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法而行依法而治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2020-12-06 華聲在線

導 讀

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

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於實施。今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今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我國第三個「憲法宣傳周」,宣傳周主題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高舉思想旗幟,推進偉大事業。如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法治湖南」建設?《湖南日報》特約請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劉期湘 潘超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為我們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寶貴路徑,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充分發揮法治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的重要依託作用

黨的十九大提出:「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正式開啟了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

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一是對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要求,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二是密切關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趨勢新特點新問題,聚焦法律制度的空白點和衝突點,統籌謀劃和整體推進立改廢釋各項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制度;三是堅持實施與監督同步強化,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努力提升執法司法的質量、效率、公信力,更好把社會主義法治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以法治化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賦能

國家治理體系與國家治理能力相輔相成,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重點在於提升國家治理能力,以此促進國家治理體系更加高效運轉。國家治理現代化,表現為國家治理組織系統結構的現代化與國家治理者素質和方法方式的現代化,其中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是國家治理的法治化。法治化與現代化具有同步性,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核心是法治化,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過程就是法治化的過程,法治化為現代化提供依託和保障,現代化為法治化提供豐富內涵和廣闊前景。以法治化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賦能,應抓住三個重要環節——

推進政府治理法治化。通過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嚴格規範執法行為,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確保公正文明執法;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不斷推進政府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建設法治政府。

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完善社會治理法律體系,持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統籌規劃社會治理格局,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增強全社會法治意識,堅守法治底線思維,規範權力運行。

推進居民自治法治化。個人自治分為城市居民自治與農村居民自治,其基本方式是在所生活的區域內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應進一步完善個人自治的法律體系建設與法律保障,夯實制度基礎;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夯實依法治國社會基礎;居民個人應進一步強化主人翁意識,增強學法主動性,做到不僅懂法守法還會用法,能有效維護國家、社會與自身合法權益,促進國家法治體系建設。

深入推進「法治湖南」建設,引領和保障湖南高質量發展

日前發布的《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公報》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經濟強省、科教強省、文化強省、生態強省、開放強省、健康湖南,基本實現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美好願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湖南」建設應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際出發,切實找準工作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

一是進一步加強立法,以高質量立法促進高質量發展。應密切關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的立法需求,對現行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不適應的地方予以修訂完善、堵塞漏洞,使其更好銜接、形成合力。尤其應加強有關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衛生、生物安全、生態文明、防範風險、涉外法治等重要領域立法,以良法善治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二是全面加強法治鄉村建設。加快完善涉農領域立法,深化農村基層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完善司法為民便民措施,不斷提升鄉村社會治理效能,築牢鄉村振興法治保障;三是持續推進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抓住各級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帶動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夯實依法治省社會基礎;四是立足新發展格局,不斷從法律角度深化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以及由此產生的新型社會關係和社會問題的思考,以更深刻的理論認識、更紮實的知識儲備應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挑戰;五是充分運用信息科技推進法治進程,建立法治大數據態勢預警平臺,利用數據監控、智能預測等科技手段實現從平面監管轉向立體監管。運用科技手段進行統計分析與深度解讀,推動實現執法精準化、科技化與現代化。

(作者分別系湖南工商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湖南廉政建設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法學博士)

