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河森堡資料微博照片家庭背景 河森堡有女友嗎

2020-12-21 閩南網

河森堡個人資料微博揭秘

  河森堡,出生於1988年10月20日,是一位國家博物館講解員,他的微博帳號就是他的本名「河森堡」。河森堡身材挺拔,出場的時候穿著西裝,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看起來十分斯文,而實際上除了國家博物館講解員的身份外,他還是一位練習格鬥有十二年的格鬥男神!

  參加《一站到底》時,他的關鍵詞是「女神追隨者」,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這和他的職業所在地博物館有關。他自己介紹說:「博物館的英文museum這個單詞詞根來自於古希臘,智慧與知識的女神--繆斯,我追隨著我的女神繆斯,所以說我是智慧女神的追隨者。」

  中文名:河森堡

  暱稱:河森堡

  所在地:北京 東城區

  性別:男

  生日:1988年10月20日

  簡介:國家博物館講解員

相關焦點

  • 河森堡將登《天天向上》 與汪涵大張偉同臺暢聊
    ­  本周五晚十點,知名講解員河森堡將做客湖南衛視王牌綜藝節目《天天向上》。本期節目以「玩轉你的工作」為主題,邀請京劇大師王佩瑜、知名講解員河森堡、人民日報編輯等分享各行業領域中的奇妙故事。­  河森堡­  河森堡與汪涵同臺­  據悉,河森堡近來受到了多檔文化類節目邀約及時尚品牌的關注,其豐富的知識存量和亮眼的外形備受網友喜愛。本期節目中,河森堡將現場分享講解員的工作和生活,想知道河森堡的更多精彩表現,敬請鎖定本周五晚十點播出的《天天向上》。
  • 河森堡做客《天天向上》 現場講解獲汪涵稱讚
    ­  上周五晚,知名講解員河森堡做客人氣王牌綜藝《天天向上》,與京劇大師王佩瑜、人民日報編輯等分享各行業領域中的奇妙故事。­  河森堡­  此次來到節目中的四組嘉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看似枯燥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節目中,主持人汪涵親切的表示自己跟博物館有著十幾年的淵源,並稱自己也是湖南博物館的義務講解員。
  • 河森堡 「硬核」北京青年
    這樣的稱呼令這位「有面兒」的北京人倍感尷尬,他心中的講解員不該是這樣!河森堡立志改變這種「誤解」,希望為博物館講解員正名。在每年有700多萬參觀量的國家博物館,河森堡的每次講解都會被人群緊緊包圍,參觀者在他的指引和講解下仔細關注著展出文物的細節,不少參觀者表示,河森堡的講解方式十分特別,引人入勝:「本來是一個很立體的文物,通過他的故事讓我們了解了每一個文物之後那個時間的記憶點,讓我們覺得每個文物都活起來了。」
  • 河森堡:我不喜歡擺出那種清高的樣子
    河森堡:我在地鐵裡會被人揪住,或者在展廳門口也會被人突然抓住,有一個大媽會一把hold住我領子說,就是他,化成灰我都認識,就跟指認強姦犯似的,問你是不是河森堡?田川:有感覺很爽嗎?用滿滿的浪漫感、儀式感來看這個世界,這樣習慣,河森堡到現在依然沒有改變。河森堡:我在畢業的時候,只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我不想做和計算機有關的工作。我喜歡那種跌宕起伏,起承轉合、有情緒的東西。我老覺得博物館是一個自帶背景音樂的詞。假如說現在你寫小說,需要讓男主角和女主角相識,在哪相識好呢?
  • 名人 | 河森堡:我不喜歡擺出那種清高的樣子
    2017年,他在一席上《進擊的智人》的演講,短時間內點擊量突破千萬,他用37分鐘的時間讓觀眾重新認識智人歷史。河森堡不是那種喜歡照本宣科的講解員,他說講解員小學便能當,但是可能大學教授也當不好。他是那種特別會為講解「加戲」的講解員,擅長設置懸念,懂得烘託氣氛,在適當的位置幽默一把。在很多觀眾眼中,河森堡的故事有趣易懂,河森堡說這些是小時候習得的本領。
