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刊渲染中國用漁船建海上民兵網 推進南海東海戰略目標

2020-12-11 中國青年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日本《外交學者》雜誌10日稱,中國用漁船建立了一個海上民兵網絡,這支龐大的準軍事力量被用來與海軍一起,推進北京在南海和東海的戰略目標。

  報導稱,中國擁有20萬艘漁船,運營著世界最大的漁船隊。其商業性產業僱用了1400萬人,佔全球漁民總數的25%。他們接受軍事訓練和政治教育,漁船則裝備先進的電子設備,包括通訊系統和雷達,可與中國海警等互動。很多船隻還配備衛星導航,能夠監測和傳遞船隻方位,收集和報告海事情報。海上民兵還給中國軍艦提供後勤支援,例如2008年5月,民兵漁船曾給浙江省附近的兩艘軍艦運送彈藥和燃料。

  該雜誌稱,國際法規定,平民和民用目標不應受到武裝攻擊。中國海上民兵網絡的絕對規模和範圍使戰場空間複雜化,令對手陷入政治困境之中,不得不在海上危機或海戰中對中國採取更謹慎的行動。區分合法漁船和那些支援中國海軍的民兵船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悲劇發生,被摧毀的任何武裝漁船都將成為中國爭取同情的宣傳牌。文章由此呼籲,海上民兵構成的挑戰需美國及盟軍擴大軍力,包括軍艦、潛艇,特別是無人機等來應對這一「威脅」。

  「日本漁船的電子設備比中國的先進得多,難道它們也是準軍事力量?」 中國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這樣質疑道。他10日對《環球時報》說,中國漁船沒有武裝,排水量大的幾百噸,小的只有50噸。為軍艦運送彈藥需要專業化船隻,不可能是漁船。遠洋捕魚肯定需要導航等技術不斷發展,但絕不是用於偵察。

  張軍社說, 日媒這篇文章的內容和觀點是「中國威脅論」的翻版。在處理東海和南海爭端時,中國一向主張和平解決,不會派軍艦。在和平時期,中國也不會將漁船用於軍事目的。中國漁船在東海和南海海域捕魚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難道讓中國政府限制漁船活動不去捕魚?這不可能。

