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憤|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①,鐵馬秋風大散關②。
塞上長城空自許③,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④。
[注釋]
①樓船:戰船。瓜洲渡:在今江蘇邗江瓜洲鎮,位於長江北岸,與鎮江隔江相對。
②大散關:在陝西寶雞西南。宋金西北以此為界,是邊防重地。
③塞上長城:南朝劉宋衛國名將檀道濟曾自稱「萬裡長城」,陸遊在此自比。
④伯仲:兄弟,此有比肩並稱的意思。
[點評]
這首被清人推為陸遊七律壓卷之作的名篇,寫於淳熙十三年(1186)詩人在野時。陸遊自江西撫州任上被黜落免官後,一直在故鄉山陰閒居,至此已進入第六個年頭。由於長期的投閒置散,致使詩人內心非常壓抑苦悶。北伐夙願未了,志士收身農桑,憂憤鬱積心頭,日深難平。許多感觸都蝟集交織在一起,融成一股蓄勢欲噴的地火,在詩人心頭激蕩。這股潛流蓄勢既久感慨又深,終於在一個料峭的早春,不失時機地從詩人筆底噴薄而出。短短五十六個字,道盡陸遊一生之憂憤感慨。
詩的前三聯出筆如椽,概言一生作為遭際。首聯暢抒少年豪氣:早歲如初生之犢,北望中原豪氣沖天,志欲滅胡,哪裡知道行路艱難、世事艱險!孟子說「志者氣之帥,氣者志之充」,氣是志在行動事業上的表現。在愛國之志的驅動下,詩人中年積極投身北伐,其壯舉令人刮目相看。「樓船」句渲染詩人任鎮江通判時,瓜洲一帶遭遇的北伐氣氛,「鐵馬」句則回憶南鄭驚心動魄的軍旅生活。這兩句緊承「如山」,寫中年事業,取象壯浪,氣勢雄健,境界開闊,充滿激情,可看作他終生心期的事業寫照。頸聯轉寫眼前感慨:詩人曾以捍衛國家、揚威邊地的名將檀道濟自期,現在看來這種理想已經落空;而鏡中自看,兩鬢斑白,一事無成。這一聯突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空」、「已」兩字下得沉痛、悲愴,是「憤」之所由,「憤」之所結,「憤」之所在。由此切入,再深入體會陸遊用典,我們還可以聯繫到典故外隱含的事實:劉宋名將檀道濟功大德高,最後被宋文帝所殺。臨刑前,檀道濟憤怒地痛斥「乃壞汝萬裡長城」!自壞長城,歷來是愛國志士最痛心、最不願意看到的事實。而南宋在對金問題的處理上,自壞長城的做法豈止一二?且不說嶽飛橫遭殺戮、宗澤被排斥致死、王炎東召後遭誣被貶,就是陸遊自己也因「力說張浚用兵」而屢遭投降派無情打擊,並被冠以各種各樣的罪名彈劾、排擠出朝,黜落歸鄉。《灌園》一詩簡直可以作為這聯詩的註解:英雄失志投閒的寂寞與憤世之情盡在其中。如果是一般人書憤,可能會就此打住,徒「憤」而已。陸遊書憤的可貴在於「憤」而不哀,憤中反而能驟然發力,充分顯示出筆底功夫。「出師」一聯,既是設問又是自許,通過對諸葛亮力行北伐、鞠躬盡瘁精神的禮讚,諷刺鞭撻南宋的投降政策。至此,詩人個人雄略未得施展的積憤,對當時無人主持北伐、國威不振的憂憤,兩種感情在末句會合,使詩人所書之「憤」具有更深刻的時代精神和廣泛的社會意義。結句大氣包舉,饒有興會,「絕無鼓衰力竭之態」(《甌北詩話》),不愧是大家手筆。
這首七言律詩悲歌慷慨,氣韻沉雄,包容性大,概括性強,是陸遊所有以《書憤》為題的七律中最富有個性的一首。詩作的認識價值已不須贅言,詩的藝術價值也令人矚目。觀其整體,固然高妙,即使於一聯一句求之,也不乏驚人之處。如「中原北望氣如山」寫生形象,「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一聯的用典對仗,意象鎔鑄以及這聯景語在整首抒情詩中精心構築,都是令人拍案稱絕的。故清人紀昀(曉嵐)指出:「此種詩是放翁不可磨處。集中有此,如屋有柱,如人有骨。」(《瀛奎律髓刊誤》)(選自《但悲不見九州同 陸遊集》)
相關連結:《但悲不見九州同 陸遊集》
◆編著者◆:陸遊 著 高利華 編著
◆書號◆:ISBN 978-7-5559-0194-5
出版社: 河南文藝出版社
版 次: 2015年7月
定 價:45元
印 次:2015年7月第1次印刷
.◆內容簡介◆
唐詩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璀璨奪目,也是我國文學史上永恆而無與倫比的兩座藝術高峰,代表著傳統文學的最高成就。為此,我們特意邀請中國社科院長期從事古典文學研究的專家編撰了《唐宋詩詞名家精品類編(10卷)套書,本書是其中的一卷。
陸遊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其詩詞有綺麗的夢幻,與慷慨悲壯,有「小李白」之稱。他的詩內容博大,思想精深,感情真摯,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他的詩詞既有充滿抗金報國,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的雄奇奔放之作,也有滿懷柔腸、哀婉含蓄的充滿浪漫主義色調的詩篇。詩風既沉鬱悲壯,又恢宏雄放。
陸遊一生創作詩詞達9000多首,本書在研究各家版本的基礎上精選各類題材的佳作190首,分九類。難解字詞加注釋,點評旨在發現各類詞的意境旨趣。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