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探究了人類之外的其他動物感染和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研究結果顯示,哺乳動物,尤其是靈長類感染並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極高。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FOX)27日報導,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小組研究了400多種動物,包括252種哺乳動物、72種鳥類、65種魚類、4種兩棲類和17種爬行類,觀察各類物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II(ACE2)受體結合能力,此前有多項研究認為ACE2是新冠病毒的細胞表面受體。
研究成果已於本周發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研究小組指出,在感染並傳播新冠病毒方面,只有哺乳動物屬於中等至高風險級別,具體包括馴鹿,白尾鹿、太平洋白海豚、白鯨、黑猩猩、西部低地大猩猩和恆河猴。在此之中,狹鼻小目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極高,狹鼻小目靈長類包括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
除此之外,貓、山羊、綿羊和牛在內的57種動物為中風險類別。狗、馬和豬等40種動物為低風險類別。
研究人員表示,新冠病毒已經對一些頻危物種構成另一種威脅,「在研究對象中,我們發現野生頻危物種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最高。」研究報告寫道。
鑑於數據有限,研究人員告誡不要過分解讀研究中的預測,不過強調該研究將為未來的進一步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