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潤江門 法治政府建設進行時|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市域社會治理

2021-01-20 瀟湘晨報

江門市司法局立足立法、執法、刑罰執行、法律服務四大職能,圍繞大局全力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中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努力探索「江門經驗」,提供「江門方案」。

一、聚焦良法善治,加大社會治理的制度供給

著力健全社會治理法規規範體系。突出依法防疫,在疫情吃緊時,優化簡化立規流程,提升制度供給速度。深度參與制定「九個從嚴」措施通告、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等抗疫文件,建立「1+N」抗疫制度體系。突出政策賦能,為推動銀湖灣濱海新區加快發展、穩投資若干工作措施、重點企業高質量發展等政策出臺提供法律審核,搭建區域發展政策體系。突出城市治理,堅持開門立法,乘全國人大江海基層立法聯繫點的東風,推動市容環境、戶外廣告、揚塵防治和地名管理等法規規章出臺,年內組織起草《江門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規章。

二、圍繞依法行政,激發市場主體的生機活力

全面開展法治政府示範創建活動,「多證合一」「證照分離」項目作為全省兩個單項之一,成功入選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項目。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緊緊扭住法治政府建設牛鼻子,率先在全省推進行政執法「兩平臺」建設。為推動執法力量、執法資源向基層一線傾斜,緊鑼密鼓推進鄉鎮街道綜合執法改革。經過持續努力,我市法治考評四年完成三級跳,今年連續在法治廣東考評中以排名第5榮獲優秀。

三、緊盯法律服務,確保社會需求的高效回應。

及時推出暖企安民空中法律服務,為滿足防疫法律需求,出臺空中法律服務方案,面向社會公布118名律師聯繫方式,推行律師「碼上」服務。開闢工業園區法律服務綠色通道,組織引導律師進工業園區提供法律諮詢,為企業開展「法治體檢」。引導215家法律服務機構進駐「江門市法治地圖」。全省率先推動全市8家公證機構進駐「粵省事」平臺和廣東法律服務網,全面推進公證電子證照。推動公證辦理「最多跑一次」「零跑動」和法律援助申請「全域通辦」。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成了7個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74個鎮(街)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以及1315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實現市縣鎮村四級全覆蓋。

四、著眼基層治理,維護社會細胞的健康穩定

將我市社區矯正人員納入綜治網格管理,在全省率先運用綜治平臺,引導基層司法所聯合鎮街綜治中心、派出所,將社區矯正人員和刑釋人員融入網格化管理。建立健全矛盾多元化解機制。立足江門是著名僑鄉,著力打造涉僑糾紛調解室品牌。在江門市湖南、浙江等6家商會和江門市裝飾建材行業協會成立人民調解委員會。政府機關帶頭引領法治,紮實推動「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實。成立民法典58人講師團,在全市廣泛開展民法典等普法宣傳,實施「典」亮地標行動、推出頗具特色的社矯法手繪漫畫系列微信和主題微視頻等。積極發揮律師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律師團隊深度參與某房地產項目依法破產重整工作。組織村(社區)法律顧問參與基層矛盾糾紛調解,促進基層依法治理、和諧穩定。

1

【來源:本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循法而行依法而治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劉期湘 潘超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為我們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寶貴路徑,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為何建設法治政府?怎樣建設法治政府?
    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   李克強總理在本屆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明確提出全面建設法治政府;在國務院黨組會議部署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時指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要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不斷提高法治意識和依法行政能力,用法治引領改革發展破障闖關、推動民生改善和社會公正,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在法治軌道上推動政府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 堅持以法治思維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法治政府建設是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規範行政決策程序,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嘉峪關市作為全國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政府各部門必須堅決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進一步完善行政管理體制,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
  • 廣東梅州: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
    (李盛華 攝)    黨建引領創新基層治理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基層社會治理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進行」「整個試點工作都要以基層黨建為引領」……在此次會議上,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傳遞出市委、市政府對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信心和決心,也為各級各部門推進此項工作指明了方向。
  • 基層法治建設進行時|新海鎮召開全面加強和改進基層法治建設工作...
    基層法治建設進行時|新海鎮召開全面加強和改進基層法治建設工作推進會 2020-07-03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進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社會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人民權益,這是法治的根本目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場,是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要求。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更要依法保障人民權益。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綱要》將「保障人民權利」作為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作為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主要原則,將「加強權利保護」作為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的五大重點工作之一。在保障公民參與權方面,提出健全公眾參與重大公共決策機制。
  • 【法治督察員來了】「國門衛士」的法治建設進行時
    【法治督察員來了】「國門衛士」的法治建設進行時 2020-12-13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現代社會治理最重要的支撐最根本的保障是法治
    立足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從傳統社會管理到現代社會治理的轉變,從一元管理到多元共治的轉型升級,必須強化法治的力量,更多地運用法治思維構建社會治理規則體系,更好地運用法治方式解決社會治理領域中的突出問題,把法治的引領、規範和保障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把社會治理各項活動納入法治的軌道。
  • 確保民族事務治理運行在法治軌道上
    民族團結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條例》的制定和出臺,把全區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把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守護好神聖國土,建設好幸福家園,共同創造美好生活;《條例》的制定和實施,為依法有效治理民族事務提供法律支撐,為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下法治基礎,為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確保國家安全和西藏長治久安提供有力武器,確保民族事務治理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
    五、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維護社會秩序、解決社會問題、協調利益關係、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培育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促進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十七)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
  • 【黨建要聞】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
    五、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維護社會秩序、解決社會問題、協調利益關係、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培育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促進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十七)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
  • [法治日報]開啟法治社會建設新徵程 -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 | NEWS...
    《綱要》與《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相互銜接、相互呼應,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布局,充分彰顯了黨中央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堅定決心。提供根本遵循行動指南「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黨中央高度重視法治建設,著力加強全面依法治國頂層設計。
  •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附相關負責...
    五、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維護社會秩序、解決社會問題、協調利益關係、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培育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促進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十七)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
  • 【法治嘉祥】普法這五年 | 潤物細無聲 法治入人心 嘉祥縣書寫「七...
    三、注重依法治理抓普法,維護穩定促和諧1 注重法治創建制度建設圍繞服務推進法治嘉祥建設,配套建立工作考核指標體系,定期研究深化法治創建工作思路措施。充分發揮村(居)委會、行業協會、區域商會推進自治自律的積極作用,推進基層社會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目前,全縣共有1個國家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4個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192個市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
  • 用平安守護椰城福祉|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近日,海口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鮑劍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按照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海口市縱深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海口,打造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海口樣板,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海南自貿港建設保駕護航。
  • 開啟法治中國建設新徵程
    習近平同志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我們要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本質上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法治中國唯一正確的道路。
  • 景俊海:努力建設更高水平法治吉林 以良法善治保障高質量發展
    景俊海:努力建設更高水平法治吉林 以良法善治保障高質量發展12月24日,吉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會議召開。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努力建設更高水平法治吉林,以良法善治保障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局面。代省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副主任韓俊主持會議。省政協主席江澤林出席會議。
  • 黃山市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應知應會手冊
    幹部培訓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進行改革。——2018年3月10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法治人才培養上不去,法治領域不能人才輩出,全面依法治國就不可能做好。
  •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原標題: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
    ——2020年11月30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協調推進國內治理和國際治理要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協調推進國內治理和國際治理,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