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傳:陸遊《書憤》

2021-02-16 聆聽最美好聲音

書憤

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遊居家鄉山陰時所作。陸遊時年六十有一,這已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裡飛奔著樓船戰艦。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裡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髮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書憤:書寫自己的憤恨之情。書,寫。
早歲:早年,年輕時。那:即「哪」。世事艱:指抗金大業屢遭破壞。
「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復故土的豪邁氣概堅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氣,氣概。
樓船,指采石之戰中宋軍使用的車船,又名明輪船、車輪柯。車船內部安裝有以踩踏驅動的機械連接船外的明輪,依靠一組人的腳力踩踏前行。車船在宋代盛極一時。因這種戰船高大有樓,故把它稱之為樓船。瓜洲:在今江蘇邢江南長江邊,與鎮江隔江相對,是當時的江防要地。
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大散關:在今陝西寶雞西南,是當時宋金的西部邊界。
塞上長城,比喻能守邊的將領。《南史·檀道濟傳》載,宋文帝要殺大將檀道濟,檀臨刑前怒叱道:「乃壞汝萬裡長城!」
衰鬢:年老而疏白的頭髮。斑:指黑髮中夾雜了白髮。
出師一表:蜀漢後主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寫了一篇《出師表》,表達了自己「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堅強決心。名世:名傳後世。
堪:能夠。伯仲:原指兄弟間的次第。這裡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難分優劣高低。

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後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當時他親臨抗金戰爭的第一線,北望中原,收復故土的豪情壯志,堅定如山。當英雄無用武之地時,他會回到金戈鐵馬的記憶裡去的。想當年,詩人北望中原,收復失地的壯心豪氣,有如山湧,大有氣魄。詩人未曾想過殺敵報國之路竟會如此艱難。以為「我本無私,傾力報國,那麼國必成全於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壞以至於屢遭罷黜?」詩人開篇一自問,問出幾多鬱憤。

「樓船」二句,寫宋兵在東南和西北抗擊金兵進犯事,也概括詩人過去遊蹤所至——作者三十七歲在鎮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他四十八歲在南鄭任王炎幕僚。陸遊在軍中時,曾有一次在夜間騎馬過渭水,後來追憶此事,寫下了「念昔少年時,從戎何壯哉!獨騎洮河馬,涉渭夜銜枚」(《歲暮風雨》)的詩句。他曾幾次親臨大散關前線,後來也有「我曾從戎清渭側,散關嵯峨下臨賊。鐵衣上馬蹴堅冰,有時三日不火食」(《江北莊取米到作飯香甚有感》)的詩句,追寫這段戰鬥生活。當時北望中原,也是浩氣如山的。但是這年九月,王炎被調回臨安,他的宣撫使府中幕僚也隨之星散,北徵又一次成了泡影。這兩句概括的輝煌的過去恰與「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鮮明對比。「良時恐作他年恨,大散關頭又一秋。」想今日恢復中原之機不再,詩人之心如泣血。從詩藝角度看,這兩句詩也足見陸遊浩蕩詩才。「樓船」與「夜雪」,「鐵馬」與「秋風」,意象兩兩相合,便有兩幅開闊、壯盛的戰場畫卷。意象選取甚為乾淨、典型。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歲月不居,壯歲已逝,志未酬而鬢先斑,這在赤心為國的詩人是日夜為之痛心疾首的。陸遊不但是詩人,他還是以戰略家自負的。可惜畢生未能一層長材。「切勿輕書生,上馬能擊賊」(《太息》)、「平生萬裡心,執戈王前驅」(《夜讀兵書》)是他念念不忘的心願。「塞上長城」句,詩人用劉宋名將檀道濟典明志。以此自許,可見其少時之磅礴大氣,捍衛國家,揚威邊地,捨我其誰。然而,如今詩人壯志未酬的苦悶全懸於一個「空」字。大志落空,奮鬥落空,一切落空,而攬鏡自照,卻是衰鬢先斑,皓首皤皤。兩相比照,滿是悲愴。這一結局,非詩人不盡志所致,非詩人不盡力所致,而是小人誤人,世事磨人。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悲愴便為鬱憤。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尾聯亦用典明志。諸葛堅持北伐,雖「出師一表真名世」,但終歸名滿天宇,「千載誰堪伯仲間」。千載而下,無人可與相提並論。很明顯,詩人用典意在貶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復中原之志亦將「名世」。詩人在現實裡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將渴求慰藉的靈魂放到未來,這自然是無奈之舉。而詩人一腔鬱憤也就只好傾洩於這無奈了。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回看整首詩歌,可見句句是憤,字字是憤。以憤而為詩,詩便儘是憤。

《書憤》是陸遊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中兩聯屬對工穩,尤以頷聯「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

《經典詠流傳》第一季合集(詩詞歌曲57首)

