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綠色圖標可收聽音頻
坐落於京都嵐山的天龍寺是臨濟宗天龍寺派大本山,於1994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寺內由夢窗疏石設計建造的曹源池為國家史跡特別名勝。
天龍寺是1339年足利幕府第一代將軍足利尊氏為祭祀後醍醐天皇而請夢窗疏石國師主持建造的。為了籌建天龍寺,足利幕府向當時的中國宋朝派遣貿易船天龍寺船,重新開啟了和中國的貿易。
夢窗疏石是鎌倉到南北朝時期的禪宗名僧,被第七代天皇賜予國師稱號,後醍醐天皇和足利尊氏都皈依其門下。以疏石為始祖的夢窗派禪師受到皇室和幕府的推崇,不僅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也是先進文化的代表。他們不僅在水墨畫、書法等藝術領域有非常高的成就,而且在造園方面也頗有造詣。
夢窗疏石不僅是得道高僧,更是一個造園名家,尤其在表現禪思想的枯山水造園方面造詣頗深。他的設計大膽、富有創意,留下了不少庭園和大自然完美融合的佳作。他親手設計並主持建造了京都的西芳寺和鎌倉的瑞泉寺,天龍寺是其晚年集大成之作,對後世造園有極其深刻的影響。
在日本的禪寺本山裡,通常會以中國宋朝禪寺為原型,將伽藍視為庭園的一部分。敕使門、佛殿、法堂、僧堂等以對稱式分布在一條直線上,通常稱為「禪宗樣伽藍」。
天龍寺內,壯麗的伽藍和池泉回遊式的曹源池融於一體,禪寺的寂靜瞬間讓人回歸到平靜的山水之間。
大方丈背後廣闊的曹源池,名稱源於禪師在造園時池裡出現了一塊刻有「曹源一滴」的石碑,遂起名曹源池。天龍寺經歷了八次戰火洗禮,唯有這曹源池一直保留至今。曹源池是以嵐山,龜山,小倉山等為借景,融合了大和繪圖的傳統文化和宋元畫風禪文化的池泉回遊式庭園。
從大方丈向曹源池方向放眼眺望, 遠處是一組粗獷古樸的石頭組成的龍門瀑。依山而下的石塊組合仿若瀑布傾瀉而下,在傾入池中處鋪巨石,再配上鯉魚石,表現鯉魚躍龍門的意境。此手法對金閣寺的造園有極大影響,也是枯山水庭園的造園模本。雖說現在是乾枯瀑布,但是可以推測當初石頭組合背後湧出的地下水分成三段傾瀉而下,經面前的小石橋底下流入曹源池內。
除了曹源池外,遊覽天龍寺內的不同伽藍也會有不少的驚喜。
建於1899年的庫裡玄關處立著前管長平田精耕的達摩圖。大方丈是天龍寺內最大的建築,主祀釋迦如來。若要欣賞龍門瀑的話,大方丈絕對是最佳選擇。
法堂內不允許拍照,這是飲食店裡的裝飾畫。
現在法堂內屋頂上的雲龍圖,由日本畫家加山又造於1997年所畫。巨大的雲龍圖繪在159塊板上,形成一個直徑九米的大圓。中間的五爪巨龍雙目炯炯有神,不論從哪個方向看,都能感受到其散發出來的不可侵犯的威光。若您到訪時恰逢周末的話,不妨來感受一下巨龍的神秘氣質。
放在美不勝收的天龍寺內,很多人都可能將連接書院和多寶殿的長廊一筆帶過,甚至覺得不值一提,但我卻忍不住要濃墨重彩地介紹一下。
長長的木迴廊,狹長的木簀鋪在正中央。廊外掩映在綠樹叢中的茶室,隱隱約約;穿梭在迴廊下的潺潺流水,叮咚作響。春季看櫻花盛開;夏夜伴著蟲鳴煮茶賞月;秋季看紅妝倒映曹源池中,冬季看白雪壓青松。落雨時節傾聽簷上雨滴歡快躍入溪流中;夕陽下倚欄遠眺曹源池中水光山色。
對於長廊,我真的是情有獨鍾,對於它的美以及帶給我的無限遐想真的無法用精確的語言來表達。您來了可一定得來看一看。
天龍寺內高高聳立的石硯也是不容錯過的。據說1899年重建法堂時,鈴木松年畫下守護佛法的巨龍時曾經動用了六十多名僧人磨墨。此石硯是為了紀念鈴木松年及當年的管長而立的。據說參拜此碑可以學好書法。
碑下「洗心」洗手池令人瞬間不敢有任何俗人的雜念,在這禪寺裡我卻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神社裡的洗手池。不管在禪寺也好,神社也好,排除俗人的雜念都是必須的。
當我冬日裡遊覽天龍寺時,依山勢而建成的諾大的百花苑中花花草草早已不見了蹤影,很多隻剩下灰土乾瘦的枯枝,只有各自掛著的名片令我們遐想春夏時它們將是如何爭相鬥豔。
綠色灌木,青苔,隨處可見的小溪流,給冬日的百花苑增添了無限生機。登上望京之丘,只能望著枯枝中的多寶殿興嘆。轉眼春季到來,賞櫻花季節馬上就要來臨了,櫻花盛開的季節裡透過垂櫻看多寶殿該是多
出天龍寺不遠就有著名的渡月橋,還有嵐山商店街。如果碰上人力車,不妨花上三四千日元坐上人力車,一邊感受嵐山美景,一邊聽車夫細細訴說嵐山故事。如果您是帶著孩子來的話,租一輛帶後座的自行車,帶著孩子,體會一把京都主婦的感覺也是很不錯的。JR嵐山車站內放了很多手繪地圖,我們可以按圖索驥,尋找自己心中的聖地,把它當作一份紀念品亦是不錯的。
推薦閱讀(請點擊下列標題)
食育 | 參觀百年醬油藏
參拜日本神社的禮儀及注意事項
和小e一起學日語76—現在正淅淅瀝瀝地下著雨
可點擊公眾號底部菜單閱讀我們的各個專輯
《和小e一起學日語》《食育-小e家的早餐》
《平視日本》《在路上》《日本景點解說》
以在日本留學工作生活十幾年的經歷,介紹日本生活的點點滴滴,願大家通過我的介紹對日本有更多的了解。加微信號CXP15359726036並備註信息「在路上」,可申請加入日本旅遊交流群。
攝影:本文所有圖片均為小e媽親自拍攝。
背景音樂: 宗次郎 『心安らげ幸せなものたち』
提醒: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違者必究。
請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