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重走西藏:在樟木採訪的日子…

2020-09-06 王喜民562

穿雲破霧……

車輪滾滾……

汽車在西藏境地飛駛……

眺望,巍巍的喜馬拉雅山……

俯瞰,滔滔的雅魯藏布江……

那山、那河,讓我回味無窮……讓我想到過去在西藏採訪的日子……

屈指可數,這是我第八次進入藏區了!

這,怎能不心潮澎湃、激動萬分呢……

而望著今日蒸蒸日上的邊疆西藏,又怎能不讓我高興呢? 又怎能不記起過去踏行的足跡呢?

這次採風,主要是沿邊境線。

西藏邊境線位於中國版圖的西南端,長3842公裡。其中,樟木與尼泊爾接壤。

去樟木,從拉薩啟程,穿越

日喀則,過定日縣到達聶拉木。然後順中尼公路再向南而去。行走的道路逐漸變陡,幾乎是從喜馬拉雅山中段南坡一路下滑,而且是從高空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帶下行,相伴的全是溝坡谷地,山勢斜度趨於45度,像是脫韁的野馬一個勁向下墜落。公路兩邊一側是陡峭的山崖,間或參天大樹,飛瀑潺流;一側是峽谷雲海,翻騰湧動,如濤似浪。經過一段下行,前面半山腰的叢林中出現一座小鎮,像是懸掛在山間,這便是樟木鎮。

「樟木」藏語為「鄰近」之意,是318國道的終點,它不僅與尼泊爾接壤,而且為國家一類陸路通商口岸,距加德滿都只90公裡。

樟木鎮街口,密密麻麻的二層小樓擠在山坡,自下而上錯落有致,滿街的背夫走來走去,花花綠綠的卡車來來往往,路邊尼泊爾商品比比皆是。

樟木,不失為一個與尼泊爾連接的邊境小鎮。說它小,是因為再沒發展空間了,連一小塊空隙之地都很難找到,見縫插針的層層住宅和商鋪擠的喘不過氣來,但站在街上並不感到氣短和心悶,因為這裡的海拔僅2300米,沒有高原反應。沿街而行,這裡的交易場所,使這個山間小鎮很有活力和人氣。據介紹,樟木鎮居住著本地居民夏爾巴人,加上外來經商人員共計3000人。

夏爾巴人本來住在周圍大山中與世隔絕,祖祖輩輩過著原始的貧困生活,以背簍為伴,採挖貝母等草藥為生。

改革開放後他們從深山中走出來,匯集到樟木做起了貿易生意,慢慢發展起來,一個個脫貧致富,蓋起了小洋房。

「夏爾巴」藏語為「東方」之意,和藏族人沒有什麼兩樣,但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

樟木和周圍村的居民有個習慣,家家戶戶掛國旗,國家意識強烈。

在樟木鎮,一提到次仁曲珍老阿媽人人皆知,她因堅持天天升國旗獲得「世界吉尼斯之最」,已被載入史冊。街口盡頭是樟木口岸,稱之為「喜馬拉雅第一國門」,一面五星紅旗在口岸上部高高飄揚,綠樹映襯下更加鮮豔奪目。據悉,中尼邊境貿易發展迅速,交易額連年翻番,年交易已過百億,年過境人數成倍增長,已達120萬人次,比1966年口岸初建時火爆多了,它是西藏最大的貿易口岸。

中尼邊界以波曲河上的友誼橋中心線為界,與口岸相距8.7公裡,因此樟木口岸有著中國口岸獨一無二的例外,即「出關不出國,入境不入關」。

樟木大橋即中尼友誼大橋建造的非常漂亮,飛駕在兩山之間,橋頭我方一側站著邊防戰士,橋下波曲河水奔流不止。這座大橋形似我國的趙州橋,走在橋上心情昂然,可眺望遠處的雪山、森林、溝谷,好像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人顯得很渺小。大橋建於1986年,橋長65米,寬7.5米,橋架高6.5米,呈灰白色。橋頭有巡邏的邊防戰士。在這裡置勤要比高海拔地方輕鬆多了,但很潮溼,造就了多螞蝗和毒蛇,林子裡還有熊和豹,不時襲擊,很是頭痛。

樟木,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極為深刻的,那吊掛在山壁上的小鎮,那飛架的天橋,流連忘返……

走吧,親吻我的國土!

來吧,敬禮我的祖國!

