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略知略知》之「女人」:肖像油畫中的感官之美與靈魂之美

2020-12-15 眼緣藝志

寫在前面的話藝術是人類的情感形式,藝術的發展史就是人類情感史的縮影,而油畫作為藝術的一種形式,同樣承載著人類對於所處時代的情感表達。西方藝術家以油畫工具、材料為媒介,受不同環境因素的影響和自身經驗及技法的制約,不僅呈現出獨特的藝術特徵,也成為了每位藝術家各自持有的繪畫語言。

近百年來,西方油畫流派紛繁,相繼更疊,在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地理環境中,產生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家和優秀的油畫作品。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探索著油畫的前世今生,為大家帶來一個全新的關於名畫的微知識欄目——《名畫,略知略知》。

每期文章我們會圍繞某一主題,精選出若干作品,以簡要的文字介紹作者、講述創作背景、分享藝術故事。雖不能做到詳盡解讀,但卻可以讓大家略知一二,期望如此積累下去,亦可以有所收穫。

閒話說了一堆,趕快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女性。西方油畫中對女性內心情感的描繪不僅包括喜、怒、悲、歡,還包括一些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愫。今天就從這些聞名世界的油畫作品入手,在女性的柔美中了解那藏於畫作背後的故事和畫家融於畫中的情思和理想吧!

01Idealized Portrait of a Lady

1480年,木板蛋彩82x 54cm法蘭克福聖德博物館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他畫中的女子叫西蒙內塔·維斯普奇,是一位16歲就結婚的貴族女子。

西蒙內塔被認為是佛羅倫斯最美麗的女人,為很多畫家提供了創作靈感。在波提切利的作品中,她象徵著貞潔與智慧,是性感迷人的仙女。這幅肖像作品也被認為是文藝復興時期最亮眼的作品之一。

西蒙內塔的一生非常短暫,也很少身著盛裝。或許,波提切利畫中所描繪的就是她最美的樣子。畫中的她將自己裝扮成神話中的仙女,身著飄逸輕薄的衣裙,並用珠寶、絲帶和羽毛裝點髮飾。她脖子上佩戴著一枚浮雕徽章,徽章的背面是「尼祿之印」的復刻版。「尼祿之印」是著名的紅瑪瑙,代表著阿波羅和馬斯亞斯,原作屬於洛倫佐·德·梅迪奇公爵。

02Girl with Flowers

1853年,布面油畫98 x 73cm

約瑟夫·博爾索斯(Jozsef Borsos)(1821- 1883)是匈牙利肖像畫家、攝影師。他曾在布達佩斯學習生活過一段時間,隨後在維也納美術學院進修。從19世紀50年代起,他的繪畫風格主要以比德邁爾風為主,並以其優美和諧的構圖受到許多匈牙利收藏家的歡迎。

約瑟夫的作品以「田園牧歌」的繪畫特點而聞名,經常被人們認為是比德邁爾時代的藝術家。在他的作品中,不論是局部的點綴,還是整體的服飾套裝都呈現出不一樣的低奢、華麗的風範。

約瑟夫在這幅作品中展示了極高的繪畫技巧,畫中的女孩清秀、柔美,烏黑的秀髮閃爍著柔和的光澤,包裹在她肩上的黃藍色披肩和連衣裙上的蕾絲圍裙都讓人想起了匈牙利的傳統服裝。此外,優雅的噴泉花園也展示著夏日的靜謐氛圍。

03A Lady in Turkish Fancy Dress

1790年,布面油畫116.8 x 90.8cm美國加州洛杉磯郡立美術館

讓·巴蒂斯特·格勒茲(Jean-Baptiste Greuze)(1725-1805)是法國著名肖像畫家。他出生在社會底層泥瓦工的家庭中,雖然自幼喜愛畫畫,但並不被父親所重視。直到後來在外祖父的支持下,才考進了裡昂美術學校學習,之後又在巴黎美術學院進修。

