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乏力?消瘦?當心是這種惡性血液腫瘤

2020-12-09 瀟湘晨報

乏力、腹脹、盜汗、活動後心慌氣短,莫名瘙癢、食慾減退、注意力不集中……這些症狀看起來毫無規律可言,患者在消化科、骨科、心內科、神經內科等檢查了一圈找不到病因,直到血液科才發現是一種罕見的惡性血液腫瘤——骨髓纖維化在「搗鬼」。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血液科劉曉力教授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隨著中國老齡化加劇,骨髓纖維化的發病正在逐步上升。由於缺乏特異性症狀,有的患者甚至遷延數年才能確診,需要臨床引起重視。

南方醫院血液科劉曉力教授

診斷:缺乏特異性症狀易誤診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是一種骨髓增殖性腫瘤,主要攻擊人體的造血系統功能,以骨髓中出現膠原纖維和網狀纖維等纖維性病變為特徵。典型的骨髓增殖性腫瘤還包括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病情進展過程中均會發生骨髓纖維化。根據推算,我國每年有超過8000例新發的骨髓纖維化患者。

劉曉力教授介紹,骨髓纖維化好發於老年群體,年齡超過65歲就會列入高風險因素。這一惡性腫瘤沒有特異性症狀,患者通過血常規檢查,通常可以發現貧血和脾臟腫大。但這兩個症狀也容易跟其他疾病混淆。

「曾經有位40多歲的女病人,從小就貧血,但症狀又不太符合地中海貧血,慢慢地出現白細胞升高、血小板升高等情況,之後經過血液科做骨髓活檢、基因檢測等手段,確診她為原發性骨髓纖維化。」

劉曉力教授介紹,臨床中有一部分骨髓纖維化患者是從心血管科、神經內科轉送到血液科的。因為早期骨髓細胞的過度增殖,會導致患者白細胞、血小板數量增多,造成血液淤滯,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脫落很可能造成心梗、腦梗等。而不少脾臟腫大的患者,通常會去消化科問診。還有人以為脾大是因為肝硬化導致,按照肝硬化去治療,結果越治發現貧血越嚴重,最後從感染科轉到血液科。「由於該病前期進展緩慢,早期病人也不太重視,有不少病人轉輾幾年才能確診。」

臨床上,醫生會根據患者年齡、血紅蛋白、白細胞等指標、是否基因突變、有無染色體異常等,分為低危、中危和高危。骨髓纖維化患者的整體中位生存時間為5.7年,高危患者生存期僅為2.3年 。更為重要的是,當疾病進展到後期,出現非常嚴重的全身症狀,病人生活質量會大大降低。

治療:相關藥物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骨髓纖維化的發病機制是由於JAK/STAT信號通路失調,導致細胞分化、增殖異常,骨髓逐漸被膠原纖維組織代替,從而喪失造血機能,引起貧血或血細胞異常、脾臟腫大(脾臟代償性造血導致),以及其他相關的全身消耗性症狀,並導致患者生存期縮短。

劉曉力教授介紹,針對骨髓纖維化一直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式,通常用傳統的藥物包括羥基脲、幹擾素,來控制疾病進程或者減輕症狀。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是迄今唯一有望治癒骨髓纖維化的方法,但一方面移植手術受制於是否有合適的配型,另一方面,對於大多數老年患者而言,身體狀況難以耐受致死劑量的術前放化療。

蘆可替尼是針對骨髓纖維化的致病機制——JAK-STAT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而研發的JAK-STAT通路抑制劑,同時也是全球首個獲批用於治療骨髓纖維化的藥物。2011年,蘆可替尼在美國獲批上市,2017年獲批在中國上市。2019年11月,該藥通過國家談判納入2019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成為目前中國唯一獲批治療骨髓纖維化並且進了醫保的JAK-STAT通路抑制劑。

