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線下演出恢復後,在線演藝還有生命力嗎?

2020-12-23 界面新聞

記者 | 方卓然編輯 | 劉素楠1

2020年5月底,上海文化廣場和上海人民大舞臺同時恢復演出,這標誌著上海演藝大世界在因疫情停擺126天後再度啟幕亮燈。

演藝大世界是一個以黃浦區人民廣場為核心區域,輻射整個黃浦區乃至上海市中心城區的演藝集聚和產業發展區。演藝大世界的回歸,也意味著上海這個亞洲演藝之都正式重啟引擎。

除了劇場的線下演出,多個劇團的劇目、藝術作品也悄然上線網際網路。

「疫情期間,上海大劇院停擺了很久,我們需要加快尋找多元、多維發展的路徑,在線演藝就是我們的不得不做的選擇之一。」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說。

2020年1月下旬,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中國各地的演出紛紛取消,各個劇院、演出承辦方都開始了退票工作,上海大劇院也不例外。

在這個存在著各種不確定性的年份,每個演出方都面臨同樣的困境:如何突破現場演藝的時間、空間、觀演人數,為觀眾創造更豐富的價值?

「雲演藝」開始大規模出現。

2月17日,上海大劇院將線下的藝術課程搬到線上,「在線一刻」音頻藝術教育課程正式面世。

從2月的第一期音頻節目,到如今的近百期,該課程的聽眾累計達到10萬多人次,相當於5年的線下聽課人數總和。

除了在線音頻課程,上海大劇院還整合各種資源,推出「有光就有戲」、「一個人古典」等等視頻策劃。其中,「有光就有戲」匯聚了7種表演藝術門類,40位藝術家在劇院現場舞臺的表演,60分鐘的演出在24小時內的播出量達到了120萬人次。

張笑丁坦言,其實,這樣的數據是不曾想像的,是意料之外的。

6月18日,上海大劇院劇目《天鵝湖》正式復演,隨後,上海大劇院的上座率從最早的30%,逐漸提升至如今的75%。

上海大劇院線上教育課程。既然線下演出恢復了,那麼線上的演出還需要繼續做下去嗎?

張笑丁說,因為國外疫情依舊在蔓延,所以海外藝術家暫時還不能參與國內的劇院演出。「線上演出可以把優秀的劇目和優秀的海外藝術家帶到觀眾面前,從這一點來看,劇院作為演藝行業的集成要素,在線演藝勢在必行。」

事實上,2018年7月,在上海大劇院主辦的世界劇院運營和發展高層論壇,與會的劇院和藝術中心曾共同籤署劇院行業的上海宣言,其中就提到了,各方將融合前沿科技繼續探索新模式下的藝術形勢,探索建設智能便捷的線上藝術視聽平臺。

「當時把這兩條放在上海宣言,就是因為我們已經深刻的感覺到,這是未來的趨勢。」張笑丁表示,原本上海大劇院計劃在運營的常態化過程中實現階段性的調整,用5-10年的時間來實現這一目標。

在文化領域眾多細分行業,演藝是觸網最晚、最慢、最不積極的,這次疫情讓演藝產業開始接觸網際網路。兩年後的今天,疫情讓各個劇院開始迅速探索線上演藝的新模式。

在此背景下,2020年10月,上海大劇院推出了首個線上演出季品牌《巡演零號站》。

《巡演零號站》是首個國內劇院出品,基於舞臺,又超越舞臺的表演藝術綜合性線上流媒體平臺,綜合多種藝術門類,將成為高品質舞臺現場的直擊通道,也成為跨越線上線下、中外文化的互動場域。

在這個線上空間裡,觀眾可以通過線上節目,與世界劇場愛好者同步欣賞到來自倫敦西區、紐約百老匯、英國皇家芭蕾舞團、英國皇家歌劇院、英國國家芭蕾舞團、英國國家歌劇院等國際一線演出重鎮與演藝機構的高水平舞臺現場。