相關焦點

  •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原標題: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確保民族事務治理運行在法治軌道上
    2019年9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  民族團結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條例》的制定和出臺,把全區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把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守護好神聖國土,建設好幸福家園,共同創造美好生活;《條例》的制定和實施,為依法有效治理民族事務提供法律支撐,為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下法治基礎,為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確保國家安全和西藏長治久安提供有力武器,確保民族事務治理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 【中國穩健前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中國道路」
    內容摘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國家治理體系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法治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骨幹工程。
  • 將社會主義法治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局,將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建設法治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歷史性任務第一次載入黨的文獻。
  • 為千秋偉業夯基固本——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紀實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從理論上回答為什麼要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全面依法治國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新時代波瀾壯闊的治國理政實踐中應運而生,並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創新發展,日益成熟完備。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黨的歷史上首次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  高舉思想旗幟,推進偉大事業。
  • 市委常委會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召開會議
    11月26日,市委常委會會議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會議召開,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省委常委會會議精神,研究我市貫徹落實意見。市委書記、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主任王偉中主持會議。
  • 現代社會治理最重要的支撐最根本的保障是法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對於各個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具有普遍意義。法治乃理性之治、長效之治、普遍之治,理所當然是一種「善治」「良治」。立足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從傳統社會管理到現代社會治理的轉變,從一元管理到多元共治的轉型升級,必須強化法治的力量,更多地運用法治思維構建社會治理規則體系,更好地運用法治方式解決社會治理領域中的突出問題,把法治的引領、規範和保障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把社會治理各項活動納入法治的軌道。
  • 法潤江門 法治政府建設進行時|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市域社會治理
    江門市司法局立足立法、執法、刑罰執行、法律服務四大職能,圍繞大局全力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中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努力探索「江門經驗」,提供「江門方案」。一、聚焦良法善治,加大社會治理的制度供給著力健全社會治理法規規範體系。
  • 依法治滇 以法治手段推進滇池保護治理
    在「依法治滇」的思路下,近年來省、市人大常委會及行政主管部門相繼修訂、制定了一系列滇池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規定,為理順體制、明確職責、建立滇池治理長效機制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支支執法隊伍也在守護滇池「母親湖」的工作崗位上,夜以繼日、兢兢業業,為滇池生態環境保護豎起了一道又一道堅實的屏障。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堅持依法治網,營造清朗健康的網絡環境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提出要依法治理網絡空間,通過立改廢釋並舉等方式,推動現有法律法規延伸適用到網絡空間。「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
  • 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法治是最可靠的軌道
    連隊意見得到採納,官兵們說,這是法治軍隊建設帶來的可喜變化。法治是相對人治而言的。厲行法治,要求人人思考問題自覺與法規制度接軌,無論實施決策、檢查指導還是處理問題,都以法規制度為準繩。人治思維則主要依靠權力、習慣、經驗、關係等來指導工作、進行決策、解決問題。按照人治的辦法,就難免出現標準不一的問題,這在實踐中是靠不住的。毫無疑問,法治是最穩定、最可靠的治理方式。
  •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總抓手」——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
    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法治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骨幹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一起學習!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表現形式「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察國事本則宜。不觀時俗,不察國本,則其法立而民亂,事劇而功寡。」
  • 深刻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
    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更好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生動實踐。   堅定探索適合自身的法治道路   人類社會發展的實踐證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穩定的治理。人類制度文明演進的歷史,證明了「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的深刻道理。
  • 中共清水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召開
    新天水訊據清水縣融媒體中心消息 6月5日,中共清水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暨中央依法治國辦法治政府建設實地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推進會議。會議傳達中央依法治國辦法治政府建設實地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領導批示精神,審議全縣整改方案,安排部署中央依法治國辦法治政府建設實地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和法治政府建設相關工作。
  • 習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際出發,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從兩個圖譜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體化和升級版,是推進新時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定星盤、指南針、行動令和願景圖,是中國之治宏觀頂層設計的歷史豐碑。
  • 如何紮實開展平安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市?聽聽他們的想法
    重慶日報消息,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強調,要著力提高社會建設新水平,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樹立底線思維,紮實開展平安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有效防範和化解各類風險,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市,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十四五」時期,如何紮實開展平安建設,增強精細化治理能力和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如何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市?
  • 吳琦:以法治建設助推「十四五」上海監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內容摘要「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監獄是堅守刑事司法的最後一道防線,必須主動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定不移推進位度建設,推進依法治監。
  • 共建共治共享 推進全域治理現代化
    當前,杭州市餘杭區正加快推進全域治理現代化建設,持續深化平安餘杭建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餘杭大地上,眾多鎮街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子。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做好宣傳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閒林街道充分藉助「林下·講堂」品牌,將垃圾分類工作融於基層理論宣講中,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解好、宣傳好。  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環節。而要提升基層治理效能,重要一環就是轉變基層群眾的思想觀念,通過宣傳教育引導群眾的社會實踐行動,從而有效規範其社會行為。
  • 2016·稅收改革攻堅這一年:興法治——依法治稅照亮稅收現代化光明...
    2016·稅收改革攻堅這一年:興法治——依法治稅照亮稅收現代化光明前景 原標題:   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