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請寫出相應成語 這是「家庭作業」還是「家長作業」?

2020-12-16 貴州都市報

別讓孩子的書包成為父母的額外負擔。

孩子的書包沉甸甸,有老師布置的作業很「超前」。

9月20日,南方日報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題為《智商爆表的12道小學生暑假作業題》的消息。「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題,你會做嗎?」微博中還附上了12道完整的數學題目。有網友讀完題目後忍不住感嘆:「可能我們以前讀的都是假書!」

如果你是一名小學生,你遇到過超難或者超奇葩的家庭作業嗎?如果你是一名家長,對於老師布置的那些「令人無語」的家庭作業,又有何看法?如果作為教育從業者,對於「超前」或「超難」的家庭作業,你怎麼看?

測試:奇葩作業題 簡直傷腦筋

題目一:請根據節奏,寫成乘法算式:1、叮叮叮,叮叮叮;2、啊,啊,啊,啊;3、嗚嗚嗚,嗚嗚嗚;4、喵喵,喵喵,喵喵。

題目二:請寫出相應的成語;1:20÷3;2:12345609;3:1,3,5,7,9。

這是「智商爆表的12道小學生暑假作業題」其中的兩道。

37歲的侯老師是貴陽某小學的數學老師,她利用課間時間,將這兩道題目在自己所教的4年級進行了一個小測試。測試結果是,班上42名同學,只有不到10名同學寫出了題目一的答案,而題目二幾乎沒人能回答出來。

「我當了15年的老師,1-6年級的學生都教過,對於題目一,我能想到的是3×2,1×4,3×2,2×3這樣的答案。至於對與不對,真的沒把握。」侯老師說。「而題目二,我是百度了一下,網友們給出的答案分別是:陸續不斷、七零八落、無奇不有。」

「這種類似於腦筋急轉彎的題目,作為娛樂尚可。如果作為小學生的家庭作業或者假期作業,我認為是不可取的。」侯老師說,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剛剛接觸一些簡單知識,他們的思維模式主要以感性思維為主,除非天賦異稟,或者經過專門的邏輯思維訓練,一般孩子是很難解答的。而給學生安排這樣的作業,毫無意義。

吐槽:作業「超前超難」 家長直接代勞

說起孩子家庭作業,40歲的市民丁先生覺得自己「很沒面子」。他的兒子正讀小學三年級,有一次,老師留了一道興趣題:如果昨天是明天的話就好了,這樣今天就可以是星期六了。請問,今天原本是星期幾?

雖說是道興趣題,可兒子爭強好勝,非要把這道題做出來才睡覺。直到快深夜12點了,兒子還在冥思苦想。他想幫兒子,可看了半天,自己也是一頭霧水。「這種題目明顯超出三年級小學生的能力範圍,這到底是考學生還是考家長?」丁先生說。

「老師留了作業讓家長籤字,要求家長配合孩子聽寫生字、做點小手工等,這些都可以接受。如果作業太難,實際上是我們家長來代勞了。」市民劉女士說。

女兒的老師最近布置的一道家庭作業,將劉女士折騰個夠嗆。「編排出一張彩色報紙,有報頭、報眼,需要編排出頭條,還有各種小欄目……」科學實踐老師留的這道家庭作業,9歲的女兒只得向媽媽求助。「如果家長沒有編排報紙的經驗,恐怕也很難完成這樣的作業,更別說一個小學生了。」劉女士說。為了幫孩子完成作業,她花了整整一上午來找資料、畫版樣,隨後又拿到附近的彩印工作室去編排和列印。

對此,劉女士表示,原本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家庭作業,一旦超出學生的能力範圍,家長們為了不讓孩子挨批,最後只好自己代勞。這類「超前」「超難」的作業,不但沒有讓她和孩子體會到「親子教育」的樂趣,反倒給她帶來了諸多煩惱。有時候為了幫孩子完成FLASH製作一類的作業,她不得不求助於同事和朋友,「這讓我很難堪,沒想到孩子上學,還要拼『爹媽』。」

聲音:既要拓展思維 又要量力而行

對於「超前」或「超難」作業,貴陽某小學的二年級班主任吳老師卻有自己的看法。

吳老師說,小學家長們吐槽的作業難題主要有兩種,一種屬於腦筋急轉彎問題,答案帶有趣味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另外一種是知識點應用難題,這類題目可以「拔高」學生的成績。「偶爾給孩子們留一道貌似超出他們知識範圍的題目,並不是故意為難孩子,而是在拓展他們的思維。很多題目,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而孩子們的思維方式跟成人不一樣,他們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作為老師,只要善於引導,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答案對與錯並不重要,只要他們去思考了就行。」

