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河七夕文化之鄉」湖北鄖西發展「浪漫經濟」
新華網武漢8月3日電(記者李偉)「七夕在中國,天河在鄖西」,相傳湖北鄖西縣正是牛郎織女相會之地。七夕故事園、天河民俗博物館、七夕乞巧漢錦坊、天河廣場……鄖西城市建設無不蘊含著濃濃的中國七夕文化元素,並推動「浪漫經濟」發展。鄖西地處湖北西北部,北依秦嶺,南臨漢江,被譽為「中國喜鵲之鄉」「中國天河七夕文化之鄉」。
-
湖北鄖西全國首發《喜鵲》特種郵票 弘揚七夕文化
湖北鄖西全國首發《喜鵲》特種郵票 弘揚七夕文化 人民網鄖西8月29日電 經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批准,8月28日上午,《喜鵲》特種郵票首發式在湖北省鄖西縣舉行。這是國家對鄖西挖掘、整理、拯救、弘揚七夕文化的認可。 《喜鵲》特種郵票一套1枚,郵票面值為1.20元,由我國著名的工筆花鳥畫家龔文楨設計,採用雕刻版印刷。畫面中兩隻喜鵲在梅梢上一說一聽、眉目傳情,寓意相伴相棲、恩愛相守,結合一樹凌寒而開的梅花,更有喜上眉梢之意;畫面背景採用古樸溫馨的仿古色調,整體畫面雅致而不花哨、喜氣而不張揚。
-
湖北鄖西:天河七夕文化引領縣域經濟發展
鄖西作為國家南水北調工程核心水源區,為了保護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積極探索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深入挖掘、利用當地天河七夕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雙贏」,在全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中具有典型示範意義。 「文化就是創造,文化只有與經濟發展相結合,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鄖西縣縣長楊華林說,創建「中國七夕文化之鄉」。
-
湖北鄖西舉辦第二屆天河七夕文化旅遊節
我國七夕文化的重要傳承地湖北省鄖西縣日前發布消息說,今年8月5日至6日,即農曆七月初六至初七,該縣將舉辦第二屆中國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遊節。同時,當地的天河七夕文化正爭取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鄖西地處湖北和陝西兩省交界處,東距武漢507公裡,西距西安256公裡。
-
鄖西七夕節辦成「百姓大舞臺」
2020-09-06 15:05:39 來源:湖北日報曾經看戲 如今「唱戲」鄖西七夕節辦成「百姓大舞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通訊員 楊洪霞閱讀提要同時,大力挖掘七夕文化資源,賦予勤勞、奮鬥等新時代文化內涵。2014年,鄖西七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鄖西被命名為「中國天河七夕文化之鄉」。2017年,國家建設雄安新區,河北省左各莊板材產業外遷,其中不少企業是鄖西人開辦。當年七夕節,鄖西請回70多家板材企業老闆,集體籤約,開該縣集群化、產業鏈招商先河。
-
鄖西開發七夕文化觀察:浪漫與現實「鵲橋會」
(本報視界網 楊洪霞 攝) 湖北日報訊 記者 唐曉安 通訊員 王麗媛 孟帆 向莎莎 昨日的鄖西,洋溢著濃鬱的節日氣氛。 車下漢十高速,8萬盆鮮花從高速路口一直擺到鄖西縣城,成為該縣第三屆七夕文化節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織布乞巧,做針線乞巧,製作牛郎織女香案乞巧,家家戶戶忙「乞巧」。
-
湖北鄖西:七夕旅遊文化節拉動「鄉村旅遊經濟」