《巡演零號站》海報。今年3月14日,開心麻花在西瓜視頻、今日頭條平和抖音聯合推出了2020開年線上力作——懸疑番外喜劇《賊想得到你前傳》,這宣告著開心麻花正式增加了線上劇場作品生產線。

4月份,開心麻花將2019年拍攝的網絡情景短劇《愛吃不吃》上線到愛奇藝。

開心麻花將劇作不斷「觸網」,暫時解決了線下一直無法演出的收入「斷糧」恐慌。線上劇作拯救了疫情中的開心麻花。

「2019年,開心麻花提出要做自下而上打通,即線下深耕育苗,線上開花結果,但是2020年黑天鵝事件讓我們做了被動性提速。」上海開心麻花總經理汪海剛解釋了加速布局線上演藝空間的理由。

「觸網」製作線上節目也讓開心麻花有許多心得體會。汪海剛認為,從線下到線上絕不僅僅是呈現場景的轉換,更是內容生產方式的充足、要素和價值的重新排序。「簡單說,想要把線下劇目轉到線上,內容、場景都應該有所改變。比如,網絡劇的出圈話題和流量非常重要,這個是和過去舞臺劇甚至院線電影不同的地方。」

汪海剛透露,未來開心麻花將用理性的創新夯實線下,加快喜劇的生長,打造全景式的喜劇生態。同時,開心麻花還將藉助網際網路更緊密地連結用戶,打造低中高頻用戶運營體系。

開心麻花線上喜劇。數據佐證了在線演藝的生命力。

11月16日,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產業促進處處長馬力透露,疫情對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造成重大衝擊,但文化新業態在快速成長發展,前三季度增長21.9%,這彰顯出了在線演藝市場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其中,數字文化產業異軍突起,線上內容為核心的數字文化產業正體現出巨大的發展活力和潛力。

他指出,雲直播、雲展覽、雲旅遊還有雲演藝等等新業態用戶猛增,新業態不僅為觀眾提供了精神文化產品,也為產業優化升級鞏固擴大了文化消費基本盤。

「以前我們認為線上演出主要的受眾群體是年輕人,但通過這次疫情,我們發現很多不方便出行的中老年也可以成為新的觀眾群體。」馬力表示,過去,很多人覺得國粹京劇離網際網路很遠,但戲劇「雲演出」滿足了中老年觀眾的需求。

他認為,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9億多網民、網際網路普及率超過65%、網絡視聽付出超過3.5億,這些都是雲演藝的巨大市場潛力。「現在老百姓習慣在家付費觀影,我們可以繼續推動線上付費觀看演出,開發優質演藝內容,讓包括老年人在內的9億多網際網路用戶轉化為線上演出的消費者。」

對此,張笑丁認為,在線演藝是傳統演藝的轉型,是現場演藝的補充和延伸,網際網路+演藝的融合也正在催生雲演藝的發展,數字藝術沉浸式體驗等等新型業態將為演藝產業和文旅融合提供更豐富的產業化和市場化的方案。

如今,數位技術已經深入融合到文化產業中,4K、5G、VR、AR等技術,創新了演藝的方式,實現了即時互動國家推動的新基建為演藝數位化轉型創造了更好的硬體條件,讓線上新業態加速釋放。

數字時代可以營造新的演藝體驗,為觀眾營造更加逼近現場的視聽感受,通過高清大屏觀眾可以清晰看到演員的表情和細節。

「在劇場裡都是靜悄悄的,大家不可以相互交流對藝術的感受,這可能導致觀眾無法更好地感受作品藝術魅力。」馬力說,「而線上直播平臺的即時互動可以增強觀眾的在線交流觀感,雲演藝也可以實現社交功能,觀眾欣賞習慣也許會不斷有新變化。」

張笑丁認為,劇院做雲演藝項目優勢在於內容,但劇院在視頻平臺的審批、上線、播放以及收費方面,幾乎沒有經驗。「作為傳統行業,劇院對於網際網路技術的了解還僅僅局限在一般應用,對於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演藝的融合,劇院還需要與網際網路公司多加合作。」

快手平臺的京劇直播。也有不少文藝院團存在顧慮:雲演藝是否會影響劇團現場的票房?

