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子在我家一直是作為零食在吃,知道它有健脾祛溼的作用,而且營養豐富,香甜軟糯特別好吃!
每年冬天,從寒冷的室外回到屋裡,抱著一捧熱乎乎剛出爐的糖炒慄子,特別幸福!
撥開硬殼把裡邊金黃色的肉剝出來放入口中嚼著,綿綿沙沙、香甜感久久不會散去,明明沒有放糖,卻留下很甜的味道。
自從在朋友家喝了一道慄子燉雞湯之後,就愛上了在她家蹭飯,也學會了把慄子變成家常菜的做法。
對於燉湯這回事,真是最不要求廚藝的,即使完全沒有進過廚房的人,只要有一隻燉鍋,也能完成得很好。
在選材上稍微注意一下,燉湯的雞不要選太肥的,不然湯會很膩,難以下口。
剝慄子可以算這道湯最複雜的工序了。先把慄子洗淨,用剪刀或者刀在慄子頂端開個十字,放到煮沸的開水中,燙5分鐘左右,晾涼後取出,直接就能把裡外的皮都剝下去,慄子肉還能保持完整。
如果家裡人口少,一隻雞吃不完,可以剁成塊分幾次來做,這樣雞湯不會太油膩,也更能保持清淡香甜的口味。
把雞塊先焯一下,表面的油脂和血沫等焯去,撈出放到鍋中,隨後放入剝好的慄子、切幾個口的紅棗(這樣紅棗精華能燉湯過程中,進入到湯汁中)、姜塊(不用切,拿刀壓扁,出薑汁和裂痕就好)。
如果有墨魚乾味道會更加鮮美,電飯鍋按下煮湯鍵,時間到就可以開鍋加鹽調味,這樣就完成了,是不是很簡單呢?
雞和板慄都是營養豐富的食材,有提高免疫力、補氣益脾的功效,可以經常給家人燉一鍋哦!
我很喜歡把美食變得更家常的過程,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