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猩猩等狹鼻小目靈長類哺乳動物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極高

2020-12-19 中國青年網

近日,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探究了人類之外的其他動物感染和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研究結果顯示,哺乳動物,尤其是靈長類感染並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極高。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FOX)27日報導,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小組研究了400多種動物,包括252種哺乳動物、72種鳥類、65種魚類、4種兩棲類和17種爬行類,觀察各類物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II(ACE2)受體結合能力,此前有多項研究認為ACE2是新冠病毒的細胞表面受體。

研究成果已於本周發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研究小組指出,在感染並傳播新冠病毒方面,只有哺乳動物屬於中等至高風險級別,具體包括馴鹿,白尾鹿、太平洋白海豚、白鯨、黑猩猩、西部低地大猩猩和恆河猴。在此之中,狹鼻小目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極高,狹鼻小目靈長類包括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

除此之外,貓、山羊、綿羊和牛在內的57種動物為中風險類別。狗、馬和豬等40種動物為低風險類別。

研究人員表示,新冠病毒已經對一些頻危物種構成另一種威脅,「在研究對象中,我們發現野生頻危物種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最高。」研究報告寫道。

鑑於數據有限,研究人員告誡不要過分解讀研究中的預測,不過強調該研究將為未來的進一步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騎自行車和跑步會增加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一項研究引發爭議
    騎自行車和跑步會增加新冠病毒傳播風險?此前他發表的研究主要有關城市環境中汙染物的擴散,以及風力發電機周圍的熱力學流。在這項有關新冠肺炎的研究中,布洛克和他的團隊進入了埃因霍溫大學的風洞,以三種速度測量跑步和騎行者周圍的空氣流動:正常的步行速度,快速跑步和中等自行車行駛速度。儘管在整個測試中,研究團隊並未計算側風、逆風或順風時會發生什麼,但考慮了飛沫的蒸發影響。
  • 怎樣應對新冠病毒空氣傳播?
    然而,新冠病毒實在太新了。要弄清楚它的特性,就需要分離出這個病毒,在實驗室裡做進一步的研究。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第一個分離出新冠病毒的就是位於疫情中心的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石正麗團隊。2020年1月5日,石正麗的團隊從一名49歲的女患者身上成功分離出了病毒毒株 [1]。這位女患者在2019年12月23日出現症狀,之後病危。
  • 新冠病毒是怎麼傳播的?警惕新冠病毒在電梯的4種危害性
    同時也要記好以下這4種可以確定的傳播途徑:1.飛沫傳播:通過咳嗽、打噴嚏、說話等產生的飛沫進入易感黏膜表面;2.接觸傳播:在接觸感染者接觸過的東西後觸碰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導致病毒傳播;3.空氣傳播:病原體能在長時間遠距離散播後仍具有傳染性。
  • 騎自行車和跑步會增加新冠病毒傳播風險?
    因為有研究稱,騎行者和跑步者咳嗽或者呼吸噴出的飛沫可以傳的更遠。近日,來自比利時和荷蘭的一個研究小組自我發布了一份未經同行審議的研究報告,報告稱,騎自行車和跑步者在路過他人時應格外小心,並警告他們通過呼吸道傳播的飛沫可能會傳至1.5米以外。通常來說,未公開發表的研究報告不會引起廣泛的關注。
  • 丹麥養殖貂體內發現新冠病毒?研究稱貓和豬成為中間宿主的可能性較...
    丹麥養殖貂體內發現新冠病毒?因一名與養殖場有關聯的人員近期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獸醫和食品管理局對貂群也進行了採樣檢測。這是首次在丹麥養殖的貂群中發現新冠病毒,出現症狀的貂死亡。公報說,管理局為預防潛在傳染風險,已對同欄貂群進行了消殺,並將對該地區其他養殖場的貂進行新冠病毒採樣檢測。今年4月,荷蘭兩家貂養殖場報告了貂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專家認為可能是貂被感染病毒的養殖場僱員所傳染。
  • 加拿大研究再次證明:氣溫和緯度或與新冠病毒的傳播無關
    《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CMAJ)發表的一項針對多個國家的研究顯示,氣溫和緯度似乎與新冠病毒的傳播無關,但學校停課和其它公共衛生措施正在產生積極影響。作者也提到研究的一些局限性,例如測試實踐的差異、無法估計COVID-19的實際發病率以及遵守社交距離。最後,作者表示,在決定如何解除限制時,政府和公共衛生當局應仔細權衡這些措施的影響與潛在的經濟和精神健康危害和利益。此前,關於新冠病毒與氣溫、溼度的研究不少,一直沒有定論。
  • 義大利研究稱新冠病毒可能去年9月已在意傳播