在線演藝意味著把原來線下的藝術作品變成一個線上的數位化作品,此時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保護好版權,讓藝術作品放心地被傳播、被使用、被觀看,讓創作者可以真正從中獲得商業價值。

界面新聞記者發現,隨著國內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一些使用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版權平臺相繼出現。未來,版權保護體系將更加完善。

對於雲演藝與現場演出的關係,張笑丁認為,觀眾觀演方式不同,決定了線上線下不是替代關係,而是共生關係。「許多成熟的海外演出市場中,觀眾用戶體系足夠龐大,足以支撐起整個演藝市場。國內一邊是迅速增長的新劇場數量,另一邊是沒有成熟和龐大的觀眾消費群體填充,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擴大受眾面,擴大的同時要更好的留住他們。線上演出不僅是線下演出的一個在線展示,也需要激發觀眾對舞臺的好奇、興趣和疑問。」

在她看來,《巡演零號站》並沒有取代劇院的線下演出,而是和線下演出形成互補的形式。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馬晨騁表示:「線上其實給我們的線下戲劇『出圈』帶來很大幫助,給我們的品牌帶來更多的話題。」

11月16日,「演藝大世界在線演藝聯盟」正式成立。這個聯盟將致力於整合國內外在線演藝優質資源、項目和企業,打造專業在線演藝溝通、交流和服務平臺,持續探索在線演藝市場化發展的渠道、路徑和商業模式,推動在線演藝和現場演藝的融合發展與創新。

