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開國後,為何連續三位皇帝都選擇禪位給太子?

2020-12-25 風塵講歷史

禪讓制起源於原始社會,最有名的莫過於堯禪位於舜,舜禪位於禹,這是世襲制度之前的一種權力交接方式,等到禹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啟以後,公天下變成家天下,世襲制出現。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權力交接方式基本上都是世襲制,但也不是說世襲制度下就沒有禪讓了。像皇帝一般都是駕崩以後才傳位給後人,但也有皇帝在生前就讓位給自己的兒子,這就是「內禪」,而宋朝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喜歡禪讓的王朝,其中南宋立國之初連續三位皇帝都禪位給後人,這是為何呢?實際上與南宋當時惡劣的政治環境有關。

先說說宋高宗趙構,他一生都十分貪生怕死,談金色變。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登基稱帝後一路南逃,從北方跑到南京,從南京跑到杭州,甚至還從陸地跑到海上,可以說金兵一南下他就逃亡,據說他就是被金兵南下嚇得喪失了生育能力,最後不得不找太祖一支的人來繼承皇位。可見南宋的皇帝就是金兵的關注點,是金人追擊的對象,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帝的身份帶來的並不是榮華富貴,而是危險。宋高宗選擇在盛年退位就是為了方便躲避金人的追擊,要知道他退位之後還活了二十多年,若不是懼怕金兵,怎會早早退位。

其次再來說說宋孝宗趙眘,他可以說是南宋最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了,為嶽飛平反、發動北伐意圖中原、整頓吏治、懲治腐敗等等。他禪位的主要原因就是宋高宗趙構駕崩。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趙構於德壽宮駕崩,孝宗聽聞十分傷心,兩天都不吃不喝,還表示要為趙構服喪三年,在這三年裡由太子趙惇參與政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宋孝宗正式禪位給趙惇,而成為太上皇的宋孝宗則繼續為趙構服喪。可以說趙眘完全擔當得起他「孝宗」的廟號。

最後來說說宋光宗趙惇,他42歲繼位,當了近二十年的太子,卻在政治上沒什麼作為。在繼位之初宋光宗確實有革故鼎新之意,還能聽得進諫言,可他十分的怕老婆,以致於在位後期荒廢朝政。宋光宗對太上皇宋孝宗十分不孝,到了後面基本上不去請安,哪怕是孝宗的葬禮他也不去出席,最後太皇太后和眾大臣對他實在是不滿,在太皇太后的出面下,宋光宗被迫禪位給兒子趙擴,此時宋光宗才僅僅在位五年。

總體來說,宋高宗和宋孝宗禪位是出於自願,而且從政績上看這兩代皇帝還算是南宋比較強的皇帝,而宋寧宗趙惇則是被逼退位,自己本身也沒有作為,也預示著南宋王朝一代不如一代,日薄西山。

