,以土地流轉和種植產業分紅為創新,穩定增加村民收入。

據張良勝介紹,今年該村對尚未流轉的土地,組織農戶種植了200畝黃蜀葵,這個項目在帶動農戶脫貧上起到較大作用。

位於新豐村村部的烘乾加工點,七八位村民正在烘烤成堆的黃蜀葵花,加工廠房內還堆放了許多包裝好的乾花包。村委會主任張神友說,新豐村黃蜀葵種植、加工、銷售,實行的是「合作社+農戶」模式,貧困戶通過參與入股形式,享受村裡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免費提供的種子、化肥、農藥和技術培訓,農戶採摘的鮮花由合作社按保護價收購。

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楊清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今年新豐村「兩委」對8戶有著一定勞動力的貧困戶,經合作社股東大會同意,在免費培訓、發放種子及農藥化肥的基礎上,安排了7.2畝黃蜀葵種植,按照每畝3500元計算,產值25200元,人均增收1300餘元;合作社股東101人中有貧困戶9戶17人在列,根據今年銷售渠道直接供貨製藥廠可能帶來的效益,股東人均紅利在1000元左右,按村裡現有貧困戶和貧困人口核算,在黃蜀葵種植、加工上,貧困人口人均年度可增收550元左右。

「黃蜀葵的種植和採摘,勞動強度不大,生產技術容易掌握,經濟效益高。我們明年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爭取再上一條烘乾生產線,希望通過黃蜀葵的種植,帶領村民打好這場脫貧攻堅戰。 」張良勝說。