    新華社羅馬11月15日電(記者陳佔傑 劉詠秋)義大利研究人員新發表的一篇論文說,新冠病毒可能早在去年9月就已在該國傳播,這比義大利報告首例新冠確診病例早了幾個月。義大利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在該國《腫瘤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檢測了去年9月至今年3月參與肺癌篩查試驗的959名志願者的血液樣本,結果發現,其中111名志願者血樣中存在新冠病毒的受體結合域(RBD)特異抗體,佔志願者總數的11.6%。
  • 新研究:這些地區未來或有嚴重傳播風險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為馬裡蘭大學醫學院人類病毒研究所、全球病毒網絡(GVN)卓越中心副教授Mohammad Sajadi博士。該論文未經同行評議。研究者提出了一個簡化的模型,該模型能顯示一個區域內的新冠肺炎傳播風險是否增加。
  • 變異新冠病毒「風險巨大」,多國對英國「關上大門」
    沙特通訊社稱,這一決定是針對英國等國家出現的「新冠病毒一種強大的新變種」作出的。加拿大廣播公司援引該國交通運輸部的通報稱,自當地時間20日午夜起,來自英國的航班「無限期禁止入境」。德國聯邦政府宣布,12月21日至31日期間,禁止來自英國的航班入境。
  • 新冠病毒到底來自哪裡?義大利傳播新冠病毒 可能比中國還早!
    目前,海外新冠疫情局勢依然嚴峻,截至到4月14日,全球已經有185萬人確診!新冠病毒到底來自哪裡?一直以來,都是輿論關注的焦點。雖然武漢是最早報告疫情的地區,但新冠病毒到底來自哪裡,一直未有定論。
  • 加拿大最新研究發現 溫度和緯度與新冠病毒傳播無關
    近日,據外媒報導,來自加拿大的一項針對多國家的研究顯示,溫度和緯度似乎與新冠病毒(COVID-19)的傳播無關,但關閉學校和其他公共衛生措施正在產生積極影響。多倫多大學Peter Jüni博士說:「我們的研究利用COVID-19流行病的全球數據提供了重要的新證據,證明這些公共衛生幹預措施降低了流行病的增長。」加拿大的這項研究調查了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以及世界各國的144個地緣政治地區的州和省,共有375600多人確診了COVID-19病例。
  • 葡萄牙研究發現三個新冠病毒變種正在傳播
    58 來源: 行業快報 舉報   葡萄牙裡卡多·豪爾赫國家衛生研究所12月23日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
  • 新研究否定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是蛇,也否定其存在HIV蛋白插入...
  • 下水道也能傳播新冠病毒?推薦使用非接觸式衛浴產品!
    新冠病毒的已知傳播途徑,以近距離飛沫、接觸為主,不過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還存在「糞口傳播」的可能性。官方通報指出,在確診患者的糞便中能夠檢測出核酸陽性,這說明病毒可以在消化道複製並且存在,存在「糞口傳播」的可能性。更讓人心驚的是,有「毒」的糞便還可能通過下水管道系統進行二次傳播,讓病毒趁機進入家裡。
  • 假如黑猩猩感染了新冠病毒
    其實,除了商業的擴張和捕獵,人類也同時通過「傳染」給猩猩們帶去了病痛與苦難。7年前,一種呼吸道病毒肆虐了烏幹達基巴萊國家公園中一處名為Kanyawara的社區,這個社區的研究人員在此研究黑猩猩的行為和社群已長達33年。這種病毒造成40隻猩猩生病,5隻死亡,非常的可憐。
  • 芬蘭相關研究表明:咳嗽將病毒傳播4米
    當地時間5月27日,芬蘭廣播公司(YLE)報導,當攜帶新冠病毒的人在貨架之間咳嗽時,含病毒的顆粒或氣溶膠可以擴散到四米之外。這個結果在芬蘭進行了廣泛的研究,該模型模擬了含有新冠肺炎病毒的顆粒在室內的運動。參與這項研究項目的赫爾辛基大學助理教授塔利亞·西羅寧(Tarja Sironen)表示:「這讓我感到驚訝,該病毒在氣溶膠中的傳播程度如此之高。」
  • 科學網—科學家保護類人猿免遭新冠病毒感染
    圖片來源:JEREMY CLIFT   7年前,一種呼吸道病毒造成烏幹達基巴萊國家公園56隻黑猩猩中40多隻患病、5隻死亡。研究人員對一隻死去的小黑猩猩進行基因分析後發現了鼻病毒C,這是一種常見的人類感冒病毒。
  • 紐約動物園老虎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疑為被工作人員傳染
    繼我國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和武漢病毒所分別於3月31日和4月3日預發布研究文章證明貓可以感染病傳播新冠病毒後,周日美國宣布一家動物園的老虎被檢出新冠病毒感染。動物園的首席獸醫保羅·卡勒博士說:「我們出于謹慎,對這些大貓進行了新冠病毒測試」。這一發現,向人們提出了有關該病毒在動物中傳播的新問題。目前已經確定,新冠病毒是通過與哺乳動物細胞膜上的ACE2受體結合進入細胞造成感染的。
  • 每經24點丨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病毒2019年夏天或已在義大利傳播...
    每經編輯:周宇翔 1丨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病毒2019年夏天或已在義大利傳播 據央視新聞援引義大利《晚郵報》15日報導,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該國2019年9月採集的居民血液樣本中已測出新冠病毒抗體,
  • 【白宮醫生稱川普已無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據《國會山報》10月...
    2020-10-11 13:06:58來源:FX168 【白宮醫生稱川普已無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據《國會山報》10月10日報導,白宮醫生發布備忘錄稱,川普已不具備向他人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