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丨繪就河暢水清美景 打造美麗宜居南城

2020-12-25 東莞陽光網

鄉村振興丨繪就河暢水清美景 打造美麗宜居南城

2020年12月22日 08:13

水是綠色之源,是生態文明建設發力的關鍵,是打造生態美麗宜居南城的基礎。

▲三禾市河

近年來,南城街道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打好治水「組合拳」,整治黑臭水體,加大控源截汙力度,完善制度建設,開展應急工程整治,建立應急響應機制,定期檢測水質,營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宜居環境。

來源:東莞南城發布    編輯:鄧燕芬關鍵詞:南城;整治;水體

都翻到這兒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權聲明: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

相關焦點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永康市打造「高顏值」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大力開展美麗鄉村系列創建活動,在保護與開發、整治與規範中尋求平衡點,全面打造生態宜居農村環境。 江南街道園周村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打造生態宜居家園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打造宜居鄉村,乾淨整潔的環境是必備條件。
  • 河長制助力鄉村振興 構建生態宜居新松溪
    每當行走在水美松溪溼地公園河畔,煙波河水、微風拂面、白鷺覓食,好不愜意,這裡是人們清晨鍛鍊或是黃昏休憩的好去處,也是每月「水美松溪」護河宣傳的網紅打卡點。河湖之殤阻生態宜居進程誰曾會想到這樣載著鄉愁、鍛鍊休憩的好去處,以前卻是另外一番光景。
  • 鄉村振興繪新卷
    盛夏時節,盧龍縣鮑子溝村的美景令人沉醉:一座座遠山,蒼翠欲滴;一架架葡萄秧,果實滿枝。這裡的美景美食留住了遊客的腳步,他們慢悠悠地徜徉在山野之間,聆聽微風從耳畔掠過的迴響……如今,像鮑子溝村這樣,一個個美麗鄉村正在秦皇島逐步湧現,一幅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盡情鋪展在希望的田野上。
  • 【鄉村振興】武東鎮六甲村:打造村居治理新亮點,打好鄉村振興「綠色牌」
    六甲村是武東鎮西北處的一個美麗村莊,距武東鎮政府6公裡,地處丘陵地帶,平均海拔高度368米,四面環山,前有六甲水庫,後靠梁野山,境內林地屬生態林區和梁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緩衝區,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人傑地靈,旅遊資源豐富。2019年被列為福建省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2020年獲評福建省鄉村旅遊村。
  • 在鄉村振興中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在鄉村振興中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戚箭斌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
  • 韶關: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升級版
    在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韶關系列活動舉辦之際,坐山望水、明朗宜人的粵北鄉村,吸引了一個個回歸故土的遊子,投資興業的鄉賢,共慶豐收的遊人。縱覽韶關1208個行政村,隨著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等工作的深入實施,已100%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累計創建打造乾淨整潔村730個、美麗宜居村267個、特色精品村61個,乾淨整潔村以上的共計1058個,乾淨整潔村達標率達87%以上,成功打造了翁源縣「蘭香古韻」廊線等一批「四沿」區域美麗鄉村示範帶。仁化縣董塘鎮新龍村新源組整治後煥然一新。
  • 東莞南城全域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高質量小康社會
    位於南城街道東莞運河與東引運河之間的東莞南城文化廣場,每天靜靜地見證著大自然的活力和人群的歡笑。這是南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促進南城人居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是鄉村振興「三年取得重大進展」決勝之年,南城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出臺了《南城街道關於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建設高質量小康社會的實施意見》和《2020年南城街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點》等文件,圍繞街道鄉村振興戰略目標要求,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逐步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
  • 福安:繪就美麗宜居鄉村的亮麗風景線
    近年來,福安市開啟了新一輪力度空前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對房前屋後又黑又臭的河塘溝渠、排水溝和水域漂浮物,實施清淤疏浚,恢復鄉村風貌,逐步呈現一個個生態宜居的鄉村美景,猶如一幅幅清新的山水畫卷,正成為令人嚮往的生態宜居之地。
  • 【鄉村振興】佗城鎮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打造獨具風格的美麗宜居鄉村~
    鄉村振興工作,我們必須要配合,這是為我們老百姓好,為我們農民好的惠民事。」佗城鎮勝利村村民羅家根支持地說。截至目前,勝利村拆除破舊泥磚房65處6450平方米,建設小公園2個、小果園32個、小花園69個、小菜園136個,打造多彩宜居活力健康美麗的勝利村。佗城勝利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塗金勝介紹說:「 我們利用宅前院後閒置土地建設『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利用村集體的閒置土地建設『小公園』,因地制宜採用不同種類圍欄開展『四小園』建設。