格勒茲畫中的女子嬌柔甜美,面部和裸露的手臂被豐富的色彩、細膩的筆觸描繪得細嫩且滋潤,充滿著脈脈溫情。

格勒茲的藝術道路受狄德羅的影響很大,因他未被皇家畫院接納,在思想和藝術觀念上與皇家宮廷藝術相對立。在他的作品中幾乎都要畫一位美麗的女子,那是他鍾愛的美麗模特卡弗涅俄爾,雖然後來成為了他的妻子,但可悲的是並沒有給他帶來幸福。

04Portrait of Lady Caroline Montagu in Byronic Costume

1831年,布面油畫196 x 147cm查仁藝術博物館

這幅肖像油畫出自英國畫家喬治·海特(George Hayter)(1792-1871)。他擅長繪製肖像畫和大型作品,其作品還得到過維多利亞女王的稱讚,並任命他為首席畫家,授予騎士身份。

畫中的女子穿著鮮豔的服飾坐在海邊,她位於傳統肖像畫的四分之三處,頭部微微向一側傾斜,微笑著以妖豔的眼神看向觀者。她頭戴紅色面紗,身著一件紅色並帶有條紋的裙子,蓬鬆的白色袖子用藍色、金色和紅色的絲帶做裝飾。此外,她還佩戴著各種襯託身份的首飾,以及一把做工精巧,插在腰間的短匕首。背景中還有兩個戴著尖頂帽子的男士交談著望向大海。再遠處是三個蹲在海邊的男子,以及一座像是燈塔的建築。

05An Elegant Bouquet

1886年,布面油畫73.5 x 59.5cm

古斯塔夫·讓·雅凱(Gustave Jean Jacquet)(1846-1909)是19世紀的法國畫家。他被學者稱為威廉·布格羅的優等生,雖然他作品的主題並不是像布格羅本人一樣,以農家女孩或是神話故事為創作背景,但是其高超的繪畫技術不僅展現著女性身上獨有的韻味與魅力,也讓其作品在藝術的滾滾洪流中得以聞名遐邇。

古斯塔夫的作品橫跨了兩個時代,既蘊含了對現實事物的觀察,也具有對古典意味的探求。古斯塔夫是位非常多產的畫家,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大約有200件獨特的油畫作品被公開拍賣,亦有諸多作品被許多博物館、機構和私人收藏家所收藏。

06Lady with an Ermine

1489-1490年,木板油畫54x 39cm波蘭恰爾託雷斯基博物館

萊昂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的《Lady with an Ermine》是一件極為罕見的藝術作品,展現了他無與倫比的創意思維。

達文西對所有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並在繪畫中不斷嘗試著全新的挑戰。這幅畫是達文西為米蘭公爵洛多維科·斯福爾扎(Lodovico Sforza)效力時所畫,畫中的女子名叫塞西莉亞·加萊拉尼,

塞西莉亞懷中的雪貂可能是達文西以其名字專門設計的雙關語,因為「Galee」在希臘單詞中有雪貂之意,亦是塞西莉亞的姓氏。不過,也有人說,雪貂的另一種含義指的是公爵本人。因為斯福爾扎公爵在獲得那不勒斯國王頒發的貂騎士勳章後,就有了「義大利摩爾白貂」的綽號。

07A Young Woman in a Russian Hat Holding a Book

年份不詳,布面油畫44.2 x 35.2 cm私人收藏

彼得羅·安東尼奧·羅塔裡(Pietro Antonio Rotari)(1707-1762)是一位巴洛克時期的義大利畫家。他出生在維羅納,曾為俄羅斯宮廷效力。他的肖像畫以美麗、寫實的女性為主。

羅塔裡是位敏銳的藝術家,他知道如何使自己的作品、甚至是宗教或歷史題材的作品充滿沉穩的和諧感。就比如這幅《A Young Woman in a Russian Hat Holding a Book》,畫中的女子用書掩飾著自己的表情,並用感性的目光看向觀者。