劉曉力教授指出,研究顯示,中高危骨髓纖維化患者長期服用蘆可替尼,可以有效改善全身症狀,縮小脾臟,穩定或者改善骨髓纖維化,延長生存期。

更為幸運的是,由於通過國家談判納入醫保目錄,目前蘆可替尼的費用也大為降低,讓患者減輕了用藥負擔,得到切實利益,這離不開政府、企業和醫院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醫保處處長暨宜彰告訴記者,經過三批國家談判,目前國家談判藥品目錄中共有114個藥品,醫院根據臨床需求進行採購。第三批國家談判藥品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以蘆可替尼為例,納入醫保之前,每盒8000元(60片/5mg規格)。納入醫保目錄後,降價到3468元一盒,降幅達到57%。骨髓纖維化經過臨床專家診斷符合惡性腫瘤疾病標準的患者可按照二類門診特定病種惡性腫瘤的相關規定報銷。以廣州醫保退休職工為例,患者共付段報銷比例高達86%,每盒只需自己負擔635元。蘆可替尼醫保使用限中高危患者,跟藥品說明書基本一致。不過,暨宜彰處長提醒患者,醫保目錄納入很多好藥,但有些屬於「醫保限定支付用藥」,也就是說,該類藥品的醫保報銷要求有更為嚴格的限制,必須符合醫保的使用條件才能報銷,需要患者及時了解情況,避免不必要的投訴和糾紛。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體內長了腫瘤,如何辨別是良性還是惡性良性腫瘤?要不要切除?
    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的,雖然都是腫瘤,但給身體帶來的影響有很大的不同。良性腫瘤比較「懶」,生長的速度比較慢,切除之後很少會復發,對機體的影響比較小。而惡性腫瘤就是我們常說的癌症,病情發展較快,不及時的治療,會危及生命。
  • 當心!這種病會「吃骨頭」,而且誤診率極高 骨質疏鬆要重視,補鈣不...
    補鈣不是萬能的這種血液病愛「吃骨頭」「多發性骨髓瘤,顧名思義是主要影響骨髓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統的惡性血液腫瘤。」浙江醫院血液科主任沈益民主任醫師解釋稱,與大多數惡性血液腫瘤類似,患者貧血的發生率約為40%至60%,並且幾乎所有患者都出現免疫功能低下。
  • 腫瘤專家於加軍-五種症狀是惡性淋巴瘤的警報
    不少人知道自己患上惡性淋巴瘤這樣的疾病的時候心裡充滿了恐懼,不少人因為對惡性淋巴瘤的症狀不是十分了解,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治療的難度更大,下文請腫瘤專家於加軍給大家詳細講述五種惡性淋巴瘤的症狀。
  • 突然變身「小黃人」,當心胰腺出問題
    除了皮膚變黃,粱先生還感覺到上腹部脹痛不適、吃不下飯、渾身乏力,小便呈醬油色。粱先生遂到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初步檢查提示粱先生肝功能異常;上腹部CT檢查提示胰頭佔位。後進一步行內鏡下胰腺穿刺,病理提示找到癌細胞,診斷為胰腺癌。
  • 腫瘤有良性和惡性,教你如何區分
    在這些疾病中,腫瘤是一個令醫生最為頭疼病症。腫瘤(tumour),醫學概念上定義為:指機體在各種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組織細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為這種新生物多呈佔位性塊狀突起,也稱贅生物。根據這種贅生物的進展和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不同,又將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我們平常所說的癌症,就是惡性腫瘤。不過,有些良性腫瘤因為生長在重要臟器周圍,對人體也可構成極大的危害。那麼如何來區分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呢?醫學上一般從組織結構、生長方式、生長速度、細胞轉移、以及對人體的影響等這幾個方面來區分。
  • 身上有腫塊,怎麼區分良性惡性?從這5方面來辨別
    如果發現自己身體某處長了個腫塊,就會非常的擔心,是不是腫瘤,會不會是惡性的。其實在醫學上,所有的腫塊、囊腫、瘤、包塊等等,都是腫瘤。只是腫瘤又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性腫瘤一般對人體沒有什麼危害,主要治療也是手術切除。惡性的腫瘤,其實就是癌症,一般預後都相對比較差,就需要立即治療。
  •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這些癌症核心知識點你應該知道!
    癌症防治,共同行動2020年4月15-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動。1、什麼是腫瘤?腫瘤是指機體局部組織的細胞在各種內在和外界的致瘤因素長期作用下,逐漸發生的過度而不協調生長所形成的異常新生物。腫瘤由正常細胞獲得了新的生物學遺傳特性轉化而來,並伴有分化和調控的異常,其誘發的刺激因素消除後,仍繼續與機體不相協調地過度生長。2、腫瘤都是「癌」?
  • 「腫瘤消失了!」李開復患淋巴癌17個月治癒,普通人可以嗎?
