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森堡、梁邊妖,拒絕「知識偶像」標籤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0-12-21 新京報網


梁邊妖稱有上百個節目邀請過他。


河森堡雖然有許多粉絲,但他仍然最看重國博講解員這項工作。

  什麼越來越值錢?知識。前有「知識付費」的浪潮,各種付費閱讀和付費問答層出不窮,就算有人折戟沉沙也阻擋不了後來者的熱情高漲。近有「直播競答」的全民狂歡,各種商業大佬紛紛撒幣,原本流量堪憂的直播平臺意外迎來了第二春。

  這個趨勢同樣投射到了娛樂節目中,除了長盛不衰的《一站到底》《最強大腦》等老牌智力節目,網生節目也打起了「知識」的主意,年初上線的節目《你說的都對》,由蔡康永擔任主持人,每期邀請不同的知識大咖圍繞「醜男人真的賺錢更多嗎?」「父親會決定我的一生嗎?」等主題展開討論。除了角度刁鑽的話題,這個節目還網羅了一群成名於網絡問答社區的新型知識偶像,這群人正在和老牌文化面孔們一同攻佔大眾的娛樂時間。新京報記者分別專訪了阿里大文娛優酷泛文化中心總經理何冀兵、《你說的都對》的嘉賓梁邊妖與河森堡、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副教授吳暢暢,聊一聊知識偶像和聊天節目的定位和未來。  

  梁邊妖:「癲狂搞笑,可能有智慧」

  《你說的都對》的嘉賓梁邊妖告訴新京報記者:「過去加起來有100個以上的節目邀請我,低質量的50、60個,高質量的20、30個,還有10來個無法評價的。現在項目比藝人還要多,到處都在瘋狂的爭奪藝人。」他在知乎只有45個回答,卻收穫了60多萬的粉絲和40多萬次的點讚。

  面對「知識偶像」這個標籤,梁邊妖非常乾脆地拒絕了「偶像」這部分,「知識」這部分他也否定了一半。在他看來,自己屬於搞笑型,「我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搞笑,一個是有智慧,『知識』這個詞被太多糟糕的人、糟糕的節目和糟糕的這些所謂知識的信眾侮辱了,已經變成很片面和狹窄。我認為我是癲狂的,搞笑的,可能有智慧,希望能幫助到需要我這種邪門智慧的人,我的定位是人類的好朋友。」

  編劇和製片人是梁邊妖的正式身份,在網上回答問題和參加這檔綜藝在他看來更多是興趣使然,而非物質驅動,「我有另外的生意和工作可以養活自己,而且現在的知識變現模式有問題,主要是寫軟文類廣告。以後如果有體面的廣告,而且是硬廣,那我會接」。

  河森堡:「有知識炫出來是好事」

  相比於跳脫的梁邊妖,另一位嘉賓河森堡顯得很板正。河森堡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講解員,2016年因為在網上發表各種科普類文章如《從北京郊區的食人魔說起》《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等走紅,目前已經在微博上擁有250多萬粉絲。

  河森堡也拒絕了知識偶像這個標籤,在他看來,大眾的關注點應該放在知識,而不是他身上。在《你說的都對》中,河森堡的闡述不僅常常獲得場上嘉賓的一致認可,還收割了許多誇讚的彈幕。他把自己的知識汲取歸功於職務之便,「國博這種綜合性博物館本來就是關於這世界的一切,從歷史人文到考古藝術,每次準備新展覽,我們都會看很多資料,學習很多知識,幾年積澱下來就會變成現在這樣。而且拓寬知識面原本也是一個講解員的業務底線。」 談及一些觀眾質疑他們在節目中有炫耀知識的嫌疑時,河森堡笑著表示,「有知識炫出來是好事,誰有知識都可以炫。」

  雖然幾乎每星期都會收到綜藝節目的邀請,但河森堡表示國博講解員仍然是自己的本職,參加節目只是兼職。他還在積極籌備自己的新書,相比於綜藝,他更希望大眾通過書來認識自己,「寫書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有一本書之後,你就多了一個身份,但綜藝並不能給你帶來本質的改變。」在河森堡看來,這幾重身份雖然偶爾會面臨時間上的衝突,但在邏輯上是完全一致的,「把講解員這個職業身份做到最好」仍然是他的核心規劃。

  節目如何找嘉賓?

