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憤|陸遊

2021-02-08 河南文藝出版社

書憤|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①,鐵馬秋風大散關②。

塞上長城空自許③,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④。

[注釋]

①樓船:戰船。瓜洲渡:在今江蘇邗江瓜洲鎮,位於長江北岸,與鎮江隔江相對。

②大散關:在陝西寶雞西南。宋金西北以此為界,是邊防重地。

③塞上長城:南朝劉宋衛國名將檀道濟曾自稱「萬裡長城」,陸遊在此自比。

④伯仲:兄弟,此有比肩並稱的意思。

[點評]

這首被清人推為陸遊七律壓卷之作的名篇,寫於淳熙十三年(1186)詩人在野時。陸遊自江西撫州任上被黜落免官後,一直在故鄉山陰閒居,至此已進入第六個年頭。由於長期的投閒置散,致使詩人內心非常壓抑苦悶。北伐夙願未了,志士收身農桑,憂憤鬱積心頭,日深難平。許多感觸都蝟集交織在一起,融成一股蓄勢欲噴的地火,在詩人心頭激蕩。這股潛流蓄勢既久感慨又深,終於在一個料峭的早春,不失時機地從詩人筆底噴薄而出。短短五十六個字,道盡陸遊一生之憂憤感慨。

詩的前三聯出筆如椽,概言一生作為遭際。首聯暢抒少年豪氣:早歲如初生之犢,北望中原豪氣沖天,志欲滅胡,哪裡知道行路艱難、世事艱險!孟子說「志者氣之帥,氣者志之充」,氣是志在行動事業上的表現。在愛國之志的驅動下,詩人中年積極投身北伐,其壯舉令人刮目相看。「樓船」句渲染詩人任鎮江通判時,瓜洲一帶遭遇的北伐氣氛,「鐵馬」句則回憶南鄭驚心動魄的軍旅生活。這兩句緊承「如山」,寫中年事業,取象壯浪,氣勢雄健,境界開闊,充滿激情,可看作他終生心期的事業寫照。頸聯轉寫眼前感慨:詩人曾以捍衛國家、揚威邊地的名將檀道濟自期,現在看來這種理想已經落空;而鏡中自看,兩鬢斑白,一事無成。這一聯突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空」、「已」兩字下得沉痛、悲愴,是「憤」之所由,「憤」之所結,「憤」之所在。由此切入,再深入體會陸遊用典,我們還可以聯繫到典故外隱含的事實:劉宋名將檀道濟功大德高,最後被宋文帝所殺。臨刑前,檀道濟憤怒地痛斥「乃壞汝萬裡長城」!自壞長城,歷來是愛國志士最痛心、最不願意看到的事實。而南宋在對金問題的處理上,自壞長城的做法豈止一二?且不說嶽飛橫遭殺戮、宗澤被排斥致死、王炎東召後遭誣被貶,就是陸遊自己也因「力說張浚用兵」而屢遭投降派無情打擊,並被冠以各種各樣的罪名彈劾、排擠出朝,黜落歸鄉。《灌園》一詩簡直可以作為這聯詩的註解:英雄失志投閒的寂寞與憤世之情盡在其中。如果是一般人書憤,可能會就此打住,徒「憤」而已。陸遊書憤的可貴在於「憤」而不哀,憤中反而能驟然發力,充分顯示出筆底功夫。「出師」一聯,既是設問又是自許,通過對諸葛亮力行北伐、鞠躬盡瘁精神的禮讚,諷刺鞭撻南宋的投降政策。至此,詩人個人雄略未得施展的積憤,對當時無人主持北伐、國威不振的憂憤,兩種感情在末句會合,使詩人所書之「憤」具有更深刻的時代精神和廣泛的社會意義。結句大氣包舉,饒有興會,「絕無鼓衰力竭之態」(《甌北詩話》),不愧是大家手筆。

這首七言律詩悲歌慷慨,氣韻沉雄,包容性大,概括性強,是陸遊所有以《書憤》為題的七律中最富有個性的一首。詩作的認識價值已不須贅言,詩的藝術價值也令人矚目。觀其整體,固然高妙,即使於一聯一句求之,也不乏驚人之處。如「中原北望氣如山」寫生形象,「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一聯的用典對仗,意象鎔鑄以及這聯景語在整首抒情詩中精心構築,都是令人拍案稱絕的。故清人紀昀(曉嵐)指出:「此種詩是放翁不可磨處。集中有此,如屋有柱,如人有骨。」(《瀛奎律髓刊誤》)(選自《但悲不見九州同 陸遊集》)