當然,有些手工製作,如果已經明顯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甚至超出了家長的能力範圍,自然是不可取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完全可以跟老師進行合理溝通,實在完成不了,沒必要勉為其難。「有時,家長們習慣用成人的思維模式去處理孩子遇到的問題。殊不知,如何教孩子對不合理的事情大膽說不,也不失為一次很好的情感教育。」吳老師說。

雖然引發網友討論的「超難」家庭作業不是發生在自己的學校,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貴陽分校的李老師表示,這類「超前」、「超難」的題目出現在小學生的家庭作業或假期作業中,涉及到的是學科融合的問題。目前,很多學校都在嘗試學科整合,這種異於常態思維的家庭作業,正是在學科整合形勢下形成的。

但如果學生將這類作業轉嫁到家長身上,就失去了鍛鍊的意義,家長也要量力而行,一定要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最終孩子做到什麼程度都無所謂。同時,李老師表示,如果布置的作業明顯超出了小學生能力範圍,其實是一種「負教育」,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還增加了學生和家長的額外負擔。

新聞延伸:這些「超難」小學生作業,你會做嗎?

題目一(小學二年級):

小學生A、B、C、D四人外出野餐,他們一共帶了7張大餅。請問:如何分配才能讓每一個孩子都滿意呢?

參考答案:將這7張餅摞在一起,從上到下切成4份,每人拿其中1份。

題目二(小學五年級):

一本書,100%精品和70%價格,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就是?

參考答案:物美價廉。題目三(小學三年級):

如果鳥字的點,表示鳥的眼睛。請問:卵字中間的點代表什麼?州字中間的點代表什麼?滅字上面的橫代表什麼?

參考答案:卵字中間的點代表蛋黃蛋白;州字中間的點代表露出水面的陸地;滅字的橫代表覆蓋火的東西。

相關新聞:這11種家庭作業要注意

2016年1月初,浙江省教育廳發布了《改進與加強中小學作業管理指導意見》,要求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浙江省教育廳還很罕見地公布了具體例子,指出這11種作業有可能增加學生和家長的負擔,讓學校和老師注意。

1、小學低年級語文聽讀作業

有的低年級教師布置課文或經典詩文誦讀作業,篇目偏多,字數過多,有的還要求家長陪聽並籤字。

2、小學低年級語文聽記作業

有的學校布置低年級孩子講故事給家長聽,並要求家長把故事記下來,孩子講了十分鐘,家長可能要寫三四千字。

3、數學拓展作業

很多數學拓展作業就是奧數題,對多數孩子來說難度太大。有的題目,文化程度很高的家長一時也難以解答。

4、製作各類小報

有的學校布置的「電腦小報」和「手抄報」作業,美編、文字要求超越學生已有能力,沒有家長幫忙很難完成。

5、搜集資料作業

有的老師布置的作業要求孩子通過網絡搜集資料,還要求列印出來帶到學校。家裡沒有網絡的孩子難以完成,有網絡的家庭也為列印資料一事費盡周折。

6、要求準備物品的綜合性作業

有的老師布置的動手操作和實踐活動作業,學校無法提供物品和材料,要求家長找器材、找道具、準備物品,家長覺得很為難。

7、要求學生遊遍指定的博物館

好多博物館和名人故居離家較遠,家長不放心孩子獨立完成,只得陪著去。

8、讓孩子參與投票點讚

現在很多評比、評獎活動都通過微信投票完成,孩子沒有手機、沒有微信,家長只好代勞。

9、網上「爭章」活動

有的學校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布置少先隊員參加「爭章」活動,沒有考慮學校條件和學生實際,要求高,任務緊,有的需要全家總動員才能完成。

10、假日小隊活動

本意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能力,但家長不放心讓一群幼小的孩子自己活動,有時家長成了活動的主力軍。

