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得好「路通財自通」,意思就是把交通發展好了,經濟自然也就會穩步提升,而事實證明這話說得一點也沒錯。想要發展經濟就要先把路修好,不然貨物運輸又該怎麼辦呢?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在修路造橋的步伐上就沒停過,要不怎麼還會獲得「基建狂魔」的稱號呢?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路實在太多了,基本都大同小異沒啥新意,但在重慶卻有一座立交橋堪稱世界獨一無二,別的地方就算想要仿建都不太可能。
它就是重慶有名的黃桷灣立交橋,也是當地人口中的盤龍立交橋,在介紹黃桷灣立交橋之前,我們先來說說重慶這座城市。大家都知道重慶的有名的山城「網紅城市」,因此大部分建築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具有非常獨特的立體感。
它帶給遊客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永遠分不清自己在地面還是在地下,明明看著就是平地一樓,走到邊緣卻才發現原來自己到了十八樓。
了解完重慶的建築的特色我們再來說說黃桷灣立交橋,據數據統計黃桷灣立交橋分為上下五層高,共有20條匝道(早期是15條,後來增加到了20條)。匝道一條岔著一條,層層疊疊就好像三維迷宮,光看外表就不愧旅客所贈「中國最繞人立交橋」的雅號。
如果有航拍機的朋友或許會發現,其實這些匝道分別通往重慶市的八個方向,包括江北機場、廣陽島、朝天門大橋、茶園等等。站在高處俯瞰黃桷灣立交橋,還會有一種神奇的「8D立體感」,相信方向感不好的人只要看一眼立交橋就會開始犯頭暈,更別說是親自開車上路了。
黃桷灣立交橋就是因為這數不清的拐彎和繞不完的路才能被譽為「世上獨一無二」,很多人都好奇這橋到底連接了多少建築才會「彎」成這樣?說起來這個問題還真沒人算過,大家只知道立交橋連接的建築數量超乎想像,其中比較出名的地方像是朝天門大橋、內環高速、機場專用快速路等都是可以通過黃桷灣立交橋實現直達。
從實際作用的角度來說,黃桷灣立交橋對重慶人的幫助非常大,從茶園到江北本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如果走黃桷灣立交橋那就只要十分鐘。
不過在這有個小建議送給大家,如果不是重慶本地人或是走過很多次黃桷灣立交橋的老司機,千萬不要輕易上這個立交橋。黃桷灣立交橋和其它各種複雜的路段都不一樣,有不少司機開車都是憑著較強的方向感,但這種方向感在黃桷灣立交橋上完全沒用。如果沒有熟悉立交橋的人在旁邊引路,在黃桷灣立交橋裡開兩三個小時也不一定能開得出來。
或許有人會提出疑問,如果方向感不行,那用導航總可以了吧?如果是普通路段,用導航確實可以完美通過,但問題是黃桷灣立交橋一點兒也不普通。因為就算是導航出錯的概率也很大,最主要的就是跟著導航拐來拐去,最後拐到了什麼地方了自己也不知道,畢竟中途只要拐錯一次,那可走不了回頭路。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雖然黃桷灣立交橋十分「繞人」,但因為有太多好奇的遊客想要見識一番,如今黃桷灣立交橋已經成了成了重慶的知名網紅景點。有不少遊客表示,就算是在裡面被繞上幾個小時也不會感到煩躁,因為沿途奇特的建築造型也非常有趣。
如果換成是你,還想要來黃桷灣立交橋看看嗎?大家認為還有哪個路段能與其相比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