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看朋友圈,看到一個幼兒園家長發牢騷說:「幼兒園的作業簡直可以用『誇張』來形容,一聽到學校布置作業,全家人掙扎的時候就到了,做一次怕一次。」很多手工孩子根本做不了,都是大人在做,孩子在邊上看著,幼兒園就能不能考慮下我們廣大家長的感受嗎?」
關於幼兒園手工作業,對於才藝雙馨的家長來說那是小菜一碟,還可以趁此機會大顯身手。但是對於普通的家長來說,真的是用盡洪荒之力也難以完成。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為了完成幼兒園布置的手工作業,家長們都被逼成什麼樣了?
家長1:
前一陣幼兒園讓做「果殼大變身」,用果殼做手工,特別麻煩,要準備各種果殼還要買膠槍等,做的時候要拍過程照片,做完要製作PPT,用U盤交過去。。。。
家長2:
幼兒園老師讓帶瓶蓋,網購來不及了,瞬間,我就成了拾荒者。見到垃圾桶就探頭,要不是同事拉著,我可能就上去翻了。
家長3:
我家小盆友幼兒園時期,我們做過手工板報數張,樹葉拼畫一幅,用一副嶄新的手套做了兩個兔子娃娃,用一雙襪子做了一個醜娃娃,用廢棄的紙筒做投球玩具,用彩泥捏過食品,剪紙裝飾紙筒當筆筒……
家長4:
九月份中秋節做燈籠,幾天以後大娃的班級要自制故事書,二娃的班級要自制小汽車,然後十一幼兒園舉辦手工展覽,二娃班級要做手工上交...所以是二十天做了五個手工...
家長5:
孩子回來說老師要那種果粒橙的圓形的瓶子,常見的還不行。周圍超市都沒有,發動朋友圈找,我表姐樓下超市有,直接搬了兩箱回來,順便帶了張罰單。
家長6:
我們也是,做盆栽,花盆上自己畫東西上去,說了儘量要小朋友自己動手完成,我們就找了個木盒子讓他自己在上面隨便塗鴉,當然畫的很醜啦亂七八糟。結果一拿去幼兒園發現好多做的超級漂亮的一看就是家長買材料來做的。結果幼兒園就把做的好的放在幼兒園大門口,我們這種最原始的放教室角落裡了
家長7:
女兒幼兒園要學習認識樹葉,每個人要帶40片不同品種的樹葉去學校。現在一碰到有樹葉草堆的地方,一家人都會蹲下來研究研究。
家長8:
我們剛上小班,開學前就做過小鳥的家,後來做過一次水果娃娃,我也算半個手工愛好者,覺得還好,跟娃一起做還挺開心的。大環境就這樣,與其被動抱怨不如隨遇而安。如果我出差來不及做,跟老師打個招呼應該也能理解的。
家長9:
我曾一口氣喝了七瓶加多寶,只為做一個梅花樁。
家長10:
那天幼兒園突發要大可樂瓶子,正好在露天排檔吃夜宵,趕緊叫了一大瓶可樂喝完,風很大,我抱得很緊,生怕把它吹走了!比啥都寶貝!
家長11:
看看我們做的小鳥的家,拿衛生紙搓兩個球粘一起做鳥的身體,硬紙殼做小鳥的嘴和尾巴,兒子給小鳥塗的顏色粘的眼睛,爸爸負責將舊檔案袋剪成條,兒子再把紙條放在打包回來的紙碗裡做小鳥窩,我負責做,還是挺好的回憶。而且除了顏料其他都是廢物不用花錢的。
看到家長們的分享,您作何感受?來回憶一下孩子在幼兒園做過哪些奇葩作業呢?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