  選拔過程不順利,知識偶像不好找

  何冀兵表示,當許多用戶願意為知識付費時,說明知識是有價值的,而人則是知識與文化的具體落點,「比如高曉松,他具備非常良好的剖析問題的能力,同樣是講一段歷史,他能找到完全不一樣破題方法。」

  「我們要培植或者發現新的文化偶像」,何冀兵提到了網絡問答社區「知乎」,他認為這個社區中存在著一批既有知識儲備量,又兼具高顏值和高情商的人,在他看來,這群人有能力成為新的文化偶像。蔡康永也表示,「知識可以跟酷、青春、漂亮都合而一體,這個讓大家降低了對知識的防備心。」基於知識付費的趨勢和知識偶像的儲備,便有了《你說的都對》這檔節目。

  找到梁邊妖跟河森堡這樣的知識型偶像並不容易,據何冀兵透露,《你說的都對》最初通過知乎、其他電視節目等途徑找到了六七百名候選人,通過各種新聞報導和視頻素材篩選出100人左右進行面試。還剩30人左右時又進行了演播室試錄,最後才確定十幾人的基本陣容,每期節目選擇6人參加。「整個選拔過程並不順利,有的人能說可能料不夠,有些人料足夠但不能說,有些人不想出名,有些人長得不好,還有各方面都合適但長期不在國內的。」

  ■ 本質

  泛文化聊天節目是一種緩衝類型

  《你說的都對》乍看之下,頗有年輕版《圓桌派》的既視感。相比於以90後年輕受眾為核心用戶的《你說的都對》,竇文濤主持的《圓桌派》則擁有更多30歲以上的觀眾。「這群人的訴求也是知識和信息的傳遞,但表現形式上會不那麼鬧騰」,在何冀兵看來,《圓桌派》更注重人文精神,強調從歷史文化等角度來解讀話題,《你說的都對》則更偏科學和理性主義。

  吳暢暢認為,泛文化聊天節目的主要受眾是學生和新中產,新中產是剛出社會沒多久,人生處於爬升階段的人群,文化趣味相比學生要高一點,但也有文化娛樂的訴求。泛文化聊天節目是一個中和娛樂化內容的緩衝類型,是目前網絡綜藝的重要嘗試方向。上述的幾檔綜藝在保留文化清談節目基本形式的同時,也加入更多綜藝元素和符合年輕人審美的呈現方式,但娛樂化的表述方式也可能成為該類節目的隱憂。