相關焦點

  • 中國海上戰略支點怎麼建?學者獻策應與地面衛星戰略建設相益
    中國海軍廣州艦駛進吉布地港。  視覺中國 資料圖「中國應審慎但積極地推進中國海上戰略支點建設,以保護中國的海外利益。」近日,上海海事大學舉行「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海上戰略支點建設學術研討會暨上海海洋戰略研究所掛牌儀式,與會專家學者在會上達成以上共識。
  • 美日在南海東海鬧事,中國果斷賦予海警船開火的權利
    中國政府為捍衛國家領海主權安全所制定的法律,本身就是在對中國領海和領土主權安全、以及海上執法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這本來就無可厚非。可是中國公布的這份《海警法》,卻讓美國和日本感到如鯁在喉。美日媒體迅速對號入座,將中國這一法案設定為專門針對美日海警船隻在東海、或者南海的攪局行動。
  • 美海軍戰略無人機進入南海、東海上空,這是本月第9次「偵查」
    尤其是打著「海上自由航行」的幌子,頻頻到中國南海領域大秀肌肉。美國的意圖非常明顯,而中國領土和主權神聖不容侵犯,美國的軍機 戰鬥機來到南海,也只能是「走走過場」。據環球網12月28日報導稱,當天美國海軍MQ-4C無人機再次出現在南海上空,這裡為什麼用「再次」呢?因為我們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反饋消息,這已經是該款無人機本月在南海和東海展開的第9次偵察飛行。
  • 海上絲綢之路:「東海絲路」與「南海絲路」
    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精彩故事情節,千萬不要錯過噢!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有「東海絲路」和「南海絲路」之分,「東海絲路」是指從山東半島經渤海到朝鮮半島最終到日本的航線。唐朝時期海上絲路總體呈現發展繁榮之勢,「東海絲路」也不例外,隨著海上交通的發展,航海知識的豐富,「東海絲路」又增添了新的分支,即從山東半島或者江浙沿海一帶出發,橫渡黃海直接到達朝鮮半島。唐朝時期是中國同朝鮮半島、日本交流的繁榮時期,當時唐朝和朝鮮半島的新羅國關係非常好,新羅國每年派貢使入唐進貢走的就是「東海絲路」。
  • 在中國南海,魑魅魍魎為何那麼多?
    巧合的是,美「霍珀」號飛彈驅逐艦於1月17日晚擅自進入中國黃巖島12海裡內海域,美國防部1月19日出籠《2018國防戰略報告》概要版稱中國為「將南海地物軍事化的戰略競爭對手」。顯然,美日印澳就印太海上秩序的協調步伐在加快,而介入南海問題、應對「中國威脅」,則是四國構建「自由與開放的印太秩序」的題中應有之義。
  • 揭秘中國海警部隊:「中國海警2901」成世界最大海警船
    同時,美國也大放煙霧彈,模糊非爭議區的西沙同爭議區南沙的界限,曝光中國在西沙永興島部署殲-11雷達和地對空飛彈,有評論認為,美國在南海沒有清晰明確的戰略,只能充當大喇叭渲染緊張。相比之下,中國應對海洋爭端更顯從容,除了發展海軍的實力,吸引眼球的還有中國海警。這支部隊合併組建僅兩年多,但是肩負著中國三百萬平方公裡的海域,執行維權和綜合執法的任務。
  • 美海上三大作戰力量協同修訂海上戰略,針對中國意味濃厚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據報導,11月中下旬美國海上三大作戰力量在時隔13年後推出新版「海上戰略」,專家對《環球時報》分析認為,美軍修訂新海上戰略主要是為了應對所謂的大國競爭,而可能產生的明顯變化是,將會有更多的美國海警船在南海搞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
  • 美國在關島部署重兵含戰略轟炸機,中國在南海布防你叨叨啥?
    ▲永興島上的防空飛彈(圖片:ISI)這件事情的起因很簡單,最近美國通過衛星獲知中國在南海地區的渚碧礁、永暑礁和美濟礁三個島礁部署反艦飛彈和防空飛彈,然後由全美廣播公司把這事兒捅了出來,以此發動輿論攻勢,枉顧事實對中國的正常軍事部署行為橫加指責。
  • 軍事專家尹卓:南海島礁還建多少怎麼建,要看中國受威脅狀況
    軍事專家尹卓:南海島礁還建多少怎麼建,要看中國受威脅狀況 邱越/人民網 2016-07-21 15:33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年中國南海(陽江)漁船海釣裝備展覽會將於8月舉行
    為實施海上強國戰略,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促進海洋休閒體育的普及和發展,培育消費型經濟發展新模式。2020年7月28日上午,2020南海(陽江)漁具展新聞發布會在廣東賓館白雲樓二層白雲廳舉行。今年的「中國南海(陽江)漁具狩獵展會」呈現五大亮點:1:本次展覽「政府搭建舞臺,企業歌唱」南海(陽江)漁船海洋捕撈設備展覽會得到政府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支持,具有豐富國際展覽經驗的專業展覽公司作為「貿易商」,共同搭建海洋捕撈設備一站式採購平臺。
  • 2020年中國南海(陽江)漁船海釣裝備展覽會圓滿落幕