    經過穿刺活檢和病理分析,最後小肖被確診為惡性淋巴瘤。「發燒、咳嗽,原以為是小感冒,誰能想到是癌症。才14歲的孩子,現在每天只能化療、吃藥,人被折磨得不成樣子了。」小肖媽媽哭著說。為了給孩子治病,父母把家裡500萬的房子賣了,但效果卻不太好,腫瘤只縮小了5cm,而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縱隔,「孩子非常痛苦,連飯都吞不下去。」小肖媽媽說。
  • 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4個地方看出來
    4、對身體影響良性腫瘤雖然不會危及周圍器官但是會膨脹,腫瘤會變大,生長到後期的時候會因為壓迫到周邊的器官讓患者感覺到非常不舒服,但是這種不舒服是局部症狀,而惡性腫瘤會將癌細胞擴散到身體其他的器官,對身體的破壞力非常強,患者很容易出現消瘦貧血的症狀,而且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 當心!指甲千萬別剪成這種形狀
    如果您的指甲是這種形狀,要注意了,身體可能會出問題指甲是皮膚的附件之一,主要作用是保護末端指腹免受損傷,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功能,根據驗證,指甲的形狀還能反應一個人的體質狀況。指甲別剪成弧形的在修剪指甲的時候,不要剪得過短,最好留出1毫米左右,指甲兩側的甲溝處更要注意。
  • 七旬高血壓大媽吃素兩年 導致貧血引發心絞痛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血液內科錢申賢主任醫師說,近年來發現,75歲以上老人中有四分之一患有貧血,部分原因與吃得太素,營養攝入不足有關。隨著社會人口的老齡化,估計這一數值還會繼續升高。  「老年人貧血的特點是,發生較為緩慢、隱匿,而且常被其他系統疾病症狀所掩蓋,所以容易被忽視或誤診。如果有貧血,先查明原因,不要自己在家亂吃亂補。」
  • 揚州一女子排暗紫色血便 一檢查大腸裡長100多顆腫瘤
    >劉女士父親因腸道腫瘤動過幾次大手術,最後帶著滿身病痛離世。而當腫瘤發生潰破、失血時,患者還常常會出現貧血、低熱、乏力、消瘦、水腫等中毒症狀。 結直腸癌成三大最常見惡性腫瘤2016年11月16日,《結直腸癌家庭手冊》在上海發布。在全球範圍內,結直腸癌(俗稱大腸癌)是三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中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其中尤以45歲以上患者居多,佔到了總患病人群的93.5%。
  • Fat1缺失促進腫瘤惡性進展
    Fat1缺失促進腫瘤惡性進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5:50:40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ULB)Cdric Blanpain團隊取得一項新突破。
  • 劉小梅醫生:血液腫瘤患兒移植後多久可以上學?
    新生開學季,血液腫瘤科收到了很多家長發來的喜報:康復後的孩子已經正常入學,開啟多彩校園生活!這樣的消息鼓舞著每一位臨床醫生,鼓勵了每一位正在接受治療的患兒及家屬!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的患兒可以背上書包,走進校園!
  • 巨幼細胞性貧血的症狀很常見,經常被忽視,醫生:並無遺傳傾向
    導語:巨幼細胞性貧血(MA)會導致核脫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礙性貧血。該疾病的特徵是大細胞性貧血,其母鏈中有巨幼細胞,粒細胞和巨核細胞,這種病症對於我們身體的傷害很大,但是因為症狀的表現比較常見,很難引起人們的重視。
  • 孩子持續兩周以上不明原因發熱、疼痛,竟是患上腫瘤
    前不久,6歲的童童(化名)發熱並伴有咳嗽,不久後,童童再次出現低熱、乏力、食欲不振的症狀,並伴有頭痛。家人帶著童童到長春市兒童醫院檢查後發現,童童竟患上了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到醫院就診時,童童的呼吸急促還出現了呼吸困難的情況。
  • 廣藥三院腫瘤一科丨為何胰腺癌的早期症狀被多數人忽視?
    近日,陳阿姨因胰腺癌發現2年餘,腰背部疼痛4月,來到廣藥三院腫瘤一科,入院時,診斷陳阿姨是胰腺癌IV期,肝部繼發性惡性腫瘤,軀幹骨繼發性惡性腫瘤,腹腔繼發性惡性腫瘤,左側腎上腺繼發性惡性腫瘤。
  • 地中海貧血:不同類型的人都有哪些表現?正確應對可緩解治癒
    地中海貧血也是一種溶血性貧血,屬於紅細胞破壞過多性貧血,所以所有的溶血性貧血,應該有的症狀,地中海貧血都應該有,那麼一般的貧血,引起的頭暈乏力、面色蒼白,這些情況都會出現,重型的地中海貧血的話,病人出生以後就會逐漸出現,越來越嚴重的一個貧血,由於骨髓的造血極度的代償,所以對重型地中海貧血來講
  • 身體出現3個不適,多半是腫瘤來「找茬」了,希望不是惡性的!
    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良性腫瘤一般不會發生惡變,患者經過治療之後很少復發,對人體的危害也相對較小。但是惡性的腫瘤就比較危險,患者通常需要做手術,如果腫瘤手術沒有做成功,還很有可能危及危險。特別是腦部長上腫瘤,危險係數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