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家庭作業或者說不布置課外作業,我肯定是沒意見的,大多數老師也不可能會有意見吧?所有作業都必須在課堂上完成,也不準布置很多課外作業,這很好呀!學生應該最高興,其次是老師;可是,家長們心裡會怎麼想呢?
優秀的學生一樣會自覺完成手頭上所有作業,包括教輔資料上的,同時有剩餘時間還會主動找作業做,或加大課外閱讀量;優秀的家長一樣會督促自己的孩子多「刷題」,隨時檢查他的作業——尤其是理科的計算題、文科的探究題。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因為這樣才能熟能生巧,觸類旁通,同時也不讓孩子放養,歇懶心。
完全不布置作業一定弊大於利。特別是某些學生,他們本來就是混日子,這下更好:玩手機、搗亂、早戀更有時間了。我的意見是,低年級可不布置或少布置,高年級一定適量布置,並加大閱讀和寫字訓練。
曾經的高考狂人張非,參加過4次高考,2次清華、1次北大、1次復旦。智力肯定不會差,基礎打得很牢,同時他的題目做了多少?或許命題老師出的題,他基本都涉獵過吧。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中國高考神話,十四歲時就以900分考進清華的何碧玉,做了多少題?完成了多少作業?一般普通的人還在準備初中畢業時,她已經高中畢業,並參加了高考,順利考上大學,而且還是當年該省的理科「狀元」。
賣油翁,技藝這麼了得,其實「亦無他,唯手熟爾!」——練得多罷了。有幾則小故事,看了後常人都會淚目,心痛孩子的辛苦與努力背後,傳遞著怎樣的信息?相信大部分人心知肚明吧:
有這麼一名高三學生,他用的筆芯都沒丟掉,全部保存了起來,一共124根筆芯,主要用於做習題,用完也花了一學期。
還有呢,據說這種情況在高三根本不稀奇,這種水平的「筆芯消耗量」還能算是普通水平,至多中上。你瞧,一位學生的媽媽就點評說,「看了孩子們用過的筆芯,你會很驚訝;看了他們手上的老繭,你會感動,或許還會哭。」
付出總有回報,任何人都不可能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學霸也是如此。想要順利考上大學並不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別是如果你還想考進一所較好大學,雙一流大學,除了努力還要努力,特別是。
高中階段,高考前夕的那種艱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心有體會。民間還有更狠的說法: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有人或許還會說,高三學生大約一兩天就能用完1支筆芯。每天刷題,當然要用很多筆芯。那麼多的課,那麼多的試卷,最厲害的時候一天就能用完一支,一般一個月要用掉20支左右。據統計,這樣的學校算是作業量比較少的。尤其有學生家長報料說,高三的作業量不僅限於老師布置的那些,家長為兒子找的習題集,也佔了一半——沒看錯,學校、家長(或說學生自己找的作業)給的作業各佔一半。
當然,光會刷題也沒有大用,不刷題更不行!因為猜題戰術沒有錯,題海戰術也沒有錯,去把握出題人的想法也沒有錯,只要學生肯靜下心來認真審題,用心做題,注意書寫格式;不僅動手還會動腦思考,甚至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錯題本上的題一定不讓它「歷史重演」……這樣才一定能穩步前進。
從高一到高三的所有卷子,究竟有多少?最近還看到過一張題為「曬考卷」的圖片在網上熱傳,據統計,這些「從高一到高三基本沒扔過」的考卷摞起來有2.41米,比姚明還高!
不給學生布置任何家庭作業,看上去負擔是減輕了,但未必是好事。特別對某些課堂上不認真聽課的學生,他們會想辦法做其它與學習無關的事,甚至打架鬥 毆。
而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學生,不布置家庭作業或少布置點作業,還是可行的。他們應該主要先把字寫好,能靜得下心來,努力把好習慣養成,並加大閱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