  • 石門秀坪:鄉村振興繪就橘鄉新藍圖
    11月19日到20日,常德市委宣傳部、市農業農村局邀請、組織省市多家媒體,開展「鄉村振興之美麗鄉村看常德」主題宣傳,通過實地採訪,集中展示常德市鄉村振興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 美麗無錫我的家丨"以點帶面"打造美麗鄉村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深入推進,綠色陽山、人文陽山煥發出了新活力。經過一番精雕細琢、梳妝打扮後的桃鄉,已經蛻變成景色迷人、和諧宜居的美麗鄉村。小公園、小景點、景觀帶,自然和諧,景致各異,完美展現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陽山鎮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淨化美化鄉村、改變環境「髒亂差」的「易容術」,以美麗鄉村、村莊清潔、汙水治理、道路美化等為抓手,全員出動、抓實抓細,不斷提昇陽山的「顏值」和形象。
  • 繪就中原鄉村美麗底色
    總書記心系「三農」和鄉村振興工作,對我省堅持綠色發展、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寄予厚望,激勵鼓舞著億萬中原兒女。如果說鄉村振興是一場「大會戰」,那麼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就是第一場「攻堅戰」。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宜居新隆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隆興鎮以謀劃好「十四五」規劃為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重要載體,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謀劃發展目標,堅持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理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打造美麗宜居新隆興。
  • 看這裡,青田「水美鄉村」!
    「美不美,家鄉水」。近年來,青田懷揣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投入大量資金,打造了一批集顏值與內涵於一體的「水美鄉村」。目前,已經建設了3個「樂水小鎮」及17個「水美鄉村」。  這些年來,阜山鄉通過「汙水零直排區」、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標準化建設和對「無違建河道」創建工作的大力推進,使得玉帶溪再無汙水直排、偷排、漏排現象,也沒有了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現象,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其境內「水美鄉村」建設達到5個。  阜山美景  對位於十二都源兩岸的季宅村而言,防洪、排澇安全問題始終是河道管理最重要的基石。
  • 【鄉村振興】鎮江丹徒:打造美麗鄉村的幸福樣本
    東寶莊是一座偏僻的自然村,自美麗鄉村建設啟動以來,根據規劃和工作方案,實施6大類20個建設項目,包括村民活動中心、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建設,南鄉衣坊、農產品交易展廳等農業文化展示載體建設,以及1200畝稻田、245畝花田景觀和950畝蝦池等產業提升,形成環境與產業同步提升,經濟與生態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去年,東寶莊成功入選了省級特色田園鄉村試點,目前,正按照更高標準打造「美麗鄉村」。
  • 南溪鎮河長制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南溪鎮河長制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2020-12-08 16:04:45   來源:六安新聞網
  • 打造宜居宜業生活環境 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庫車訊(庫車市融媒體記者 王隴江通訊員任波)哈尼喀塔木鄉全力打造鄉村集鎮區建設工程,一排排整齊的商鋪平地而起,為轄區群眾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阿吉古麗·吐爾地是哈尼喀塔木鄉庫木艾日克村村民,以前家裡以種地為主,收入來源單一。
  • 立足鄉村振興 西安國際港務區全力打造美麗宜居村莊
    2021年1月13日,西安市住建局於近期公布了2020年全市美麗村莊建設達標名單。其中,西安國際港務區新築街道於新村以83.5分位居全市第3,國際港務區對口幫扶的藍田縣灞源鎮溝口村以79.2分位居全市17名、藍田縣第1名,兩村均被授予「市級美麗村莊」稱號,國際港務區鄉村振興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描繪水鄉新繪卷 嘉善深入打造「樂水小鎮」 勾勒「水美鄉村」
    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嘉善縣各個鄉村白雲悠悠,水路彎彎,河水清清,猶如一幅風景優美的山水畫,這幅山水畫裡的村民或垂釣、或招攬遊客,一派紅火熱鬧的景象。「美不美,家鄉水」。近年來,嘉善縣投入大量資金,打造了一批集顏值與內涵於一體的「樂水小鎮」和「水美鄉村」。目前,已經建設了2個「樂水小鎮」及15個「水美鄉村」。這些村鎮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江南水鄉的獨特韻味。
  • 決勝2020 全面小康看日照|望山看水記鄉愁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原標題:決勝2020 全面小康看日照|望山看水記鄉愁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近年來,白鷺灣小鎮堅持走精品化、差異化之路,布局4公裡長的農文旅產業帶,培育智慧農業、文化創意、藝遊觀光、科技金融等新業態,打造了一個以生態為底色、以產業為支撐、以文化為靈魂的國際知名鄉村度假目的地,形成了以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為先導帶動鄉村振興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