  • 進擊的「網紅」河森堡:知識,也可以很有趣
    「知識就是力量」,河森堡對這句話應該深有體會。就是靠著豐富的知識儲備,河森堡成功應聘為國家博物館講解員,又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他通過在網上進行科普成為坐擁300多萬微博粉絲的大V。而最近,河森堡的首部著作《進擊的智人》剛剛出版,讓他的知識輸出又多了新的途徑。
  • 河森堡了不起的博物館-第2季
    《河森堡了不起的博物館-第1季》講的是世界上最值得一逛的25座博物館,《河森堡了不起的博物館-第2季》講的是中國最值得一逛的26座博物館。在第2季中,河森堡將帶領我們走進24座城市,跳出歷史教科書的枯燥,還原中國古代經濟文化的交流脈絡,探索南北、東西地理上的異同和奧秘。這裡提醒大家的是,河森堡的節目聽著有趣,也確實能獲得一些知識,但準確性,要批判地來看。
  • 國博講解員河森堡做客《讀書人》 自嘲是狼狽青年
    國博講解員河森堡­  一夜成名 生活完全被改變­  雖然現實有諸多殘酷,但是河森堡對於講解員的職業依舊熱情而執著。「記得第一次講基本陳列古代中國的時候,我講的一塌糊塗,跟著我的觀眾基本上都散了。
  • 博物君、河森堡、畢導、李永樂,知識分子走紅記
    這段演講以《進擊的智人》為題,主講人是國家博物館講解員、著名科普博主、頭條文章作者——河森堡。   河森堡被媒體形容為「一夜之間達成10萬+成就」的知識型網紅,但實際上,河森堡在知乎擁有近35萬粉絲,最高贊答案10.8萬,獲得過4.5萬次感謝,11萬次收藏。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
  • 河森堡、梁邊妖,拒絕「知識偶像」標籤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分別專訪了阿里大文娛優酷泛文化中心總經理何冀兵、《你說的都對》的嘉賓梁邊妖與河森堡、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副教授吳暢暢,聊一聊知識偶像和聊天節目的定位和未來。    編劇和製片人是梁邊妖的正式身份,在網上回答問題和參加這檔綜藝在他看來更多是興趣使然,而非物質驅動,「我有另外的生意和工作可以養活自己,而且現在的知識變現模式有問題,主要是寫軟文類廣告。以後如果有體面的廣告,而且是硬廣,那我會接」。  河森堡:「有知識炫出來是好事」  相比於跳脫的梁邊妖,另一位嘉賓河森堡顯得很板正。
  • 「科普網紅」河森堡分享走紅秘訣:少理論說教,多陳述事實
    河森堡河森堡,本名袁碩,北京一位85後青年。已經在國家博物館當了8年的講解員。在網際網路時代,他從默默無聞的博物館講解員變成擁有300多萬微博粉絲的科普大V、知識網紅。在2018年最後一天,河森堡來到成都,在文軒BOOKS書店,與讀者進行現場交流。博物館講解員的工作到底是怎樣的呢?河森堡非常清楚自己身上承擔的並不是研究型學者的任務:「講解員或者說文化宣教人員,他們在整個知識河流的『中遊』,『上遊』是專家和科研人員,『下遊』是知識的受體——大眾。」河森堡還把它分為「輸入」和「輸出」兩部分。
  • 河森堡處女作似「有少年感」的《人類簡史》,陶虹對之評價很準確
    身為一名國家博物館的講解員,袁碩在眾多場合解釋過「河森堡」這一筆名的由來:小時候因為仰慕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景仰他的知識與才華——相形之下,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儲備就像涓涓小「河」面對汪洋大「海」,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於是便給自己取名「河森堡」。從2016年在知乎平臺上回答「人類有哪些細思恐極的事?」
