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小編帶來一份松鼠桂魚的正宗做法,外脆裡嫩、色澤橘黃、酸甜適口,好吃的不得了!
初遊唐安飯薏米,炊成不減雕胡美。大如莧實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滿屋。鄉愁就是味覺上的思念,無論一個在外闖蕩多少年,即使口音變了,但對故鄉的食物仍懷無限意念。《深夜食堂》裡說,食物是能量,是治癒、是珍貴,人間的味道叫做煙火氣,時光是最昂貴的成本,愛是一切故事中最美的部分。少年時渴望獨立的我們,心總是飄在遠方,期待大城市的繁華。但當你在外面嘗遍各種味道之後,才慢慢意識到,從小習慣的口味就像基因一樣留在身體,所有的味道都敵不過媽媽親手做的那些簡單的家常菜。有一句歌詞這樣寫道:「是誰來自山川胡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腦海裡是母親在廚房裡炒菜的身影,是熱氣氤氳裡不斷飄來的飯香,是圍著吃飯每個人的笑聲,懷念那個充滿煙火氣的生活,包滿了整個家的愛。都說提拉米蘇是對愛人最好的告白,那麼他們的相戀也像提拉米蘇一樣甜美可口。
松鼠桂魚是蘇幫菜中的傳統名菜。那麼桂魚都有哪些營養價值呢?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一些:桂魚又叫鰲花魚、鱖魚,是「三花五羅」中最名貴的魚,即使在過去一般百姓也很難消費起。那時每斤桂魚的售價幾乎是鯉魚的兩倍,桂魚是黑龍江中最美麗的一種魚。桂魚肉質細嫩豐滿,肥厚鮮美,內部無膽、刺少而著稱,故為魚種之上品。桂魚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桂魚蛋白質的含量比鯽魚、武昌魚、鰱魚、鯉魚、草魚、黑魚等淡水魚的含量高很多。而且桂魚中含有較高的維生素a和尼克酸,還有維生素E、硫胺素、核黃素等。桂魚肉質細嫩、極易消化,對兒童、老人及體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來說,吃桂魚既能補虛,又不必擔心消化困難,桂魚每到春天最為肥嫩,所以被稱為「春令時鮮」。中醫認為,桂魚味甘、性平、無毒,歸脾、胃經;具有補氣血、益脾胃的滋補功效。用時吃桂魚,有利於肺結核的康復!
松鼠桂魚不僅是樣子美觀,且營養也 那麼豐富。如果你也和小編一樣熱愛美食,那麼就和小編一起來準備做這一份美味的松鼠桂魚吧。首先我們將需要的材料準備好:桂魚1條、香蔥2根、姜1塊、澱粉半碗、鹽適量、胡椒粉適量、番茄醬適量、水澱粉1湯匙、白砂糖1湯匙。
第一步:首先我們將需要的材料準備好,然後將魚去頭,下顎三角單獨去掉,倒過來成為松鼠頭。從兩側剖開去骨剔肉。
第二步:.魚肉洗淨瀝乾,先傾斜刀45度,切片,皮不斷。
第三步:再直刀切成交錯菱形條紋。
第四步:將切好的桂魚用清水清洗乾淨,控幹水備用。
第五步:魚骨魚頭清洗乾淨和魚肉一起用蔥段,薑絲,鹽,胡椒粉醃漬10分鐘。
第六步:將我們醃漬好的所有魚骨魚頭魚肉拍上幹澱粉。
第七步:將我們裹好澱粉的桂魚下油鍋炸至金黃。
第八步:炸完之後撈出控幹油,按照順序擺放盤中。
第九步:.番茄醬,白砂糖,加等量水,大火煮開勾芡攪拌均勻。
最後嘗一下酸甜度調整後,澆在魚上。一份美味的松鼠桂魚就做好啦!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些貼心小提示:如果屏幕前的你不會切桂花魚,可以網上搜一下 ,網上有非常仔細的講說。切花刀魚身下放一塊乾淨的廚房巾會防滑又穩固。熬番茄醬的緩解,一定要根據自己口味調整酸甜度,可以加青豆玉米胡蘿蔔丁裝飾,炸魚肉緩解,有個竅門,不能一下子丟進去。要捏著魚肉兩頭,把花朝下,放入油鍋,手不松。等肉定型後,手一轉,皮朝下,丟鍋裡,這樣魚肉挺立又好看。
一碗湯裡喝盡一個時代的味道,一隻枇杷也許是一個永遠不再來的夏日。在過去的一年中,央視播出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超乎想像的熱度風靡螢屏和網絡。這部紀錄片在端上視覺饕餮盛宴的同時,更記錄了中國千載年來沉澱下來的飲食文化,以及一菜一羹背後的人情溫暖。時間是食物的摯友,人們對美食的追求,和處理加工的智慧,以及中國人對食物的情感。中國人的烹調手藝與眾不同,從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國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豐富主食。世間最美好的便是愛與美食,當這兩樣都不被辜負的時候,將會是你最幸福的時光。感謝有你,在我的時光裡,感謝有你,讓我可以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就讓我們繼續與生命的慷慨與繁華相愛,即使歲月以刻薄與荒蕪相欺。我愛美食,喜歡分享美食,更愛傳遞美食。
好了,今天小編就講到這裡,如果你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動動小手給小編點一個贊,也歡迎大家給小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