相關焦點

  • 巫溪尖山鎮:漫山黃蜀葵 花開致富路
    到了黃蜀葵種植基地,只見成片的淡黃色黃蜀葵花競相綻放,植株修長而挺立,花朵大而嬌媚,散發出陣陣的清香,沁人心脾。一望無際的花朵將鄉村道路點綴成一片金色海洋,形成了一道獨具特色的景觀。為解決村民的銷售難題,尖山鎮引進重慶瑞火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立加工車間,籤署採購協議,安排專人負責黃蜀葵收購。目前,全鎮已設立5個集中收購點,種植戶將採摘的花朵統一送到村級集中收購點,再由收購點運送到加工車間進行烘乾、粉碎、包裝,最後集中銷往江蘇蘇中製藥有限公司,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鏈條。
  • 朵朵黃蜀葵 鋪就致富路
    高山嶽  李景堂 文/圖  9月1日,在汝陽縣三屯鎮南堡村黃蜀葵種植基地,村民們正忙著摘下一朵朵金燦燦的黃蜀葵,田間一派繁忙的景象。  為推進產業發展新模式,南堡村調整種植結構,依託汝陽縣金博菊花種植合作社,採用公司+村委+農戶+貧困戶的新模式,由公司提供種苗和技術,村委統一管理,農戶提供土地參與分紅,貧困戶統一出工的模式進行種植。目前南堡村300畝黃蜀葵競相開放,金燦燦的黃蜀葵藍天白雲相映,勾勒出一幅動人的秋收圖。南堡村也在探索發展產業的路上把黃蜀葵做成了帶動農民增收的富民產業,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 巫溪:漫山黃蜀葵 花開致富路
    劉永策告訴筆者,今年受疫情影響,他未能及時返回崗位務工,在當地黨委、政府和村支兩委的支持引導下,種植了十餘畝黃蜀葵。黃蜀葵又名秋葵、棉花葵,生長周期短,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屬於典型的「短平快」項目。現在他既能照顧家庭,又能依靠黃蜀葵增加收入。劉永策說,現在種植的這十畝半黃蜀葵 ,花期最盛的時候一天摘了一千多斤,現在收入可以達到每天四五百元。
  • 安徽廬江縣:小小黃蜀葵開出「脫貧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一朵小小的黃蜀葵花,不僅有藥用價值和市場前景,在安徽省廬江縣,它還是鄉親們心目中的「脫貧花」。9月21日上午,記者走進安徽省廬江縣龍橋鎮盆形村黃蜀葵種植基地扶貧車間,村民們正拿著鐵鍬勞作,並使用機器對採摘、晾曬後的的黃蜀葵花進行烘乾。「基地由鎮上新農林特色種植合作社經營管理。我們6月中下旬開始採摘,持續100天左右。烘乾可是個技術活,要把溫度控制在90到105攝氏度之間,合作社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
  • 黃蜀葵花開致富路
    柴桑區訊(劉英定)走進柴桑區新合鎮黃蜀葵種植基地,黃蜀葵花長勢可佳。雨過天晴,正是採收好時節,在一片花海中時常遇見忙碌的身影,其中大部分是各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 商城曾春俠:引進種植黃蜀葵 美了鄉村富了鄉親
    2019年初,她對六甲畈村的山山水水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考察,並迅速向在上海發展的弟弟反饋了考察情況,她又聯繫商城縣特產局,在特產局和她弟弟的支持下,她決定在六甲畈村種植黃蜀葵。「種植黃蜀葵很辛苦,種的不好連本錢都收不回。」「每天三、四點就得起來摘花,露水很大,長時間摘容易患風溼病。」
  • 引進種植黃蜀葵,郜店村農民種出致富花
    「作為一種中藥材,黃蜀葵的生長期為2個月,採花期長達45天。其根、葉、花和種子都能入藥,以乾燥花瓣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市場銷售較好。」郜店村黨支部書記鍾燕告訴記者,黃蜀葵每天開的鮮花宜趁早採摘,快到中午時採的花就不容易烘乾了。
  • 【同心脫貧在行動】瀘州古藺:黃蜀葵花開遍地「金」助力苗族同胞奔...
    7月30日一大早,在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大寨苗族鄉的黃蜀葵種植基地,勤勞的苗族同胞們已背著背簍、帶著手套開始採摘黃蜀葵花了,她們要在下午之前,把盛開的花朵全都摘下來。
  • 廬江縣盆形村推廣種植藥用黃蜀葵,年產值百餘萬元富農家
    近日,在廬江縣龍橋鎮盆形村黃蜀葵種植基地,村民田間採摘、晾曬黃蜀葵花。 柳曉華 吳建中 記者 張大崗 攝立秋過後,廬江縣龍橋鎮盆形村黃蜀葵種植基地內,滿眼都是黃燦燦的花海。大片淡黃色黃蜀葵競相綻放,預示著今年村民將獲得不菲收入。盆形村屬丘陵地區,多荒山旱田。長期以來,受地理環境限制,加上傳統農業種植效益低,產業發展緩慢。在龍橋鎮黨委、政府支持下,該村兩委將產業開發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引進種植黃蜀葵,通過基地帶動,引導貧困戶學技術,實現家門口就業。「黃蜀葵是中草藥,今年初村『兩委』考察論證後,引導我們培植。
  • 歙縣黃蜀葵種植助農增收