帳篷音樂節、 水鄉音樂節、 荷塘音樂節、 自行車騎行 、 愛情馬拉松、 旅遊推介會、經貿洽談會、七夕民俗傳承……從8月中旬開始,湖北鄖西七夕文化旅遊節活動輪番上演,實現旅遊收入近3億元。「鄖西七夕」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七夕文化」構築了鄖西地域鄉村文化的獨有魅力,成為一個集農耕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紅色旅遊、自然生態為一體的旅遊資源大縣。從2010年開始,該縣每年舉辦七夕文化旅遊節活動。連續舉辦11屆的鄖西七夕文化旅遊節,經歷了從政府操辦到市場承辦的嬗變,成為全員參與、全民共享的文化旅遊盛會。今年受新冠肺炎影響,經濟發展比較低糜。
-
湖北鄖西:七夕旅遊文化節拉動「鄉村旅遊經濟」
帳篷音樂節、 水鄉音樂節、 荷塘音樂節、 自行車騎行 、 愛情馬拉松、 旅遊推介會、經貿洽談會、七夕民俗傳承……從8月中旬開始,湖北鄖西七夕文化旅遊節活動輪番上演,實現旅遊收入近3億元。
-
鄖西做大七夕經濟
湖北日報訊 (記者戴文輝、通訊員查方政、楊洪霞)昨日,2017年鄖西七夕文化旅遊節落下帷幕。此次旅遊節的推介會上,鄖西4家4A級景區與省內外百餘家旅行社籤約;經貿洽談會上,17個項目集中簽約,總金額11.9億元,主要為光伏、風能發電和香菌、木耳深加工等綠色發展項目。 據了解,此次節會由社會力量組織舉辦,政府沒掏一分錢。
-
湖北鄖西:「全域旅遊」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天河金街和商業步行街為基礎,創建了商業購物旅遊景區、湖北旅遊名街,發展了旅遊購物形象店,完成了澗池鄉「淘寶小鎮」建設,帶動了全縣農特產品線上線下銷售。運用文化IP理念,賦予工業、農業產品旅遊商品內涵,研發「鄖西記憶」旅遊商品系列,每年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時尚性、實用性、便攜性的旅遊商品、旅遊紀念品、旅遊工藝品100種以上。
-
曾經看戲 如今「唱戲」 鄖西七夕節辦成「百姓大舞臺」
閱讀提要地處秦巴山腹地的鄖西,七夕民俗世代傳承。2018年起,該縣將連續舉辦8年的七夕節從縣城搬到鄉鎮,打破「一個場地、一臺晚會、一夕熱鬧」模式,讓節慶回歸民間,廣大群眾親身參與、從中受益,鄉村活力四射。8月24日清晨4點,鄖西縣關防鄉沙溝村的面點坊就亮了燈。
-
「天上七夕,人間鄖西」,湖北這座縣城靠什麼成為「美女之鄉」?
鄖西自然資源獨特,被譽為中國喜鵲之鄉、油桐之鄉、天河七夕文化之鄉,是中國馬頭山羊原產地、國家香料煙基地、全國四大杜仲基地之一。太陽能資源開發潛力巨大,理論蘊藏量達48萬千瓦以上,是湖北利用條件最好的地區。鄖西「美女之鄉」說法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
浪漫七夕:湖北鄖西「中國夢·天河情」文藝展演開場
浪漫七夕:湖北鄖西「中國夢·天河情」文藝展演開場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2014年08月04日10:08 人民網鄖西8月4日電 (王天天) 8月2日晚6點,第五屆中國(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遊節開幕式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湖北省優秀劇目文藝展演在鄖西天河廣場開場,為7000餘名現場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
全省唯一,鄖西「七夕」項目入選全國十大優秀案例
——讓非遺在景區發展中綻放魅力湖北十堰——「鄖西七夕」將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貴州凱裡——非遺與旅遊融合推動麻塘精準扶貧浙江東沙——非遺讓古漁鎮煥發新活力我市鄖西縣是七夕文化的重要傳承地,有「七夕故裡」、「中國天河七夕文化之鄉」、「中國喜鵲之鄉」的美譽。
-
2018鄖西七夕節即將盛大開幕,時間地點確定!