相關焦點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13、丙中洛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府瀘水…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13、丙中洛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府瀘水…巍巍黎貢人……滾滾怒江水……丙中洛是美麗的!丙中洛是漂亮的!但是,從西藏的察隅沿丙察察線到達丙中洛,太不容易了!貢山縣地處滇西北怒江大峽谷北段,北靠西藏,國境線長172公裡,是雲南西北最偏遠的一個縣,靠近邊境線。當我們穿越貢山縣城的時候,看到這個縣城同樣夾在一個山山谷中,所有建築清一色的土黃色,非常漂亮!「天氣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這時天空變藍,雨過天晴,大地像換了新裝,非常靚麗!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之3、亞東印象…
    從樟木沿中尼公路向北前行,右側的珠穆朗瑪峰時隱時現,好像向你招手微笑,為你送行。高原上的天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剛才還是晴空萬裡,驟然瓢潑大雨。帕裡鎮不大,境內只有兩重小山,大多人做邊境貿易,他們通過邊境啞口到不丹方拉炒米、草藥等貨物,送至拉薩轉賣。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56、新疆段 :天山南北漫長的西陲邊關
    我已經結束了隻身【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內蒙—甘肅段」兩省區邊境線的採訪,開啟了「新疆段」的採風日程。敬禮,用雙臂擁抱我們偉大的祖國!
  • 【跋涉邊境親吻祖國】47內蒙古—甘肅段:內蒙古高原託起邊境線
    我已經結束了隻身【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東北段」即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邊境線的採訪。今天(10月14日)開啟了「內蒙古—甘肅段」的採風日程。眼下,汽車正沿著中國北部邊境線徐徐前進……車內:司機不斷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揮動著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6、墨脫「蓮花聖地」別具一格…
    說到佛教聖地,措姆女士又指著眼前的山說:「山頂上有一座寺廟,叫仁欽崩寺,在整個墨脫乃至西藏都有名氣!每年朝聖的人很多很多!」歷史上,墨脫門珞巴族商貿古街邊境貿易繁榮,由於墨脫歷次地震和歷史變遷,墨脫門珞商貿古街隨之淹沒。為恢復當年繁華的邊境貿易,向世人展示門珞民族、展示墨脫,向世人展示獨特的民族風俗、民族文化和民族特產。援藏工作隊於2014年按歷史上的門珞商貿古街進行恢復複製,恢復原貌,古街復建項目2016年5月建成。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之7、邊境縣墨脫家家戶戶懸掛國旗…
    而西藏墨脫縣,由於時差,天剛蒙蒙亮。作者看到,就是這個靠近印度的邊境小縣,幾乎家家戶戶及各門店都懸掛國旗。邊民的國家意識太強了!體現了邊民「祖國在我心中,國家至上」!走吧,親吻我的國土來吧,致敬我的祖國!
  • 【跋涉邊境親吻祖國】74獅泉河:難忘採訪《先遣連》的日日夜夜
    然而,一篇新聞稿分量有限,展不開,更重要的是,只讓河北人民知曉《先遣連》是不夠的,要讓全國人民都知道阿里不僅有個孔繁森,還有個李狄三和他帶領的《先遣連》,李狄三是奉中央之命進軍阿里的,為祖國統一和西藏的解放奠定了基礎,獻出了生命。為此,我擬寫一篇長報導,傳到中央臺和國際臺,把李狄三和他的先遣連推舉出去。
  • 【跋涉邊境親吻祖國】66、烏恰:走進中國最西端西極村斯木哈納
    順著天山山脈踏行,沿著塔裡木河支流託什幹河跋涉,向著中國最西部的烏恰縣斯木哈納村挺進……同時我還去伊爾克什坦口岸採訪……去烏恰縣邊境必須辦理邊防證。辦證需到烏恰縣歸屬的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州政府阿圖什市公安機關辦理。然而當我辦證時吃了閉門羹,不能辦理,亮出紅燈。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後經我反覆請求得到支持,並查看了我沿祖國邊境線行走兩個多月來,邊走邊寫出的有關西藏、雲南、廣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和新疆所發出的【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60多篇正能量文章。萬幸!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23、燈火闌珊處的祖國南疆西雙版納…