08The Irritating Gentleman

1874年,布面油畫75 x 57 cm私人收藏

《The Irritating Gentleman》出自德國肖像畫家貝爾託爾德·沃爾茨(Berthold Woltze)(1829-1896)。雖然這幅作品在命名時引用了「紳士」二字,但從觀者的角度來看,年輕的女人因為那位「紳士」的過分關注,正處於某種困境當中。無論是出於社會地位的限制還是禮貌,她似乎必須要忍受來自那位「紳士」的關注。她含著淚水地凝視,讓觀者從中讀到了悲傷的意味。

這幅作品中對光線的處理很是有趣,充足的光線從後窗射入,照耀著昏昏欲睡的旅人,車窗反射的柔和光線投射在年輕女人的臉上,提升了局部畫面的悲傷氛圍,似乎也在表達著她想要快點下車,以擺脫這位「惱人的紳士」。

09Market by Candlelight

1857年,木板油畫57.5 x 75 cm費倫斯藝術館

彼得魯·范·申德爾(Petrus van Schendel )(1806-1870)是荷蘭浪漫主義畫家。他擅長在各種昏暗的場景中,描繪微弱的光源,營造一種幽暗且浪漫的氛圍。因此,他也有了「蠟燭先生」這個綽號。

申德爾專門拍攝過許多夜晚市場的場景,並將其繪於畫作之中。畫中的攤主和貨物被溫暖的燭光照亮,腳下的街道沐浴在銀色的月光下,周圍的建築則籠罩在深深的陰影中。申德爾以人寓景,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那個時代真實的夜晚生活。

10The Swing

1767年,布面油畫81×64.2cm倫敦華萊士典藏館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Jean-Honoré Fragonard )(1732 – 1806)是法國畫家和版畫家,其作品風格是代表著熱情和享樂主義的洛可可風。這幅名為《The Swing》的作品是他最著名的畫作,畫中所描繪的場景很好地詮釋了洛可可風格的精緻、幽默與歡樂。

這幅畫描繪了一個年輕男子藏在灌木叢中偷偷看著鞦韆上的女孩,女孩的身後有一位幾乎躲在陰影中的老者,他似乎並不知道有人在偷看女孩。當女孩在鞦韆上擺蕩,年輕男子便舉頭看向她的裙擺之下。此時,女孩還將自己的鞋子朝著希臘雕像的方向甩了出去。

女孩帶著一頂具有諷刺意味的牧羊女帽,因為法國人通常將牧羊人與美德、大自然聯繫在一起,具有高潔之意,但畫中所描繪的場景卻恰恰相反。這種略顯「輕浮」的繪畫內容,在不久之後成為了啟蒙運動哲學家們所批判的目標,他們要求以一種更為嚴肅的藝術語言來表現人的高雅。

如果說,女人的氣質是一種心境,那麼外在的美便源於心境的波瀾不驚。以女性為題材的繪畫創作,似乎是每個時期的藝術家都不可錯過的創作對象。畫家用心靈的感悟去繪製美的肖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留下了珍貴的文化印記。藝術將「感官之美」和「靈魂之美」相結合,以一種精緻又典雅的方式詮釋著面孔的內涵。

這一期的《名畫,略知略知》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啦,下期會帶來怎樣的驚喜呢?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眼緣藝志 第662篇獻給生活的藝術禮物