  採寫/新京報記者 王雪琦

相關焦點

  • 進擊的「網紅」河森堡:知識,也可以很有趣
    用地理學、氣候學、生物學、天文學等科學知識來講解歷史,這在中文寫作者裡還十分罕見。而合起書來一看作者名字:河森堡,好像還真是一個挺眼熟的外國名字。而事實上,河森堡是一個1988年出生於北京的地道中國小夥,這是他為自己起的網名,以此致敬自己的偶像大物理學家海森堡。
  • 蔡康永遇河森堡 《你說的都對》反正「我沒聽過」
    王迅現場「認兒子」機械點讚    楊奇函PK河森堡秒變「好學生」本期節目,蔡康永組局知識盛宴,與王迅、王楚然以及強勢踢館的超級大V河森堡、「千金神探」黃荻鈞、年僅20歲的NASA研究員陳鍇傑、「二次元寫作者」梁邊妖、「百科戰神」劉也行、「金融怪才」楊奇函這六位風格各異的知識大神共同探討
  • 蔡康永遇河森堡秒變「乖學生」 《你說的都對》反正「我沒聽過」
    王迅現場「認兒子」機械點讚 楊奇函PK河森堡秒變「好學生」 本期節目,蔡康永組局知識盛宴,與王迅、王楚然以及強勢踢館的超級大V河森堡、「千金神探」黃荻鈞、年僅20歲的NASA研究員陳鍇傑、「二次元寫作者」梁邊妖、「百科戰神」劉也行、「金融怪才」楊奇函這六位風格各異的知識大神共同探討「爸爸對人生的影響」。
  • 河森堡 「硬核」北京青年
    創新講解方式讓歷史「活」起來作為國家博物館的一名講解員,河森堡將愛國的情感轉化為對中國歷史文物的熱愛,他用創新的故事化講解方式為科普宣教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他吸納和借鑑優秀的人類文明成果積極為大眾傳播中國歷史文化知識。
  • 天天向上河森堡資料微博照片家庭背景 河森堡有女友嗎
    河森堡個人資料微博揭秘  河森堡,出生於1988年10月20日,是一位國家博物館講解員,他的微博帳號就是他的本名「河森堡」。河森堡身材挺拔,出場的時候穿著西裝,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看起來十分斯文,而實際上除了國家博物館講解員的身份外,他還是一位練習格鬥有十二年的格鬥男神!
  • 博物君、河森堡、畢導、李永樂,知識分子走紅記
    這段演講以《進擊的智人》為題,主講人是國家博物館講解員、著名科普博主、頭條文章作者——河森堡。   河森堡被媒體形容為「一夜之間達成10萬+成就」的知識型網紅,但實際上,河森堡在知乎擁有近35萬粉絲,最高贊答案10.8萬,獲得過4.5萬次感謝,11萬次收藏。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
  • 國博"網紅講解員""河森堡":才29萬粉絲 離紅差遠了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12萬知乎關注者、29萬微博粉絲,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仍認為,自己離「紅」還差遠了。「Papi醬在網上2千萬粉絲,我100萬粉絲都沒有。這怎麼叫走紅呢?」他在電話那頭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河森堡是28歲的男青年袁碩給自己起的網名,為了向偶像——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致敬。因為一段37分鐘的人類學演講視頻《進擊的智人》,國家博物館講解員袁碩被媒體形容為「一夜之間,成了『10萬+』知識型網紅。」
  • 國博講解員河森堡:我害怕平庸 29萬粉絲不算網紅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  12萬知乎關注者、29萬微博粉絲,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仍認為,自己離「紅」還差遠了。  「Papi醬在網上2千萬粉絲,我100萬粉絲都沒有。這怎麼叫走紅呢?」他在電話那頭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  河森堡是28歲的男青年袁碩給自己起的網名,為了向偶像——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致敬。  因為一段37分鐘的人類學演講視頻《進擊的智人》,國家博物館講解員袁碩被媒體形容為「一夜之間,成了 『10萬+』知識型網紅。」
  • 河森堡了不起的博物館-第2季
    《河森堡了不起的博物館-第1季》講的是世界上最值得一逛的25座博物館,《河森堡了不起的博物館-第2季》講的是中國最值得一逛的26座博物館。在第2季中,河森堡將帶領我們走進24座城市,跳出歷史教科書的枯燥,還原中國古代經濟文化的交流脈絡,探索南北、東西地理上的異同和奧秘。這裡提醒大家的是,河森堡的節目聽著有趣,也確實能獲得一些知識,但準確性,要批判地來看。
  • 河森堡:我不喜歡擺出那種清高的樣子
    河森堡不是那種喜歡照本宣科的講解員,他說講解員小學便能當,但是可能大學教授也當不好。他是那種特別會為講解「加戲」的講解員,擅長設置懸念,懂得烘託氣氛,在適當的位置幽默一把。在很多觀眾眼中,河森堡的故事有趣易懂,河森堡說這些是小時候習得的本領。
