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3 09:0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縣委報導組 嚴晶晶 陳雅雯 記者 聶偉霞
這段時間,雲和赤石鄉黨政辦主任朱哲勇正忙著將赤石村的7幢閒置農房收歸國有,預計明年3月公開拍賣。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一批又一批的山裡農民下山進城,許多農房被閒置。雲和率先邁出「小縣大城」步伐,在實現「全縣七成人口居住在縣城」的同時,面臨大批閒置農房的處置與盤活問題。
只是讓所有人都有些驚訝的是,迎著新時代的腳步,雲和閒置農房迎來了一個快速增值的「黃金時代」。大山深處的老房子,突然成了風景,變成了休閒養生的嚮往之地,還成了鄉村創業的優質投資資源。截至目前,全縣1115幢空閒農房,共計開出297家民宿。
破舊的老房子如何復活?
1月7日,星期天。冬日暖陽下,何旭斐穿著對襟長褂,愜意地拾掇著自家的花花草草。
何旭斐是雲和民宿「浮生半日」的主人。去年5月份,何旭斐帶著夫人張旻瑛放下杭州的生意,來到安溪畲族鄉黃處村,租下兩幢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前後花了300多萬元進行裝修。今年「十一」,正式開門迎客。在剛剛開始裝修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有村民來看熱鬧:「這是兩個瘋子還是兩個傻子?」
之所以這麼疑惑,是因為這兩幢房子實在太破了——有幾面牆都要塌了,亂七八糟的東西堆在屋子裡,進門就會聞到一股黴味。
「花錢買垃圾!垃圾能生錢?」兩年來,類似的疑問一遍又一遍在雲和各個山村出現——著眼於空閒農房的盤活利用,2015年年初,雲和對空閒農房調查摸底、分類鑑定,全縣1115幢空閒農房中,有意願出租的達1000幢。當年6月,該縣開啟了「空閒農房二次創業」改革,出臺一系列配套措施,吸引、鼓勵工商資本進村上山。
「2015年12月,這千幢空閒農房全部上網招租,進行『二次就業』。」雲和縣農辦主任王蘭夏說,「截至目前,全縣共計開出297家民宿,僅閒置農房便引來投資3000餘萬元。」
更讓村民們疑惑的是,買下破舊的老房子後,像何旭斐這些城裡人開始花「血本」裝修。為了這兩幢老房子,何旭斐兩夫妻幾乎跑遍了全國:棉被是新疆的棉花織就,木料全部來自福建的硬木頭,所有藤棕床墊全部為溫州老手藝人手工編制。
「堅決實行生態一票否決制!」何旭斐說,「因為裝電暖就必須用複合地板,於是,我們就放棄了二樓地暖工程。」
一年半後,青石鋪路、黃泥色牆,當「浮生半日」以每天580元一間的房價吸引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時,村民們再次傻了眼。
這段時間,時常有村民找到何旭斐夫妻請教:「你們怎麼裝出來的,能不能也教教我們?」
「我們村的農房一直在變!」
赤石村背靠雲和湖。在前些年,或是通過下山移民,或是自己進城創業,村裡半數左右的農戶已經進城居住。因為古村落保護,這些村民的老房子保存了下來,卻也一直閒置著。
第一次蛻變來源於外來投資集團。波光、雲影、舟船、群山共同勾勒出了一幅飄逸的水墨畫,看中這裡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杭州宋城集團斥巨資造起了雲曼酒店,17間360度全湖景客房被人稱為「中國的馬爾地夫」。
2014年,赤石鄉瞅準時機,以景區規劃建設提升為內容,新建了休憩廣場、月洞亭、農耕園心等項目,並在赤石村建設了「雲棲木屋」民宿項目,十多棟獨立的小木屋一一散落在山間,成為了冬日裡一抹亮眼的風景。
親眼目睹了家鄉的美麗轉身,在外打拼多年的原赤石村村民練巧忠返鄉創業。「與其拿著錢投資別的地方,不如回老家做點事情。」就這樣,練巧忠承包下了「雲棲木屋」項目,並投資了700多萬元進行了配套設施的完善,在木屋前後種出了1000多種、數萬株玫瑰花。每年5月到10月,「盛滿玫瑰夢」的雲棲木屋一屋難求。
這一次的變化帶給村民的觸動更加直接:「就在村裡,我們的房子也是好東西!」
客人越來越多。美麗鄉村建設讓赤石村的青石板路越來越長,文化長廊越來越靚。越來越多的城裡人在與村民協商後,主動把錢「投」在了那些原本破舊的老房子上。
村民李火根有一幢兩層的老房子,好幾年不住人。去年,一位前來遊玩的設計師自掏腰包,為他的舊房子設計、裝修,要的只是這幢房子12年的使用權。「2010年我剛到赤石工作的時候,這裡100多平米的農房價格在3萬元到4萬元;現在,同樣的農房已經飆升到30萬元到40萬元。」朱哲勇說道。
「自家的木頭平房還能賺錢,過去想都不敢想」
石塘鎮長汀村村民劉克明決定不進城了。這段時間,每天在自家民宿裡忙活,劉克明笑容一直寫在臉上,遮都遮不住。
「自己的木頭平房,還能賺錢,這在從前想都不敢想!」劉克明說,原本他們一家三代都住在村裡的這幢簡陋房子裡,等兩個女兒長大出嫁了,自己就去縣城買套房子享福。3年前,長汀村還是典型的空殼村,集體經濟薄弱,70%的村民在外打拼。
但長汀沙灘徹底打亂了劉克明的計劃。
2016年2月,長汀投入200餘萬元,僅用3個月,打造了總面積達三萬平方米的人工沙灘,種上了34棵高大的棕櫚樹,還添置了沙灘長椅、沙灘草棚等設施。
據統計,長汀沙灘從去年「五一」開放至今,已接待遊客80餘萬人次,門票收入達140多萬元,帶動消費1000多萬元,成為麗水鄉村旅遊的金名片。
看著源源不斷湧入的客人,2016年7月,劉克明開始對自己的農房進行改造。2017年10月1日,劉克明家的民宿「雲水汀」開業了,民宿前後投入100多萬元。
村民徐宇軍養過鴨,在縣城上過班,還在寧波幹了六七年的理髮師。「現在,外出務工人員群體流行的事情是回鄉創業。」
徐宇軍說,家裡把住了三十多年的房子翻修成民宿,花了120萬,現在一家人共同經營,「我爸媽和我老婆,都再就業了。收入不錯,開業一年多,已經回本超過三成。」
現在,在長汀村70%的村民在家創業,而長汀農家樂、民宿已增加到1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