11、讀書徵文活動

每年各上級部門都要開展面向中小學生的讀書徵文評比活動。徵文評比種類多、次數多,老師和學生忙於應付,有的徵文其實家長才是第一作者。

文:任勇 圖:趙惠 吳東俊 來源:貴州都市報 編輯:章虹

相關焦點

  • 天津市教委發寒假通知:嚴禁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寒假伊始,天津市教委下發安排全市中小學寒假工作的通知中,一項新的要求引人注目:「嚴禁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防止將學生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此要求一出,不少家長鬆了一口氣,但也有很多人擔心「家長作業」真的禁得了嗎?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長期以來存在的「家長作業」?
  • 小學生「糊弄式作業」走紅,老師看後想請家長,網友:可學抽象畫
    家庭作業是孩子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孩子能夠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並能夠鞏固記憶、提升應用能力。認真、按時、按質完成作業,還能夠培養孩子負責、嚴謹的態度,並能夠鍛鍊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 開學前夕多地家長上陣補作業 假期作業考驗家庭教育
    「擺拍」結束後,父女二人隨即離開書店,前後不足3分鐘。  寒假「餘額」不足,為了補作業,學生和家長都已經使出渾身解數。遼寧某小學四年級學生家長徐先生則主動承包了做手抄報和寫讀後感兩項作業。「這些事孩子哪裡會做?尤其是做小報,開學前我還專門去列印店花錢找人幫忙設計了一下。」  西安某中學初一學生顧明(化名)為了完成「製作電子版作文集」這一作業更是「全家總動員」。
  • 為減輕家長與學生負擔:作業都在課堂上完成,不布置家庭作業?
    取消家庭作業或者說不布置課外作業,我肯定是沒意見的,大多數老師也不可能會有意見吧?所有作業都必須在課堂上完成,也不準布置很多課外作業,這很好呀!學生應該最高興,其次是老師;可是,家長們心裡會怎麼想呢?優秀的學生一樣會自覺完成手頭上所有作業,包括教輔資料上的,同時有剩餘時間還會主動找作業做,或加大課外閱讀量;優秀的家長一樣會督促自己的孩子多「刷題」,隨時檢查他的作業——尤其是理科的計算題、文科的探究題。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因為這樣才能熟能生巧,觸類旁通,同時也不讓孩子放養,歇懶心。完全不布置作業一定弊大於利。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廣西早已出臺方案禁止
    對於孩子的學科作業,家長劉女士一直很上心,女兒的作業她都會自己批改一下再交。劉女士說,老師布置的作業都不難批改,以小學數學為例,一般是口算,家長只要用點心都能完成。對於要籤字的作業,她表示在孩子讀低年級時遇到過,但上了高年級就沒有了,她對此也理解,這也是為了督促孩子養成寫作業習慣的需要。
  • 家長吐槽寒假作業:熱愛文學的女兒被迫在家拆電器
    每到寒暑假,家長們就會上網吐槽那些「難倒眾生」的作業題。這個寒假,隨著各種綜合實踐作業的興起,畫中華鱘、拆解電器、看數字猜成語等作業,成為家長們新的吐槽對象。今天,我們一起看看這些神題。    宋女士說,雖然聽女兒說這是一項與環保有關的作業,但她還是不明白為什麼老師另闢蹊徑找了這麼一條怪異少見的魚,「除了在飯店見過這種活魚,平時還真難見到,難道為完成作業要去吃一條中華鱘嗎?」
  • 國慶假期這份小學生作業,讓不少家長渾身不舒服……
    寫出家族四代具體職業、出現過的名人或重大貢獻——上海靜安區閘北第二中心小學兩項國慶作業在家長群中引發熱議,有人說這是學校在「查戶口」,有人說這會導致學生對出身的變相攀比。為此,不少家長讓孩子選擇「放棄」。
  • 幼兒園「奇葩」親子作業,家長抓狂:這到底是誰的作業
    所謂的親子作業,就是指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的作業,但是有的作業確實太難,孩子基本上無法參與,最後親子作業變成了家長作業,只能由家長包辦甚至是家長請別人來包辦。比如這個親子作業,要求利用周末的時間去抓兩隻螢火蟲,老師的本意是通過這項作業,讓家長帶著孩子親近自然,認識小動物。
  • 聽說,山東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作業?淄博家長,你被作業整崩潰過...
    小學1、2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3—6年級每天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小時,高中生不少於8小時。嚴禁幼兒園「小學化」教學,嚴格執行一年級「零起點」教學。
  • 這4道「成語」作業,讓老師笑出豬聲!你會幾道?