這也是上海演藝大世界兩周年的新探索。線下演出恢復之後,在線演藝將與之並駕齊驅。

相關焦點

  • 張杰將舉辦線上直播音樂會;北京迎來演出市場恢復後首場演出
    2020.07.261、張杰將在TME Live舉辦線上直播音樂會2、大麥8.0新增在線觀看演出功能3、北京迎來演出市場恢復後首場演出4、2020馬欄山音樂節陣容公布5、《樂夏》第二季開播,五條人遭遇淘汰6、中宣部
  • 從「宅生活」到「宅經濟」,在線演藝的蛋糕有多大?
    受疫情影響,一部分線下產能轉化到線上,讓演出行業重現生機。但隨著演藝行業復甦,線上演藝如何保持持久生命力?在線演藝和線上演藝是替代還是互補?線下與線上內容如何整合?在線演藝的盈利點又在哪裡?這些問題,隨著演藝大世界在線演藝聯盟成立,變得立體起來。
  • 「專訪」摩天輪票務CEO劉斅:大型演出仍未復甦 恢復常態要到明年年中
    今年疫情後演出數據呈斷崖式下降,5月份只有同期的30%;7月份,得益於livehouse等中小型演出的興起和發展,演出數量增長到1000個;8月份,文旅部限流50%的政策出現後,全國大型演出增加到1700個,已經達到去年同期的40%;10月開演的劇場類項目場次數達到5000,環比增長 35%,為去年同期的 70%,與此同時,10月開演的音樂節項目同比2019年增長近1倍,創歷史新高。
  • 蘇州夜空下的旅遊演藝:疫情、線上、遊客與「夜夢」
    這種「小體量」的旅遊演藝並不是個例,在蘇州「江南小劇場」品牌下22個演出項目中,僅有7臺演出的座位數超過了100位。在演出時長上,大部分演出項目都集中在60分鐘左右,其中,實景版崑劇《牡丹亭·遊園驚夢》的演出時間僅有45分鐘。
  • 「紅海」擁擠 後發消費金融公司還有機會嗎?
    除了招聯等少數公司以線上為主,消費金融公司的主戰場仍在線下。最典型的如2017年消費金融公司的盈利冠軍——中銀消費金融,其當年的線下渠道的業務量在全部業務中佔比曾一度高達90%。對於老衲和他身後的中原消費金融公司而言,消費金融盛世的另一面是:一個幾乎充分競爭的市場。
  • 笑果文化線下新店開幕,全年500場演出,用年輕態喜劇聚集年輕人
    笑果工廠新天地店舉辦了為期三天的開業活動 「笑果暖場 House Warming」,不僅有多場超強陣容的脫口秀表演,還帶來了《脫口秀大會3》的首次線下點映,笑果全新打造的即興社交課程和比賽型線下演出產品也在這裡首次亮相。
  • 穿越「齊跡」與「巨星」相遇,任賢齊、毛不易兩代人的記憶碰撞
    這次,大家通過TME live看到的「齊跡」演唱會,是一場回到青蔥歲月的旅程,更是TME live迄今為止,首次呈現線上觀眾與現場觀眾一起狂歡的演唱會!隨著大屏幕上的時間軸,觀眾仿佛被帶回到1998年的「齊跡」現場,首首引起共鳴的經典,還有段段充滿感慨的自白,加上親朋好友的登臺助陣,線上線下觀眾與小齊哥一起重啟青春記憶。出道30年,小齊哥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數不勝數,無法在一場演出中全部演繹的他精心挑選了最具代表性的歌單。
  • 演員招募令|聚光燈下蓄勢待發,靜待「金沙」主角降臨!
    封面新聞記者杜恩湖自7月20日,省市媒體報導了2020年成演集團將「重塑經典,再現輝煌」,傾力打造音樂會《金沙》的新聞後,在全國引起了很大反響。音樂會《金沙》以 「金沙國際音樂廳」作為演出物理空間,創新融合音樂藝術、劇場藝術、電影技術以及5G&多媒體技術進行視覺呈現。利用聲光電、視頻LED和舞美裝置之間的戲劇性起承轉合,展現歌曲之間的音樂組合之美。同時,跳出音樂劇以故事串聯歌曲的傳統模式,融入流行、古典、電音、西洋、民族多種音樂元素,重新賦予每一首經典歌曲新的生命力。
  • 視頻|琴島演藝本周五周六試營業,長沙歌廳恢復演出在即
    4月10日和11日,長沙琴島演藝將試營業2天,率先在行業內開啟試營業,為正式恢復演出探索可行的運營模式。此次試營業,琴島對節目內容和演出時間都作了較大調整,更是祭出了「殺手鐧」——票價最低降至27年前開業時的價格,60元一張門票,以期儘快帶動行業回暖。
  • 宋城演藝「千古情」系列4月3日起恢復演出
    中新網3月26日電26日,宋城演藝宣布,旗下《宋城千古情》《桂林千古情》《張家界千古情》將於4月3日恢復演出,杭州樂園同日也將恢復開園。此次宋城演藝帶頭響應國家號召復工復產,成為旅遊演藝類第一批恢復開演的演出,充分彰顯了公司對自身、對行業、對國家疫情防疫形勢的信心,凸顯了行業的帶頭作用,極大地提振了行業信心。重新開園後的杭州宋城將推出一系列全新演出,在疫情期間創作推出了《花想容》、《喀秋莎》、《摩登時代》、《幻影》等多部新劇。