    第十八屆南海(陽江)開漁節亮點活動之一——中國南海(陽江)漁船海釣裝備展覽會將深入實施藍色崛起戰略,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市,推動海洋休閒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據介紹,中國南海(陽江)漁船海釣裝備展覽會於8月15-17日在陽江海陵島與第十八屆南海(陽江)開漁節同期舉辦,展會得到了陽江市人民政府、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陽江市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管理委員會、陽江市農業農村局、廣東省港澳流動漁民協會等大力支持,將匯聚近百家漁船海釣裝備企業參加,全方位展示休閒漁業產業發展成果。
  • 日本軍艦東海撞上中國漁船,卻把自己撞出個大窟窿
    即便真的發生這樣的事了,作為堅船利炮的軍艦,一般都會在撞船事故中佔上風,而漁船只有吃虧的份,然而實際情況卻不盡然,剛又傳出一起軍艦撞上漁船而前者吃虧的消息。3月31日,環球網援引日本廣播協會報導稱,日本一艘驅逐艦撞上了中國的一艘漁船,驅逐艦竟然被撞開一個大窟窿。
  • 這個時候,美軍機還不忘到中國南海、東海和黃海同時挑釁!
    一日之內,美軍飛機出現在東海、黃海、南海。這是什麼節奏?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患快要20萬人的時候,還有這閒工夫派軍機到西太平洋對中國抵近偵查,是幾個意思呢?美國新冠疫情日趨嚴重之際,還得刷下存在感!頗有存心耍橫的味道!
  • 南海、東海、黃海,大練兵!
    近日,在南海、東海、黃海海域,三大戰區海軍紛紛大練兵,新型國產主力艦艇火力全開。感受實戰化演練帶來的震撼南海某海域南部戰區海軍052D型飛彈驅逐艦呼和浩特艦遇到雷達被幹擾的特情主炮系統迅速轉換目標跟蹤方式
  • 一艘中國漁船帶著12名日本公務員,在東海狂奔……
    一艘中國漁船帶著12名日本公務員,在東海狂奔……參考消息網 小銳2018年12月28日 08:58 原標題:小銳說| 一艘中國漁船帶著12名日本公務員,在東海狂奔……  試著想像一下:茫茫東海海面上,一艘中國漁船在全速狂奔。船上除了中國漁民,還載著12名日本公務員。後者試圖讓中國人停船。
  • 北海、東海、南海三大艦隊,哪支最適合成為遠洋艦隊?
    渤海和黃海都相對封閉的海域,實際相當於我國的內海,進出大洋需經東海並穿過日本的群島,航程太長,艦隊任何大規模的行動都很難保證不被發現,因此不適合在此部署遠洋作戰力量。不過由於渤海三面環陸、相對封閉的天然地利,非常適合部署戰略飛彈核潛艇,這些裝備洲際彈道飛彈的核潛艇無須進入大洋就可以將絕大部分的目標納入射程,因此渤海是最理想的戰略飛彈核潛艇發射陣位。
  • 中國漁船東海被外籍船撞沉:17人失蹤 軍艦趕赴救援
    參考消息網5月8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中國國家媒體7日報導稱,一艘中國漁船當天在東中國海與一艘外籍貨船相撞後沉沒,導致17人失蹤,兩人死亡。據美聯社5月7日報導稱,中國海軍正在尋找17名失蹤船員的下落。官方的中國新聞社7日稱,載有19人的漁船「魯榮漁58398號」在黎明前與一艘馬爾他籍貨船相撞後沉沒,造成17人失蹤,另有兩名船員被附近經過的漁船救起。據悉,獲救的這兩名船員已經死亡。正在東中國海浙江省沿海作業的兩艘中國軍艦被調去事發海域加入搜救行動。由於事發海域能見度較差,東海艦隊後續又投入5艘艦艇加入搜救工作。
  • 日本海自島風號驅逐艦與中國漁船在東海公海相撞
    新華網/資料圖華輿訊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 日本統合幕僚監部3月30日通報,當天晚間20時28分左右,海上自衛隊「島風」號驅逐艦在東海公海海域與一艘中國籍漁船相撞。日本防衛省稱,此次事故未造成雙方人員傷亡。富士新聞網報導,事發海域位於鹿兒島縣屋久島以西約650千米,位於龍井油氣田以北。
  • 8月中旬陽江海陵島將迎來2020年中國南海(陽江)漁船海釣裝備展
    7月28日,記者從2020年中國南海(陽江)漁船海釣裝備展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國南海(陽江)漁船海釣裝備展覽會將於8月15-17日在廣東省陽江海陵島與第十八屆南海(陽江)開漁節同期舉辦。據了解,該展覽會的舉辦旨在貫徹落實海洋強國戰略,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推動海洋休閒運動的普及和發展,培育消費型經濟發展新模式。
  • 日本頻報中國軍艦「東海警情」 專家:冷戰思維!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日本防衛省17日發布公告稱,16日傍晚,日本海上自衛隊監測到隸屬於解放軍東海艦隊的3艘艦艇在對馬海峽西北約15公裡處海域向東北偏北方向航行。而在此前的15日,日本防衛省稱,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二航空群P-3C巡邏機於14日下午在宮古海峽發現向西航行的中國海軍艦隊。該艦艇編隊由結束「環太平洋—2016」演習返程的三艘艦艇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