    成語要從小打下基礎,不然會像還珠格格裡的小燕子一樣,亂用一氣,被大家笑話。雖然在還珠格格裡氣氛很和諧,大家都喜愛小燕子,但是到了現實社會,有人成語用不對的話,更多的是得到大家的鄙視的笑。今天編者和大家分享4道小學生寫的成語作業,來放鬆一下心情!
  • 海底撈輔導小學生作業:家長必須在期末考試前知道這三個真相
    看看他雙手抱著頭,就可以看出這張數學試卷的內容真讓他困惑!雖然海迪勞的服務員家教小學生作業,這樣的場景看起來很搞笑,事實上有真相是三個家長必須知道的。這三個真相恰恰反映了家長在孩子學習中經常忽視的三個問題,如果我們真的解決了這三個問題,孩子們就很難好好考慮自己的成績了!
  • 育兒:幼兒園家庭手工作業越來越受重視,卻讓家長們苦不堪言
    如果家裡有上幼兒園或者小學的孩子,家長們一定知道家庭手工作業有多要命。從幼兒園的小手工,到小學的科技小製作和手抄報,再到為集體活動、演出準備特定的道具,手工作業的種類可謂是五花八門。在孩子上學之前,連家長們都不知道自己會這麼多門手藝。
  • 幼兒園該不該讓孩子寫字、布置家庭作業?家長應清楚這一點
    最近和一個很久沒聯繫的同事突然在網上遇到了,於是開始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她說她閨女五歲了,在老家上幼兒園,幼兒園老師很盡責,很早就開始教孩子們認數字、讀拼音,中班開始便練習孩子們寫字,還會布置家庭作業,希望家長能和孩子們一起完成。
  • 幼兒園作業「虐哭」爸媽!這屆家長為完成娃的手工作業,路子有多野...
    老師:你這是東周還是西周的?孩子:這周的家長:準確的說昨晚的朋友們,看了之後有何感想還敢不敢和這樣的家長待一個班?這哪裡是娃的幼兒園作業簡直是家長的手工battle嘛最怕的是,好好的手工作業最後還要評比這對手笨的家庭來說絕對是一場公開處刑你用紙做的小鳥
  • 怎樣更好地陪孩子做作業,這3個提醒請牢記
    不做作業母慈子孝,陪做作業雞飛狗跳!作為家長,怎樣更好地陪孩子做作業,更省力、更有益自己身心健康呢?這裡有3個提醒。教方法,而不是越俎代庖陪著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儘量讓孩子自己思考,不要幹擾或者打斷孩子的思考。 家長應該教給孩子思考的方法,引導孩子多動腦子,而不是越俎代庖,直接幫孩子解答。
  • 日本奇葩服務層出不窮,「作業代寫」已成產業化,家長竟是常客!
    除了沒辦法再瘋玩以外,可能還有積了一個假期沒有儘快完成的暑假作業,實在令人頭大...記得小時候的暑假作業,總是拖到快結束的最後兩天來寫。甚至創下過兩天寫出兩個月日記的記錄。他們聲稱網站中進行代寫文章的都是專業作家,能夠根據學生提供的過往文章,寫出相應程度的文章,保證不會露餡。
  • 家庭作業究竟是誰發明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家庭作業是份痛苦的回憶。昏暗的燈光下,一摞摞厚厚的各科作業,苦做幾小時含著淚寫,寫不好身邊父母手裡握著的衣架即將發力……對於學渣來說,家庭作業實在是太恐怖了!那麼家庭作業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 教育部將嚴懲違規要求家長批作業
    近年來有關家長批改作業的現象十分的普遍,而有關家長批改作業也引發了一些不好的現象,比如有些教師直接把學生的作業在群裡一發,推給了家長,孩子放學後甚至還不知道老師布置了沒有布置作業。而家長們在忙完一天工作之後還要督促、批改孩子作業,更是苦不堪言,有的甚至出現差錯,也有可能會被教師在家長群裡指責,這無形加重了家長的負擔與壓力,同時也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與熱議。近日,針對家長批改作業這一問題,教育部近日做出了對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的規定。
  • 小編碎碎念 |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該怎麼解決?
    這次班主任提出了確切的要求,但只肯再給半天時間,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她又通宵了一晚,找來了各種專業幫手,終於做出了可能只達到班主任及格線的作品。第二天,朋友顫巍巍看著老師的臉色把畫冊交了過去,勉強博得老師收貨。 來自社會各個行業的家長,各有資源、各有閱歷,為學校、學生傾注自己的資源,這無可厚非,甚至是家長的義務。
  • 小學生家庭作業:讓老師很尷尬,家長見了更是面紅耳赤不好意思!
    導讀:學生作業讓老師很是尷尬,家長見了更是面紅耳赤不好意思!家裡有個熊孩子在作業當中直接把家裡比較隱私的事情寫出來,讓老師更是無語加尷尬。有人覺得孩子是太誠實了,自己心裡想的什麼就寫什麼。所以很多家長就該考慮考慮,自己的一言一行很可能被孩子寫進他的作業裡,這樣不僅尷尬的只有老師,還有學生家長更是面紅耳赤不好意思!那麼我們今天的小學生在作業裡面寫了什麼呢?讓老師批註都不敢亂寫!我們先來看看!第一部分是看拼音寫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