    據黃山日報報導,進入8月份以來,歙縣桂林、三陽、北岸、金川等地2000多畝黃蜀葵花陸續盛開,新鮮上市,預計每畝產鮮花可達2000多公斤,平均畝收益超過4000元,是種植普通農作物經濟效益的4到5倍。黃蜀葵種植成為歙縣農民增收的又一渠道。走進桂林鎮800畝黃蜀葵種植基地,滿眼是一片黃色的花的世界,村民們正在田裡採摘黃蜀葵花。
  • 「同心脫貧在行動」瀘州古藺:黃蜀葵花開遍地「金」助力苗族同胞奔...
    黃蜀葵是一種中藥材,藥用價值較高,具有清熱利尿、解毒消腫等功效,其花是腎病藥物「黃葵膠囊」的主要原料。黃蜀葵生長周期短,每年清明節前後種植,兩個多月後即可採花曬乾售出,花期從7月持續到9月。在此期間,每天主莖或分叉的莖上都有兩朵鮮黃色的花朵開放。
  • 來潁上五十鋪,許你一片黃蜀葵的花海
    潁上縣五十鋪鄉積極發展黃蜀葵種植,做大做強富民特色產業,增加收入「主渠道」,種好了「脫貧花」,結出了「致富果」。眼下,正是黃蜀葵成熟採摘的季節,在潁上縣五十鋪鄉的田間,一朵朵黃燦燦的黃蜀葵花競相開放,植株修長挺立,花朵大而嬌豔,成為田野裡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 安徽無為市:黃蜀葵帶來致富路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進農民增收致富,無為市陡溝鎮積極引進黃蜀葵產業,拓寬貧困戶產業扶貧新路徑。 考察調研,引入新產業。「今年初經村兩委考察論證,我們選用中草藥黃蜀葵進行種植,因為黃蜀葵對勞動力要求不高,尤其適合貧困弱勞力,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好產業。
  • 黃蜀葵綻放「致富花 」
    黃蜀葵喜好溫暖,雨量充足,適宜生長在排水良好且疏鬆肥沃的土壤中,開花期最適合26-28攝氏度的溫度。新嶺村氣候溫暖,雨水充沛,土質肥沃,恰好有著適合黃蜀葵生長的優質環境。  在脫貧攻堅產業發展規劃的引領下,村兩委積極謀劃,搶抓機遇,將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利用扶貧項目資金,流轉了新嶺村老窯廠10餘畝的荒地,新建了農副產品烘乾基地,並引進合作社入駐加工基地。
  • 重訪烏江 | 六衝河流經納雍玉龍壩時叫武佐河,這裡種植了黃蜀葵
    黃蜀葵種植基地好山好水養出好土地。貴州夢幻田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看中這裡的地形和氣候優勢,在平寨壩子上流轉土地900餘畝,發展種植中藥材黃蜀葵。黃蜀葵聽公司技術人員介紹,黃蜀葵喜溫暖和適中的雨量,怕澇,以陽光充足、地勢高爽、灌排水暢通、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壤土種植為宜。天高雲淡的平寨壩區,正是黃蜀葵不錯的生長之地。
  • 黎川縣西城鄉大力推廣黃蜀葵種植(圖)
    中國江西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易 磊報導:近日,黎川縣西城鄉舉辦黃蜀葵產業種植培訓會。會上技術專家對黃蜀葵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產業前景進行詳細闡述,對翻耕起壟到花期採摘的全過程進行深入細緻的講解。
  • 宋埠鎮:黃蜀葵開出致富花
    為解決在村群眾生活難題,榨下村多方考察,決定依託村裡的電商扶貧基地籌建黃蜀葵加工廠,一方面黃蜀葵的移苗、摘花等,技術含量不高,勞動強度不大,但需要人工大量參與,非常適合村裡的留守婦女、貧困戶參與,一方面通過外銷黃蜀葵乾花,可以幫助村集體經濟增收不少。有了發展想法,村裡立刻著手。
  • 杭州千島湖百畝黃蜀葵綻放「致富花」
    一提起黃蜀葵,村民們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黃蜀葵可是我們村的『搖錢樹』,脫貧致富就靠它了」、「比種玉米這些莊稼要划算多了,這不,才開始就收入了幾千塊錢呢。」、「我每天早上5點半就和大家一起來田裡採花了,一上午能採300斤,從農場主那可以領到相應的工資,同時家裡土地流轉給農場,這樣算下來,比自己種田划算多了。」農戶方奶奶美滋滋地告訴記者。
  • 巫溪:訂單種植黃蜀葵 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傅春蓉 通訊員 陳祖棟「黃蜀葵是種子類一年生草本中藥材,花入藥……」。3月20日,在巫溪縣尖山鎮百步村黃蜀葵種植基地,四川正本源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黃技術員正在為農戶講解黃蜀葵種植要領。
  • 花開富貴:漫山遍野的黃蜀葵讓古老村莊煥發生機
    貧困戶陳一南因車禍右腿殘疾,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今年,他和老婆種了3畝黃蜀葵,盛花期,每天賣花150公斤,收入200多元,一改往日愁苦的面容,逢人便誇黃蜀葵花就是「黃金花」。種植大戶方友成流轉38畝土地種植黃蜀葵,已採摘鮮花近2萬公斤,收入3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