相關焦點

  • 南宋開國後,為何連續三位皇帝都選擇禪位給太子?
    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權力交接方式基本上都是世襲制,但也不是說世襲制度下就沒有禪讓了。像皇帝一般都是駕崩以後才傳位給後人,但也有皇帝在生前就讓位給自己的兒子,這就是「內禪」,而宋朝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喜歡禪讓的王朝,其中南宋立國之初連續三位皇帝都禪位給後人,這是為何呢?實際上與南宋當時惡劣的政治環境有關。先說說宋高宗趙構,他一生都十分貪生怕死,談金色變。
  • 歷史上最可惜的沒能熬到頭的三位皇太子,南宋、明朝、清朝各一個
    因為有些皇太子的早亡或被廢,沒能當成皇帝,還深度影響到後續的歷史走向,其中最可惜的,我認為有三位,按照歷史順序來看,分別是南宋「莊文太子」趙愭、明朝「懿文太子」朱標,清朝首任皇太子愛新覺羅·胤礽,至於原因,下面慢慢分析。
  • 南宋連續三位皇帝提前退位,這是為何?
    南宋的皇帝比較喜歡搞內禪。所謂內禪,就是皇帝在還沒有駕崩之前,提前把皇帝的寶座交給自己的兒子。例如,李淵傳位於李世民,乾隆讓位於嘉慶,都屬於內禪。說起來,其他朝代也不乏這樣的例子,但南宋的內禪行為更頻繁,也更具代表性,比如南宋前三位皇帝,宋高宗趙構、宋孝宗趙昚和宋光宗趙惇,他們都提前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兒子,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朝內禪。這裡來聊聊這三人為什麼提前退位吧。
  • 歷史上最可惜的沒能熬到頭的三位皇太子,南宋、明朝、清朝各一個
    因為有些皇太子的早亡或被廢,沒能當成皇帝,還深度影響到後續的歷史走向,其中最可惜的,我認為有三位,按照歷史順序來看,分別是南宋「莊文太子」趙愭、明朝「懿文太子」朱標,清朝首任皇太子愛新覺羅·胤礽,至於原因,下面慢慢分析。
  • 苟且偷生的南宋九位皇帝
    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趙構,生於1107年,卒於1187年,北宋滅亡後,逃跑至臨安(今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是殺嶽飛,重用秦檜,一味向金割地、納貢的著名大昏君。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趙昚,生於1127年,卒於1194年,南宋的中興之主。
  • 古代狠毒五權臣:王莽第5,董卓第4,第1位把禪位皇帝全家滅門
    權臣,就是掌握朝中大權的臣子,說話比皇帝還靈,令人生畏。權臣也有好有壞,好的輔佐皇帝治理國家,讓皇帝很放心,也很省心,壞的權臣就不一樣了,最終都是把皇帝一腳踢開,或另立新帝,或乾脆自己幹。下面就說說古代最狠毒五大權臣——5、王莽。
  • 南宋皇帝畫像:看這9位皇帝都長啥樣
    宋高宗趙構,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靖康之變後,徽、欽二宗被金兵俘獲帶去了北方,北宋滅亡。趙構由於不在都城汴京,所以免遭金兵俘虜。1127年五月初一,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南宋政權建立。趙構前半生都是在躲避金軍,後半生偏安一隅,一味求和。
  • 唐宋元明清,連續5個朝代的開國皇帝,為何都不能正常傳位?
    泱泱中華古代史,從夏朝開啟了世襲制後,雖然朝代更迭不斷,但是世襲制的模式始終未變。然而,唐宋元明清,中國古代史上最近的5個統一朝代,開國皇帝的傳位模式,都是畸形的,開啟的都是不正常的傳位模式,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包括李世民、趙匡胤、忽必烈、朱元璋和皇太極,都是赫赫有名的君王。
  • 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死於1194年
    歷時近30年的選拔後,宋高宗趙構,終於確定了自己的接班人,又兩年後,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宋高宗又將趙瑋立為皇太子,並改名趙眘[shèn],當年六月,一生都在兵荒馬亂中奔波惶恐的宋高宗趙構,以「倦勤」的名義宣布退位,趙眘即位,是為宋孝宗。
  • 南宋皇帝簡介錄(全)
    宋高宗 ,南宋皇帝,名趙構。徽宗子。靖康二年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後,於南京 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絕主戰派抗金主張,南逃至臨安定都,建立南宋政 權。統治期間,雖迫於形勢以嶽飛、韓世忠等大將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檜。
  • 趙構活了81歲,為何卻在56歲時自願禪位,把皇位傳給趙匡胤一脈?
    宋高宗很長壽,他活到了81歲,可他56歲時就禪位了,將皇位讓給了趙昚,即宋孝宗。普遍認為,宋孝宗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在位期間將嶽飛平反,大量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加強集權,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汙,尤其重視農業生產,百姓生活安康,史稱「乾淳之治」。 趙昚是趙匡胤的七世孫,宋高宗的養子。一個問題,宋高宗為何正值壯年時選擇禪位呢?
  • 南宋九位帝王簡介
    北宋覆亡後,趙構定都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延續宋統,國號"宋",史稱南宋, 與北宋都是宋朝的一部分,共傳七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二年。現在就由小編帶大家快速了解下南宋的九位皇帝。趙構趙構,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禪位於皇太子趙眘。淳熙十四年(1187年)卒,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帝王之一。
  • 歷朝歷代皇帝大盤點——南宋篇
    2、宋孝宗:趙昚 (1162年—1189年)趙昚(shèn),名伯琮,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孫。生於建炎元年十月廿二(公元1127年11月27日,崩於紹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
  • 苟且偷生的南宋九位皇帝
    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趙構,生於1107年,卒於1187年,北宋滅亡後,逃跑至臨安(今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是殺嶽飛,重用秦檜,一味向金割地、納貢的著名大昏君。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趙昚,生於1127年,卒於1194年,南宋的中興之主。
  • 為啥歷史上開國太子基本上都不能順利繼位,或者不得善終?看完後...
    歷史上先後有7位開國太子沒能順利繼位,3位雖做了皇帝也沒有善終。出現這樣的情況,說白了還是因為誘人的皇位。為了那把「龍椅」,英明神武的開國皇帝貪戀皇位,苦苦等待的開國太子沒了「耐心」,能力超群的皇子背後捅刀,強勢「娘娘」獨攬大權,當權大臣離心離德。開國太子如果還不低調,可能稀裡糊塗的就成了別人的「刀下鬼」。
  • 偏安江南,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朝代——南宋歷代皇帝簡述
    1 、高宗趙構(公元1107--1187年),南宋開國皇帝(1127年——1162年在位),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曾被封為「康王」,1127年東京淪陷的時候,他在當時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做皇帝,改元「建炎」。
  • 隋朝有六位皇帝,除了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剩下的四位是誰?
    隋文帝楊堅登基稱帝後,有追諡其父楊忠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算起來也可以是七位,不過從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就是六位,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隋文帝楊堅,自公元581年至公元604年在位,是隋朝的開國皇帝,在位二十四年,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北周滅亡,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隋,滅亡南方的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
  • 四帝五內禪:兩宋之際皇帝為何多「生前退位」?
    其實,在中國古代,確有一些皇帝生前退位,選擇「內禪」,即把皇位傳給家族成員。古代的內禪並不多見,但令人驚異的是,兩宋之際尤其頻繁。這一時期,不到七十年的時間裡就有徽宗、高宗、孝宗和光宗四位皇帝五次內禪。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生前退位呢?退位避兵燹:徽宗與高宗的內禪宋徽宗的退位發生在宣和七年(1125年),他僅四十餘歲。
  • 自秦朝後一百多位開國皇帝中,哪個生肖居多?
    生肖作為我國悠久的民俗文化符號,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 在秦朝完成統一大業後,我國古代出現了近五百名皇帝,開國皇帝有一百多,以下給大家介紹各個朝代的開國皇帝的生肖。
  • 乾隆禪位給嘉慶後,在養心殿做了3年太上皇,最後3年他都幹了啥?
    在封建王朝中,還是出現了不少的太上皇,如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做了皇帝後,他的父親劉太公尚且在世,因此被尊為太上皇;北周宣帝在位期間因沉湎酒色,為人荒誕,在大象元年(579年)禪位給太子,後自稱天元皇帝,不過依然把持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