  • 國博講解員「河森堡」:我害怕平庸,才29萬粉絲算不上網紅
    12萬知乎關注者、29萬微博粉絲,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仍認為,自己離「紅」還差遠了。 「Papi醬在網上2千萬粉絲,我100萬粉絲都沒有。這怎麼叫走紅呢?」他在電話那頭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 河森堡是28歲的男青年袁碩給自己起的網名,為了向偶像——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致敬。
  • 名人 | 河森堡:我不喜歡擺出那種清高的樣子
    「怎麼才能讓人獲得無限的知識呢?
  • 河森堡做客《天天向上》 現場講解獲汪涵稱讚
    ­  上周五晚,知名講解員河森堡做客人氣王牌綜藝《天天向上》,與京劇大師王佩瑜、人民日報編輯等分享各行業領域中的奇妙故事。­  河森堡­  此次來到節目中的四組嘉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看似枯燥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節目中,主持人汪涵親切的表示自己跟博物館有著十幾年的淵源,並稱自己也是湖南博物館的義務講解員。
  • 訪談︱國博講解員河森堡:我要傳播的是「硬核」歷史觀
    【編者按】新書《進擊的智人:匱乏如何塑造世界與文明》出版,讓「特別會講故事的博物學者」、「科學大V」、知識網紅河森堡又多了一個作家的身份。在眾多身份中,河森堡覺得「國家博物館講解員還是我最重要的身份」,他要堅守在講解員崗位上,鼓勵更多的文博工作者。
  • 河森堡將登《天天向上》 與汪涵大張偉同臺暢聊
    ­  本周五晚十點,知名講解員河森堡將做客湖南衛視王牌綜藝節目《天天向上》。本期節目以「玩轉你的工作」為主題,邀請京劇大師王佩瑜、知名講解員河森堡、人民日報編輯等分享各行業領域中的奇妙故事。­  河森堡­  河森堡與汪涵同臺­  據悉,河森堡近來受到了多檔文化類節目邀約及時尚品牌的關注,其豐富的知識存量和亮眼的外形備受網友喜愛。本期節目中,河森堡將現場分享講解員的工作和生活,想知道河森堡的更多精彩表現,敬請鎖定本周五晚十點播出的《天天向上》。
  • 偶像之痛:在路上之後的凱魯亞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撰文|新京報記者 宮子隨著凱魯亞克精神的衰退
  • 「科普網紅」河森堡分享走紅秘訣:少理論說教,多陳述事實
    河森堡河森堡,本名袁碩,北京一位85後青年。已經在國家博物館當了8年的講解員。在網際網路時代,他從默默無聞的博物館講解員變成擁有300多萬微博粉絲的科普大V、知識網紅。他因在知乎開闢專欄「我在國博講故事」而被人熟知,參加《一站到底》和《圓桌派》、做知識付費節目……「知識傳播者」的身份加上俊朗的外形和聲音條件,喜歡他的粉絲越來越多。他善於用獨特而生動的方式講述科普知識,深受讀者歡迎。就在上個月,他將自己科普知識沉澱寫成一本書《進擊的智人》公開出版。在2018年最後一天,河森堡來到成都,在文軒BOOKS書店,與讀者進行現場交流。
  • 河森堡處女作似「有少年感」的《人類簡史》,陶虹對之評價很準確
    身為一名國家博物館的講解員,袁碩在眾多場合解釋過「河森堡」這一筆名的由來:小時候因為仰慕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景仰他的知識與才華——相形之下,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儲備就像涓涓小「河」面對汪洋大「海」,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於是便給自己取名「河森堡」。從2016年在知乎平臺上回答「人類有哪些細思恐極的事?」
  • 國博講解員河森堡做客《讀書人》 自嘲是狼狽青年
    國博講解員河森堡­  一夜成名 生活完全被改變­  雖然現實有諸多殘酷,但是河森堡對於講解員的職業依舊熱情而執著。「記得第一次講基本陳列古代中國的時候,我講的一塌糊塗,跟著我的觀眾基本上都散了。
  • 國博講解員變身"網紅"河森堡:有效有趣地講解歷史
    在網絡空間,他是致敬量子力學家海森堡的「河森堡」。這是他的理想狀態。河森堡在微博、知乎等平臺上圈粉的法寶是他龐大的閱讀量,不論是學術論文還是典章古籍,只要和他的好奇相關,他都會仔細閱讀甄別,最終呈現給讀者、參觀者、觀眾一份知識大餐。所以在知識類節目《一站到底》上,他借用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名稱告訴對手:你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會打敗你,這是河森堡測不準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