在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即將來臨之際,在十堰市旅遊委指導下,十堰廣播電視臺、鄖西縣七夕文化研究會將聯合舉辦「相約七夕天河水鄉(鄖西)田園生活節」。此次節會立足天河百裡畫廊的資源稟賦,以其廣闊的山水田園休憩空間為支撐,採取縣城與七個鄉鎮活動互動,最大限度地帶動「一江兩河」沿岸群眾的廣泛參與,全景展示我縣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和全域旅遊發展的成效,提升「中國最具魅力文化旅遊名縣」和「湖北鄉村旅遊目的地」品牌,推動「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和「五美鄖西」建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次活動有哪些精彩內容!!!
-
鄖西建七夕主題縣城 春節12萬遊客來鄖西觀景
圖為:七夕故事園、時空隧道(通訊員楊洪霞 黃江平 攝)湖北日報訊 記者陳啟海 唐曉安 通訊員王麗媛 孟帆 楊洪霞「過去只聽說有主題公園,哪想鄖西以七夕為題材,建了個主題縣城昨日,鄖縣組織168人到鄖西,感受七夕主題縣城的魅力。 兩個月亮驚法商鄖西七夕主題縣城名聲突然這麼大,是兩位驅車十漫高速,途經鄖西前往西安的法國商人無意間幫了大忙。七夕文化重要元素之一的天河,發源於秦嶺,流經鄖西全境。鄖西,是七夕文化重要發源地和傳承地。近年來,鄖西大力開發七夕文化,並突出七夕主題建設縣城,實施「城建靚縣」戰略。
-
天上銀河 地上鄖西
近年來,鄖西大力發掘、傳承七夕文化,並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有效推動了全縣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和精準脫貧。發掘七夕文化天上有銀河,地上有天河。得益於對七夕文化的傳承發展,鄖西先後被命名為「湖北省天河七夕文化之鄉」「中國喜鵲之鄉」「中國天河七夕文化之鄉」。融入旅遊發展在傳承保護七夕文化的生動實踐中,鄖西不斷探索「非遺+旅遊」的創新發展之路,在保護中發掘七夕文化的價值,激活縣域旅遊市場,使七夕文化經濟效應、品牌效應、宣傳效應、社會效應在旅遊開發中不斷放大。
-
鄖西做大七夕經濟 17個項目籤約11.9億元
湖北日報訊 (記者戴文輝、通訊員查方政、楊洪霞)昨日,2017年鄖西七夕文化旅遊節落下帷幕。此次旅遊節的推介會上,鄖西4家4A級景區與省內外百餘家旅行社籤約;經貿洽談會上,17個項目集中簽約,總金額11.9億元,主要為光伏、風能發電和香菌、木耳深加工等綠色發展項目。據了解,此次節會由社會力量組織舉辦。
-
「七夕印象·鄖西田園生活節」文化旅遊經貿洽談會暨項目籤約儀式
8月6日上午,「七夕印象·鄖西(2019)田園生活節」文化旅遊經貿洽談會項目籤約儀式在鄖西縣卓越天河大酒店舉行。鄖西縣縣委書記張濤、縣長查宏,各旅遊企業、相關旅遊協會、媒體代表等上百人出席了籤約儀式。天上七夕,人間鄖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兩大文化旅遊品牌效益凸顯,成功通過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被評為中國「最具魅力旅遊文化名縣」,和「全省十大鄉村旅遊目的地」。查宏表示,鄖西是一方美麗、奮進、投資的熱土。近年來,鄖西堅持以節為媒、以文會友、以誠聚商,借力七夕搭建經貿洽談的鵲橋,結識了一批優秀企業家,形成了一批重點投資成果,推動了鄖西經濟社會的發展。
-
鄖西「相約七夕 天河水鄉」田園生活節開幕
8月4日上午,「相約七夕·天河水鄉(鄖西)田園生活節」開幕式在該縣觀音鎮雙石溝驛站舉行,2000餘名遊客慕名體驗天河漂流活動,掀開鄖西全域旅遊新篇章。天河系漢江左岸支流,發源於陝西東南部、湖北西北部,全長95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