相關焦點

  • 《名畫,略知略知》之「女人」:肖像油畫中的感官之美與靈魂之美
    西方藝術家以油畫工具、材料為媒介,受不同環境因素的影響和自身經驗及技法的制約,不僅呈現出獨特的藝術特徵,也成為了每位藝術家各自持有的繪畫語言。近百年來,西方油畫流派紛繁,相繼更疊,在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地理環境中,產生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家和優秀的油畫作品。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探索著油畫的前世今生,為大家帶來一個全新的關於名畫的微知識欄目——《名畫,略知略知》。
  • 《名畫,略知略知》之「月光」:畫家的難眠夜,成就了傳世的皎潔
    本期的《名畫,略知略知》將為大家介紹十幅以月光為題材的名家名畫。畫家通過不同的表達形式,描繪著他們心中的月夜之思。皎潔的月,應該從英國畫家約翰·阿特金森·格裡姆肖(John Atkinson Grimshaw)的四幅月光油畫聊起,一起開始我們今天的月色之旅吧!
  • 《名畫,略知略知》之「季節」:風景流轉,時光卻被定格在畫作中
    有人說,藝術的使命在於洗刷靈魂中日益積累的灰塵,而那些被畫家藏於畫作中的秘密,則讓這漫長的洗禮有了安靜凝望的機會。四季常輪迴,光陰卻不能流轉。悵然若失間,又一個365天即將與我們揮別。除了年齡,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無法留下痕跡的迎來送往,久而久之,便開始鍾情於紙筆上的長久。
  • 美術館之世界名畫500幅鑑賞——《畫家母親肖像》 惠斯勒
    美 術 館 世界名畫500幅鑑賞 畫家母親肖像惠斯勒美國1871年布面油畫144 × 163cm巴黎奧賽博物館
  • 世界十大名畫|西方文藝油畫巔峰之作!
    世界十大名畫之一蒙娜麗莎《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羅浮宮博物館。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
  • 芭蕾之美:形神逼真,寫實主義的精髓,關則駒人體油畫作品欣賞
    曾任廣州畫院高級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理事,廣東油畫研究會副秘書長。現為美國畫室畫家,美國肖像畫家協會會員,廣東畫院特聘海外畫家。芭蕾舞演員的美,是女性美當中集形體、美貌和氣質於一體的無法超越的唯美。油畫芭蕾之美,風姿綽約,栩栩如生,美輪美奐!唯美,美的讓人窒息,陽春白雪,高雅藝術。
  • 油畫——抽象之美與具象之美的平衡
    毫不誇張的說,文化是一個民族振興的靈魂,而油畫藝術也正是當中的典範之一。油畫的基礎藝術語言便是色彩、造型和光影,是具象之美和抽象之美的平衡1黃冰經典匯CLATIA籤約藝術家職業畫家新具像油畫沙龍成員中俄油畫協會理事黃冰擅長寫實油畫,是當代寫實畫派的重要畫家。
  • 肖像-裸體一一《幸福的靈魂》因為有愛,所以陶醉
    雖然大家知道他畫裡的人物大都被畫家理想化的描繪的完美無瑕,美輪美奐,美到了極致,美過了現實,但是就是喜歡。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事物總是人們喜歡的。布格羅(1825年一1905年),法國19世紀新古典主義重要畫家、學院派代表人物之一、唯美寫實油畫集大成者。
  • 誰是傳說中的油畫之父?
    說起油畫之父,楊凡艾克和提香兩人都可以說是當之無愧,他們的創造對於後世以至當代畫家的作畫技法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關於油畫之父,一種說法是楊凡艾克 (Jan Van Eyck,1385-1441),早期尼德蘭畫派的畫家。為什麼說楊凡艾克是油畫之父?
  • 美術館之世界名畫500幅鑑賞——《畫家母親肖像》 惠斯勒
    美 術 館 世界名畫500幅鑑賞 畫家母親肖像惠斯勒美國1871年布面油畫144 × 163cm巴黎奧賽博物館
  • 從中體會人體美的內在意義!因為,「人體美是美中之至美」
    油畫中常常表現美麗的女人們而人體油畫則更是藝術家與藝術愛好者的最愛,他們從中體會到人體美的內在意義!著名美術大師劉海粟對「人體美」有獨到的見解:「人體美是美中之至美」。人體油畫儘管畫面中伴有女性、男性果體出現,但讓人看起來並不會出現骯髒、邪惡的想法,憑藉著對人體的細緻表現