  • 旅遊演藝如何破局重生?後疫情時代演藝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今年以來,在世界範圍內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使旅遊演藝行業進入寒冬,對全球現場演藝業的發展造成了巨大衝擊。大量劇場關閉、演出和文化節慶活動取消、人員停工,全產業鏈面臨生存危機。不過,危機伴隨的是新的機遇。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演藝行業逐步恢復,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演出行業的地位愈加重要。
  • 黑科技、強互動,傳統演藝如何在雲上玩出新意?
    這句話放到今年多舛的演出行業,某種意義上也成立。受疫情影響,一方面讓線下演出行業遭受重創,行業規模大大減少;另一方面則是視頻平臺、直播平臺、音樂平臺等各方在雲演藝領域的集中入局,倒逼了演出產業的數位化轉型。
  • 宋城演藝《張家界千古情》4月3日起恢復演出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6日訊 (記者 向韜)3月26日,宋城演藝宣布,旗下《張家界千古情》將於4月3日恢復演出,張家界千古情景區同日也將恢復開園。此次宋城演藝帶頭響應國家號召復工復產,成為旅遊演藝類第一批恢復開演的演出,充分彰顯了公司對自身、對行業、對國家疫情防疫形勢的信心,凸顯了行業的帶頭作用,極大地提振了行業信心。大型歌舞《張家界千古情》濃縮了張家界億萬年的歷史文化與傳說,分為《滄海桑田》《武陵仙境》《天子山傳說》《小城往事》《馬桑樹》《愛在湘西》等場。
  • 成都演藝業探出新市場 線上雲演藝進入爆發期
    中國演出行業會長朱克寧認為,可以預見,未來兩三年的演出市場會呈現好節目迭出的狀況。「線上探索和線下推進雙向發力,必將推動中國演出行業的整體提升。」12月10日,城市音樂廳迎來一周歲生日。這一年,音樂廳為觀眾奉獻了252場線上線下演出,場場人氣爆棚,「今年,城市音樂廳是成都劇院類項目演出場次體量最大的場館,數量是四川之最,並在全國劇院中名列前茅。」
  • 演出日報20201214—關鍵詞:IMC線下演唱會、2020最美的夜等
    【演出資訊】【2020 ONER-STRUCK SHOW 惡浪狂歡季!】時間:12月26日地點:廣州市海珠區革新路124號太古倉碼頭5號倉(太空間livehouse)陣容:ONER、嶽嶽PINKRAY、木子洋KWIN、靈超DIDI【2021年新加坡首場線下系列演唱會
  • 「2018回顧」永遠懷念謝幕的演藝文化界名人
    他1980年代在內地「紅學」會刊上,發表《史湘雲是祿蠹嗎》和《鳳凰巢與鳳還巢》,引起紅學界的重視,並在研究紅學的過程中,萌發了創作帝王系列的動機,二月河是內地作家凌解放的筆名,取意「奔騰不息的二月黃河」。他生前接受訪問時表示,希望死後能入黃河,又指自己是黃河的兒子,對母親有這樣的情懷。
  • 「線下引流、線上拓量」,「PHILOMÉTIQUE 樂肌美道」要開拓國貨...
    安瓶即是「熬夜」場景下誕生的爆品——安瓶內高濃度和高活性的精華成分能在短時間內為肌膚補充大量營養,適合熬夜場景後的「一夜回春」,具有較強的應急效能和醫美背景。 36氪最近接觸到的「Philometique樂肌美道」即是在品牌初期推出安瓶產品打開市場的國內護膚品牌。
  • 你離2020年的第一場livehouse演出不遠了
    以海外藝人為主,主打hiphop和電子音樂的上海「ARKHAM俱樂部」,在5月16日迎來謝幕演出;經營11年之久的廣州livehouse場地「Tu凸空間」在五月2日宣布停業,原場地目前已貼好大大的招租廣告……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此前發布的《致全國演藝同仁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顯示,不完全統計,2020年1-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線下演出近2萬場,直接票房損失超
  • 2018中國(北京)演藝博覽會劇目演出推薦
    出品單位:W Production  劇場需求:中型劇院  觀眾人數:600人以上  巡演人數:12位  撲克臉  真人實事改編原創中文音樂劇《撲克臉》  罹患「莫比斯症候群」的他就像戴了面具,人們叫他「撲克臉男孩」。
  • 「海邊摩天輪」來了
    - OH BAY深圳唯一的巨型摩天輪即將到達擁有全國首個巨型迴轉式轎廂落於海岸線,俯瞰大灣區亦被稱為「灣區之光」//海濱文化公園 灣區之聲演藝中心 歡樂港灣摩天輪自搭建以來就不斷地被注入各種期待值它有全國首個巨型迴轉式轎廂將來會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夢幻地標因此被稱為「灣區之光」1. 摩天輪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