    一盞盞紅燈籠……一排排霓虹燈……這就是祖國南疆的西雙版納西雙版納的首府為景洪市,這個邊境城市,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這裡燈火輝煌,夜市繁華,呈現出一派別具特色的邊境夜光世界!走吧,親吻我的國土致敬,我們偉大祖國!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之1、啟程祖國邊境線採風…
    秋高氣爽……陽光明媚……今天(9月4日),從首都機場啟程,飛向西藏,開啟沿國境線採風活動。國境線,這是一道神聖莊重的線條!國境線,這又是一條亮麗的風景線!這就是中國的陸地國境線!中國版圖,像一隻雄雞傲立在北半球,雄距於亞洲東部,面朝洶湧澎湃的太平洋,面積960多萬平方公裡,陸地邊界長22800公裡。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13、從丙中洛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
    但是,從西藏的察隅沿丙察察線到達丙中洛,太不容易了!今天回味起來,也很有意思:我們走過了中國最壞、最爛、最險的公路之一,丙察察!貢山縣地處滇西北怒江大峽谷北段,北靠西藏,國境線長172公裡,是雲南西北最偏遠的一個縣,靠近邊境線。當我們穿越貢山縣城的時候,看到這個縣城同樣夾在一個山山谷中,所有建築清一色的土黃色,非常漂亮!
  • 【跋涉邊境親吻祖國】22、千裡江陵一日還:從臨滄到西雙版納…
    我們祖國的南疆是多麼絢麗啊!被檢查站卡住,那麼就意味著此地的邊境線採訪嘎然而止。又是一片新天地……又是一幅好畫卷……「親吻我的國土,致敬我的祖國!」……這是我們的動力所在!行駛在祖國的南疆,心情是多麼的愉快啊!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19、騰衝:和順鎮上百年的古建築…
    連日來,我在邊境地區騰衝和順鎮採風,這裡有很多古建築,古街、古房,古門、古牆、古院,有很多上百年的古建築。為什麼這些古建築能留下了呢?我的房主尹文紅對我說:「和順有一個學者在日夲留學,娶了日夲一位貴族女人。當年日本在攻打騰衝時,這位女人傳話日軍不能打和順!」
  • 【跋涉邊境親吻祖國】46、漠河:走進祖國最北點的「北極村」
    穿林海,過雪原,伴著鄂倫春族民歌《高高的興安嶺》,向著漠河跋涉……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裡住著,勇敢的鄂倫春。漠河還是個邊境口岸,為國家批准的一類口岸,聯檢辦公大樓設在漠河城區,而口岸邊檢站卻在中俄邊境洛古河一帶。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之4、從西藏林芝到墨脫一路風光…
    走吧,親吻我的國土來吧,致敬我的祖國!
  • 尼泊爾「4·25」地震五周年 西藏樟木口岸移民警察國門前的堅守
    中新網日喀則4月25日電 題:尼泊爾「4·25」地震五周年 西藏樟木口岸移民警察國門前的堅守作者 羅興偉 何蓬磊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波及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18個縣區,這個昔日繁華的樟木鎮也受到重創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51、二連浩特:通向蒙古國的鐵路通道
    蘇尼特左旗,向二連浩特進發……(上圖二連浩特口岸)路上,仍然跋涉在錫林郭勒大草原徜徉在二連浩特美麗的邊境城市,街道縱橫交錯,高樓大廈林立,綠樹花草陪伴。市區內不斷出現有關恐龍的雕像及畫圖。「二連」在蒙語中是「沙漠中屢見不鮮的奇妙幻境」之意,有海市蜃樓之美譽。歷史上二連浩特曾是淼無人煙,芳草悽悽的大草原。1697年,康熙統一外蒙後,這裡是北京至烏蘭巴託的第八臺驛道。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35、丹東:中國陸地邊境線的始端…
    丹東,是我跋涉國境線東北段的第一站。丹東,中國版圖萬裏海疆東北部的起點,也是中國陸地邊境的始端,處在鴨綠江與黃海的匯合處,與朝鮮新義州隔江相望。目前已發展為以工業、商業、物流、旅遊為主體的沿江、沿海最美的邊境城市。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73、日土:高原湖泊眾多之地…
    巍巍崑崙……暮色蒼茫……沿著中國西部邊境的新藏公路繼續前行,去往西藏的日土縣……途中,穿越大片大片的無人區,不用說村莊,連一個人影都看不到,目光中經歷的是一個空蕩蕩的世界。日土歸屬阿里地區,從人口講是個小縣,總共7000人,而按轄區75400平方公裡的面積來講是一個邊境大縣。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24、磨憨:通向寮國的唯一陸路口岸 …
    雨淋淋……雲蒙蒙……連連下了一夜的大雨,早晨還在繼續……今天(9月24日)早晨,我們迎著大雨,穿行雲路,向著中國與寮國接壤的邊境地帶磨憨行駛在磨憨鎮,我採訪了當地苗寨一村民。磨憨,這個邊境小鎮,如此之美麗,如此之幽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