  • 油畫之美!
    油畫之美無論是怎樣的藝術品,都是藝術家對客觀事物中的美的見解,這些見解中或摻有自己的思想、或偏屬於感情,他們把自己的獨特幻想放入油畫作品中,讓作品更加美好,是一種能量的發散。色彩是油畫的生命,是油畫的視覺語言。最有視覺衝擊力、最具生命力的油畫往往會脫穎而出。這種五顏六色的材料美已顯示了油畫之美,正如大理石和花崗巖自身的質感美已具備了雕刻之美。
  • 泰迪之家博物館:穿越油畫的泰迪熊(1)
    在這個找回童心的日子裡,不放迎著風中的雪花,帶上孩子或是戀人、朋友,去世博源到泰迪熊的世界裡,來一場泰迪之家的奇幻之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自由引導人民》、《丘比特與一隻蝴蝶》……這些耳熟能詳的世界名畫你一定不陌生,你也許有幸曾在博物館中見過真跡,也許曾在某一次畫展中見過仿製品,或者在某一本畫冊、某一個網頁上曾經見過它們的照片。即使並非真跡,則足以令人嘆為觀止。
  • 西方油畫之父提香·韋切利奧Tiziano Vecellio
    人間愛和天上愛 1514年,118×279釐米 羅馬 Borghese美術館鏡前的維納斯 1555年,125×106釐米 華盛頓 國家美術館 威尼斯畫派著重表現自然美和人體美,特別是女性裸體的明亮色彩,而不重視故事的情節,或者說,故事的情節朦朧難解。
  • 名畫《蒙娜麗莎》,藏著這麼多神秘之秘密,達文西會被氣哭
    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堪稱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傳世傑作之一,是巴黎羅浮宮的鎮館之寶。這幅礦世名畫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文西創作的油畫,為木板(楊樹木)油畫,高為77釐米,寬為53釐米,創作時間約為1503年—1506年間。
  • 有人認為油畫中的美,皆源於藝術家的內心,你說呢?
    《A Young Italian Girl》 一個年輕的義大利女孩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紅樓夢》裡說「女人是水做的」,在藝術家的眼裡,女人的美遠不止於此。圍繞女人身體的創作,或靜謐,或張揚;或隱秘,或直白。一切表達,皆源於藝術家的內心。
  • 油畫藝術的邊線之美,是油畫藝術的靈魂所在,畫中女性可愛唯美
    1.在人物油畫藝術之中,畫面的邊形是油畫藝術的靈魂所在。這種邊線十分講究線的力度感和韻律感,它體現出一種嚴謹的理性精神,也是一副好的油畫藝術作品的靈魂線條。正如美國的佐治在百裡曼所說的「我們應該通過體積來思考,並用線條明確的畫出體積」,這句名言完美的闡述了線條在油畫藝術作品中的重要性和藝術作用。2.在這一方面做到精緻的藝術家之一,我們可以一直追溯到 15 世紀佛羅倫斯的一位大師的一系列畫作。畫家採用明晰的輪廓線處理,將古典人體像模式做了改造,是人體的形態發生了微妙變化。
  • 創造質樸沉實之美 ——讀陳衍寧的油畫
    他的作品不斷在全國美展上出現,而在一九七四年的全國美展上,他的油畫作品《漁港新醫》則得到畫界的普遍好評。那時,人們已經注意到,陳衍寧是位多面手,他主攻油畫,也畫水墨和連環畫。他有很全面的寫實造型能力,也有一雙觀察敏銳而細緻的眼睛,他善於在平凡的食物中發現美。他有純真的心靈和精湛的構思能力,能巧妙地將生活現象提煉為感人的藝術形象。我認為《漁港新醫》是他的成名之作。
  • 俄羅斯畫家的人體油畫藝術,色光之美!
    外藝術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文學 | 音樂 | 視覺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出美女,個個高挑長腿,身材誘人現在一起來看看畫家筆下風情萬種的俄羅斯女人吧Alexey Chernigin畫了靜物畫、風景畫和肖像
  • 世界三大名畫之《夜巡》
    世界三大名畫之《夜巡》,現藏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作者倫勃朗·凡·萊茵。關於我所知道的作者和這幅畫的信息介紹如下。3.除了油畫之外,倫勃朗的版畫成就也非常高。他的方法是蝕刻法,用蠟覆蓋銅板,用針在蠟上作畫,針劃掉的地方露出銅板,用酸腐蝕劃掉蠟的地方,然後就可以和銅板雕刻一樣印刷圖畫了。