相關連結:《但悲不見九州同 陸遊集》

◆編著者:陸遊 著 高利華 編著

書號ISBN 978-7-5559-0194-5

出版社: 河南文藝出版社

版 次: 2015年7月

定 價:45

印 次:2015年7月第1次印刷

.◆內容簡介◆

唐詩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璀璨奪目,也是我國文學史上永恆而無與倫比的兩座藝術高峰,代表著傳統文學的最高成就。為此,我們特意邀請中國社科院長期從事古典文學研究的專家編撰了《唐宋詩詞名家精品類編(10卷)套書,本書是其中的一卷。

陸遊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其詩詞有綺麗的夢幻,與慷慨悲壯,有「小李白」之稱。他的詩內容博大,思想精深,感情真摯,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他的詩詞既有充滿抗金報國,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的雄奇奔放之作,也有滿懷柔腸、哀婉含蓄的充滿浪漫主義色調的詩篇。詩風既沉鬱悲壯,又恢宏雄放。

陸遊一生創作詩詞達9000多首,本書在研究各家版本的基礎上精選各類題材的佳作190首,分九類。難解字詞加注釋,點評旨在發現各類詞的意境旨趣。以饗讀者。


相關焦點

  • 書憤(陸遊)
    [詩詞古文]書憤(陸遊)書憤陸遊早歲那(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書寫自己的憤恨之情。世事艱:指抗金大業屢遭破壞。樓船,指采石之戰中宋軍使用的車船,又名明輪船、車輪柯。車船在宋代盛極一時。因這種戰船高大有樓,故把它稱之為樓船。瓜洲:在今江蘇邢江南長江邊,與鎮江隔江相對,是當時的江防要地。
  • 書憤-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是南宋詩人陸遊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陸遊時年六十有一,這已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後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 陸遊《書憤》賞析
    書憤[宋]陸遊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遊時年六十有一,這已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文學賞析: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
  • 書憤五首·其一 [宋代]陸遊
    書憤五首·其一    [宋代]陸遊
  • 經典詠流傳:陸遊《書憤》
    書憤陸遊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遊居家鄉山陰時所作。陸遊時年六十有一,這已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裡飛奔著樓船戰艦。
  • 陸遊寫下《書憤·其一》,內心在恨什麼?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62歲的陸遊隱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家中,寫下五首以《書憤》為題的七律,其中以《書憤·其一》最為著名。他在詩中既充滿激情地抒發了自己「平生萬裡心,執戈王前驅」的壯志,又十分留戀地追憶了「鐵衣臥枕戈,睡覺身滿霜」的軍旅生涯,最後對世事艱難發出無限感慨。
  • 讀詩人陸遊的《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遊有不少以書憤為題的詩作,大多作於晚年。詩中所書。幾乎都是報國志、孤臣憤,可見陸遊晚年那種愛國壯志不能實現的激憤是十分強烈的。在許多《書憤》詩中,以這首為最好。宋孝宗浮熙十三年(1186),陸遊已是六十二歲的老人了。這時他罷官鄉居已有六個年頭。中原恢復無望、報國壯志難酬的憂憤時時襲來,因而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律。
  • 書憤,書憤,陸遊書不盡的滿腔憤懣!
    陸遊畫像陸遊的「書憤」並非是憤怒讀書未獲功名,而書寫滿腔憤怒之情。為什麼會如此憤怒?這就需要結合陸遊所處的時代和陸遊的為人來解讀。南宋從建立之初,主和派、主戰派對就如同黨爭一樣爭吵不休,主和派在很多時候都是佔上風,所以主戰派包括陸遊經常受到排擠打壓,真是「有心殺賊,報國無門」,這是陸遊終生的憤懣,也是他許多詩歌的主題。
  • 書憤——中年人的人生感懷
    《書憤》是陸遊62歲時寫的作品,此時,陸遊辭去官職,在家閒居。
  • 品讀《書憤其一》,陸遊這樣的愛國赤子,最讓人心痛也最激勵人
    我心中最悲哀,最無奈的南宋時代,卻最是盛產愛國人士,其中的代表,便是事業坎坷,感情不順的陸遊了,每當讀到他的這首《書憤其一》,那種報國的熱情與無奈,那種為國家,為民族而奮鬥的決心與驕傲,都會讓我動容。全詩這首詩,是陸遊晚年所作,當時的陸遊被罷官,在家鄉閒居,已經六十多歲了,可他的心中想的,依舊是報國。