  • 「最紅國博講解員」河森堡:我見的大流量博主,沒有心情好的
    在網際網路中,河森堡感覺自己的人格「又發育了一次」。在微博粉絲數比現在少五個零的時候,河森堡什麼都敢說。遇到不喜歡的學者寫的書,他會說那是個白痴,書寫得可以扯下來擤鼻涕用。現在,作為「最紅國博講解員」,他會說:「這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學者,他的部分觀點給了我新的角度。」
  • 恆潔推新國貨 張召忠、河森堡頻頻點讚
    2019年5月16日,由吳曉波頻道、優居、騰訊家居、故宮宮廷文化聯合主辦的「新國貨智造生活設計展」在北京坊勸業場舉行,恆潔衛浴作為衛浴行業唯一受邀參展的企業,推出了兼具顏值與實力的「當潮一品」 衛浴空間,吸引到不少消費者的目光,網紅軍事評論家「局座」張召忠與國家博物館金牌講解員河森堡更是到現場為恆潔點讚。
  • 訪談︱國博講解員河森堡:我要傳播的是「硬核」歷史觀
    【編者按】新書《進擊的智人:匱乏如何塑造世界與文明》出版,讓「特別會講故事的博物學者」、「科學大V」、知識網紅河森堡又多了一個作家的身份。在眾多身份中,河森堡覺得「國家博物館講解員還是我最重要的身份」,他要堅守在講解員崗位上,鼓勵更多的文博工作者。
  • 陳曉卿:比臭豆腐還臭的是黴莧菜梗,河森堡:臭跟香本來是一回事
    馬未都:你知道那個臭豆腐有多臭嗎?我們那時候當知青,知青沒好人,完了上人家那個知青宿舍,壞呀,報復,一塊臭豆腐三分錢,拿一半,因為都給了早飯沒了,早飯吃一半剩一半拿手裡攥著,趁人不注意,往那床板地下一抹。那床板都是那個特糙的木頭,抹進去跟膩子似的,這一屋半個月之內誰進去誰都說這屋什麼味,就是特臭,而且那個臭跟人類的排洩物非常接近。
  • 網友國博偶遇河森堡 爭相合影排長隊
    網友國博偶遇河森堡 爭相合影排長隊
  • 國博"網紅講解員""河森堡":才29萬粉絲 離紅差遠了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12萬知乎關注者、29萬微博粉絲,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仍認為,自己離「紅」還差遠了。「Papi醬在網上2千萬粉絲,我100萬粉絲都沒有。這怎麼叫走紅呢?」在袁碩看來,「網紅講解員」是網友的調侃——至少目前走在大街上,還沒到有陌生人喊他「河森堡」的地步。「河森堡」的知乎主頁顯示,截至3月9日,他一共回答了87個問題,分享了8篇文章,其中不少都是歷史文化類知識。同時,他還舉行過3次Live知識分享,參加人數超過6100人。而他的微博每天都在更新,會轉發科技領域的文章,也會自己寫作歷史知識類文章。
  • 國博講解員河森堡:我害怕平庸 29萬粉絲不算網紅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  12萬知乎關注者、29萬微博粉絲,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仍認為,自己離「紅」還差遠了。  「Papi醬在網上2千萬粉絲,我100萬粉絲都沒有。這怎麼叫走紅呢?」  河森堡是28歲的男青年袁碩給自己起的網名,為了向偶像——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致敬。  因為一段37分鐘的人類學演講視頻《進擊的智人》,國家博物館講解員袁碩被媒體形容為「一夜之間,成了 『10萬+』知識型網紅。」
  • 國博講解員變身"網紅"河森堡:有效有趣地講解歷史
    在每年有700多萬人次參觀量的「國博」同樣如此:一群不分長幼的參觀者圍著一個年輕人,有序地隨著他的手勢注意那些文物的細節,或皺眉疑惑,或長出一口氣而釋然——總之不論「走神」或「走人」都不容易。   在網絡空間,他是致敬量子力學家海森堡的「河森堡」。這是他的理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