經典詠流傳: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經典詠流傳:席慕蓉《渡口》

經典詠流傳:《論語》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轉發只需1秒哦~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陸遊《卜算子·詠梅》
    收錄於話題 #經典詠流傳著(zhuó):同「著」,遭受,承受。更著:又遭到。無意:不想,沒有心思。自己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芳鬥豔。苦:盡力,竭力。爭春:與百花爭奇鬥豔。此指爭權。一任:全任,完全聽憑;一:副詞,全,完全,沒有例外。任:動詞,任憑。群芳:群花、百花。百花,這裡借指詩人政敵──苟且偷安的主和派。妒(dù):嫉妒。零落:凋謝,隕落。
  • 經典詠流傳:陸遊《卜算子·詠梅》
    作者:陸遊  朗誦:虹雲演唱:李谷一驛外斷橋邊
  • 書憤|陸遊
  • 經典詠流傳:王維《少年行》+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經典詠流傳》第一季合集(詩詞歌曲57首)經典詠流傳: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經典詠流傳: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經典詠流傳:席慕蓉《渡口》經典詠流傳:《詩經·鄭風·子衿》經典詠流傳:《論語》經典詠流傳:陸遊《書憤》經典詠流傳:徐寅《題金山寺迴文詩》經典詠流傳:虞姬《和項王歌》經典詠流傳
  • 書憤(陸遊)
    [詩詞古文]書憤(陸遊)書憤陸遊早歲那(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書寫自己的憤恨之情。世事艱:指抗金大業屢遭破壞。樓船,指采石之戰中宋軍使用的車船,又名明輪船、車輪柯。車船在宋代盛極一時。因這種戰船高大有樓,故把它稱之為樓船。瓜洲:在今江蘇邢江南長江邊,與鎮江隔江相對,是當時的江防要地。
  • 經典詠流傳:王維《雜詩三首》
    《經典詠流傳》第一季合集(詩詞歌曲57首)經典詠流傳: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經典詠流傳:席慕蓉《渡口》經典詠流傳:《論語》經典詠流傳:陸遊《書憤》>經典詠流傳:徐寅《題金山寺迴文詩》經典詠流傳:虞姬《和項王歌》經典詠流傳:李白《長相思》其一 | 長相思,摧心肝!
  • 書憤-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是南宋詩人陸遊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陸遊時年六十有一,這已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後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 陸遊《書憤》賞析
    書憤[宋]陸遊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遊時年六十有一,這已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文學賞析: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
  • 書憤五首·其一 [宋代]陸遊
    書憤五首·其一    [宋代]陸遊
  • 陸遊被罷官六年,憤而寫下一首詩,成為流傳800多年的經典
    但也正是由於貶謫而產生的悲憤之情,讓他們得以創造出一首首流傳至今的經典。水遇礁石才會激起絢麗的浪花,風平浪靜不會造就偉大的詩人。以南宋為例,陸遊便是其中的典範。南宋的偏安一隅,以及南宋統治者和官僚的昏庸,讓這位出身名門,從小就立下了愛國、報國之志的詩人,在官場久經沉浮,壯志難酬。
  • 陸遊寫下《書憤·其一》,內心在恨什麼?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62歲的陸遊隱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家中,寫下五首以《書憤》為題的七律,其中以《書憤·其一》最為著名。他在詩中既充滿激情地抒發了自己「平生萬裡心,執戈王前驅」的壯志,又十分留戀地追憶了「鐵衣臥枕戈,睡覺身滿霜」的軍旅生涯,最後對世事艱難發出無限感慨。
  • 詩詞、歌曲、意境海報,《經典詠流傳》第六期三件套請收藏
    小編為您準備了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第六期   詩詞、歌曲、意境海報   讓您一次看個夠!   話不多說,請往下看
  • 書憤(陸遊)
    [詩詞古文]書憤(陸遊)書憤陸遊早歲那(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書寫自己的憤恨之情。世事艱:指抗金大業屢遭破壞。樓船,指采石之戰中宋軍使用的車船,又名明輪船、車輪柯。車船在宋代盛極一時。因這種戰船高大有樓,故把它稱之為樓船。瓜洲:在今江蘇邢江南長江邊,與鎮江隔江相對,是當時的江防要地。
  • 聆聽《經典詠流傳》——鐵馬秋風
    書憤五首·其一   作者: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 讀《書憤》說陸遊
    前幾年給小外孫當「陪讀學童」時,曾跟著小傢伙背過幾首陸遊的詩,但沒背過這首《書憤》。
  • 《經典詠流傳》成全民詠唱經典熱潮
    網易娛樂3月1日報導 春節期間,央視綜合頻道全新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收穫如潮好評,在豆瓣收穫9.4的高分,成為高考、公務員考試的時政熱點。節目中的歌曲不僅刷屏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在各個音樂平臺也全線霸榜,在開學季更是走進多個校園,成為學生們反覆詠唱的經典。
  •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高分開播
    作為央視打造的高品質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在春節期間與觀眾見面。在前兩季均獲得超過8分高口碑的情況下,第三季節目一開播就衝到了9.2的高分,成為開年首檔9分國產綜藝。  第三季《經典詠流傳》繼續由撒貝寧擔任主持人,康震、廖昌永、朱丹擔任鑑賞團成員,節目依舊邀請明星或音樂家「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深層價值。
  • 《經典詠流傳》將傳統詩詞經典與流行融合
    央視《經典詠流傳》將播王俊凱《明日歌》成洗腦神曲  1月16日,央視綜合頻道大型詩詞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舉行了發布會。  《經典詠流傳》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傳統詩詞經典與現代流行相融合,讓經典具有新時代屬性,產生新的先鋒文化,開創文化節目2.0時代。節目中,成龍、楊洪基、王力宏、王俊凱、鳳凰傳奇、孫楊、胡德夫等數十位經典傳唱人將用流行傳唱經典。
  • 青花郎攜手《經典詠流傳》第三季 以經典致敬經典
    近日,《經典詠流傳》官方微博頻頻發文表示:新一季節目即將來襲,敬請期待。作為合作夥伴的青花郎也公開發聲表示「開播不遠」了。作為央視高品質的大型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每一期內容裡的每一個「經典」,無論內容遴選還是傳承者的人選都極為認真甚至苛刻。
  • 書憤·陸遊
    陸遊時年六十有二,這分明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只能賦閒在鄉,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書憤」者,抒發胸中鬱憤之情也。「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當英雄無用武之地 時,他會回到鐵馬金戈的記憶裡去的。想當年,詩人北望中原,收復失地的壯心豪氣,有如山湧,何等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