  •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
  • 61歲陸遊抒發豪情的詩作實在經典,曾入選課本,是必須背誦的古詩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古詩也是陸遊非常經典的作品,寫於他61歲的一年。雖然是年過花甲之年,但是內心的豪情壯志不改,依然有著充沛的豪情。更因為其中滲透著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這樣的古詩也得以入選中學語文課本,成為當年語文課程學習中的必背名篇。如今過去這麼多年,看一看你還記得多少?
  • 《書憤五首·其一》-宋·陸遊
    書憤五首·其一宋代:陸遊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 陸遊的《遊山西村》看似是尋常的記遊詩,實則充滿了人生哲理
    陸遊的一生寫過無數的詩詞,現存世的就有9300餘首,是名副其實的多產文人。在我們的印象中,陸遊的詩詞大多是愛國抗金的題材,如《示兒》和《書憤五首》等,但他的詩詞遠遠不止於此。今天,我們品讀陸遊另一類題材的詩-友情,這首詩便是連小學生都知曉的《遊山西村》,其中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充滿了人生的哲理,更是成了千古名句。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 陸遊著名詩詞13首,每一首都出千古名句
    今天和大家一起讀一下陸遊最著名的13首詩詞。1、示兒宋代:陸遊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宋代:陸遊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 書憤 陸遊 拼音注音 朗讀朗誦 解釋賞析
    陸遊時年六十有一,zǎo suì nǎ zhī shì shì jiān早 歲 那 知 世 事 艱zhōng yuán běi wàng qì rú shān中 原 北 望 氣 如 山lóu chuán yè xuě guā zhōu dù樓 船 夜 雪 瓜 洲 渡tiě mǎ qiū fēng dà
  • 陸遊誕辰894周年:一生作詩萬首,這八首代表詩,你能背誦哪首?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出生在浙江紹興,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詩人。陸遊一生寫下很多詩,他在詩詞領域具有傑出成就。他的詩歌語言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十分悲壯澎湃!如今,陸遊的詩詞有9000多首存世,他的詩也代表一生個人經歷,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中年入蜀以前,詩歌特點偏於文字形式。2、入蜀到罷官東歸期間,這個階段是他詩歌創作的成熟期,充滿愛國情懷。3、晚年定居故鄉山陰後,詩風趨向質樸,偶爾會流露出一些人生感慨。
  • 俠骨柔情陸遊陸放翁丨打虎英雄(一)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遊【南宋】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訴衷情•當年萬裡覓封侯陸遊【南宋】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 文化頌 | 陸遊: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遊等啊等啊,終於等到秦檜死了,深呼一口氣,陸遊仰天長嘆:你終於死了!老天開眼,我終於有了出頭之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秦檜死得好,陸遊是這麼認為的。陸遊的仕途終於看見曙光了。陸遊這時三十多歲了,正直壯年,是一個男兒的黃金時期。仕途順暢,心情自然也舒暢了,終於可以報效國家,上前線,揮灑一腔熱血沸騰。
  • 寶雞大散關 陸遊寫下鐵馬秋風大散關的名句 韓信從此借道拿下陳倉
    我國南宋詩人陸遊在他的《書憤 其一》中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詩句中提到的大散關是我國關中著名的四關之一,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公元1172年,南宋詩人陸遊在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府中任職,他和主帥共謀進兵長安,南宋軍隊曾一度渡過渭水,在大散關與金兵發生遭遇戰。可惜後來王炎被解職,詩人陸遊的一腔熱血也獨自飄零了。南宋另一位將軍吳玠也曾在這裡與金兵進行過激烈的戰鬥,最終慘勝金兵,後人為了紀念他,在大散關的關西修有「吳公祠」。走在當年大散關古戰場,你會想起陸遊的這些詩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